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治疗视网膜脱离致视网膜穿孔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平宇 张皙 陈凤娥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激光治疗
下载PDF
眼部超声检查诊断早期视网膜裂孔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价值分析
2
作者 任梅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究眼部超声检查诊断早期视网膜裂孔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价值。方法 纳入82例(82眼)于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就诊的疑似视网膜裂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行眼部超声检查,分析眼部超声检查结果及裂孔发生部位,手术结果为“... 目的 探究眼部超声检查诊断早期视网膜裂孔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价值。方法 纳入82例(82眼)于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就诊的疑似视网膜裂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部分患者行眼部超声检查,分析眼部超声检查结果及裂孔发生部位,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眼部超声检查诊断早期视网膜裂孔的应用价值,并计算一致性;分析早期视网膜裂孔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金标准”明确诊断视网膜裂孔患者71例(71眼),经眼部超声检查明确视网膜裂孔患者66例(66眼),包括巨大裂孔5例(5眼),发生率为7.2%(5/69);36例(36眼)干性马蹄形裂孔,发生率为52.2%(36/69);25例(25眼)为马蹄形裂孔合并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36.2%(25/69)。眼部超声检查显示发生视网膜裂孔的66例患者裂孔分布于颞上方47例(71.2%),颞下方18例(27.3%),鼻侧1例(1.4%)。眼部超声检查在早期视网膜裂孔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0.1%(64/71),特异度为81.8%(9/11),准确度为89.0%(73/82),阳性预测值为97.0%(64/66),阴性预测值为56.2%(9/16)。kappa检验显示:眼部超声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0,P<0.001)。结论 眼部超声检查在早期视网膜裂孔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检出裂孔类型及部位,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更好地遏制患者病情进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超声检查 诊断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9
3
作者 邢怡桥 周晶 李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12-1914,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ILM)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3-07/2017-11在...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ILM)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3-07/2017-11在我院就诊,屈光度数≥-6.00D,眼轴长度≥26mm,经眼底检查确诊为高度近视MHRD的患者27例27眼,其中男9例9眼,女18例18眼,年龄41~70(平均53.69±7.23)岁,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为1.41±0.28(LogMAR)。所有患者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23G玻璃体切割术,伴有晶状体混浊影响手术者同时行晶状体咬切术。术中彻底切除玻璃体后皮质,亮蓝G染色黄斑区ILM,环形剥除黄斑中心凹周围血管弓内ILM,残留黄斑裂孔(MH)边缘少量ILM,将其反转覆盖于MH上,并行C3F8或硅油填充。平均随访时间6mo以上。观察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BCVA、MH闭合、视网膜复位和眼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BCVA提高21眼(78%),视力不变4眼(15%),视力下降2眼(7%)。平均BCVA为0. 84±0.40(LogMAR),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2,P<0. 05)。术后MH闭合24眼(89%),视网膜解剖复位25眼(93%),所有患者无严重眼部和全身并发症。结论:PPV联合ILM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安全有效,可改善视力,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下载PDF
手术复位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红 孙京华 +2 位作者 陈建斌 孙旭芳 刘海霞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联合倍频Nd:YAG激光(532nm)治疗黄斑白孔的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方法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7例17只眼,行单纯玻璃体腔注气4例,玻璃体手术联合长效气体填充3例,联合硅油填充10例,...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联合倍频Nd:YAG激光(532nm)治疗黄斑白孔的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方法高度近视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7例17只眼,行单纯玻璃体腔注气4例,玻璃体手术联合长效气体填充3例,联合硅油填充10例,硅油取出时间平均4.9个月;黄斑孔缘视网膜光凝法7例,黄斑孔底部色素光凝法10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结果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14例(82.4%),2-3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3例(17.7%),随诊期间所有病例视网膜均复位,总复位率100%。术后视力提高者9例(9/17),占52.9%;不变者6例(6/17),占35.3%;下降者2例(2/17),占11.8%。黄斑孔缘视网膜光凝法治疗的患者中,视力提高者2例(2/7),占28.6%;视力不变者4例(4/7),占57.1%;视力下降者1例(1/ 7),占14.3%。黄斑孔底部色素光凝法治疗的患者中,视力提高者7例(7/10),占70.0%;视力不变者2例(2/10),占20.0%;视力下降者1例(1/10),占10.0%。结论高度近视黄斑白孔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后联合Nd:YAG激光(532nm)封闭黄斑白孔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维持或恢复视力。两种黄斑孔光凝法分别用于不同状态下的黄斑白孔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近视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雪燕 赵建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12期2377-2378,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的疗效及有关因素.[方法]对18例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光凝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手术.[结果]17例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例因玻璃体积血患者放弃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的疗效及有关因素.[方法]对18例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光凝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手术.[结果]17例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1例因玻璃体积血患者放弃治疗.视力提高14例,视力不变2例,视力下降2例.并发症:玻璃体积血1例(未治),视网膜出血1例,眼压升高2例.[结论]玻璃体切割、光凝联合眼内填充18%C3F8或硅油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并发症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视网膜脱离/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外科学
