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加速度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比冲估算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格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4-465,479,共3页
建立了基于遥测视加速度的推力及比冲计算模型,模型中考虑了附加质量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对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试验推力及比冲进行了计算,并与利用标准内弹道预示程序重新预示的发动机推力及比冲进行了对比,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一致。算例... 建立了基于遥测视加速度的推力及比冲计算模型,模型中考虑了附加质量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对固体火箭发动机飞行试验推力及比冲进行了计算,并与利用标准内弹道预示程序重新预示的发动机推力及比冲进行了对比,两种方法计算结果一致。算例表明,利用飞行试验遥测视加速度计算发动机推力及比冲的计算模型正确,有关参数的选取和处理方法可行;该方法可准确再现发动机飞行过程的实时推力和比冲;可有效用于发动机飞行试验结果的快速分析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比冲 飞行试验 视加速度 性能重新预示
下载PDF
利用视加速度补偿和推力逐级释放的垂直着陆制导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鼎 陈韦贤 邱伟 《飞控与探测》 2021年第3期8-14,共7页
针对运载火箭子级垂直返回着陆段的制导问题,在应用凸优化的滚动时域在线规划基础上研究了制导鲁棒性的改善策略。为应对着陆后期控制能力不足的情况,在滚动规划过程中引入了推力上界逐级释放的策略;同时,考虑缓解干扰和误差累积的影响... 针对运载火箭子级垂直返回着陆段的制导问题,在应用凸优化的滚动时域在线规划基础上研究了制导鲁棒性的改善策略。为应对着陆后期控制能力不足的情况,在滚动规划过程中引入了推力上界逐级释放的策略;同时,考虑缓解干扰和误差累积的影响,在制导周期内引入了视加速度信息对在线规划的推力指令进行补偿,以进一步改善滚动规划的递归可行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仿真及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的补偿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返回 着陆制导 视加速度补偿 推力逐级释放 凸优化
下载PDF
基于视在加速度与角速度信息的单站无源定位原理与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亚强 曹延伟 +1 位作者 冯道旺 皇甫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20-2124,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在加速度与角速度信息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分析了其定位原理和利用该方法对静止或匀速运动辐射源的即时定位.同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这一定位方法的目标跟踪算法———测量空间卡尔曼滤波(MSKF)算法.对即时定位精度与...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在加速度与角速度信息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分析了其定位原理和利用该方法对静止或匀速运动辐射源的即时定位.同时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这一定位方法的目标跟踪算法———测量空间卡尔曼滤波(MSKF)算法.对即时定位精度与MSKF跟踪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最后,将该定位方法和MSKF算法应用于某次无源定位外场试验中,结果表明了该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加速度 速度 目标跟踪
下载PDF
基于物理模型的起伏地表构造成像叠加速度分析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明 薛诗桂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7-1424,共8页
在起伏地表构造条件下,共中心点反射已不复存在,其波场特征较为复杂,速度分析时受浅层动校畸变影响较大,加上其他干扰因素,利用常规处理手段已很难得到较为准确的近地表构造和起伏地表浅层的叠加速度.为此,设计了两个物理模型,利用地震... 在起伏地表构造条件下,共中心点反射已不复存在,其波场特征较为复杂,速度分析时受浅层动校畸变影响较大,加上其他干扰因素,利用常规处理手段已很难得到较为准确的近地表构造和起伏地表浅层的叠加速度.为此,设计了两个物理模型,利用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数据采集系统对模型进行了数据采集.在采集到的地震物理模拟数据的资料处理过程中,对单炮记录进行向上延拓,然后再进行速度分析,并在动校正后多次调整叠加速度来得到视叠加速度,从而避免了浅层动校畸变大的影响.物理模型的模拟实验及处理结果表明,向上延拓是解决近地表构造和起伏地表浅层叠加速度的有效手段,通过向上延拓处理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近地表构造的视叠加速度,利用这样的叠加速度成像,可以得到近地表构造和起伏地表浅层构造较为真实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上延拓 加速度 加速度 动校畸变 替换速度
下载PDF
用“视重”处理与重力有关的物理规律
5
作者 高祖庆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S1期43-44,48,共3页
本文推证出在加速系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当用“视重”或“视重速度”代替有关规律中的重力或重力加速度后,将使这些物理规律的数学形式不变。
关键词 加速度 浮力 周期 压强
下载PDF
捷联式惯导系统工具误差环境函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萍 刘国良 杜之明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01年第3期74-80,共7页
导弹的命中精度历来是重要的战术技术指标之一,对于发挥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起着重要作用.而影响命中精度最主要的是惯导系统的工具误差.本文给出了捷联数学平台的小增量的递推表达式,为分析捷联式惯导工具误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捷联式惯导系统 环境函数 坐标变换矩阵 欧拉角 视加速度 速度 位置 战略导弹 计算模型
下载PDF
一种利用遥测数据重构外测级间段轨迹的方法
7
作者 王召刚 栾瑞鹏 孟庆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3-146,共4页
为弥补外测级间段轨迹测量的不足,利用遥测视加速度和级间段前某时刻的外测轨迹参数建立级间段轨迹重构模型。建立精度评估方法用于方程起始边界的选择和重构轨迹的评价;建立视加速度误差修正模型降低测量误差对重构轨迹的影响;利用遗... 为弥补外测级间段轨迹测量的不足,利用遥测视加速度和级间段前某时刻的外测轨迹参数建立级间段轨迹重构模型。建立精度评估方法用于方程起始边界的选择和重构轨迹的评价;建立视加速度误差修正模型降低测量误差对重构轨迹的影响;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视加速度误差修正模型参数,利用级间段后一段时间的重构轨迹和外测融合解算轨迹的比较结果构建适应度。计算结果显示,参数优化后的视加速度误差修正模型有效提高了重构轨迹可信度;视加速度的各个测量误差源是耦合的,误差修正模型参数的解不唯一;重构轨迹加速度与遥测加速度趋势一致,满足外测精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间段 轨迹重构 平台调平误差 视加速度误差源
下载PDF
发射初态误差对弹道特征参数的影响
8
作者 郑旭 高长生 +1 位作者 荆武兴 常晓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6-443,共8页
