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血管增生样瘤特征和治疗分析
1
作者 秦佳音 程湧 梁建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目的分析视网膜血管增生样瘤的临床表现特征,探讨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样瘤患者21例(22只眼),根据B超检查结果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针对性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视网膜血管增生样瘤的临床表现特征,探讨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10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样瘤患者21例(22只眼),根据B超检查结果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针对性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21例患者在分别接受相应玻璃体腔注抗VEGF、放射敷贴、视网膜冷冻、激光光凝、玻璃体手术切除治疗后,患者的眼底渗出减少,肿瘤缩小,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0.00%、50.00%、66.67%、83.33%、77.78%,激光光凝和玻璃体手术切除治疗的疗效明显高于其他3种治疗方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光凝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缩小肿瘤,减少渗出,消退水肿,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增生样瘤 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帆 窦宏亮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52-255,共4页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angiomatousproliferation,RAP)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意义上的ARMD起源于脉络膜,而RAP起源于视网膜感觉层毛细血管。这种特殊类型的ARMD最近受到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angiomatousproliferation,RAP)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意义上的ARMD起源于脉络膜,而RAP起源于视网膜感觉层毛细血管。这种特殊类型的ARMD最近受到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本文就RAP的研究历程、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形成机制、分期及诊断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视网膜血管增生 视网膜疾病 血管增生 视网膜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特殊类型 ARMD 病理学特点 毛细血管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眼底表现及治疗现状
3
作者 马楠(综述) 叶俊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基本病变为新生血管形成,但与起源于脉络膜的新生血管性疾病如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经典型CNV及息肉状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CV)不同,多数学...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基本病变为新生血管形成,但与起源于脉络膜的新生血管性疾病如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经典型CNV及息肉状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CV)不同,多数学者认为RAP的新生血管起源于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目前对此病的认识尚不足,临床上存在诊断困难、疗效不理想且预后差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对湿性AMD的深入研究以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技术和新一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的应用,对RAP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RAP的分期、组织学起源及组织病理学、自然病程、眼底表现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血管增生 视网膜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诊断与治疗
4
作者 万敏婕 罗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15-2318,共4页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隐匿性新生血管的另一种病变形式,起源于黄斑旁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层,以多发性小灶状视网膜内出血、视网膜色...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隐匿性新生血管的另一种病变形式,起源于黄斑旁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层,以多发性小灶状视网膜内出血、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吻合(retinal-choroidal anastomosis,RCA)为特点,对视力损害严重。本文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复习,并就RAP的发病机制、临床分期、诊断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增生 脉络膜新生血管 老年性黄斑变性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治疗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方王怡 王敏 袁松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263-2269,共7页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 ARMD)的一种特殊病变类型,又称"3型新生血管"。其基本病变为新生血管形成,目...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 ARMD)的一种特殊病变类型,又称"3型新生血管"。其基本病变为新生血管形成,目前认为其新生血管起源于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PED)和网状假性玻璃膜疣,分别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撕裂和地图样萎缩相关,最终可致严重的不可逆性视力损伤。其病程进展迅猛,多数早期患者可在6mo内发展至视力丧失。而传统治疗措施如激光疗法,疗效有限,预后较差。近年来,OCT血管造影(OCTA)等新技术从新的角度对RAP展开了探索,尤其在RAP的分期、基于分期的疗效观察等方面有了一定进展。大量有关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治疗RAP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种新兴疗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越性。这些均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增生 3型新生血管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治疗方法 综述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和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鉴别 被引量:4
6
