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有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生膜的全层黄斑裂孔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舟 周群 +1 位作者 李轻宸 曹文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4-497,共4页
目的:观察伴有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生膜(LHEP)的全层黄斑裂孔(FTMH)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视力改善和解剖学闭合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纳入2018-01/2022-01本院确诊为FTMH患者28例28眼,根据是否有LHEP分为有LHEP组12例1... 目的:观察伴有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生膜(LHEP)的全层黄斑裂孔(FTMH)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视力改善和解剖学闭合情况。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纳入2018-01/2022-01本院确诊为FTMH患者28例28眼,根据是否有LHEP分为有LHEP组12例12眼,无LHEP组16例16眼。两组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a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孔愈合情况、椭圆体带和外界膜(ELM)连续性、眼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BCVA(LogMAR)有LHEP组为0.80±0.17,无LHEP组为0.92±0.27(t=1.406,P=0.172);术后1a有LHEP组为0.54±0.14,无LHEP组为0.39±0.10(t=3.399,P=0.002)。两组患者术后1a BCVA较术前均显著改善(t_(有LHEP组)=4.029,P_(有LHEP组)=0.001;t_(无LHEP组)=7.445,P_(无LHEP组)=0.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LogMAR)差值有LHEP组为0.27±0.16,无LHEP组为0.52±0.26(t=3.153,P=0.002)。术后1a两组患者裂孔均愈合,愈合率均为100%。有LHEP组20%(2/12)患者椭圆体带闭合,无LHEP组56%(9/16)(P_(椭圆体带)=0.04);有LHEP组25%(3/12)患者ELM闭合,无LHEP组69%(11/16)(P_(ELM)=0.027)。有LHEP组2眼术后发生一过性的眼压升高,无LHEP组3眼。两组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均未并发显著白内障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与无LHEP的FTMH患者比较,有LHEP的FTMH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BCVA提高较小,尽管裂孔愈合,但椭圆体带和ELM闭合率较低,连续性中断持续时间较长,预后需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增生 玻璃体切除术 板层黄斑裂孔
下载PDF
健康体检筛查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东华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在健康体检中用彩色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筛查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研究其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参加北京理工大学校医院健康体检人群的眼底阅片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黄斑及后极部视网... 目的在健康体检中用彩色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筛查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研究其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参加北京理工大学校医院健康体检人群的眼底阅片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的发病情况并比较该体检群体中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患者和无相关疾病者的临床特点,用EXCEL软件和SPSS 2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680例体检者共检出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65例,检出率为9.56%,男性36例,检出率10.65%,女性29例,检出率8.48%,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黄斑前膜检出46例,检出率为6.76%,男性25例,检出率7.40%,女性21例,检出率6.14%。≥70岁组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检出率为13.65%,显著高于<70岁组的5.54%,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患者中高脂血症34例,患病率为52.31%,高于无相关疾病者的3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前膜检出率较高,呈现随年龄增长不断升高的趋势。另外高脂血症患者出现黄斑及后极部前膜的概率较常人高,对有高危因素者需要高度关注,发挥体检的作用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黄斑及后极部视网膜 高脂血症 检出率 患病率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或黄斑前膜 被引量:5
3
作者 郭省香 刘秋平 +3 位作者 刘蓓 谢安明 秦莉 李晶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685-1688,共4页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或视网膜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或黄斑前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12眼行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并剥离...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或视网膜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或黄斑前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12眼行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并剥离视网膜前膜和/或内界膜作为观察组即手术组;另外10例10眼未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收集全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BCVA和C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5、0.206)。观察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BC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5,P=0.048);CRT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431,P<0.01)。对照组随访期内1、3、6mo BCVA及CRT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3、6mo时,观察组BCVA较对照组提高,CRT较对照组时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mo时,观察组BCVA及CRT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黄斑牵拉 视网膜黄斑前膜 黄斑水肿 视网膜静脉阻塞 23G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晓萍 夏群 +1 位作者 卢颖毅 龙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状况。