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Tie2融合蛋白玻璃体腔注射对实验性视网膜血管新生和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含 刘哲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02-504,共3页
目的:观察可溶性Tie2融合蛋白(soluble Tie2 fusion pro-tein,sTie-Fc)对视网膜血管新生(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的抑制作用,同时分析其对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生后7d的C57BL/6幼鼠置于高氧箱中饲养5d取回至正常空... 目的:观察可溶性Tie2融合蛋白(soluble Tie2 fusion pro-tein,sTie-Fc)对视网膜血管新生(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的抑制作用,同时分析其对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生后7d的C57BL/6幼鼠置于高氧箱中饲养5d取回至正常空气环境诱导RNV模型,生后12d和14d选取一眼玻璃体腔注入人sTie-Fc0.67μg,对侧眼在相同时点注入人IgG作为对照。生后17d处死动物行视网膜铺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测量视网膜血管无灌注区的面积,计数RNV内皮细胞核数目,定量分析sTie-Fc对于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以及实验性RNV形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成功建立了RNV模型,实验组RNV的形成受到抑制(P<0.05),同时sTie-Fc也加重了RNV模型的缺血过程(P<0.05)。结论:sTie-Fc可以抑制实验性RNV的发展,提示拮抗Tie2可能成为治疗RNV有效的生物学方法之一,其可能加重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潜在副作用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新生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TIE2
下载PDF
FLK-1单克隆抗体抑制实验性视网膜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张含 刘哲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单克隆抗体(anti-FLK1mAb)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的抑制作用,同时分析其对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生后第7d的C57BL/6幼鼠置于高氧箱中饲养5d后取回至正...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单克隆抗体(anti-FLK1mAb)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的抑制作用,同时分析其对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生后第7d的C57BL/6幼鼠置于高氧箱中饲养5d后取回至正常空气环境诱导RNV模型,生后第12,13,15d利用腹腔注射的方法给与实验组小鼠anti-FLK1 mAb500μg(对照组给与等量的大鼠免疫球蛋白),生后第17d处死动物行视网膜铺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测量视网膜血管无灌注区的面积,计数RNV内皮细胞核数目,定量分析anti-FLK1 mAb对于缺血性视网膜病变以及实验性RNV形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成功建立了RNV模型,实验组RNV的形成明显受到抑制(P<0.01),同时anti-FLK1 mAb也加重了RNV模型的缺血过程(P<0.05)。结论:拮抗FLK-1可以有效抑制RNV的形成,提示拮抗FLK-1可能成为治疗RNV有效的生物学方法之一,其可能加重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潜在副作用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新生 FLK-1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特异性bFGF拮抗剂FGFR1-Fc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郑卓妮 苟苏庆 +3 位作者 金子 夏如悦 蔡剑秋 查屹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490-493,498,共5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bFGF拮抗剂(FGFR1-Fc)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刺激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验证FGFR1-Fc在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OIR)小鼠模型中的抑制作用,并分析FGFR1-Fc和抗血管... 目的探讨特异性bFGF拮抗剂(FGFR1-Fc)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刺激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验证FGFR1-Fc在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OIR)小鼠模型中的抑制作用,并分析FGFR1-Fc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RCEC,用bFGF和不同浓度FGFR1-FC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以OIR小鼠为动物模型,观察视网膜血管状态及计算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结果FGFR1-Fc抑制bFGF刺激的HRCEC细胞的增殖,其可能通过下调ERK1/2、P38和AKT蛋白分子的活化进而抑制细胞增殖。FGFR1-Fc抑制细胞周期进程,阻断G0/G1期细胞增殖。FGFR1-Fc抑制bFGF刺激的HRCEC细胞迁移,其可能通过抑制STAT3的活化水平下调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而抑制血管生成。FGFR1-Fc和Razumab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两者具有协同作用。结论FGFR1-Fc抑制bFGF刺激的HRCEC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FGFR1-Fc与抗VEGF药物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拮抗剂 视网膜新生血管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基于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免疫相关靶基因
4
作者 袁琳慧 刘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57-863,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OIR)模型中与免疫相关的关键基因以及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基因芯片数据集,采用R语言环境中“limma”包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OIR)模型中与免疫相关的关键基因以及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基因芯片数据集,采用R语言环境中“limma”包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基于CIBERSORT算法进行数据集免疫细胞浸润分析,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筛选与免疫相关基因模块中的DEGs,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利用cytoHubba模块筛选出最终的靶基因。结果:筛选出467个表达具有显著差异性的基因,其中270个基因表达上调,197个基因表达下调。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仅辅助型T细胞2(Th2 cells)高表达,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WGCNA分析后,与免疫最相关模块中差异基因为66个,构建PPI网络后利用插件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Serping1、凋亡诱导因子1(AIF1)以及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STAT3)。结论: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式进行OIR模型的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及筛选出与免疫相关的关键基因,可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进一步研究与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 生物信息学 免疫浸润 蛋白质互作网络 差异基因 免疫细胞 小鼠
