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对视听障碍者的无障碍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文艳群 董继先 《艺术探索》 2011年第1期115-116,共2页
视听障碍者对无障碍设计的需求包括人性化需求、人情化需求及人际化需求。以此需求体系为基础,面向特定残疾人群的无障碍设计,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性化思维为导向的绿色理念"导入残疾人—产品—环境体系中。
关键词 视听障碍者 障碍设计 需求
下载PDF
智引者——一种视听障碍者出行辅助AI小车设计
2
作者 周晨希 韩子健 +4 位作者 陈华伦 郑思志 何胤良 黄颖 王剑 《中国科技信息》 2022年第1期88-91,共4页
据统计,我国视障人数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了1731万人,听力残疾患者人数达2780万人。视听障碍者触觉灵敏,正常出行和人际交往的需求强烈,但由于部分无障碍出行设施难以满足出行需求,且现有视听障碍者出行辅具或功能单一或忽视人际交往需求,... 据统计,我国视障人数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了1731万人,听力残疾患者人数达2780万人。视听障碍者触觉灵敏,正常出行和人际交往的需求强烈,但由于部分无障碍出行设施难以满足出行需求,且现有视听障碍者出行辅具或功能单一或忽视人际交往需求,大部分视障者存在出行障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障者 听力残疾 人际交往 出行需求 视听障碍者
下载PDF
无障碍传播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以电视媒体之于视听障碍者的传播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李东晓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8-172,共5页
无障碍传播就是扫除信息传播中的一切障碍,实现信息平等地"到达人人"的过程。无障碍传播不仅是一种倡导信息平权的理念,更应该被具体化为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理论框架。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以及所要达到的无障碍传播的效果,... 无障碍传播就是扫除信息传播中的一切障碍,实现信息平等地"到达人人"的过程。无障碍传播不仅是一种倡导信息平权的理念,更应该被具体化为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理论框架。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以及所要达到的无障碍传播的效果,可以构建一个包含目标受众、实现方法、参与者、预算开支、资金来源以及运营模式等六要素的理论模型。在这一模型中确定用户群体及其特点是基础,技术方法是无障碍传播实现的支撑,参与者分析是关键,合理的预算及持续的经费来源是保障,实用有效的运行模式是保障无障碍传播持续性发展的制度性框架。此外,一个有效的激励及监管机制和包容、平等的社会环境是无障碍传播得以开展的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平权 障碍传播 电视媒体 视听障碍者 媒体可及性
原文传递
视听障碍者的求职路
4
作者 李丛汛(文/摄影) 《财新周刊》 2023年第23期80-87,共8页
毕业已快一年,患有视力障碍的黄伟鑫仍没找到一份工作。不少视力正常的同学通过校招进入不错的学校成为教师,他羡慕极了。今年,青年人的就业情况受到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显示,16—24岁劳动调查失业率为20.... 毕业已快一年,患有视力障碍的黄伟鑫仍没找到一份工作。不少视力正常的同学通过校招进入不错的学校成为教师,他羡慕极了。今年,青年人的就业情况受到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显示,16—24岁劳动调查失业率为20.4%,首次突破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 视力障碍 视听障碍者 青年人 视力正常
原文传递
“可及”之后:新媒体的无障碍传播研究与反思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东晓 熊梦琪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9-206,共8页
一直以来"技术中心论"是无障碍传播研究的核心范式,通行的观念认为无障碍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自然会解决身心障碍群体信息传播中的"障碍"问题。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为解决视听符号的互换提供了技... 一直以来"技术中心论"是无障碍传播研究的核心范式,通行的观念认为无障碍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自然会解决身心障碍群体信息传播中的"障碍"问题。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为解决视听符号的互换提供了技术支持,似乎无障碍传播问题在技术"可及"之后变得迎刃而解。而实际上,对于技术的过分强调,反而忽视了传播活动当中人的因素、制度的因素和社会的因素,信息"可及"并不意味着传播"通畅",这一点在视听障碍者基于新媒体的传播活动中均有体现。要想重建横亘于身心障碍群体之中及其与健常人之间的"巴别塔",需要超越"技术中心"的视角,在研究中将影响传播活动的人的、制度的、文化的因素纳入考量。如此才能理解人们传播活动的复杂性,并挖掘出无障碍传播研究领域中更有深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传播 信息无障碍 新媒体 传播学 视听障碍者
