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受众的“期待视界”看新闻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海燕 《科技资讯》 2007年第13期125-126,共2页
受众的“期待视界”决定了新闻的叙事要在“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两者中寻找平衡;即既遵循新闻报道的程式化,又通过多种叙事策略给新闻受众带去审美感受,在坚持信息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受众获得审美愉悦。
关键词 图式 期待视界 定向期待 创新期待 新闻叙事 叙事策略
下载PDF
由“期待视界”看“中国式大片”创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文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27,共3页
"中国式大片"借鉴好莱坞大片的创作模式,在争议中艰难发展。受众对电影具有绝对的评介权利,用受众"期待视界"理论分析"中国式大片"的创作,形象化视听、颠覆式情节和概念性主题与受众"期待视界"... "中国式大片"借鉴好莱坞大片的创作模式,在争议中艰难发展。受众对电影具有绝对的评介权利,用受众"期待视界"理论分析"中国式大片"的创作,形象化视听、颠覆式情节和概念性主题与受众"期待视界"错位、偏离和冲突,是制约国产大片发展的瓶颈。本文对"中国式大片"诞生之初、集聚创作到归于理性这个系列中的代表影片做梳理分析,从受众接受角度指出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此探究国产大片的发展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 期待视界 “中国式大片” 评介
下载PDF
大众审美视界观照下的美丽期待--电视连续剧《大校的女儿》评析
3
作者 蔺九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60,共2页
《大校的女儿》有着很强的艺术独创性和新颖性,它在唤起观众期待视界中的预定积累后,又打破了观众的期待惯性,使观众心理产生强烈的审美张力,在"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期待中,感受到编剧独具的匠心和该剧特有的艺术... 《大校的女儿》有着很强的艺术独创性和新颖性,它在唤起观众期待视界中的预定积累后,又打破了观众的期待惯性,使观众心理产生强烈的审美张力,在"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期待中,感受到编剧独具的匠心和该剧特有的艺术魅力。在"漫长"的审美期待中,观众所体验到的是"情感"的美丽、"真实"的美丽和"追求人生价值"的美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审美 期待视界 情感 真实 人生价值
下载PDF
突破题材局限 满足“期待视界”——评贵州省首部独立制作的电视剧《杀出绝地》
4
作者 林华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2期83-85,共3页
贵州省首部独立制作的电视连续剧《杀出绝地》在中央八套黄金时间播放,受到好评。该剧的成功秘诀在于:突破革命历史题材的局限,融合众多商业元素,满足观众的"期待视界",拓展了创作空间。
关键词 电视剧 革命历史题材 商业元素 期待视界
下载PDF
阅读教学中实施“调整期待视界”策略的研究
5
作者 宋旭民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35-137,共3页
"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的概念,将这一概念引入语文阅读教学,是由语文教材的编写模式、阅读教学的模式、阅读教学的作用等三方面决定的,其重要性在于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有效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 "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的概念,将这一概念引入语文阅读教学,是由语文教材的编写模式、阅读教学的模式、阅读教学的作用等三方面决定的,其重要性在于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有效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教学理念。本策略有两种实施方法,其一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陌生感,其二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熟悉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期待视界 策略
下载PDF
“期待视界”观照下的“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
6
作者 陈睿 《大舞台》 2010年第5期94-95,共2页
2007年7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由刘欢、廖昌永、莫华伦三位风格迥然不同的艺术家共同倾力打造的音乐精品——"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隆重上演,并获得巨大成功。各大媒体争相报导,同时也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对于其成功... 2007年7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由刘欢、廖昌永、莫华伦三位风格迥然不同的艺术家共同倾力打造的音乐精品——"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隆重上演,并获得巨大成功。各大媒体争相报导,同时也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对于其成功的奥秘,笔者将以一种新的视角——"期待视界"来进行分析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视界 震撼京城——雅居音乐会 定向期待 创新期待
下载PDF
“期待视界”下东北乡村影像文化生产路径辨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芳瑜 李翠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影像文化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其与物质生产一起干预、改造、影响着社会的节奏与进程。东北乡村影像文化生产通过农民受众审美认知心理的"期待视界"发挥作用,在"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双重维度... 影像文化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其与物质生产一起干预、改造、影响着社会的节奏与进程。东北乡村影像文化生产通过农民受众审美认知心理的"期待视界"发挥作用,在"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双重维度上将其自身对于本土文化的直觉性情感培育成一种内化的惯性心理力量,继而上升为对于本土文化的幸福感、荣誉感、认同感,从而彻底改变东北农民的生存观念和文化观念,实现整个东北乡村社会的文化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视界 东北乡村影像文化 文化生产
下载PDF
“道生革命”的“期待视界”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庆杰 陈艳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9-124,共6页
