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哲丽 孙鹏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 评价视网膜内界膜(ILM )剥离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探讨吲哚青绿(ICG)在ILM剥离术中的作用。 方法 对3 0例(3 1只眼)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单纯... 目的 评价视网膜内界膜(ILM )剥离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手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探讨吲哚青绿(ICG)在ILM剥离术中的作用。 方法 对3 0例(3 1只眼)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单纯玻璃体切割16只眼,手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及2 0 %SF6眼内填充;B组:玻璃体切割加吲哚青绿(ICG)染色ILM剥离15只眼,在A组术式基础上手术中增加ICG染色后极部ILM ,并行ILM剥离。所有患者手术后保持面朝下体位10 14d。患者定期随访3 12个月。 结果 A组16只眼中,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10只眼(62 .5 % ) ,黄斑水肿消退9只眼(5 6 2 % ) ,手术后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黄斑厚度平均3 93 μm。B组15只眼中视力提高2行或2行以上14只眼(93 . 3 % ) ,黄斑水肿消退14只眼(93 .3 % ) ,黄斑厚度平均3 19μm。B组手术后视力提高明显优于A组(χ2 =4 2 10 ,P =0 .0 5Fisher确切检验法) ;B组患者手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明显低于A组(P <0 .0 1独立秩和检验)。手术标本证实为ILM。 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ILM剥离能明显提高手术的疗效;ICG能较好地染色ILM ,使ILM的剥离更加安全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 疗效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治疗 视网膜光凝 Fisher 玻璃体切割术 水肿患者 ILM 吲哚青绿 黄斑厚度 ICG染色 手术后视力 视网膜厚度 视力恢复 眼内填充 定期随访 扫描检查
原文传递
吲哚青绿辅助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被引量:4
2
作者 姚毅 陈伟民 林顺潮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 ,吲哚青绿 ( indocyanine green,ICG)辅助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疗效。 方法  31例患者 ( 31只眼 )为 3期 ( 14只眼 ,占 45 .2 %)和 4期 ( 17只眼 ,占5 4.8%)特发性黄斑裂孔 ,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 ,吲哚青绿 ( indocyanine green,ICG)辅助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疗效。 方法  31例患者 ( 31只眼 )为 3期 ( 14只眼 ,占 45 .2 %)和 4期 ( 17只眼 ,占5 4.8%)特发性黄斑裂孔 ,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术 ,玻璃体腔注入 1.2 5 mg/ ml ICG,剥离裂孔周围 2~3个视盘直径的内界膜 ,手术结束时充填 14%的 C3F8混合气体 ,手术后患者俯卧位 2周 ,手术后平均随访9.1个月。 结果  31例患者 ( 31只眼 )手术前视力中位数 ( M)是 2 0 / 2 0 0。手术后最终随访 2 8只眼解剖复位 ,2 1只眼视力提高 2行以上 ,除 1只眼因视网膜周边裂孔 ,视网膜脱离外 ,ICG辅助的内界膜剥离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  ICG辅助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治疗 3~ 4期特发性黄斑裂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青绿 治疗 特发性黄斑裂孔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
原文传递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眼内异物伴黄斑部铁锈症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卓 朱晓华 唐罗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434-1435,共2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眼内异物伴黄斑部铁锈症眼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特点和效果。方法:回顾2000/2004因眼内异物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112例(123眼),在经平坦部后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发现黄斑部有铁锈和异常物质附着共5例(5眼)... 目的:探讨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眼内异物伴黄斑部铁锈症眼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特点和效果。方法:回顾2000/2004因眼内异物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112例(123眼),在经平坦部后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发现黄斑部有铁锈和异常物质附着共5例(5眼),男4例,女1例。年龄13~46岁。病程6d~2a,3眼在3mo内,2眼在1a以上。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仔细寻找视网膜内界膜,直接用自做的钩针(常规10mL针头弯曲针尖的前1/3呈85°)在距黄斑中心凹1~1.2PD处的视网膜表面挑起其内界膜,用眼内镊环形撕除。术前视力LP~0.04。追踪观察6~38mo。结果:眼内异物伴黄斑部铁锈症眼,在黄斑前形成铁锈抑或炎性沉着物,不能用笛针清除,采用内界膜剥离很易彻底去除。病程短的视网膜内界膜能很容易剥除,病程长的视网膜内界膜不容易剥除。术后病程短的3眼均获得解剖和功能上的成功,病程较长的2眼在术后2mo均发生PVR,硅油不能取出,但视功能明显改善。术后视力0.05~0.7,尚未发现由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但可以解除内界膜对黄斑中心凹处视网膜的牵引,还可以清除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毒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眼内异物 铁锈症
下载PDF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继发性黄斑前膜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段毅琴 朱小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695-1698,共4页