下载PDF
激光光凝术后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对患者视功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崔骁 许冰 +3 位作者 张睿 孙伟峰 秦海峰 童剑萍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 探究激光光凝术后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RNV)对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接受激光光凝术治疗的120例RNV患者纳入研究。测定患者治疗前1 d和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评估视功能,并根据术后... 目的 探究激光光凝术后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RNV)对患者视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接受激光光凝术治疗的120例RNV患者纳入研究。测定患者治疗前1 d和术后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评估视功能,并根据术后3个月BCVA将患者分为视功能不良组和视功能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3个月的BCVA显著高于治疗前1 d(P<0.05)。视功能不良组和视功能良好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患眼、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治疗前BCVA、治疗前眼压、糖尿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短、治疗前眼压低均是影响激光光凝术后RNV患者视功能的保护因素,而治疗前BCVA低、有糖尿病史均是影响患者术后视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 病程、治疗前眼压、治疗前BCVA、糖尿病史均会影响激光光凝术后RNV患者视功能。临床应给予重视,完善早期评估,对存在以上因素的患者进行及时干预,以改善其术后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凝术 视网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增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的超广角OCTA与FFA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董文韬 刘三梅 +2 位作者 李杰 王祎娅 钟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超广角OCT血管成像(OCT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增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经FFA确诊为增生早期DR的患者62例(98眼)为... 目的 对比分析超广角OCT血管成像(OCT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增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经FFA确诊为增生早期DR的患者62例(98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FFA和超广角OCTA检查。超广角OCTA检查选择以黄斑为中心的24 mm×20 mm扫描模式进行。所有图像均由同一位技术员采集,图像分析由同一位医师进行。以FFA的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广角OCTA对增生早期DR患眼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的检出率。结果 共93眼(94.9%)FFA显示出视网膜新生血管,超广角OCTA显示出其中82眼,检出率88.2%,遗漏的患眼均是由于超广角OCTA检测范围受限所致;在FFA未显示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5眼中,超广角OCTA显示出1眼存在新生血管,该新生血管在FFA检查中被误诊为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共17眼(17.3%)FFA显示出视盘新生血管,超广角OCTA显示出全部17眼,检出率100.0%;在余下的81眼中,超广角OCTA更灵敏地显示出10眼存在视盘新生血管。在FFA检查中,因荧光素渗漏掩盖了新生血管的特征,导致漏诊。结论 超广角OCTA对增生早期DR患眼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检出率高,且能发现被FFA遗漏的新生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新生血管 视盘新生血管
下载PDF
金合欢素调节Hippo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7
作者 陈芋洁 黄霞 +1 位作者 邓铂林 贾文文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578-583,共6页
目的探究金合欢素(Aca)调节Hippo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R组、Aca低剂量组(10 mg/kg)、Aca中剂量组(20 mg/kg)、Aca高剂量组(30 mg/kg)、Hippo-yes相关蛋白(YAP)通路抑制... 目的探究金合欢素(Aca)调节Hippo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R组、Aca低剂量组(10 mg/kg)、Aca中剂量组(20 mg/kg)、Aca高剂量组(30 mg/kg)、Hippo-yes相关蛋白(YAP)通路抑制剂Verteporfin组(Aca高剂量30 mg/kg+Verteporfin 0.8 pmol/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采用链脲佐菌素和高脂饲料喂养构建DR模型,检测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水平,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观察视网膜血管新生和荧光素渗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Hippo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R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排列混乱、松散,新生血管形成,大量荧光素渗漏,体质量、大肿瘤抑制激酶2(LATS2)、磷酸化YAP(p-YAP)表达降低,FBG、VEGF、Ang-2、HIF-1α、VCAM-1、YAP、转录调节因子(TAZ)、TEA结构域家族成员1(TEAD1)表达增加(P<0.05);与DR组比较,Aca低、中、高剂量组和Verteporfin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排列整齐,新生血管形成和荧光素渗漏减少,体质量、LATS2、p-YAP表达增加,FBG、VEGF、Ang-2、HIF-1α、VCAM-1、YAP、TAZ、TEAD1表达降低(P<0.05),高剂量组效果更明显,但Verteporfin组与Aca高剂量组对DR大鼠各指标的作用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a能抑制DR大鼠血管生成,改善视网膜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Hippo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 金合欢素 Hippo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巴胺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凤一 高洪莲 +4 位作者 邱宇 崔钰莹 李童 王亚彤 张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多巴胺(DA)及多巴胺D2受体(DRD2)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中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8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OIR组、NaCl组、DA组、Quinpirole(DRD2激动剂)组、Spiperone(DRD2抑制剂)组,每组30只。