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锥视杆光感受器中光转换的视网膜电图定量测定——正常老化、疾病进展和测试一再测试指标的可变性
1
作者 DavidG.Birch DonaldC.Hood KirstenG.Locke DennisR.Hoffman RadoulT.Tzekov 李爱军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 2003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杆光感受器 光转换 视网膜电图 定量测定 正常老化 疾病进展 测试指标 再测试指标
下载PDF
感光神经节细胞的活体形态特点:异于视杆、视锥细胞的光感受器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彩平 许文俊 金学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7-343,共7页
目的 在细胞水平研究活体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形态特点,其在弯曲视网膜组织内与视杆、视锥细胞的位置关系,及其光感受器光反应信号特点.方法 研究263个经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活体ipRGCs,经用膜片钳记录技术复染... 目的 在细胞水平研究活体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形态特点,其在弯曲视网膜组织内与视杆、视锥细胞的位置关系,及其光感受器光反应信号特点.方法 研究263个经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活体ipRGCs,经用膜片钳记录技术复染,通过数码录像记录每个细胞从神经纤维层到内核层形态,分析其细胞体和树突在视网膜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的分布特点,及与弯曲的视网膜几何结构的匹配.对ipRGCs与视杆、视锥细胞光感受器的几何位置关系进行重建分析,推测ipRGCs系统的视功能. 结果 ipRGCs树突依视网膜曲度在内丛状层呈严格的3个亚层分布,亚层之间无感光树突面存在.每一亚层被稀疏的ipRGCs树突网络全覆盖成感光曲面,但对于每个ipRGCs,其树突在这些特定视网膜内丛状亚层曲面呈随机分布.所有ipRGCs树突形成的全视网膜感光三曲面与视杆、视锥细胞呈正交排列.ipRGCs树突形成的感光曲面与内丛状层的ON/OFF功能分层不一致,黑视色素及内在钙钠动作电位离子通道表达水平在单个M1、M2、M3细胞呈随机性.M4、M5细胞形态和功能与传统神经节细胞交叉. 结论 ipRGCs树突形成的多层全视网膜感光曲面与视杆、视锥细胞在弯曲的视网膜三维空间呈正交排列,单个ipRGCs形态、黑视色素及内在钙钠动作电位离子通道表达水平的随机性都提示其具有与视杆、视锥细胞不同的光感受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光神经节细胞 三维形态 色素 视网膜 感受器
下载PDF
视网膜下间隙移植经基因修饰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大鼠光感受器变性及视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倩 吴继红 +4 位作者 王丰 徐萍 夏欣 易静 赵新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52-556,共5页
目的 以RCS大鼠作模型,研究经基因修饰的永生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视网膜下移植对光感受器变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逆转录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利用脂质体介导节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表达质粒转移,修饰成人RPE细胞系C... 目的 以RCS大鼠作模型,研究经基因修饰的永生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视网膜下移植对光感受器变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逆转录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利用脂质体介导节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表达质粒转移,修饰成人RPE细胞系CRL-2302。将1×105个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或GFP及CNTF的RPE细胞移植到4~5周龄RCS大鼠右眼视网膜下间隙,左眼不移植或注射。PBS作为对照。术后2、4、6、8、10和12周作荧光显微镜、光镜、电镜及电生理检查。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术后1周移植的人RPE细胞在RCS大鼠视网膜下间隙已扩散到几乎整个眼底,但随时间延长移植的细胞逐渐减少,术后6周仅残留少量移植细胞。光镜及电镜观察显示移植眼保留的光感受器数量明显较对照眼多,凋亡细胞则较对照跟少。此外,移植眼宿主RPE细胞形态较正常,并可见吞噬小体。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结果表明部分移植眼视网膜功能明显较对照眼好。结论 经过基因修饰的RPE细胞移植可延缓RCS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变性,为治疗视网膜变性提供了新的途径。(中华眼科杂志,2004,40:552-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间隙移植 基因修饰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大鼠 感受器变性 功能保护
原文传递
小鼠光感受器细胞丢失环境对内在光感受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敬学 武珅 刘谦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457-1462,共6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变性小鼠(rd)光感受器细胞丢失病变过程中内在光感受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nner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ipRGCs)及其黑视素表达的变化。方法取出生后1月龄、3月龄和6月龄视网膜变性小鼠和正常对照小鼠,分... 目的研究视网膜变性小鼠(rd)光感受器细胞丢失病变过程中内在光感受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nner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ipRGCs)及其黑视素表达的变化。