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理选择视网膜电图检查指标客观了解内层视网膜的功能 被引量:3
1
作者 雷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9-292,共4页
视网膜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非常复杂,目前临床上视网膜功能的客观评估主要依靠视网膜电图(ERG)。对主要累及外层视网膜的疾病,ERG可以准确判断病变所处的组织学部位,但对主要位于内层视网膜,即视细胞突触以后的视网膜病变,视觉... 视网膜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非常复杂,目前临床上视网膜功能的客观评估主要依靠视网膜电图(ERG)。对主要累及外层视网膜的疾病,ERG可以准确判断病变所处的组织学部位,但对主要位于内层视网膜,即视细胞突触以后的视网膜病变,视觉电生理检查的辨识度尚远不及于外层视网膜,这是因为内层视网膜神经传导通路较长、内层视网膜也受外层视网膜视觉信号传人变化的影响以及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的反应存在相互影响,因此客观了解内层视网膜的功能是一个难点。近20年来,一些新的能够用于检测内层视网膜功能的ERG检测技术,如振荡电位(OPs)、ON.OFF反应、明视负波反应(PhNR)、暗视阈值反应(STR)等已用于临床,这些ERG指标主要起源于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评估内层视网膜疾病的有用工具。临床眼科医师应充分了解这些ERG检测指标在内层视网膜疾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图记录法 视网膜神经细胞/生理学 视功能 视网膜疾病/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