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视网膜光敏度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明 张士瑞 +4 位作者 陈君 刘艳秋 高奎斌 吴景天 吴志鸿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10-213,共4页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虽作为眼科常见病,但就其发病机理仍颇存争论,本研究对13例中浆患者进行了视野及荧光造影检查,并对上述结果采取对比分析方法处理。研究表明荧光素渗漏点并非视网膜光敏度缺损最严重部位,且网膜敏度...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虽作为眼科常见病,但就其发病机理仍颇存争论,本研究对13例中浆患者进行了视野及荧光造影检查,并对上述结果采取对比分析方法处理。研究表明荧光素渗漏点并非视网膜光敏度缺损最严重部位,且网膜敏度缺损最大值出现的范围位于视网膜大的分支血管附近,有力地提示了中浆病的视网膜下液来源于视网膜血管系统而非脉络膜血管系统,同时阐明了重力在中浆发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性 脉络膜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敏度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老年性黄斑部变性中心30°视野视网膜光敏度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韵秋 马协成 奚寿增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3年第5期269-271,共3页
老年性黄斑部变性(senile maculardegeneration 简称SMD)或年龄相关性黄斑部变性是以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和神经上皮变性为特征的老年性黄斑部病变。为老年人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动视野计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老年性黄斑部变性(senile maculardegeneration 简称SMD)或年龄相关性黄斑部变性是以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视网膜色素上皮和神经上皮变性为特征的老年性黄斑部病变。为老年人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动视野计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并能对视功能作定量分析。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甚有价值。Humphr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视野检查 视网膜光敏度
原文传递
眼底未见改变的糖尿病患者微视野光敏度值分析
3
作者 徐剑 陈思明 俞存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索研究在未见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使用微视野检查,以期发现无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微视野光敏度值变化的规律。方法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扩瞳检查眼底未见病变,屈光度范围:球镜度数-3.00D至±2.00D,散光〈1.00D,最佳矫... 目的探索研究在未见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使用微视野检查,以期发现无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微视野光敏度值变化的规律。方法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扩瞳检查眼底未见病变,屈光度范围:球镜度数-3.00D至±2.00D,散光〈1.00D,最佳矫正视力/〉4.9患者61例105只眼,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54.51±7.96)岁。应用MP-1微视野计(MP-1NidekTechnologies,Vigonza,Italy)检查。观察指标:黄斑20度视网膜区域内中心2度环及其以内、4度环、6度环、8度环、10度环平均视网膜光敏度值;研究分析各环微视野视网膜光敏度差异;以及探索无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光敏度值与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并分析是否存在相关性。统计采用SPSSl9.0软件,统计方法:单因素ANOVA分析、相关分析及一元线性回归。结果无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微视野光敏度中心2度环及其以内、4度环、6度环、8度环、10度环视网膜光敏度分别为(15.16±1.31)dB、(17.43±1.43)dB、(17.29~1.63)dB、(17.46±1.59)dB、(16.81±1.85)dB,单因素ANOVA分析,2度环及其以内、10度环视网膜光敏度下降明显(F=39.795,P=0.000)。中心2度环及其以内视网膜光敏度值与最佳矫正视力散点图显示存在正性线性相关趋势,行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817,两变量有相关性,P=0.000,回归分析显示R。=0.667。回归方程:Y=0.04376X±4.5323,用方差分析对包含常数项的回归方程做显著性检验,F=206.43,P=0.000。结论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无眼底改变情况下,其黄斑20度微视野光敏度值在中心2度环及其以内、10度环视网膜光敏度下降明显。微视野检查丰富了糖尿病患者在无眼底改变时期的视功能检测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野检查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早期诊断 视网膜光敏度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后像消逝试验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孙克清 黄岚 陈静嫦 《临床眼科杂志》 2001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 研究后像消逝试验与 DR早期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对 NIDDM者 75眼、正常对照 46眼分别检测后消逝试验、FFA及 30°范围视网膜光敏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 TFC与 NDR组、DR组比较 ,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 NIDDM者中 ,视... 目的 研究后像消逝试验与 DR早期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对 NIDDM者 75眼、正常对照 46眼分别检测后消逝试验、FFA及 30°范围视网膜光敏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 TFC与 NDR组、DR组比较 ,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 NIDDM者中 ,视网膜光敏度正常组与下降组比较 TFC,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 NDR者中 ,病程≤5年组与 >5年组的 TFC比较 ,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后像消逝试验可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后像消逝试验 眼底荧造影 视网膜光敏度
下载PDF
短暂性智能手机“失明”1例
5
作者 高磊 杨晓玮 刘广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8期3051-3052,共2页
短暂性智能手机“失明”是与视网膜光敏度差异有关的生理现象,其发生机制于2016年被首次阐明。本文报道1例健康年轻女性,在夜间侧卧长时间观看手机后出现一过性短暂左眼视物不见,经详尽的病史询问、专科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排除器质性改... 短暂性智能手机“失明”是与视网膜光敏度差异有关的生理现象,其发生机制于2016年被首次阐明。本文报道1例健康年轻女性,在夜间侧卧长时间观看手机后出现一过性短暂左眼视物不见,经详尽的病史询问、专科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排除器质性改变,确诊为短暂性智能手机“失明”。本例的意义在于提醒医患双方,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对视网膜生理学的了解可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过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明 智能手机 视网膜光敏度
原文传递
混合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江波 黎春雷 苏多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巩膜混合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常规后巩膜加固术基础上联合4个直肌间的异体巩膜片后巩膜面植入的混合式后巩膜加固术35例(49只眼),术后随访观察5~12年。结果术后裸眼...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巩膜混合式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常规后巩膜加固术基础上联合4个直肌间的异体巩膜片后巩膜面植入的混合式后巩膜加固术35例(49只眼),术后随访观察5~12年。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轴增长及屈光度增加明显减缓,视野检查提示视网膜光敏度明显提高,无远期并发症。结论混合式后巩膜加固术是防止高度近视恶化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后巩膜加固术 高度近视 视网膜光敏度 视野检查 眼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