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商学院的趋同性分析:基于新制度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贺 刘莉 苏勇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9-337,共9页
运用新制度理论对中国商学院的趋同性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商学院的趋同已从植入趋同、竞争趋同过渡到制度趋同,强制趋同、模仿趋同以及规范趋同作为制度趋同的3种形式并存于中国商学院趋同中,但模仿趋同是中国商学院目前趋同的主要类型... 运用新制度理论对中国商学院的趋同性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商学院的趋同已从植入趋同、竞争趋同过渡到制度趋同,强制趋同、模仿趋同以及规范趋同作为制度趋同的3种形式并存于中国商学院趋同中,但模仿趋同是中国商学院目前趋同的主要类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强制趋同将进一步提高;模仿趋同则会逐渐下降;规范趋同将逐渐增加,并逐渐占主导。随着中国商学院的趋同性进一步提升,必然会到一个临界点,一旦突破这个临界点,各商学院会积极开始寻求自身的特色,营造差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学院 制度同形 新制度理论 模仿趋同 强制趋同 规范趋同
下载PDF
企业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的驱动机制研究
2
作者 裴旭东 薛花 +1 位作者 王伯英 黄聿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1-89,共9页
整合组织动机和期望确认理论,从购买动机视角探讨企业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的驱动机制。将购买动机分为效率动机、规范趋同动机和模仿趋同动机,阐述购买动机对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影响的微观机理。以198家购买过云计算技术的企业... 整合组织动机和期望确认理论,从购买动机视角探讨企业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的驱动机制。将购买动机分为效率动机、规范趋同动机和模仿趋同动机,阐述购买动机对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影响的微观机理。以198家购买过云计算技术的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购买动机与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间的关系,并检验满意和认知锁定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购买动机正向影响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满意和认知锁定在购买动机与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各购买动机的中介作用路径呈现差异化。其中,效率动机的作用路径被满意和认知锁定部分中介,模仿趋同动机的作用路径被满意部分中介,规范趋同动机的作用路径被认知锁定部分中介。研究结论打开了企业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的“黑箱”,对于企业深入理解突破性技术持续采用意愿的驱动机制,促进突破性技术在持续采用过程中发挥真正价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 技术持续采用意愿 效率动机 模仿趋同动机 规范趋同动机
下载PDF
论宪法之下国家立法具体化功能的实现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样举 韩大元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5-103,共9页
在我国,法律与宪法规范表述趋同化现象比较普遍,这与沿用多年的"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技术不无关系。其结果,将会模糊宪法与法律之间的功能界限,不利于宪法实施;构成立法不作为,虚置了宪法委托,不利于权利保障,影响公权力运行。... 在我国,法律与宪法规范表述趋同化现象比较普遍,这与沿用多年的"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技术不无关系。其结果,将会模糊宪法与法律之间的功能界限,不利于宪法实施;构成立法不作为,虚置了宪法委托,不利于权利保障,影响公权力运行。增强立法的具体化功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之选,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值得借鉴。当下我国立法具体化限度的保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在立法过程中强化法律保留原则对立法权的控制以限制不必要的立法授权;其次,构建法的明确性原则的层级体系,优化法律规范的表述;再次,在法律施行过程中加强立法评估并及时进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立法具体化功能 规范表述趋同
下载PDF
论国家立法权具体化功能的宪法控制必要性——以法律冲突为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样举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在我国国家立法中,法律与宪法规范表述趋同化现象存在较为普遍,其缘于我国沿用多年的立法技术——"宜粗不宜细",这种现象属于立法不作为,将导致宪法与法律功能界限日趋模糊;不利于宪法实施、公民权利的保障、国家权力的规范... 在我国国家立法中,法律与宪法规范表述趋同化现象存在较为普遍,其缘于我国沿用多年的立法技术——"宜粗不宜细",这种现象属于立法不作为,将导致宪法与法律功能界限日趋模糊;不利于宪法实施、公民权利的保障、国家权力的规范运行以及虚置宪法委托,更为行政法规掏空法律专属事项提供可能。在本质上它违背了宪法精神的要求,属于法律与宪法的冲突形式之一,同时也影响了国家立法的具体化功能的实现,更突出了国家立法具体化功能需要加以有效规范约束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冲突 规范表述趋同 宪法审视 宪法实施
下载PDF
“千人一面”与“民族声乐学派” 被引量:9
5
作者 丁爱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年第2期98-99,共2页
做为中国56个民族的歌唱百花园,应该是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但是建立完整的声乐教学体系,形成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必须有声音审美的规范、咬字吐字的规范、作品艺术表现手法的规范。
关键词 中国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学派 民族特色 声音趋同与声音规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