空白组小... 目的观察多巴胺(DA)及多巴胺D2受体(DRD2)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中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8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OIR组、NaCl组、DA组、Quinpirole(DRD2激动剂)组、Spiperone(DRD2抑制剂)组,每组30只。空白组小鼠在正常环境中饲养,其他各组小鼠在7 d龄时于高氧环境中饲养5 d,于小鼠12 d龄时返回正常环境中,OIR组不做药物干预,NaCl组、DA组、Quinpirole组分别于小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射8.5 g·L^(-1)NaCl、15 mmol·L^(-1)的DA溶液、602μmol·L^(-1)的Quinpirole溶液,Spiperone组小鼠右眼玻璃体内依次注射154μmol·L^(-1)的Spiperone溶液和15 mmol·L^(-1)的DA溶液各1μL。小鼠17 d龄时处死,摘取右侧眼球进行后续实验。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视网膜铺片检查各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情况;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OIR组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新生血管面积占比、VEGF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均为P<0.05);NaCl组和Spiperone组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新生血管面积占比、VEGF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与OIR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OIR组相比,DA组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新生血管面积占比、VEGF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均为P<0.05);与DA组相比,Quinpirole组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新生血管面积占比、VEGF mRNA和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DA可以通过激活DRD2途径来抑制VEGF的表达,从而减少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新生血管 多巴胺 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 小鼠
下载PDF
抗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和预后分析
9
作者 汤畴旺 张采华 郑上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和预后分析。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二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联合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和预后分析。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二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78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5例(39眼)。对照组患者给予PRP治疗,研究组给予抗VEGF药物联合PRP治疗。比较2组术前、术后恢复指标,统计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2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 vision acuity,BCVA)优于术前,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面积、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低于术前,且研究组BCVA高于对照组;RNV面积、CR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抗VEGF药物联合PRP治疗可改善术后BCVA,减少RNV面积、CRT,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VEGF药物 视网膜光凝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央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 治疗效果 预后效果
下载PDF
不同眼底影像检查方法对PDR患眼视盘及其他部位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和检测时间成本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晓红 柳慧 +3 位作者 陈晓 王志立 李舒茵 雷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4-660,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眼底成像方式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和检测时间。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确诊的PDR患者38例48眼,其中男22例28眼,女16例20眼;平均(5... 目的比较不同眼底成像方式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和检测时间。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确诊的PDR患者38例48眼,其中男22例28眼,女16例20眼;平均(51.08±13.35)岁。所有患者均行超广角眼底成像(UWFI)、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en face OCT、近红外眼底成像(IR)联合频域OCT(SD-OCT),因相关原因无法行FFA的患者接受超广角扫频源OCTA(WF-SS-OCTA)检查。记录单眼每项检查所需的时间、各种检查方法对视盘新生血管(NVD)及视网膜其他部位新生血管(NVE)的检出率。结果 UWFI的单眼检查时间平均为(0.51±0.13)min,NVE检出率为52.1%(25/48),NVD检出率为12.5%(6/48);IR联合SD-OCT的单眼平均检查时间为(2.08±0.57)min,NVE检出率为81.3%(39/48),NVD检出率为20.8%(10/48);OCTA和en face OCT的单眼平均检查时间为(5.79±0.68)min,NVD检出率为83.3%(40/48),NVE检出率为27.1%(13/48);FFA平均检查时间为(17.66±1.83)min,WF-SS-OCT为(13.38±1.23)min,FFA联合WF-SS-OCT的NVE检出率为93.8%(45/48),NVD检出率为29.2%(14/48)。5种不同影像模式单眼检查花费时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077.960,P<0.001)。各不同影像模式间NVE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60,P<0.001),NVD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45,P=0.200)。OCTA在3例患眼中检出新生血管芽5处,而该新生血管芽未在FFA检测出。结论 UWFI和IR联合SD-OCT筛查PDR患眼NVD及NVE用时短且无创。OCTA和en face OCT较FFA可清晰显示新生血管形态。FFA检查范围较大,但用时较长且有创。WF-SS-OCTA检查扩大了OCTA的扫描范围、无创且检查时间较FFA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荧光素血管造影 视网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1例
11
