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地震动放大系数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仕兴 罗麒锐 +5 位作者 唐元旭 吴启红 熊峰 周巧玲 卢丹 张敏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1-58,73,共9页
地震动放大系数是评估地震波在地表传播时放大效应的关键参数,复杂地形(如山脊、河谷、盆地、组合地形等)和复杂地质(如岩土特性、层理结构、发震断层、地下水位等)对地震动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这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了挑战... 地震动放大系数是评估地震波在地表传播时放大效应的关键参数,复杂地形(如山脊、河谷、盆地、组合地形等)和复杂地质(如岩土特性、层理结构、发震断层、地下水位等)对地震动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这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了挑战。对当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地震动放大效应及放大系数取值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地形、地质特征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探讨了地震动放大系数的取值范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有研究及规范地震动放大系数取值的有关问题,为地震灾害的预防及应对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 复杂地质 地震动放大效应 地震动放大系数 规范
下载PDF
核电机组辅助给水系统水温超运行技术规范限值的改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树强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针对夏季高温天气下,辅助给水系统(ASG)水温超过运行技术规范限值而导致机组后撤的问题,提出了对辅助给水贮水箱(ASG001BA)加装热交换器的改造方案,从工艺设计、仪控修改和运行控制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机组实践表明,在蒸汽发生... 针对夏季高温天气下,辅助给水系统(ASG)水温超过运行技术规范限值而导致机组后撤的问题,提出了对辅助给水贮水箱(ASG001BA)加装热交换器的改造方案,从工艺设计、仪控修改和运行控制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机组实践表明,在蒸汽发生器冷却正常停堆模式下,本文提出的改造方案保证了ASG001BA的水位和水温在运行技术规范要求的范围内,保证了机组安全经济的运行。本文的研究对机组大修优化、提升机组核安全水平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给水系统 运行技术规范 热交换器 运行
原文传递
复杂空调系统输送能效比的理论分析及实测研究
3
作者 唐辉强 余鹏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1期321-323,共3页
通过对空调系统输送能效比(ER)的理论分析,量化了复杂系统(多次泵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现场实测值的计算公式,介绍了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工程实例进行了实测分析。
关键词 空调系统输送能效比(ER) 加权平均 现场实测 规范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大江 邱文航 《华中建筑》 2006年第4期205-208,共4页
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社会对绿色环保节能建筑的呼声不断高涨。由于目前可供选择的节能保温材料不多,能采用的保温节能方式有限,所以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还十分广阔。现在国家倡导产品自主创新,如果材料、科研与设计能携手合作,该领域必将大... 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社会对绿色环保节能建筑的呼声不断高涨。由于目前可供选择的节能保温材料不多,能采用的保温节能方式有限,所以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还十分广阔。现在国家倡导产品自主创新,如果材料、科研与设计能携手合作,该领域必将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建筑 采暖空调年耗电量 规范 体系系数 窗墙比 外墙平均传热系教
下载PDF
粤港澳地区超高层结构抗风设计若干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罗赤宇 林景华 +2 位作者 谢一可 李聃 杜向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2,共11页
通过提炼汇总及逐项解读,对粤港澳三地规范体系中关于风荷载计算方法及其主要影响参数,以及风致位移响应和加速度控制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对比。通过假想案例对三地规范风致位移角控制的宽严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地控制原则存在... 通过提炼汇总及逐项解读,对粤港澳三地规范体系中关于风荷载计算方法及其主要影响参数,以及风致位移响应和加速度控制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对比。通过假想案例对三地规范风致位移角控制的宽严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地控制原则存在一定差异,粤规范控制标准居中。基于某突破粤规范限值的真实案例,从结构整体稳定、抗震性能、非结构构件及机电设备需求等方面探讨了风致位移角突破规范限值的可行性;并介绍了由此引起风振加速度偏大时的应对方案,建议视乎项目定位及对舒适度的需求标准,而考虑采用TSD等吸能减振措施改善结构的风振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地区 设计规范 抗风设计 风致位移 规范限值比 TSD减振
原文传递
建筑结构用高强度钢材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6
作者 班慧勇 施刚 +1 位作者 石永久 王元清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4,67,共8页
随着钢材生产工艺的提高,新型高强度、高性能结构钢材出现;由于目前钢结构设计规范和钢材标准对结构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有着严格的限值要求,特别是屈强比,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了制约。全面介绍国内外建筑结构用高强度钢材... 随着钢材生产工艺的提高,新型高强度、高性能结构钢材出现;由于目前钢结构设计规范和钢材标准对结构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有着严格的限值要求,特别是屈强比,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了制约。全面介绍国内外建筑结构用高强度钢材的生产工艺和牌号种类,总结包括欧洲、北美、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在内的国内外规范标准对结构钢材力学性能的要求,并对几个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如屈强比、断后伸长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大量国内外高强度钢材材性试验数据和研究进展,分析并得到其力学性能特点,提出适用于数值计算的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高强度结构钢材在具有高韧性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屈强比和较低的断后伸长率,且往往超过大多数规范的限值规定,这大大限制了此类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因此,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定量研究钢材力学性能与结构安全性的关系,研究是否可以适当放松规范对结构钢材力学性能的限值规定。该研究有利于更合理全面地认识高强度结构钢材的力学性能特点和相应的规范限值规定,促进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相关研究工作,也有利于高强度钢材钢结构的工程应用和规范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材 力学性能 规范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