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思“醉驾”入罪——规范理解与情境预防
1
作者 刘涛 《行政与法》 2012年第2期61-66,共6页
面对社会上日益严重的醉酒驾驶问题,《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危险驾驶罪",有关醉驾的刑法规范主要体现了刑法保护法益前移与抽象危险犯的立法精神。而用刑法手段减少风险的发生、确保交通安全并不能有效达至理想效果,超越规... 面对社会上日益严重的醉酒驾驶问题,《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危险驾驶罪",有关醉驾的刑法规范主要体现了刑法保护法益前移与抽象危险犯的立法精神。而用刑法手段减少风险的发生、确保交通安全并不能有效达至理想效果,超越规范层面的惩罚醉驾的政策与风险防治因素为情境预防理论应用于保障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提供了可寻的依据。从具体犯罪的预防出发思考减少行为人实施犯罪的机会,应用情境预防理论控制醉驾的发生是可行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酒驾驶 规范理解 情境预防
下载PDF
醉驾行为的规范理解和情景预防——从犯罪学视角思考
2
作者 刘涛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A02期46-52,共7页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危险驾驶罪",有关醉驾的刑法规范主要体现了刑法保护法益前移与抽象危险犯的立法精神。面对社会上日益严重的醉酒驾驶的情况,运用刑法理论中的危险犯和法益侵害概念并不能有效达至减少风险的发生,确...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危险驾驶罪",有关醉驾的刑法规范主要体现了刑法保护法益前移与抽象危险犯的立法精神。面对社会上日益严重的醉酒驾驶的情况,运用刑法理论中的危险犯和法益侵害概念并不能有效达至减少风险的发生,确保交通安全的理想效果。超越规范层面的惩罚醉驾的政策性与风险防治因素,为犯罪学中的情境预防理论应用与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应用提供了可寻的依据。从具体犯罪的预防出发思考减少行为人实施犯罪的机会,应用情境预防理论控制醉驾的发生是可行的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酒驾驶 规范理解 情境预防
下载PDF
学龄儿童的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的关系:从描述性到指令性倾向
3
作者 谢东杰 苏彦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2-628,共7页
研究通过有第三方的信任博弈考察6~11岁中国儿童的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6~11岁儿童对描述性规范的理解如果达到成人理解的标准,就更有可能做出利他惩罚;(2)不同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的关系受到年龄的调节作用,即在... 研究通过有第三方的信任博弈考察6~11岁中国儿童的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6~11岁儿童对描述性规范的理解如果达到成人理解的标准,就更有可能做出利他惩罚;(2)不同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的关系受到年龄的调节作用,即在6~8岁儿童中,描述性规范理解可预测利他惩罚;而在9~11岁儿童中,指令性规范理解可预测利他惩罚。这提示学龄儿童的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之间关系的形成过程可能存在从描述性向指令性的转变倾向,与社会规范的习得过程和形成过程或有共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惩罚 描述性规范 指令性规范 规范理解 学龄期
下载PDF
对诈骗罪中“欺骗”的规范理解
4
作者 罗明海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2-47,共6页
站在将规范与法益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的立场,可以将冯军教授所倡导的对刑法的规范理解补充性地解答为站在法益权衡这一刑法规范的目的上来理解刑法,即刑法规范通过对法益的权衡比较来达到保护法益或更好更有效率地保护法益的目的。以此为... 站在将规范与法益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的立场,可以将冯军教授所倡导的对刑法的规范理解补充性地解答为站在法益权衡这一刑法规范的目的上来理解刑法,即刑法规范通过对法益的权衡比较来达到保护法益或更好更有效率地保护法益的目的。以此为出发点,诈骗罪中欺骗的规范化的含义应被理解为:如果是二者间的欺骗,指将其行为所导致的危险应划归国家管理的欺骗;如果是三者之间的欺骗,指在将其行为所导致的危险应划归国家管理的前提下,被骗者承担识别行为人是一个对自己提起财产处分的实质合法主体的义务不会导致社会整体利益失去平衡的情形下的欺骗行为。因此,对于使用他人真实有效的随时可支取存单或信用卡在银行支取款项的行为,如果银行履行了形式审核的义务且并无过错则不宜认定为诈骗罪或信用卡诈骗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理解 诈骗罪 信用卡诈骗罪 欺骗
下载PDF
对于几个规范条文的理解
5
作者 陈波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3年第4期32-33,共2页
通过设计实践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谈谈自己对三个有关汽车库排烟及内走道排烟的规范条文的理解。
关键词 汽车库 排烟 内走道 防火规范 规范理解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关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几点问题的理解
6
作者 李荣侠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8期151-151,共1页
正确地理解并执行设计规范是设计的先导.本文就2014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相关问题不明确之处,阐述了自己的理解思路,以供读者设计参考.