作者 刘彩辉 刘羿含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63-164,184,共3页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neovascular membranes,PSRNVM),是指在视乳头边缘1个视乳头直径内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此病临床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PSRNVM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neovascular membranes,PSRNVM),是指在视乳头边缘1个视乳头直径内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此病临床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PSRNVM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7岁,主因“右眼视物模糊、变形7 d”,于2020年12月21日就诊于赤峰市朝聚眼科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乳头 视网膜新生血管 抗VEGF
下载PDF
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建立及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敏 贾丽丽 +2 位作者 宋蓓雯 杜新华 吴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542-1545,共4页
目的:建立可靠稳定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为今后探究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奠定模型基础。方法:将24只新生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2只。将模型组小鼠于生后第7d置于750mL/L氧浓度环境,生后第... 目的:建立可靠稳定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为今后探究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奠定模型基础。方法:将24只新生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2只。将模型组小鼠于生后第7d置于750mL/L氧浓度环境,生后第12d返回正常空气中;正常组小鼠始终置于正常空气环境喂养。至小鼠生后第17d进行心脏荧光素灌注造影视网膜铺片以及眼球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测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心脏荧光素灌注造影结果显示视网膜中央区域呈无灌注缺血,另外视网膜血管有迂曲扩张、荧光渗漏等异常表现。眼球连续切片发现模型组小鼠突出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为48.65±6.24个/片/眼,而正常组小鼠平均为0.38±0.21个/片/眼,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诱导的视网膜缺血模型可成功诱导小鼠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可作为探究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的可靠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氧诱导 小鼠
下载PDF
三七和丹参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化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景恒 黄萍 +1 位作者 詹宇坚 黄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96-97,共2页
目的:了解活血化瘀中药三七和丹参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5/2003-06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完成。C57BL/6J幼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三七组、丹参组,每组10只... 目的:了解活血化瘀中药三七和丹参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5/2003-06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完成。C57BL/6J幼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三七组、丹参组,每组10只。建立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幼鼠模型,模型对照组、三七组、丹参组动物均置于密闭容器内,容器内氧气分压控制为75%;正常对照组在正常空气环境下饲养。5d后将动物取出置于正常空气环境下饲养,三七组每天腹腔注射血栓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35g/L)1次,丹参组每天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次,按10mL/kg体质量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1次。5d后所有动物自眼球取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结果:实验小鼠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丹参组低于模型对照组[(15.65±2.51),(19.34±4.88)ng/L,P<0.05];三七组和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12.87±3.26),(9.28±1.26)ng/L,P<0.01]。结论:活血化瘀药物三七和丹参能减少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可通过改善局部缺氧环境或影响各种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而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主题词:视网膜新生血管化/中药疗法;三七/药理学;丹参/药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中药疗法 三七 药理学 丹参 药物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Evans蓝灌注血管造影对改良型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态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闫妍 原公强 +2 位作者 董晓光 陈蕊 郑丽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验证Evans蓝灌注血管造影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态观察的可行性。方法C57BL/6J小鼠于生后7d置于含体积分数(75±2)%氧气的密闭氧箱内,每日加食换水替换母鼠,5d后返回正常大气环境,制作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 目的验证Evans蓝灌注血管造影对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态观察的可行性。方法C57BL/6J小鼠于生后7d置于含体积分数(75±2)%氧气的密闭氧箱内,每日加食换水替换母鼠,5d后返回正常大气环境,制作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于生后15d、17d、19d、21d、24d、30d麻醉小鼠后行质量分数2%Evans蓝上腔静脉灌注,5min后处死,摘取眼球,固定后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Evans蓝灌注血管造影可以清楚地显示小鼠视网膜深浅2层血管网及中间的连接血管,并能动态反映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形成无灌注区、血管扩张迂曲及渗漏、新生血管及血管瘤的形成。后期血管增殖反应慢慢消退这一过程也能呈现。显影清晰、完全,方法简便、可重复性高。结论Evans蓝灌注血管造影可准确、动态反映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形态特点,且价格低廉、简单易行,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眼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Evans蓝 视网膜新生血管 动物模型
下载PDF
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浴东 周占宇 +2 位作者 万金娥 丰慧 李松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8-992,共5页