方法取出生后1月龄、3月龄和6月龄视网膜变性小鼠和正常对照小鼠,分离视网膜行melanopsin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不同病变阶段rd小鼠视网膜中melanops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正常小鼠视网膜约1%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呈melanopsin阳性表达,分布于全视网膜。rd小鼠melanopsin阳性神经节细胞数量同正常小鼠相比,各年龄组均无明显差异;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1月龄rd小鼠组相比,3月龄和6月龄rd小鼠视网膜melanops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随着出生年龄的增长rd小鼠视网膜melanopsin蛋白表达量呈上升趋势,6月龄rd小鼠与1月龄rd小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变性小鼠病变进程中,内在光感受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而基因和蛋白分析显示melanopsin表达逐渐上调,在病变晚期尤为显著。提示在视网膜变性微环境中,经典光感受器细胞丢失后,ipRGCs作为第三类光感受器细胞可能试图代偿感光功能,上调特异感光色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非形觉功能 感受器细胞 视网膜色素变性
原文传递
哺乳动物昼夜节律调节的神经基础——昼夜光感受器 被引量:2
5
作者 谌小维 胡志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4-697,共4页
哺乳动物昼夜光感受器为一组具有直接感光功能的特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其基本感光色素为黑视素 .昼夜光感受器具有直接、广谱和稳定感受昼夜光变化的功能特点 .昼夜光感受器的功能是通过导引作用 ,使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内的昼夜节律活动... 哺乳动物昼夜光感受器为一组具有直接感光功能的特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其基本感光色素为黑视素 .昼夜光感受器具有直接、广谱和稳定感受昼夜光变化的功能特点 .昼夜光感受器的功能是通过导引作用 ,使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内的昼夜节律活动与外界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昼夜节律 调节神经 昼夜光感受器 导引作用 隐花色素 视网膜细胞
下载PDF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瑞琳 杨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8-1131,共4页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除视锥和视杆细胞外,视网膜中另一种具有光敏感作用的细胞,其在生物昼夜节律和瞳孔对光反射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世界上时间生物学和眼科学领域一些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较少...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除视锥和视杆细胞外,视网膜中另一种具有光敏感作用的细胞,其在生物昼夜节律和瞳孔对光反射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世界上时间生物学和眼科学领域一些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就其生物学特征、生理作用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感受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昼夜节律 反射 瞳孔
原文传递
锥杆通路对人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时频域贡献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戴加满 李世迎 +2 位作者 阴正勤 王刚 孟晓红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视锥通路和视杆通路对人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时频域不同成分的贡献。方法病例对照研究。20例受试者被分为两组,每组10例,即正常组和视锥通路异常组。所有受试者均依据ISCEV标准行双眼明暗适应3.0ERG检查。导出数据后运用Matl... 目的探讨视锥通路和视杆通路对人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时频域不同成分的贡献。方法病例对照研究。20例受试者被分为两组,每组10例,即正常组和视锥通路异常组。所有受试者均依据ISCEV标准行双眼明暗适应3.0ERG检查。导出数据后运用Matlab7.0提取其振荡电位成分,傅里叶变换得到幅频图,拟合其频谱图后对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中暗适应3.0振荡电位不同子波成分的幅值分别为(48.63±4.29)、(158.00±32.75)、(69.27±30.31)、(38.5±15.28)μV;视锥通路异常组分别为(4.12±3.20)、(71.25±25.43)、(48.96±20.05)、(36.84±14.26)μV。相对于正常组,视锥通路异常组前两个成分(OSl和OS2)幅值明显降低(t=16.68,5.77;P〈0.01);两组明暗适应振荡电位频域均包含两个成分(主、次频成分),相对于正常组,视锥通路异常组的明暗适应振荡电位主幅值均明显降低(t=2.72,P〈0.05;Z=2.24,P〈0.05);而对于次幅值,在明适应振荡电位中,视锥通路异常组明显低于正常组(t=4.20,P〈0.005)。结论锥杆通路对明暗振荡电位均有贡献,视锥通路主要贡献时域内较早、频域内较高成分,视杆通路主要贡献时域内较晚、频域内较低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电描记术 通路 锥光感受器细胞 视网膜视杆光感受器细胞 暗适应 适应
原文传递
家禽黑视蛋白对生物节律和繁殖行为的调节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珲 陆卫 +2 位作者 马容 康波 姜冬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1-52,共2页