下载PDF
气体与硅油术中玻璃体填充用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方一惟 冉起 +1 位作者 潘昌艳 骆君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气体与硅油术中玻璃体腔填充用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患者60例,分为硅油组和气体组,每组30例;其中硅油组患者给予硅油填充玻璃体腔,气体... 目的探讨气体与硅油术中玻璃体腔填充用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患者60例,分为硅油组和气体组,每组30例;其中硅油组患者给予硅油填充玻璃体腔,气体组给予20%全氟丙烷(C3F8)气体填充玻璃体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后矫正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体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硅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体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硅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体术中玻璃体填充应用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治疗可有效提高术后矫正视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其效果及安全性优于硅油填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 硅油类 玻璃体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黄斑“白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克岩 吕嘉华 王文吉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观察用不同眼内填充物(C3F8气体或硅油)治疗伴随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近视性黄斑“白孔”的预后。方法对由于高度近视性黄斑“白孔”而发生视网膜脱离,并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 目的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观察用不同眼内填充物(C3F8气体或硅油)治疗伴随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近视性黄斑“白孔”的预后。方法对由于高度近视性黄斑“白孔”而发生视网膜脱离,并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物注入术的29眼(C3F8填充的10眼、硅油填充的19眼)进行随访,使用OCT评价黄斑孔的愈合情况。结果经OCT检查证实,19眼经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后黄斑裂孔成功闭合,其中8眼是在以C3F8填充后未愈,而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并改用硅油填充治疗获成功。10只患眼以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但8只患眼黄斑孔未闭合。结论使用OCT检查可以帮助评价手术疗效。适当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手术有助于提高黄斑裂孔的闭合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方法 近视 视网膜穿孔/外科手术 玻璃体切除术/方法
下载PDF
影响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巩膜扣带术后复位的玻璃体相关危险因子(英文)
8
作者 曾键 刘瑶 +2 位作者 韩冰 古洵清 张国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7期9612-9616,共5页
背景: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已知多种危险因子与其有关, 也有报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B 级患者手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加重。但对于玻璃体动态性变化所起的危险作用较少讨论。目... 背景: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已知多种危险因子与其有关, 也有报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B 级患者手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加重。但对于玻璃体动态性变化所起的危险作用较少讨论。目的: 分析影响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巩膜扣带术后复位的玻璃体相关危险因子, 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设计: 回顾性分析。单位: 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 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对象: 选择 1990- 01/1999- 12 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行巩膜扣带术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B 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440 例 449眼,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 应用三面镜检查与 B 型超声波扫描观察患者玻璃体情况及其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的关系。观察分析玻璃体变化影响手术成功的危险因子。玻璃体病变与玻璃体后脱离经 B 型超声波扫描确认。玻璃体病变程度分为 5 组: 正常玻璃体组、玻璃体液化组、玻璃体浓缩组、玻璃体牵引组及玻璃体混合性病变组。玻璃体后界膜变化分为 3 组: 无玻璃体后脱离组, 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组及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组。视网膜脱离复位≥ 6 个月为解剖复位成功。主要观察指标: ①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②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的危险因子。结果: 连续随访 6 个月以上及病历记录、临床观察资料符合要求者 426例 435 眼。①巩膜扣带术后 394 眼(90.6%) 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 再次手术成功 39 眼, 总计 433 眼(99.5%) 视网膜复位。平均随访(41.1±18.3)个月。②玻璃体状态中与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有关的危险因子包括玻璃体浓缩、玻璃体牵引以及 2 种或 2 种以上的混合性状态。③玻璃体与视网膜界面的关系中与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有关的危险因子包括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和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结论: 玻璃体状态与玻璃体后界面变化是影响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复位成功的危险因子, 手术前了解其改变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视网膜 增生性 巩膜扣带术
下载PDF
过氟-N-辛烷在视网膜巨大裂孔手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蒋宏苏 惠延年 +2 位作者 王雨生 王琳 曹小燕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9期783-785,共3页