作者 杨艳 徐新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60-1562,共3页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一般分三期,晚期有新生血管形成,但与起源于脉络膜的新生血管不同,多数学者认为RAP的...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一般分三期,晚期有新生血管形成,但与起源于脉络膜的新生血管不同,多数学者认为RAP的新生血管起源于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目前对RAP和湿性AMD两者到底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亚型还是独立的两种疾病还存在争议,由于两者的病程、预后及治疗存在差异,因此临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技术和新一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的应用,对RAP和湿性AMD的鉴别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就两者的临床表现、自然病程、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增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一例
7
作者 张京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28-928,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增生 患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8
作者 曾春琴 沈强 胡高铭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一种血管增生导致的眼科疾病,因血管生长因子及血管抑制因子失衡,促使微血管瘤形成,可严重影响患者视力。高表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一种血管增生导致的眼科疾病,因血管生长因子及血管抑制因子失衡,促使微血管瘤形成,可严重影响患者视力。高表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加快RAP发生发展,抗VEGF可加快瘤体萎缩而改善临床疗效。现阶段已知的抗VEGF药物包括雷珠单抗(ranibizumab)、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及阿柏西普(aflibercept)等。近年来,抗VEGF药物在RAP治疗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现对VEGF在RAP中的作用机制及抗VEGF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血管增生 雷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
原文传递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娟娟 黎铧 +1 位作者 胡竹林 张利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72-976,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中不同病变类型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的特征,以期为AMD不同类型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将96例(124眼)...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中不同病变类型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的特征,以期为AMD不同类型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影像学检查将96例(124眼)患者分为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结合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眼底自发荧光等检查方法对以上几类病变中PED大小、形态、病变性质、预后等重要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比总结。结果 96例患者中RAP-PED为10例(10. 42%)、PCV-PED为32例(43. 75%)、CNV-PED为54例(45. 83%)。RAP-PED多为浆液性、双眼发病。PCV-PED多为多灶性、出血性,且多为单眼发病。CNV-PED的数量形态表现多样,大小不等相连,形成"波浪样"外观。结论加深对各类型AMD中PED发生的几率、类型、合并症以及预后等的认识,有助于更为精确指导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视网膜血管增生 息肉脉络膜血管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多模式影像检查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1例
10
作者 李倩 姚进 蒋沁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9年第1期53-54,共2页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一种早期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外视网膜内核层毛细血管瘤样增生,邻近毛细血管扩张并向视网膜下异常生长,最终与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吻合的新生...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etinal angiomatous proliferation,RAP)是一种早期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外视网膜内核层毛细血管瘤样增生,邻近毛细血管扩张并向视网膜下异常生长,最终与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吻合的新生血管损害形式。RAP作为新生血管性AMD(neovascular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eovascular AMD)的一种亚型或特殊形式,在白色人种较多(占整个新生血管性AMD的10%~15%),而黄色人种相对少见(占整个新生血管性AMD的5%)。近期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例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患者,同时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联合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 angiography,ICG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Angio-OCT等多模式影像中特征性改变综合诊断此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D 视网膜血管增生
原文传递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苏龙 张红 《国际眼科纵览》 2009年第4期276-281,共6页
作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越来越受到眼科专家的重视。近几年新一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高速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使学者们对这一类新生血管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治疗... 作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越来越受到眼科专家的重视。近几年新一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高速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使学者们对这一类新生血管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治疗上,无论是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手术还是玻璃体腔药物注射亦有新的进展。本文就这两方面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增生 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研究概况
12
作者 赵欣 郝玉华 《国际眼科纵览》 2008年第3期188-192,共5页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种特殊类型,它起源于黄斑旁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并能不断增殖突破视网膜下间隙最终与脉络膜血管吻合。本文就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研究历程、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现状作...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种特殊类型,它起源于黄斑旁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并能不断增殖突破视网膜下间隙最终与脉络膜血管吻合。本文就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的研究历程、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血管增生 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吻合