方法:检测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71例96眼的视力、视物变形情况,采用同视机随机点图检测患者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采用颜氏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立体视功能状况。方法:检测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71例96眼的视力、视物变形情况,采用同视机随机点图检测患者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采用颜氏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最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为(0.15±0.21),较非IMEM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03±0.09)低下,差异有显著性(P=0.00)。采用Amsler卡检查发现49%(47/96)的患眼有视物变形;4眼有阳性暗点。71例患者均保留双眼同时视知觉和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检测发现15例(21%)患者的各项立体视功能均正常,其中远立体视锐度正常25例(35%),近立体视锐度正常22例(31%),立体视范围正常15例(21%)。56例(79%)患者的远近各项立体视功能中有1项或2项及以上的指标异常。其立体视功能正常与否与视力良莠和两眼视力差等因素有关。结论:随着病情进展IMEM患眼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加重,并且立体视功能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立体视功能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患眼的对比敏感度功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卢光 夏群 +1 位作者 李永 高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108-2109,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敏感度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的视功能评价。方法:常规检测71例患者96只视网膜前膜(IMEM)患眼的视力,采用对比敏感度检测卡(FACT)检测患眼和健眼的对比敏感度。采用SPSS1... 目的:探讨对比敏感度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IMEM)的视功能评价。方法:常规检测71例患者96只视网膜前膜(IMEM)患眼的视力,采用对比敏感度检测卡(FACT)检测患眼和健眼的对比敏感度。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患眼的视力为0.15~1.2,健眼视力为0.25~1.5。采用最小角度对数视力统计患眼的平均LogMAR视力为(0.15±0.21),较健眼的平均LogMAR视力(0.03±0.09)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比敏感度检查显示IMEM患眼各频区的平均对比度值较健眼显著低下(P<0.01)。视力的良莠直接影响到对比度值的高低,并且部分IMEM患眼视力虽然与健眼相等,甚至达到1.0,但其对比敏感度值却已显示出了差异。主要表现在高频区的损害。结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视功能损害不仅会有视力下降,还会出现对比敏感度值下降。对比敏感度检查是反映视功能的重要、敏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贾丽丽 吴强 +4 位作者 邹俊 朱捷 陈颖 王文清 戴友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8-210,F0004,共4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以及黄斑前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评价OCT技术对IME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4例180只眼IMEM患者(IMEM组)的O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60只...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以及黄斑前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评价OCT技术对IME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4例180只眼IMEM患者(IMEM组)的O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60只眼。应用OCT观察IMEM的图像特征,并检测IMEM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对不同黄斑中心凹形态组的中心凹厚度进行比较。结果①IMEM的OCT图像特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部分与视网膜内表面完全紧密粘连或分离。IMEM的中心凹形态改变有4种表现,伴有板层黄斑裂孔8眼(4.44%),伴有假性黄斑裂孔12眼(6.67%),增生性黄斑前膜22眼(12.22%),伴有黄斑水肿138眼(76.67%)。②正常对照组和IMEM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值分别为(156.67±11.43)和(337.84±126.58)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增生性黄斑前膜组、黄斑水肿组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604.86±213.3)、(328.88±65.58)μm,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板层黄斑裂孔组、假性黄斑裂孔组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114.63±10.46)、(149.08±14.23)μm,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增生性黄斑前膜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高于黄斑水肿组、板层黄斑裂孔组和假性黄斑裂孔组(P值均<0.001),黄斑水肿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高于板层黄斑裂孔组和假性黄斑裂孔组(P值均<0.001)。结论 OCT能显示IMEM的图像特征,并能定量检测IMEM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OCT可作为IMEM可靠的诊断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诊断方法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黄斑区视网膜前膜剥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尹小磊 袁容娣 叶剑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黄斑区视网膜前膜剥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16只眼)明确诊断黄斑前膜及黄斑水肿行手术剥膜患者,于术后次日开始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观察视力、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变化。结果服药3个...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黄斑区视网膜前膜剥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16只眼)明确诊断黄斑前膜及黄斑水肿行手术剥膜患者,于术后次日开始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观察视力、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变化。