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听觉刺激下大脑头皮电位空间变化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畅 覃玉荣 时文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0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脑机接口(BCI)技术可以为肢体残障人士提供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在医疗康复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单一视觉刺激的BCI系统难以适用于实际场合中多感觉信息输入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了解听觉刺激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为视听混合刺... 目的:脑机接口(BCI)技术可以为肢体残障人士提供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在医疗康复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单一视觉刺激的BCI系统难以适用于实际场合中多感觉信息输入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了解听觉刺激对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为视听混合刺激下的BCI技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闪光刺激为12和42 Hz条件下分别加入12和42 Hz的听觉刺激,研究听觉刺激的加入对视觉刺激下大脑头表额、枕、中央、顶、颞5个空间点脑电功率的影响。结果:视听脉冲同时刺激条件下,枕区脑电功率最大,其余空间点的功率随测试点到枕区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与单一视觉刺激下空间某点的脑电功率相比,听觉刺激的加入对该点脑电功率起增强还是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该点的空间位置。结论:研究结果为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在BCI中的整合及多模态脑机接口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觉刺激 脑机接口 脑电信号 空间变化特性
下载PDF
视听觉性刺激对夜间勃起作用的对照研究
2
作者 王春华 王永波 雷映 《中国性科学》 2007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视听觉性刺激对阴茎夜间勃起的作用。方法:对有勃起功能障碍主诉的20名被鉴定人,进行视听觉性刺激后的阴茎夜间勃起检测自身对照。结果:阴茎勃起最大幅度和勃起时间总和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视听觉性刺激对阴茎夜... 目的:探讨视听觉性刺激对阴茎夜间勃起的作用。方法:对有勃起功能障碍主诉的20名被鉴定人,进行视听觉性刺激后的阴茎夜间勃起检测自身对照。结果:阴茎勃起最大幅度和勃起时间总和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视听觉性刺激对阴茎夜间勃起有改善作用。在阴茎夜间勃起检测前,有必要给予视听觉性刺激,以降低检测的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听觉刺激 伤残鉴定 NPT参数
下载PDF
基于有向网络的人物信息诱发脑电信号特征
3
作者 常文文 王宏 +1 位作者 化成城 王翘秀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共6页
基于熟人和陌生人的视听觉信息,通过记录对应的脑电信号,对大脑在熟人和陌生人信息刺激下的认知机制展开研究.首先,通过记录被试在视听刺激下的脑电信号,得到对应不同刺激下的事件相关脑电位.通过计算不同导联间的相位传递熵构建有向功... 基于熟人和陌生人的视听觉信息,通过记录对应的脑电信号,对大脑在熟人和陌生人信息刺激下的认知机制展开研究.首先,通过记录被试在视听刺激下的脑电信号,得到对应不同刺激下的事件相关脑电位.通过计算不同导联间的相位传递熵构建有向功能网络,最后对重点网络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陌生人信息诱发的有向网络,熟人信息诱发网络中关键节点的作用加强,网络聚集能力增强;熟人信息诱发网络的连接更加趋向于全脑化,不同脑区间的信息交换加强,整个网络结构更有利于完成对熟人信息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事件相关脑电 有向功能网络 相位延迟熵 视听觉刺激 熟人和陌生人识别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海绵体测压在静脉型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高庆强 宋涛 +1 位作者 王彬 戴玉田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4年第3期526-527,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视听觉性刺激下的超声造影技术联合海绵体动态测压在静脉型勃起功能障碍(VE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行经阴茎海绵体注射试验(ICI)结合彩色多普勒双功能超声检查(CDDU)并怀疑诊断VED的88例患... 目的:探讨基于视听觉性刺激下的超声造影技术联合海绵体动态测压在静脉型勃起功能障碍(VE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本院行经阴茎海绵体注射试验(ICI)结合彩色多普勒双功能超声检查(CDDU)并怀疑诊断VED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基于视听觉性刺激下的超声造影联合海绵体动态测压检查,根据造影剂外泄、维持灌注速度(FTM)、海绵体内压(ICP)、海绵体压力衰退值(PD)确定是否存在静脉漏及其严重程度。结果:13例未发现静脉漏,FTM<0.5 mL/s,PD<20 mmHg,均未见造影剂回流影,FTM多在0.1~0.3 mL/s。重度VED共10例,FTM≥2.0 mL/s,PD≥100 mmHg,均发现患者有较明显的造影剂外溢情况。中度VED共33例,1.5 mL/s≤FTM<2.0 mL/s,70 mmHg≤PD<100 mmHg,均发现明显的造影剂外溢情况。轻度VED共32例,1.0 mL/s≤FTM<1.5 mL/s,40 mmHg≤PD<70 mmHg,2例未发现造影剂外溢现象。2例患者出现阴茎海绵体血肿形成,均在一周内自行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发热、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基于视听觉性刺激下的超声造影联合海绵体动态测压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性、创造性的诊断VED和分类的新技术,可为VED治疗提供客观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血管造影术 海绵体测压 听觉刺激
原文传递
表面肌电图在帕金森病患者综合运动训练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安子薇 吴庆文 +1 位作者 赵雅宁 陈长香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40-743,共4页
目的研究表面肌电图(sEMG)在帕金森病(PD)患者综合运动训练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符合人选标准的PD患者,给予结合视听觉刺激的运动训练,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10m步行速度测试进行... 目的研究表面肌电图(sEMG)在帕金森病(PD)患者综合运动训练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符合人选标准的PD患者,给予结合视听觉刺激的运动训练,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10m步行速度测试进行评价,分析在静止站立和步行时下肢臀大肌、股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头四块肌肉的sEMG信号特征,指标选用RMS。结果与训练前比较,UPDRS量表中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运动功能部分的评定分数有明显下降;10121步行所用时间减少,步行速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止站立时,两侧肌肉的均方根振幅(RMS)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时,两侧肌肉的RMS有不同程度增加,重症侧股直肌、腓肠肌外侧头和的轻症侧臀大肌的R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显示除步行时的重症侧臀大肌外,其余肌肉R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视听觉刺激的运动训练可改善ADL、运动及步行功能,sEMG能够定量反映PD患者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程度和肌肉功能水平,为进一步制订个体化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表面肌电图 视听觉刺激 运动训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