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不同颜色光视网膜电图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青林 张磊 +1 位作者 安晶 张作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索正常SD大鼠及视网膜锥体失功能(RCD)大鼠不同颜色光视网膜电图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诊断价值。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及RCD大鼠,各6只,分别进行红、白、绿及蓝色光的视网膜电图记录,刺激所用的红光波长为625nm,绿光波长为525nm,蓝... 目的:探索正常SD大鼠及视网膜锥体失功能(RCD)大鼠不同颜色光视网膜电图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诊断价值。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及RCD大鼠,各6只,分别进行红、白、绿及蓝色光的视网膜电图记录,刺激所用的红光波长为625nm,绿光波长为525nm,蓝光波长为470nm,白光为混合光。结果:正常SD大鼠各颜色光ERG表现为短波长的绿光及蓝光刺激条件下波幅值较红光及白光高;而RCD大鼠各颜色光暗适应ERG的b波波幅值无显著差别,但各颜色光的波幅值均小于SD大鼠;而各颜色光明适应ERG均未记录到明显波形。结论:大鼠对短波长的绿光及蓝光较为敏感,建议可使用蓝光或者绿光作为大鼠视网膜电图记录的刺激光源。RCD大鼠对各颜色光无特异性的反应,尚不能用颜色光视网膜电图作为其特异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光 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锥体失功能大鼠
下载PDF
利用锥体细胞失功能大鼠和先天性静止性夜盲大鼠对视锥与视杆通路振荡电位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少伟 安晶 +5 位作者 夏峰 张磊 张迁 陶冶 李振峰 张作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6-252,共7页
背景振荡电位(OPs)是评估视网膜缺血缺氧性疾病视网膜功能变化的重要工具,利用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动物模型对视锥、视杆通路起源的OPs特点进行研究非常重要。目的在两种自发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模型大鼠中分离视锥、视杆通路,对比分析... 背景振荡电位(OPs)是评估视网膜缺血缺氧性疾病视网膜功能变化的重要工具,利用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动物模型对视锥、视杆通路起源的OPs特点进行研究非常重要。目的在两种自发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模型大鼠中分离视锥、视杆通路,对比分析视杆、视锥通路起源的OPs波的特点。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锥体细胞失功能(RCD)大鼠、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SNB)大鼠各6只,以RETI—scan视觉生理记录系统分别在暗适应(12h)和明适应(10min)条件下,用不同强度的刺激光(-35、-25、-15、-5、0、5db)进行刺激,记录各组大鼠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通过Matlab7.0的Butterworth滤波提取OPs,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对所得OPs进行频谱分析。结果暗适应条件下SD大鼠和RCD大鼠的ERG均可见a波和b波,但CSNB大鼠b波阙如;明适应条件下,sD大鼠和CSNB大鼠可见b波,但RCD大鼠各波阙如。暗适应较高刺激光强度下,SD大鼠和RCD大鼠均有低频(主频)和高频(次频)两个明显的频峰,分别为75~110Hz、90~120Hz和90—120Hz、110~135Hz;不同刺激光强度下,CSNB大鼠只有一个频峰,为70~100Hz。而明适应不同刺激光强度下,sD大鼠和CSNB大鼠均只有一个频峰,分别为75~95Hz和70~85Hz。明适应条件下与sD大鼠比较,CSNB大鼠b波隐含时延长,b波振幅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暗适应条件下,RCD大鼠b波隐含时和振幅与sD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D大鼠比较,RCD和CSNB大鼠OPs波振幅下降,隐含时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适应条件下不同刺激光强度下CSNB大鼠OPs波的隐含时明显长于sD大鼠,振幅明显低于SD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锥、视杆通路起源的OPs有不同特性,自发性视网膜退行性改变大鼠的视杆OPs有两个频峰,正常情况下,视杆通路对OPs的贡献比视锥通路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电生理/视网膜电图 振荡电位 视网膜变性动物模型/视网膜大鼠 先天性 静止性夜盲大鼠 傅里叶变换 频谱分析
下载PDF
氯胺酮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谭宏宇 张炳熙 +1 位作者 孙丽娜 王晓良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3-596,共4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Wistar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IK。加用不同浓度(10、30、100、300、1000μmol/L)氯胺酮后,计算IK抑制率,建立氯胺酮的浓度-...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Wistar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IK。加用不同浓度(10、30、100、300、1000μmol/L)氯胺酮后,计算IK抑制率,建立氯胺酮的浓度-效应曲线,选择30 μmol/L氯胺酮作IK 稳态激活(及失活)曲线。结果10、30、100、300、1 000μmol/L氯胺酮对IK的抑制率分别为(10±4)%、(19±4)%、(31±5)%、(50±7)%、(54±8)%。IC50为(100±18)μmol/L,Hill系数为1.33±0.48。激活曲线的半数最大激活膜电位(V1/2)(1.82±0.20)mV上升到(9.30±1.03)mV(n=8,P<0.05),K从(20.4±2.3)mV移动到(16.6±4.2)mV(P>0.05);失活曲线的V1/2从(-29±4)mV下降到(-73±6) mV(P<0.01),K从(26±6)mV上升到(53±11)mV(P<0.01)。30 μmol/L氯胺酮使IK的稳态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明显移动;使IK的稳态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明显移动。结论氯胺酮对IK通道有抑制作用,氯胺酮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能与IK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海马 神经元 钾通道 海马神经元 延迟整流钾电流 大鼠 mol/L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活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