关键词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理解差异 地下建筑 消防水源稳压泵
下载PDF
如何理解规范——两位工程师的对话
7
作者 高大钊 《矿产勘查》 2003年第7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褥垫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理解规范 不固结不排水剪 水泥搅拌桩 标准值 极限承载力 容许承载力 分项系数 极限状态
下载PDF
论规范是评价活动中反映价值的思维形式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新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9-41,共3页
在对评价活动的认识论机制研究中,必然要涉及到反映的思维形式问题。我们认为,如果说概念是认知活动中主体反映客体的基本思维形式,那么规范就是评价活动中主体反映价值的基本思维形式。 一、为要理解规范是与概念相对应的思维形式,就... 在对评价活动的认识论机制研究中,必然要涉及到反映的思维形式问题。我们认为,如果说概念是认知活动中主体反映客体的基本思维形式,那么规范就是评价活动中主体反映价值的基本思维形式。 一、为要理解规范是与概念相对应的思维形式,就得把规范与概念区分开来。 人们常常把大,小、长、短、白、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念 评价活动 主体需要 客体属性 思维形式 社会群体 理解规范 主体意识 涵义 评价标准
下载PDF
教师道德敏感性培育路径的新构想——来自西方描述视角的启示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夫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82,共11页
道德敏感性是教师专业道德的重要构成要素。对教师道德敏感性的规范理解囿于道德规范的框架,视教师的道德敏感性为一种融合认知与情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未能清晰地揭示教师道德敏感性发展的机理和过程。道德敏感性的描述理解基于道德化... 道德敏感性是教师专业道德的重要构成要素。对教师道德敏感性的规范理解囿于道德规范的框架,视教师的道德敏感性为一种融合认知与情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未能清晰地揭示教师道德敏感性发展的机理和过程。道德敏感性的描述理解基于道德化理论,客观描述个体对日常实践中道德问题的理解,构建了个体道德敏感性发展的四阶段模型:无道德化、为自我的道德化、为他人的道德化和道德化的公开表达。运用道德提升过程,教师道德敏感性培育路径的新构想如下:赋权予教师,提升教师的道德权威;打造专业实践社群,创建共享的道德愿景;探究关键道德事件,建构教师的道德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道德敏感性 规范理解 描述理解
下载PDF
浅谈自动扶梯的出入口阻挡装置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永强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20年第1期37-37,58,共2页
自动扶梯阻挡装置作为自动扶梯的重要附属部件,它的设置在很多场合不符规范要求。正确理解规范内容,分析发生坠落事件的原因,从而为防止此类坠落事件的发生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阻挡装置设置不合理 规范理解 坠落原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砖混结构房屋抗震概念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兆恩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3-46,共4页
强调概念设计在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并结合实际设计工作阐释了概念设计的内容。
关键词 砖混结构 规范理解 概念设计
下载PDF
隔震垫防火问题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海豫 《低碳世界》 2013年第03X期136-137,共2页
本文对隔震垫的防火问题进行探索,分别从隔震垫的防火保护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对比,以及设计要求、方法和使用的描述,说明了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隔震垫防火问题提出设计者应有责任心和敬业心。
关键词 隔震垫耐火极限 设计方法 规范理解 管理空白
下载PDF
浅析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
13
作者 高海涛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8期I0315-I0315,共1页
依据新《消防法》的规定,若消防主管认为消防抽查不合格,会对包括设计单位在内的各方进行处罚,但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审查人员,对规范的理解不一,造成审查结果不一。基于此,本文对近一、二年来所参与的高层消防给排水及防排烟设... 依据新《消防法》的规定,若消防主管认为消防抽查不合格,会对包括设计单位在内的各方进行处罚,但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审查人员,对规范的理解不一,造成审查结果不一。基于此,本文对近一、二年来所参与的高层消防给排水及防排烟设计,以及在设计复核、审查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及浅析,以期能引起重视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规范理解 问题浅析