结果服药3个月后,视力明显提高,黄斑水肿显著减轻,服药6个月后较3个月后视力及黄斑厚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短期内有助于黄斑区视网膜前膜剥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治疗,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视网膜 黄斑囊样水肿 玻璃体切除手术 黄斑 复方血栓通胶囊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黄斑视网膜前膜继发黄斑水肿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桂兰 孙柏超 黄明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黄斑视网膜前膜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患者23例24眼玻璃体腔注射TA 4mg治疗黄斑视网膜前膜继发黄斑水肿,观察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黄斑视网膜前膜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患者23例24眼玻璃体腔注射TA 4mg治疗黄斑视网膜前膜继发黄斑水肿,观察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变化,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A治疗后10,30,90d与治疗前比较,视力明显提高(P<0.05)。OCT示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明显变薄(P<0.01),术前平均厚度522±126μm,治疗后10,30,90d分别降低到264±115,245±128,286±131μm,黄斑水肿减轻,眼压升高7眼(29%),白内障发生1例,未见其他与玻璃体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黄斑视网膜前膜继发黄斑水肿简单、安全、易操作,短期内可以迅速减轻黄斑水肿,并提高视力,部分患者在注射后6mo可能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视网膜 黄斑水肿 曲安奈德 玻璃体腔内注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综合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瑶 刘文波 +2 位作者 傅宏 黄德磊 张晶旭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485-1485,共1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眼底照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56例(67眼)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进行检查。结果对照相、FFA、OCT检查结果进行描述及临床分析,OCT具有特异性。结论 OCT为特发性黄斑...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眼底照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56例(67眼)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进行检查。结果对照相、FFA、OCT检查结果进行描述及临床分析,OCT具有特异性。结论 OCT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特异性检查,必要时可辅助照相及FF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荧光造影
下载PDF
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后内界膜的存在和完整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华 孙佳 +1 位作者 赵霞 白领娣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后内界膜(ILM)的存在和完整性分析。方法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因IMEM行手术治疗的83例(83只眼)患者,所有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n=42)或对照组(n=41),所有的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切...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后内界膜(ILM)的存在和完整性分析。方法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因IMEM行手术治疗的83例(83只眼)患者,所有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n=42)或对照组(n=41),所有的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切除联合台盼蓝染色下黄斑视网膜前膜(MEM)剥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额外予以亮蓝G染色下ILM剥除术。术后所有的标本均行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MT)相比较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但观察组的IMEM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 623,P=0. 032)。术中经染色剂染色证实76例标本存在ILM的完整性受损,术中应用台盼蓝染色证实MEM存在的敏感度为95. 1%,而术中应用亮蓝G证实ILM存在的敏感度为97. 5%。结论手术过程中单纯剥除MEM而保留ILM的完整性是相对困难的,但剥除ILM后IMEM的复发率明显降低,而应用染色剂证实ILM的存在和完整性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存在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内界 存在 完整性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王峰 王继群 +3 位作者 徐锦堂 崔浩 苏颖 陈剑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5-205,共1页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治疗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漫谈黄斑部视网膜前膜
12
作者 张尧贞 《中老年保健》 2004年第11期9-9,共1页
关键词 黄斑视网膜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激光扫描眼底成像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易感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祖媛媛 刘铁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74-576,594,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易感因素,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经我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单眼发病的患者80例(80眼),作为观察组,患者正常眼(80眼)作...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易感因素,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经我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单眼发病的患者80例(80眼),作为观察组,患者正常眼(80眼)作为功能对照组,另选取于我院就诊的≥50岁无黄斑区病变的其他患者80例(160眼)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易感因素。结果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均<1.0,功能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1.0者14眼(17.5%),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1.0者9眼(5.6%);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较功能对照组及对照组差(P<0.05)。观察组高眼压4眼(5%),功能对照组高眼压4眼(5%),对照组高眼压2眼(1.25%),观察组与功能对照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及性别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有糖尿病51例,高脂血症59例,较对照组患病人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下载PDF