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主要源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avastin可以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所有异构体发生高亲和力结合,拮抗其生理活性。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取7日龄... 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主要源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avastin可以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所有异构体发生高亲和力结合,拮抗其生理活性。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取7日龄清洁级C57BL/6J小鼠9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空气对照组、高氧对照组、高氧BSS组和低、中、高剂量avastin组,每组15只。空气对照组小鼠在空气中喂养,其他各组均置于体积分数75%±2%O,的高氧环境中饲养,连续5d,高氧BSS组大鼠玻璃体腔注射无菌BSS液0.5μl,3个avastin处理组小鼠分别玻璃体腔注射1.25、2.50、5.00g/Lavastin各0.5μl。17日龄时过量麻醉处死小鼠,摘除眼球制备视网膜组织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后计数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中CD34分子的表达;利用视网膜铺片技术观察低、中、高剂量avastin组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态并进行比较。结果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发现,高氧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多于空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的avastin组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明显少于高氧BSS组和高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avastin组与低剂量avastin组比较,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高氧对照组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CD34分子呈阳性表达。视网膜铺片可见空气对照组的血管自视盘向四周均匀放射,分支良好,结构清晰;高氧对照组、高氧BBS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其结构紊乱,分布不均;各剂量avastin组随着剂量的增加,视网膜血管分布和走行接近空气对照组。结论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其作用与avastin的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STIN 视网膜/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 血管形成 玻璃体腔注射
下载PDF
阻断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文志 李倩庆 +1 位作者 王露 张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氧致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探讨阻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鼠龄7d(P7)的健康C57BL/6小鼠置于75%±2%氧气浓度...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氧致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探讨阻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鼠龄7d(P7)的健康C57BL/6小鼠置于75%±2%氧气浓度的密闭氧舱中5d,鼠龄12d(P12)时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以建立氧诱导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新生小鼠于P12~P16隔日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0.5μL含有25ng(A组),50ng(B组),250ng(C组)可溶性EPO受体的PBS液以及不含EPO受体的PBS液(D组)。于P17时分批处死各组小鼠,小鼠眼球以4%多聚甲醛固定,制成病理切片,进行视网膜组织形态病理学观察计数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细胞核数,了解视网膜新生血管增生程度。结果:计数病理切片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细胞核数目,各组玻璃体内EPO受体注射组较PBS注射组新生血管细胞核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不同浓度EPO受体组间新生血管细胞核计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EPO受体浓度增高,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减少。结论:可溶性EPO受体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够阻断EPO的促新生血管生成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高糖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NLRP3炎症小体与自噬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国敏 李蓉 +4 位作者 闫红林 王莉 蔡天志 周凌霄 邓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6-711,共6页
目的探讨在高糖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与自噬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将人视网膜微血管内... 目的探讨在高糖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与自噬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将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RMEC)随机分为三组高糖组、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高糖组、CY-09+高糖组。高糖组在M199培养基中加入30 mmol·L^-1葡萄糖溶液处理48 h;3-MA+高糖组和CY-09+高糖组分别先用5 mmol·L^-1的3-MA和10 mmol·L^-1的CY-09处理2 h,然后更换培养基再加入30 mmol·L^-1葡萄糖溶液处理48 h。分别采用MTT、Transwell及Matrigel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情况,比较三组细胞活力、细胞迁移数和管腔形成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三组细胞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NLRP3、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SC)、Caspase-1及自噬标志性蛋白LC3-II、LC3-I、Beclin-1的表达并对比;采用Ad-mCherry-GFP-LC3B腺病毒转染细胞观察自噬流的情况。结果高糖组、3-MA+高糖组、CY-09+高糖组HRMEC细胞活力分别为(153.56±1.46)%、(115.33±3.26)%和(116.10±1.66)%,细胞迁移数分别为(117.33±7.23)个、(70.00±2.00)个和(71.67±2.52)个,细胞管腔形成数分别为(88.33±2.08)个、(61.33±1.53)个和(62.00±3.00)个。与高糖组相比,3-MA+高糖组及CY-09+高糖组HRMEC的细胞活力、细胞迁移数和管腔形成数均明显减少(均为P<0.001),而3-MA+高糖组与CY-09+高糖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3-MA+高糖组及CY-09+高糖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Beclin-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和LC3-II/LC3-I比值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细胞内自噬流明显减弱。结论抑制NLRP3炎症小体与自噬均可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且二者在其中可能发挥相互正向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自噬 高糖 视网膜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COX-2通过PI3K/Akt通路调节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中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被引量:6