哺乳动物光感受作用仅限于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和少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而非哺乳类脊椎动物存在许多的眼外光感受器,但是这些眼外光感受器的确切功能及其感光色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1]。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是感受光照并参与... 哺乳动物光感受作用仅限于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和少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而非哺乳类脊椎动物存在许多的眼外光感受器,但是这些眼外光感受器的确切功能及其感光色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1]。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是感受光照并参与调控生物节律和繁殖行为的主要部位。黑视蛋白(Melanopsin)是自主感光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ipRGCs)表达的一种感光色素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均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行为 生物节律 蛋白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家禽 非哺乳类脊椎动物 交叉上核 感受器
下载PDF
不同波段UVR-B相干作用引起的白内障特点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剑峰 李燕 +3 位作者 寸青 张扬 杨静晖 耿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波段UVR-B相干作用引起的白内障特点。方法选取6周龄大鼠4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两组大鼠均采用UVR-B辐射管照射,暴露一只眼。对照组大鼠暴露在UVR-B生物学剂量8 k J/m^2,UVR-B 300 nm,暴露70 ... 目的分析不同波段UVR-B相干作用引起的白内障特点。方法选取6周龄大鼠4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两组大鼠均采用UVR-B辐射管照射,暴露一只眼。对照组大鼠暴露在UVR-B生物学剂量8 k J/m^2,UVR-B 300 nm,暴露70 min。研究组在300 nm UVR-B下暴露35 min,剂量为4 k J/m^2,随后,一只眼睛在310 nm下暴露35 min,剂量为42 k J/m^2。分别在暴露3 d后和7 d后处死。观察白内障特点,行超微结构检查,并测定ROS、ONL变化。结果对照组大鼠出现皮质性白内障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近晶体赤道部出现环形灰白色混浊,1只小鼠还有核性混浊。观察组晶体赤道部出现较轻环形混浊。非暴露眼晶体透明。暴露3 d后,对照组颞侧ROS与非暴露眼无明显差别。研究组出现明显水肿情况,内节盘膜略短。暴露1周,对照组颞侧与非暴露眼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水肿减轻,仍然可见。超微结构显示,研究组暴露1周颞侧ROS顶部逐渐恢复。研究组暴露1周后,ONL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大鼠暴露1周后,ROS长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UVR-B波段300 nm下暴露容易出现白内障,生物学效果更强,不同波段UVR-bB均会引起核性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UVR-B波段 生物学效应 视网膜感受器细胞
下载PDF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人造眼,有望实现比人眼更高的分辨率
10
作者 高越 《科技中国》 2020年第6期104-104,共1页
据Newscientist 2020年5月19日消息,香港科技大学科学家研发出模仿人眼结构的人造眼。在仿生眼的设计中,模拟半球形视网膜与大量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一大难点。该人造眼通过包含了紧密排布的钙钛矿光敏纳米线的人工视网膜,模仿人眼的... 据Newscientist 2020年5月19日消息,香港科技大学科学家研发出模仿人眼结构的人造眼。在仿生眼的设计中,模拟半球形视网膜与大量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一大难点。该人造眼通过包含了紧密排布的钙钛矿光敏纳米线的人工视网膜,模仿人眼的光感受器,使得仿生眼能“看见”字母。作为概念验证装置,目前该人造眼的分辨率不高。但通过该设计方法,有望大幅提高纳米线密度,从而实现比人眼更高的分辨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眼 香港科技大学 感受器 人工视网膜 结构与功能 细胞 概念验证 《自然》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锥-视杆营养不良一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
11
作者 赵娜 陆勤康 +1 位作者 王惠云 童奇湖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7-639,共3页
视锥视杆营养不良(CORDD)为高度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眼病,以视锥细胞受损为主,伴不同程度的视杆细胞损伤[1-3].目前,已明确的CORD致病基因已有25个[1-3].其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 1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10个;X连锁遗传基因 2... 视锥视杆营养不良(CORDD)为高度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眼病,以视锥细胞受损为主,伴不同程度的视杆细胞损伤[1-3].目前,已明确的CORD致病基因已有25个[1-3].其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 1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10个;X连锁遗传基因 2个.本研究对1个南方汉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ORD家系的视锥视杆同源盒(CRX)基因突变谱进行了测序验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遗传学 视网膜疾病/病因学 锥光感受器细胞 视网膜视杆光感受器细胞 基因 密码子 无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