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向撕除内界膜方式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视网膜位移的影响
1
作者 李元龙 郑欣华 +4 位作者 黄军龙 苏筠 胡仔仲 谢平 刘庆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1期2100-2103,共4页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割切术中不同方向撕除内界膜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愈合后视网膜位移、视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25例(25眼),按照术中内界膜(ILM)撕除方向,以1:1随机分为NS-TI组(13眼)和TI-NS组(12眼)。NS-TI组患者接受...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割切术中不同方向撕除内界膜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愈合后视网膜位移、视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25例(25眼),按照术中内界膜(ILM)撕除方向,以1:1随机分为NS-TI组(13眼)和TI-NS组(12眼)。NS-TI组患者接受内界膜撕除方向为鼻上起瓣,向颞下方向撕除ILM;TI-NS组患者接受内界膜撕除方向为颞下起瓣,向鼻上方向撕除ILM。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采集患者自发荧光照相,通过影像学上血管标记点或交叉点的位置计算黄斑视盘距离(FMD)、颞侧血管至视盘距离(T-OD)、鼻侧血管至视盘距离(N-OD)、黄斑区垂直血管距离(VIAD)、黄斑区水平血管距离(HIAD)、黄斑区面积(PMA)。对比两种撕膜方式后术后1月、3月视网膜位移(包括FMD、T-OD、N-OD、VIAD、HIAD、PMA)、裂孔闭合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析两种撕膜方式的异同。结果:术后1月及3月,两组患者的视网膜皆向视盘方向偏移,表现为FMD、T-OD、N-OD、VIAD、HIAD、PMA五项指标均较术前增大(p <0.05)。术后1月及3月,NS-TI组和TI-NS组FMD、T-OD、N-OD、VIAD、HIAD、PMA、黄斑裂孔愈合率(皆100%)和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向撕除内界膜不是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视网膜位移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 特发性黄斑裂孔 视网膜位移 玻璃体切割术
原文传递
特发性黄斑前膜视物变形程度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赵小琴 许立帅 +3 位作者 李林芮 杨桢 戴乐 杨小丽 《国际眼科纵览》 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
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是一种常见的年龄相关性黄斑疾病。视物变形是除视力下降之外影响IERM患者视觉质量的主要症状。随着评估视物变形方法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文章研究影响IERM视物变形严重程度... 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embrane,IERM)是一种常见的年龄相关性黄斑疾病。视物变形是除视力下降之外影响IERM患者视觉质量的主要症状。随着评估视物变形方法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文章研究影响IERM视物变形严重程度的因素,认为内核层厚度、视网膜的切向位移、视网膜血管印记以及视网膜的收缩程度共同影响IERM患者视物变形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内核层 视网膜血管印记 视网膜切向位移 视网膜微折叠 视网膜收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