18
作者 艾明 陈彬 +1 位作者 贺涛 邢怡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调节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中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乳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IR模型组以及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组(每组18只乳鼠)。正常对照组小鼠生长于正常空气氧浓度(...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调节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中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乳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IR模型组以及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组(每组18只乳鼠)。正常对照组小鼠生长于正常空气氧浓度(21%),OIR模型组和NS-398组小鼠于出生后第7天放置于高浓度氧环境(75%)生长,第12天调整氧浓度为正常。NS-398组小鼠于出生后第12-17天每日腹腔注射10 mg/kg NS-398。于第17天,获取3组视网膜标本,采用常规病理学检查在光镜下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OX-2、VEGF和PI3K/Akt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病理切片未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OIR模型组和NS-398组均出现与内界膜相连的新生血管,以OIR模型组为甚。COX-2、VEGF和PI3K/Akt在正常对照组均存在一定表达,在OIR模型组呈强表达,在NS-398组的表达明显低于OIR组,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3组间COX-2、VEGF的吸光度值、mRNA和蛋白相对量及PI3K/Akt的蛋白相对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COX-2表达受到抑制后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减少OIR模型中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在此过程中涉及到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PI3K/AKT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高氧诱导新生鼠视网膜异常新生血管化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志华 蒋犁 乔立兴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氧诱导视网膜异常新生血管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高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5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氧诱导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75只。氧诱导模型组大鼠吸入浓度...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氧诱导视网膜异常新生血管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VEGF在高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50只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氧诱导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75只。氧诱导模型组大鼠吸入浓度(80±2)%7d,随后在正常空气环境。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了解视网膜血管形态改变;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定量反映视网膜血管增生情况,判断建模成功。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反映视网膜VEGF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氧诱导模型组7日龄时视网膜血管明显收缩、阻塞,出现大片无灌注区;14日龄见新生血管形成;苏木精-伊红染色见模型组14日龄大鼠视网膜出现较多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氧诱导模型组7d时VEGFmRNA转录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停氧后逐渐增强。VEGFmRNA的表达在新生血管发生前升高,随新生血管退行逐渐下降。结论未成熟视网膜VEGFmRNA的转录水平与组织氧状态呈密切负性相关关系;停氧后视网膜的相对缺氧导致VEGFmRNA转录上调,促使视网膜血管病理性增生。VEGF的异常表达在ROP的新生血管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表达 视网膜 视网膜新生血管 新生大鼠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抗体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鹏飞 惠延年 谢小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07-509,共3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 antibody,EpoRA)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鼠龄为7d的C57BL/6J幼鼠置于750±20mL/L氧仓中连续饲养5d,建立高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幼鼠20...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 antibody,EpoRA)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鼠龄为7d的C57BL/6J幼鼠置于750±20mL/L氧仓中连续饲养5d,建立高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幼鼠20只右眼在建模前1d予以玻璃体内注射EpoRA 2μL作为治疗眼,左眼不注射作为对照眼。在H.E.染色的组织学切片上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进入玻璃体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用ADP酶组织化学法行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饲养在正常条件下的幼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幼鼠8只仅在玻璃体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在组织切片上,可见突破视网膜内界膜进入玻璃体腔内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在用EpoRA注射的右眼,明显少于未经EpoRA注射的左眼(17.20±5.42个vs23.47±8.43个;P<0.01)。ADP酶组织化学法视网膜铺片中,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密度和异常程度,在用EpoRA注射的右眼,明显轻于未经EpoRA注射的左眼以及阴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EpoRA可抑制小鼠模型中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抗体 视网膜新生血管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