弹道导弹发射初态误差会影响动力学方程中引力加速度和视加速度项,进而影响空间弹道并带来导航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发射初态误差的传播过程和影响机理,提出了以小扰动法建立考虑视加速度耦合的导航摄动方程,推导了导航摄动方程的... 弹道导弹发射初态误差会影响动力学方程中引力加速度和视加速度项,进而影响空间弹道并带来导航误差。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发射初态误差的传播过程和影响机理,提出了以小扰动法建立考虑视加速度耦合的导航摄动方程,推导了导航摄动方程的解析解。仿真得出了发射初态误差产生的关机点和落点的传播矩阵,计算了在不同发射方位角和不同发射点情况下产生的关机点和落点偏差,分析了其传播过程,定量地给出了影响量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解析解法能够很好地与数值解相吻合,其中高程偏差较小时视加速度耦合带来的关机点误差很小;初始定位误差是产生引力加速度偏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初始定向偏差是产生视加速度偏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导弹 发射初态误差 视加速度耦合 导航摄动方程
下载PDF
用特殊弹道分离制导工具误差系数并推算正常弹道的制导工具误差
9
作者 贾沛然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1985年第2期-,共8页
本文讨论了两个问题:(a)在运用验前估值的条件下,用Bayes方法分离特殊弹道的制导工具误差系数,并给出了估值的计算公式及其协方差阵;(b)在(a)的基础上介绍了计算正常弹道下制导工具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 误差系数 估值 弹道参数 方程 系数矩阵 制导工具误差 列向量 列矢量 视加速度 偏差量 等式 外测
下载PDF
北京星箭长空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0
《航天工业管理》 2010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高动态惯性测量组合 高动态测量组合可在旋转高速环境下实时测量三个载体轴的视加速度、角速度和磁场强度,抗冲击过载16000g,旋转速率20转/秒,陀螺随机漂移小于200/h,适应于大冲击过载环境下的旋转和有限安装空间载体。
关键词 测控技术 股份 北京 惯性测量组合 旋转速率 陀螺随机漂移 冲击过载 视加速度
下载PDF
非惯性系中液体内部的浮力和压强的讨论
11
作者 卢永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年第9期111-112,共2页
本文通过计算在非惯性系中液体内部浮力和压强的变化,并与惯性系中表达式进行比较,分析了在不同参考系下液体浮力和压强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非惯性系 重力加速度 重力
下载PDF
High-quality trajectory planning for heterogeneous individuals
12
作者 LI Meng LI Shi-lei GE Yuan-z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54-664,共11页
Based on trajectory planning with maximum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constraints, a novel high-quality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heterogeneous individuals in crowd simul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ensu... Based on trajectory planning with maximum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constraints, a novel high-quality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heterogeneous individuals in crowd simul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ensured that the individual’s path was smooth and its velocity was continuous. Based on the physiological constraints of humans with maximum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time-optimal trajectory and feasible region were derived by solving kinodynamic planning problem. Subsequently, a high-quality trajectory planning algorithm was designed to compute the trajectory with appropriate variation of velocit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has more authenticities and can generate high-quality trajectories for virtual humans in crowd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geneous crowd trajectory planning bounded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visual variety AUTHENTICITY
下载PDF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Measurement of Perception to 3D Motion in Depth 被引量:1
13
作者 SHEN Lili DU Weirong +1 位作者 WANG Cong YUE Guanghu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86-93,共8页
An approach to the direct measure of stereoscopic (3D) videos with different accelerations was presented, using electroen- cephalography (EEG). In the study, subjects viewed 1-sec-long video clips with a stone ap-... An approach to the direct measure of stereoscopic (3D) videos with different accelerations was presented, using electroen- cephalography (EEG). In the study, subjects viewed 1-sec-long video clips with a stone ap- proaching straightforward and were required to perceive whether they were able to catch the outline of stone. Peak amplitude of each part was extracted from PO3 electrode located at the occipital region corresponding visual processing and cognition. Three components were conspicuously observed in the periods: 650-800 ms, 800-900 ms and 1150-1250 ms, which were called N310, N480 and N810 in this paper. N310 related to the perception to the initial stage of movement. Movement in- depth could be immediately perceived when initial speed was not less than 3 m/s. N480 related to the perception to acceleration/decel- eration. N810 related to the perception to the point a movement was about to vanish. Sub- jects couldn't perceive the outline with the fi- nal speed more than 3 rn/s. For 3 m/s, subjects were in a dilemma to judge with the detecting rate 54%. Together, component analysis com- bined with behavioral results, it was supposed that 3 m/s to be the threshold to completely perceive the out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S PERCEPTION 3D motion in dept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