目的: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中的应用、临床特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6年因继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32例32眼,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13~69(平均41±28)岁;病程3~69(平均21±19)mo... 目的: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中的应用、临床特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6年因继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32例32眼,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13~69(平均41±28)岁;病程3~69(平均21±19)mo,有6眼病程在1a以上。术前视力:CF~0.4。原发病: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13眼(男/女:13/0)、玻璃体切除术后8眼(男/女:7/1)、视网膜血管病变6眼(男/女:4/2)、平坦部炎5眼(男/女:0/5),其中经平坦部后部玻璃体手术中发现黄斑部有铁锈和炎性物质附着共5眼5例。所有患者行标准的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中先剥除前膜后再剥除视网膜内界膜,部分患者结合TA标记,眼内空气充填1wk左右。追踪观察6~38mo。结果:术后视力0.05~0.7,其术前与术后差视力差异有显著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Friedmantest,P<0.05)。尚未发现由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继发行黄斑前膜手术中的应用不但可以达到整理松解黄斑区处视网膜皱褶,解除对黄斑中心凹的牵引,还可以清除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炎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继发性黄斑前
下载PDF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潘洁 朱小华 陶思羽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28-1330,共3页
目的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眼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4~2006年因特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31例(31只眼),男性3例,女性28例;年龄56~71岁,平均59.6岁。病程3~49个月。术前视力0.0... 目的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眼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4~2006年因特发性黄斑前膜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31例(31只眼),男性3例,女性28例;年龄56~71岁,平均59.6岁。病程3~49个月。术前视力0.02~0.3。术中行前膜剥除后再行视网膜内界膜剥除。追踪观察6.38个月。结果病程短者的视网膜内界膜能很容易剥除,病程长的内界膜不易剥除。术后矫正视力0.05。0.7,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程短者术后获解剖和功能的成功,视力提高显著(P〈0.05);病程较长者虽获解剖成功但功能上的恢复不显著(P〉0.05)。尚未发现由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特发性黄斑前膜中应用不但可以松解黄斑区视网膜皱褶,还可以清除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炎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特发性黄斑前
原文传递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在眼内异物伴黄斑部铁锈症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童平 朱小华 李惠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1-1112,共2页
目的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眼内异物伴黄斑部铁锈症眼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特点和效果。方法眼内异物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发现黄斑部有铁锈和异常物质附着5眼,行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前视力光感~0.05。追踪观察6m~38m。结果采用内界... 目的描述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在眼内异物伴黄斑部铁锈症眼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特点和效果。方法眼内异物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发现黄斑部有铁锈和异常物质附着5眼,行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前视力光感~0.05。追踪观察6m~38m。结果采用内界膜剥离很易彻底除去在黄斑前形成的铁锈抑或炎性沉着物。术后3眼获解剖和功能成功;2眼病程较长者术后反复PVR形成,最终1眼硅油不能取出,但视功能明显改善。术后矫正视力0.05~0.7,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显著增加。尚未发现其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内界膜剥离可以清除因眼内异物所致的紧密附着在黄斑前视网膜表面的毒性物质;改善黄斑区局部的代谢,有利于黄斑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眼内异物 铁锈症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非内界膜剥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7
作者 张志 张新秀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6年第5期325-329,共5页
目的评价非内界膜剥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11例(12只眼)。手术采用传统玻璃体切除术... 目的评价非内界膜剥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11例(12只眼)。手术采用传统玻璃体切除术,术中曲安奈德辅助下剥离视网膜前膜样组织,眼内填充硅油,均未剥离内界膜,术后患者保持面向下位至少2周。随访1~10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孔闭合情况及术后视力。结果所有患者均获视网膜解剖复位,黄斑孔闭合3只眼。术后视力提高11只眼,另1只眼保持术前视力。结论非内界膜剥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一种安全且损伤轻微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高度 黄斑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内界剥离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症手术效果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建君 王骞 +3 位作者 谢可 朱俊英 张蕾 肖燕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8期603-605,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2眼)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术及玻璃体腔填充气体、硅油或平衡盐溶液。术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患者黄斑中...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2眼)进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术及玻璃体腔填充气体、硅油或平衡盐溶液。术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患者黄斑中心区厚度、视力以及视功能相关的生存质量术前与术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内填充物术后视力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内膜剥除术及玻璃体内填充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高度 视网膜劈裂症 黄斑 视网膜内界膜剥离 玻璃体腔填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