原文传递
Ⅰ期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小雪 陈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1-503,共3页
患者男,78岁。因左眼眼前黑影、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余,2017年9月29日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否认眼部外伤、手术及家族疾病史。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应用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病例报告 视网膜血管增生
原文传递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性病变的眼底光学影像学特征观察及意义
14
作者 周才喜 张晓芳 +4 位作者 缪辉 李成泉 杨绍辉 李彬 苑志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性病变(RAP)在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改变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11例14只眼RA... 目的观察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性病变(RAP)在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改变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11例14只眼RAP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观察患眼病变部位在眼底彩色照相、FFA、ICGA及OCT图像中的改变特征。结果I期RAP3只眼,眼底表现为黄斑中心凹旁有1个斑点状或结节状黄红色血管瘤样病灶分布,其在FFA及ICGA中均表现为对应的强荧光,且病灶两端有视网膜小动脉和小静脉相连,呈“发夹”状外观。OCT表现为病灶对应处视网膜内有斑点状或囊状强反光物质分布。Ⅱ期RAP6只眼,眼底检查显示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增厚,并有较多出血及硬性渗出分布。FFA及ICGA均显示黄斑区有1—2个斑片状或结节状强荧光灶出现,并有多支视网膜小血管与其吻合。OCT检查显示病灶对应部位神经上皮内或神经上皮下有团块状强反光物质分布,伴有神经上皮层囊样水肿增厚、局限性脱离以及严重的PED。BI期RAP5只眼,眼底表现为黄斑区中央视网膜深层有黄红色盘状或片状新生血管样病灶分布。FFA及ICGA检查显示病灶呈强荧光改变,并均能观察到多支视网膜血管与其吻合。OCT显示病灶对应处神经上皮下有团块状强反光物质分布,并与向上隆起的Bruch膜与脉络膜复合体相连。结论各期RAP病变在各种光学影像学检查中有特征性改变,熟练掌握这些改变特征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增生 OCT FFA ICGA
原文传递
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发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恩沛 孙先勇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25-142,共18页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中基底膜和玻璃膜(Bruch膜)内胶原层发生的分离,根据RPE层下积液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形式,其中以浆液性视网膜色...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中基底膜和玻璃膜(Bruch膜)内胶原层发生的分离,根据RPE层下积液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形式,其中以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serous 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sPED)最为常见。晚期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xudativ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eAMD)是PED最常见的疾病形式。临床上对PED的具体发病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目前临床上被广泛认可的PED发病机制是Bruch膜和脉络膜的渗透系数降低,导致RPE层和脉络膜之间液体交换减少,液体积聚于RPE层下方,出现RPE层的脱离。目前临床上对PED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眼底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以及光动力疗法等。论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对eAMD并发PE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进行综述,并对其治疗方式进行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息肉脉络膜血管病变 视网膜血管增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黄斑部疾病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毛新帮 赵菊莲 游志鹏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116-118,共3页
关键词 黄斑前膜 黄斑裂孔 视网膜血管增生 糖尿病黄斑水肿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光动力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RAP伴PED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张聪 许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2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伴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16眼)RAP伴PE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裂隙灯眼前节检查、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眼...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伴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16眼)RAP伴PE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裂隙灯眼前节检查、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眼底检查、眼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比较患者治疗前后BCVA、PED高度、PED容积、病变最厚处视网膜厚度(MRT)。结果治疗后患者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BCVA为(0.70±0.19),与治疗前的(0.79±0.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7,P>0.05)。16只患眼,术后视力提高9眼,视力稳定5眼,视力下降2眼,视力不提高眼数中71.4%(5/7)的患者是PED范围>病变面积50%的患者。患者治疗后PED完全消失3眼;PED高度及容积明显缩小11眼;PED高度及容积无明显变化2眼,其中1眼为PED范围达病变面积的76.3%,1眼为出血性PED。治疗后患者PED高度为(246.56±175.18)μm、PED容积为(0.907±0.71)mm^3,均小于治疗前的(396.20±161.23)μm、(1.735±0.97)m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14、2.755,P<0.05)。治疗后患者16眼的MRT为(277.23±101.89)μm,低于治疗前的(351.34±102.09)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P<0.05)。结论PDT联合IVR治疗RAP伴PED,能安全有效降低PED高度,减少PED容积,降低MRT。但患者术后视力提高与否则取决于PED病变程度,当PED范围<病灶范围50%时,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术后视力;当PED范围≥病灶范围50%时,联合治疗亦不能改善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增生 色素上皮脱离 光动力疗法 雷珠单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