目的: 评价过氟 N辛烷(perfluoro Noctane, P Fn O)液体联合眼内激光在视网膜巨大裂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复习连续的46 例巨大视网膜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 6 m o~36 m... 目的: 评价过氟 N辛烷(perfluoro Noctane, P Fn O)液体联合眼内激光在视网膜巨大裂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复习连续的46 例巨大视网膜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 6 m o~36 m o(平均15.6 m o),视网膜最终复位 38 例(83% ),视力改善者 40 例(87% ). 结论:采用 P Fn O液治疗可明显提高视网膜巨大裂孔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孔手术 辛烷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过氟丙烷
下载PDF
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探讨
10
作者 谭湘莲 陈书扬 武正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5例(28只)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进行分组手术,A组(7只):行单纯玻璃体注气术;B组(7只):玻璃体切割+环扎硅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C组(14只+A组中的2只):玻璃体...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5例(28只)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进行分组手术,A组(7只):行单纯玻璃体注气术;B组(7只):玻璃体切割+环扎硅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C组(14只+A组中的2只):玻璃体切割术。【结果】A组成功病例视力均>0.05,最好0.4,视网膜脱离复发率42.90%,B组视力最好0.1,>0.05者占28.60%,视网膜脱离复发率14.30%。C组:视力最好0.25,>0.05者占50.00%,视网膜脱离复发率12.55%。【结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案中,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低,视力恢复较好,为最佳手术方案;玻璃体注气术复发率高,但简单、经济、视力恢复最佳可作为少数病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黄斑
下载PDF
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治疗
11
作者 孟旭霞 梁涛 崔从先 《齐鲁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89-190,193,共3页
目的 观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双眼遮盖、激光光凝及手术治疗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43例(43眼)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双眼遮盖治疗1~14d(平均4.6d),眼底可视度增... 目的 观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双眼遮盖、激光光凝及手术治疗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43例(43眼)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双眼遮盖治疗1~14d(平均4.6d),眼底可视度增加。其中24眼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4眼行局部巩膜外垫压术,术后视网膜复位,裂孔封闭,无再出血。15眼行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1例。结论 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时,双眼遮盖并及时行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以及早期手术是争取较好视力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出血 激光凝固术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视网膜裂孔伴发玻璃体出血(附12例报告)
12
作者 孙京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2-342,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出血
下载PDF
羊膜在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昂 贺贵云 《湖南医学》 2001年第4期296-297,共2页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羊膜 黄斑裂孔 治疗
下载PDF
重水辅助下游离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黄斑裂孔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艺 梅锋 +6 位作者 胡裕翔 许晓璇 晏立 吴娜 吴雅俊 饶杰 吴晓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88-92,共5页
目的观察重水辅助下游离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黄斑裂孔(MH)合并视网膜脱离(RD)的疗效,并与单纯内界膜剥离术相比较,分析2种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MH合并RD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观察重水辅助下游离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黄斑裂孔(MH)合并视网膜脱离(RD)的疗效,并与单纯内界膜剥离术相比较,分析2种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例MH合并R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25G plus玻璃体切除术。其中,23例联合行重水辅助下游离内界膜填塞术(填塞组),19例联合行单纯内界膜剥离术(未填塞组)。两组术中均填充硅油,术后均行俯卧位治疗,随访时间分别为3和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黄斑区)、MH闭合、视网膜复位及RD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3个月填塞组与未填塞组MH闭合率分别为95.7%和63.2%(P<0.05)。两组术后6个月MH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和6个月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水辅助下游离内界膜填塞术治疗MH合并RD较单纯内界膜剥离术更加安全有效,可促进黄斑区及脱离视网膜的解剖复位与视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视网膜穿孔 内界膜填塞/内填塞 重水/氧化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激光光凝法封闭视网膜周边裂孔的体会
15
作者 王瑞姝 贾曙光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43-144,共2页
视网膜上有裂孔和变性是造成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之一。封闭视网膜裂孔和变性是视网膜复位的关键,方法很多,本组报道了用激光光凝法封闭视网膜周边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34例,其中8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6例为一眼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已手术... 视网膜上有裂孔和变性是造成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之一。封闭视网膜裂孔和变性是视网膜复位的关键,方法很多,本组报道了用激光光凝法封闭视网膜周边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34例,其中8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6例为一眼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已手术治愈,另一眼为视网膜周边裂孔和变性,治愈率达90%。并对激光治疗视网膜周边裂孔和变性的适应证及注意点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激光凝固
下载PDF
以黄斑裂孔首诊的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杏杏 王玉萍 +1 位作者 张文芳 杨义 《眼科学报》 2020年第3期210-216,共7页