竺道生是中国佛教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所阐发的一系列佛性理论具有革命性的开创意义,对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竺道生佛性思想与魏晋玄学、儒家传统的心性学说以及大乘般若学的比较研究,力图从思想史的角... 竺道生是中国佛教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所阐发的一系列佛性理论具有革命性的开创意义,对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竺道生佛性思想与魏晋玄学、儒家传统的心性学说以及大乘般若学的比较研究,力图从思想史的角度追溯"道生革命"的历史动因,揭示其深度思想文化背景,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佛教融通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内涵和复合型文化品格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生革命" "期待视界" 船般若学 佛性论 竺道生 佛教思想 儒家 心性说 玄学
下载PDF
引入“期待视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2年第2期77-77,共1页
"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的"阅读期待",就是源自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界",它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和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能力,对新的阅读内容进行心理建构的预想。因此。
关键词 期待视界 作文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 接受美学 阅读期待 阅读过程 心理建构
下载PDF
从“神怪”到“歌舞”:中国“期待视界”中的《歌场魅影》评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蓓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4-20,共7页
一电影《歌场魅影》(又名《歌场怪客》,英文名《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最早的原型是出自法国作家加斯顿·勒鲁(Gaston Leroux)的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19世纪到20世纪初,在法国蓬勃兴起了各种惊险、侦探、爱情... 一电影《歌场魅影》(又名《歌场怪客》,英文名《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最早的原型是出自法国作家加斯顿·勒鲁(Gaston Leroux)的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19世纪到20世纪初,在法国蓬勃兴起了各种惊险、侦探、爱情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便是其中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它成为无声电影和早期恐怖电影的宠儿。美国电影协会于2001年6月12日晚发布了《AFI100部最惊心动魄的美国电影》的名单①,这部影片就位列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视界 中国 歌舞 神怪 法国作家 20世纪 爱情小说 恐怖电影
下载PDF
从“期待视界”的角度谈学生文学接受的发生
11
作者 孙伟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第9期91-93,共3页
根据信息论和控制论研究,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作为认识情感系统,其所储存容纳的信息越多,就越能够以开放的态势敏感地吸收和处理各种信息。以读者接受异民族文学为例,某一民族读者越是较多地接触外国文学,有关外国文学的知识越多,... 根据信息论和控制论研究,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作为认识情感系统,其所储存容纳的信息越多,就越能够以开放的态势敏感地吸收和处理各种信息。以读者接受异民族文学为例,某一民族读者越是较多地接触外国文学,有关外国文学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采取一种恢弘的气度和开放的姿态,因而越可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外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接受 期待视界 学生 文化心理结构 外国文学 民族文学 读者接受 信息论
下载PDF
拓宽期待视界 丰富文本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国芹 《小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34期46-47,共2页
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就已经有了阅读期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并不完善的认知结构,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再实践、建构,使他们与作者、文本展开积极对话;同时,教师要尊重他们多元的文本解读,使他们享受阅读的愉悦.这样以学... 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就已经有了阅读期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并不完善的认知结构,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再实践、建构,使他们与作者、文本展开积极对话;同时,教师要尊重他们多元的文本解读,使他们享受阅读的愉悦.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才能使阅读课堂走向更丰富、精彩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期待视界 认知结构
下载PDF
浅析影视受众的期待视界和代偿心理
13
作者 刘津辰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6期288-288,共1页
现实与梦幻、同一与群体,每个人或许都生活在矛盾之中,连自身都难以认识,但受众却容易在银幕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形象。影视来源于现实,却又脱离现实,受众生活于现实,又想超脱现实,因此,影视成为带领受众将自身的感观经验和思想... 现实与梦幻、同一与群体,每个人或许都生活在矛盾之中,连自身都难以认识,但受众却容易在银幕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形象。影视来源于现实,却又脱离现实,受众生活于现实,又想超脱现实,因此,影视成为带领受众将自身的感观经验和思想感悟投射到屏幕之上,从中获得心理上的认同和补偿的一剂良药。受众在观看影片的期待视界和代偿机制,使得他们不是单方面接受灌输的过程,而是根据自己观赏经验,文化心理对影片的思维进行理解和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 期待视界 代偿
下载PDF
期待视界下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
14
作者 唐卓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332-336,共5页
通过对近年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在期待视界美学论域下,部分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与受众期待视界呈现一定程度上的分歧,诸如表现生活肤浅、主题意蕴缺少厚重,情节设置人为性、叙事偏颇小品性,农民形象失真、... 通过对近年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在期待视界美学论域下,部分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与受众期待视界呈现一定程度上的分歧,诸如表现生活肤浅、主题意蕴缺少厚重,情节设置人为性、叙事偏颇小品性,农民形象失真、世俗符号性较强,等等。认为电视美学需纳入受众期待理论,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更应自觉建立期待规约,实现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相融合,从而提升创作质量、寻求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农村 电视剧 创作 期待视界