下载PDF
论信念以真理为目标 被引量:2
14
作者 文学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34,177,共12页
信念目标是信念伦理讨论中的重要议题,在信念目标的多种可能选项中,信念以真理为目标是最为常见的看法。信念目标可以在个体层面或个体以下的层面得到落实,因而可以区分出有意识的、潜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目标。真理目标论主要有两种理解,... 信念目标是信念伦理讨论中的重要议题,在信念目标的多种可能选项中,信念以真理为目标是最为常见的看法。信念目标可以在个体层面或个体以下的层面得到落实,因而可以区分出有意识的、潜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目标。真理目标论主要有两种理解,即目的论的理解和规范论的理解,二者都有一定的证据支撑,亦面临一定的困难,相比较而言,规范论可能更有前途。如果真理目标论是正确的,那么随意相信的困难、信念的正确标准、摩尔悖论的荒谬性、信念考虑的透明性、证据考虑的排他性、信念内容的规范性等,大致都可以因此而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目标 目的论理解 规范理解 透明性 排他性
下载PDF
A New Solution with Torsion in Model of dS Gauge Theory of Gravity
15
作者 黄超光 马孟森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65-68,共4页
A new static de Sitter solution with torsion in the model of de Sitter gauge theory of gravity is obtained. The torsion only contains Q(3)-symmetric tensor part according to irreducible decomposition. Some propertie... A new static de Sitter solution with torsion in the model of de Sitter gauge theory of gravity is obtained. The torsion only contains Q(3)-symmetric tensor part according to irreducible decomposition. Some properties of the new solution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dS solution with torsion model dS gauge theory of gravity tensor part of torsion
下载PDF
浅谈电气设计的相关问题
16
作者 牛新民 《今古传奇(文化评论)》 2018年第6期0071-0071,共1页
该文列举了电气设计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理解、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解决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对电气工程设计、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经常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供各位专家和同行参考。
关键词 规范理解 双电源末端切换 消防设备
下载PDF
实行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17
作者 马卫军 《刑事法评论》 2019年第1期93-125,共33页
实行行为概念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从形式化到实质化的过程,被赋予了类型化、因果关系起点、区分预备与未遂和区分正犯与共犯等诸多功能,这反而使得实行行为概念不堪重负。尽管如此,实行行为不要说的理由并不成立,应当坚持"无实行行... 实行行为概念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从形式化到实质化的过程,被赋予了类型化、因果关系起点、区分预备与未遂和区分正犯与共犯等诸多功能,这反而使得实行行为概念不堪重负。尽管如此,实行行为不要说的理由并不成立,应当坚持"无实行行为则无犯罪",对实行行为的理解,依然需要从形式上和实质上进行把握。一方面,实行行为意味着在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另一方面,实行行为是类型化的具有法益侵害的行为。应当规范地、功能性地理解实行行为,同时需要注意实行行为具有类型化和违法性提示功能两种不同的意义和面向。实行行为是贯穿犯罪论概念的一条红线。在犯罪论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实行行为如影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行行为 规范理解 功能化理解 类型化功能 违法性提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