患者因“左眼视物不清50 d”就诊。裸眼视力:右眼0.15,左眼0.06;眼压:OD 11 mmHg,OS 11 mmHg,双侧眼位正,眼球运动如常,眼表及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左眼黄斑部见一小圆形裂孔,颞侧周边网膜可见变性区。左眼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患者因“左眼视物不清50 d”就诊。裸眼视力:右眼0.15,左眼0.06;眼压:OD 11 mmHg,OS 11 mmHg,双侧眼位正,眼球运动如常,眼表及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左眼黄斑部见一小圆形裂孔,颞侧周边网膜可见变性区。左眼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提示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反射中断,孔径388μm。入院诊断:1)左眼黄斑裂孔;2)左眼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3)双眼高度近视。在局部麻醉强化下行“左眼玻切+黄斑裂孔修复术”,术中切除玻璃体后见黄斑区颞侧网膜前纵行增殖膜与网膜粘连紧密,无法完全剥除,颞下方周边网膜血管中断,颞侧网膜面血管呈直线状,术后行双眼FFA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为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此病例为以黄斑裂孔首诊的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术前因颞侧网膜增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眼底检查,导致首诊时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这一诊断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眼外伤并视网膜损伤24例治疗体会
17
作者 郝晓艳 王鲜 《贵州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728-729,共2页
关键词 眼外伤患者 视网膜损伤 治疗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组织损伤 视功能 眼球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空气注入法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18
作者 方肖芸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214-215,共2页
本文总结了用玻璃体腔内空气注入法治疗20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治愈率为85%。
关键词 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穿孔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翻转术前后OCTA相关参数变化及其对视网膜敏感度的影响
19
作者 高燕 李静 +4 位作者 王文娟 张潇丹 王晶晶 原莉莉 周国宏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6,共7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内界膜翻转术前后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相关参数变化及其对视网膜敏感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省眼科医院诊断为IMH并行玻璃体切除联合... 目的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内界膜翻转术前后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相关参数变化及其对视网膜敏感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省眼科医院诊断为IMH并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翻转术的30例(30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均行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检查,并使用微视野计测量视网膜敏感度(RS)、OCTA测量视网膜厚度(RT)及浅毛细血管丛(SCP)和深毛细血管丛(DCP)视网膜血管密度(VD)。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IMH患者30例(30只眼),其中男性3例(3只眼),女性27例(27只眼);年龄为(62.5±3.0)岁,随访时间为(96.3±1.3)d,术后裂孔闭合率为100%。患者术后1、3、6个月黄斑区RT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21,P<0.001)。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上方黄斑区RT[分别为(381±20)、(340±52)、(338±25)和(322±2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者SCP层上方黄斑区(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48.20%±1.03%、47.61%±2.11%、46.22%±0.63%和48.11%±1.55%)与下方黄斑区(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47.88%±1.22%、46.10%±1.36%、46.28%±1.14%和48.06%±1.31%)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1,P=0.601)。上方黄斑区DCP层VD在术后1、3、6个月(分别为54.26%±1.08%、58.92%±1.31%、47.82%±1.12%)均较术前(45.28%±1.06%)增高(均P<0.001)。与术前相比,下方黄斑区VD在术后1个月增高(P<0.001)。患者术后1、3、6个月黄斑区RS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01,P<0.001)。下方黄斑区RS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25.28±1.24)和(28.31±1.06)dB]均较术前增高(均P<0.001),而上方黄斑区仅在术后6个月时[(25.08±0.12)dB]增高(P<0.001)。患者术后6个月上方黄斑区RS与术前无相关性(r=0.40,P=0.071),但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均呈正相关(r=0.66,P<0.001;r=0.71 P<0.001)。术后6个月下方黄斑区RS与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时均呈正相关(均P<0.001)。术后6个月上方黄斑区RS与术前RT无相关性(r=0.43,P=0.072),但与术后3个月RT呈正相关(r=0.58,P=0.041)。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内界膜翻转术后,OCTA相关参数变化,内界膜翻转部位视网膜发生了短暂的深部血管改变,且厚度变薄,敏感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血管 微血管密度 体层摄影术 相干光 视敏度
原文传递
全氟丙烷填充术后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强 周颖 +2 位作者 杜姝 查优优 杨勋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6期401-406,共6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全氟丙烷(C_(3)F_(8))填充术后行27 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C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先行玻璃体内C_(3)F_...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全氟丙烷(C_(3)F_(8))填充术后行27 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CD)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先行玻璃体内C_(3)F_(8)填充术,术后2~4 d再行PPV治疗的RRD-CD连续性病例32例(32只眼)。术后随访6~15个月,记录玻璃体内C_(3)F_(8)填充术前后眼压变化、脉络膜脱离改善情况、PPV术后眼压波动,视力(logMAR)变化及视网膜复位率。结果玻璃体内C_(3)F_(8)填充术前眼压(5.90±1.68)mmHg,注气后48 h眼压升高为(16.52±4.73)mmHg(t=7.39,P<0.001);脉络膜脱离程度术前轻度3只眼、中重度29只眼,术后轻度7只眼,25只眼完全恢复(Z=3.82,P<0.001);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视力(1.69±0.28、1.35±0.40、1.26±0.59)较术前(2.16±0.52)改善(F=37.56,P<0.001);PPV术后眼压无明显波动(F=1.69,P=0.165);视网膜复位率为84.38%(27/32)。结论玻璃体内C_(3)F_(8)填充术后再行27 G PPV治疗RRD-CD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穿孔 氟碳化合物 气体 玻璃体切除术 脱离 脉络膜 眼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