下载PDF
我国电视媒体的无障碍发展现状、问题兼及建议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东晓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3,共7页
通过对浙江省视听障碍者的调查发现,虽然存在着使用障碍,电视媒体仍是他们最常使用的大众媒介。电视不仅是他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日常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电视媒体通过加配字幕、手语以及口述影像等服务,可以为视听障碍... 通过对浙江省视听障碍者的调查发现,虽然存在着使用障碍,电视媒体仍是他们最常使用的大众媒介。电视不仅是他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日常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电视媒体通过加配字幕、手语以及口述影像等服务,可以为视听障碍者提供无障碍通道。然而通过对我国电视媒体无障碍建设状况的调查发现,我国电视媒体的无障碍供给与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资金的缺乏、技术的不成熟以及制度环境的不健全都是造成我国电视媒体无障碍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笔者认为成立"无障碍频道"、集合社会力量、吸纳残疾人参与,加强立法和监督以及建立无障碍建设体系是解决当前我国电视媒体无障碍建设困境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障碍传播 手语 字幕 视听障碍者
下载PDF
无障碍电影创作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莉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无障碍电影最早以口述影像的方式起步于我国内陆地区,其以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迅速捕获了视听障碍者的心。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无障碍电影在全国全面铺开,参与无障碍电影服务的机构和制作团队都积极地加入进来。随着网络技术和融媒体... 无障碍电影最早以口述影像的方式起步于我国内陆地区,其以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迅速捕获了视听障碍者的心。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无障碍电影在全国全面铺开,参与无障碍电影服务的机构和制作团队都积极地加入进来。随着网络技术和融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无障碍电影服务也变得丰富易得。本文将对无障碍电影创作过程中题材择选、脚本创作、播音语态等系统思维的构建和实践操作进行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电影 脚本撰写 播音语态 视听障碍者
下载PDF
如何建设“心灵盲道”?——基于Y市视障用户的媒介使用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黄建东 崔波 《未来传播》 CSSCI 2021年第2期10-17,124,共9页
无障碍建设经历传统社会到信息社会变迁,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无障碍社会发展可观,由此产生从社会到学界对信息无障碍的关注。但目前学界对信息无障碍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技术中心范式,信息无障碍研究辐射出的在残障用户效果上的研究也显得... 无障碍建设经历传统社会到信息社会变迁,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无障碍社会发展可观,由此产生从社会到学界对信息无障碍的关注。但目前学界对信息无障碍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技术中心范式,信息无障碍研究辐射出的在残障用户效果上的研究也显得严重不足,因此难以回答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该研究从"无障碍传播"这一理论视角出发,了解视障用户使用媒介的动机,进而分析视障用户在媒介使用后的主观获得感。研究发现:无障碍信息服务模式单一、手机内置无障碍建设的缺失、滞后的无障碍电影创作和匮乏的特殊教育成为现阶段无障碍传播建设的突出问题。文章也提出了无障碍传播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传播 口述影像 视听障碍者 数字残疾沟
下载PDF
韩国“残疾人广播”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徽 曾勇 姚晓菁 《中国广播影视》 2020年第17期90-94,共5页
韩国高度关注视听障碍者的平等收视权利,完善法律规制,明确广播电视机构有义务制播"残疾人广播",同时通过量化考核、专项资金扶持、发放专用电视和接收终端等方式,推动"残疾人广播"服务发展。截至目前,韩国广播电... 韩国高度关注视听障碍者的平等收视权利,完善法律规制,明确广播电视机构有义务制播"残疾人广播",同时通过量化考核、专项资金扶持、发放专用电视和接收终端等方式,推动"残疾人广播"服务发展。截至目前,韩国广播电视机构"残疾人广播"义务化率稳定在95%以上,视听障碍者收视环境日益改善。在我国完善面向视听障碍者的广播电视服务进程中,发展"残疾人广播"的"韩国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广播 视听障碍者 隐藏式字幕 手语翻译 画面解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