下载PDF
理论期待视界及其认同
15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96-97,共2页
丁亚平在《理论建构与接受的未决状态》(《当代作家评论》91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 文艺理论工作者作为各项理论建构潜在或可能的参与、接受或批评者,在这方面是有值得深思之处的。首先,要加强现实感、时代感和历史感。这些年来,我们的文... 丁亚平在《理论建构与接受的未决状态》(《当代作家评论》91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 文艺理论工作者作为各项理论建构潜在或可能的参与、接受或批评者,在这方面是有值得深思之处的。首先,要加强现实感、时代感和历史感。这些年来,我们的文艺理论与批评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视界 未决状态 历史感 现实感 认同 追求真理 理论建构 理论与批评 世界性 作家评论
下载PDF
现当代文学作品接受“期待视界”的时代差异
16
作者 周溶泉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1-6,共6页
文学作品的价值是通过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来实现的。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要把文学活动的全过程看作是由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也就是以创作、产品、接受三个方面形成了客体与主体的密切关系。而接受不仅仅是读者对作品的... 文学作品的价值是通过接受主体的接受效果来实现的。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要把文学活动的全过程看作是由作家、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也就是以创作、产品、接受三个方面形成了客体与主体的密切关系。而接受不仅仅是读者对作品的审美价值的验证和认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生命力的长久与否。文学作品为读者而存在,作家为读者而写作。每一个读者无不带着他自己特定的“期待视界”去进入阅读。这种“期待视界”,在很多方面与读者所处的特定的时代环境取得了契合,所以文学作品的效果无可避免地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出现了接受主体“期待视界”的时代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视界 时代差异 现当代文学 文学作品 接受主体 作家 “爱” 大读者 象征派诗 通俗文学
下载PDF
期待视界视域下的《长安十二时辰》
17
作者 李皓 《视听》 2020年第1期105-106,共2页
近年来,国内悬疑类网络剧发展迅速,《河神》《无证之罪》《白夜追凶》等作品均收获了良好的口碑。2018年夏,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0宣发"悄然登陆优酷视频,随即引发全网追捧与热议,上线42天豆瓣网评分高达8.6,成为悬疑类网... 近年来,国内悬疑类网络剧发展迅速,《河神》《无证之罪》《白夜追凶》等作品均收获了良好的口碑。2018年夏,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0宣发"悄然登陆优酷视频,随即引发全网追捧与热议,上线42天豆瓣网评分高达8.6,成为悬疑类网络剧的又一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剧 《长安十二时辰》 期待视界
下载PDF
论“凉州书写”历史语境的两个坐标——以李学辉的《塞上曲》为例
18
作者 王祁睿恒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李学辉的最新长篇小说《塞上曲》作为其“凉州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在当代文学的历史语境下,从接受者的期待视界与创作者的创作视界两个坐标上体现出了一部优秀小说的艺术价值所在,成功地通过“地方路径”展现出“中国文学”应该承担的... 李学辉的最新长篇小说《塞上曲》作为其“凉州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在当代文学的历史语境下,从接受者的期待视界与创作者的创作视界两个坐标上体现出了一部优秀小说的艺术价值所在,成功地通过“地方路径”展现出“中国文学”应该承担的历史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州书写 《塞上曲》 历史语境 期待视界 创作视界
下载PDF
从“视界融合”视角看文化意象的传递
19
作者 秦枫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246-248,共3页
笔者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视角论述了文化意象的传递:译者应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界,深入了解文化意象所积淀的深刻内涵;同时,不能低估读者对异质文化的接受和适应能力,缩小或消解其期待视界和想象空间。只有通过富有创... 笔者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视角论述了文化意象的传递:译者应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界,深入了解文化意象所积淀的深刻内涵;同时,不能低估读者对异质文化的接受和适应能力,缩小或消解其期待视界和想象空间。只有通过富有创造性的努力,使原作者、译者、读者的视界融合,才能使文化意象所代表的深刻含义在目的语中再生,与读者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界融合 期待视界 文化意象
下载PDF
上帝心中的圣殿——论图书馆建筑环境艺术的美学视界 被引量:1
20
作者 生琴 《当代图书馆》 1994年第1期44-47,共4页
环境艺术的全部奥秘与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种融自然灵性与人的灵性于一体的艺术范畴。作为与自然万物、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环境艺术,一方面与人类生命的实践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拥有自己的审美视界。图书馆建筑环境艺... 环境艺术的全部奥秘与魅力,就在于它是一种融自然灵性与人的灵性于一体的艺术范畴。作为与自然万物、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环境艺术,一方面与人类生命的实践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拥有自己的审美视界。图书馆建筑环境艺术也是这样,它不仅与读者的阅读活动紧密相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读者的阅读行为,而且无时无刻不通过其环境艺术不同的美学视界使图书馆这一文化建筑的精神面貌得以充分的展示。一、图书馆建筑环境艺术审美的期待视界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指出,一部艺术作品,即使它以崭新面目出现,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身。但它却可以通过公开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暗示,预先为读者提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势之中,随之唤起读者对环境内涵的期待。"这堕所讲的"期待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图书馆 建筑环境艺术 审美期待视界 读者 阅读行为 园林艺术 文化建筑 图书馆建筑 接受美学 阅读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