上海地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鹤 夏风华 +2 位作者 王君红 陈志义 曹郁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5-877,共3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初次就诊的年龄≥50岁的上海地区居民,所有患者均否认有MEM病史,并排除眼科手术史、...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IME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初次就诊的年龄≥50岁的上海地区居民,所有患者均否认有MEM病史,并排除眼科手术史、眼外伤史及眼内血管性和炎症性疾病等病史,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为IMEM者295例(346眼)纳入研究组;经眼科检查仅有屈光不正和(或)晶状体不同程度混浊者261例(302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眼部及全身多个临床数据差异性。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研究组中年龄50-60岁49例(16.61%)、〉60-70岁90例(30.51%)、〉70-80岁143例(48.47%)、〉80岁13例(4.41%),排除由于80岁以上就诊患者少的缘故,总体呈现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步递增趋势。研究组眼轴长度为(27.34±3.70)mm、伴玻璃体后脱离者237眼(68.50%),对照组分别为(24.76±3.00)mm和144眼(47.68%),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研究组高血压(65.42%)及糖尿病(18.64%)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49.04%、11.1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肌酐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研究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上海地区居民IMEM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步升高的趋势;50岁及以上人群中IMEM的眼轴显著延长、玻璃体后脱离率显著增加;其全身可能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玻璃体后脱离 内皮细胞计数
下载PDF
黄斑视网膜前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及与荧光造影的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庄钰 郭振山 其其格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311-1313,F0003,F0004,共5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眼底荧光造影(FFA)观察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共同观察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33例,同时用OCT测量前膜厚度...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眼底荧光造影(FFA)观察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共同观察黄斑视网膜前膜的形态33例,同时用OCT测量前膜厚度及黄斑中心凹的厚度。结果:30例(39只眼)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4~80岁,平均65岁,右眼21例,左眼18例,其中9例为双眼不同程度发病。视网膜前膜的形态有以下5种:①黄斑部视网膜厚度以及中心凹没有明显变化。②黄斑部视网膜表面不平或呈锯齿状改变,黄斑中心凹变平正常曲线消失。③黄斑部视网膜增厚,表面膜形成,牵拉视网膜形成皱褶。视网膜内可见暗区或囊腔形成。④黄斑中心凹形成假孔。⑤继发性视网膜前膜,黄斑区高度水肿或囊样水肿,视网膜表面膜性增厚表面呈锯齿状。39例检查了视网膜前膜的厚度,最厚的膜为531μm,最薄的膜为41μm。平均膜厚度为104.64μm。前膜黄斑中心增厚,39例检查了黄斑中心厚度,中心厚度范围为136~699μm,平均292.62μm。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是非侵入性,安全,可靠,是精确测量前膜厚度的一种好方法。可用来鉴别黄斑裂孔和假孔及黄斑水肿。FFA可以检查出其他伴发的血管性及色素膜性等病变。通过OCT及FFA对视网膜前膜的对比观察,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早期前膜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视网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荧光造影
下载PDF
黄斑视网膜前膜2例
16
作者 于爱萍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37-537,共1页
关键词 黄斑视网膜 2002~2003年 视网膜内界 纤维增生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相关因素分析
17
作者 孙兢 何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0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相关因素,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经我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单眼发病的患者101例(101眼),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于我院就...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相关因素,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经我院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单眼发病的患者101例(101眼),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于我院就诊的无黄斑区病变的其他患者101例(101眼)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和高LDL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 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纤维增生症
18
作者 陈也棠 《交通医学》 1994年第2X期248-250,共3页
黄斑部视网膜前纤维增生症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黄斑部疾患,可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及光凝冷凝以后,眼内炎症或眼外伤以后。本病多发于欧美各国,很多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近年来,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 黄斑部视网膜前纤维增生症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黄斑部疾患,可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及光凝冷凝以后,眼内炎症或眼外伤以后。本病多发于欧美各国,很多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近年来,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称为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纤维增生症者,国内亦有零星报道。由于原因不明,症状不明显,病程进展缓慢,预后较好,往往被病人和医师所忽视,我们见到2例本病患者,报道如下。 病例报告 例1,男,31岁,工人。自诉右眼视力逐渐下降三个月,且伴有视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纤维增生 特发性 黄斑 黄斑视网膜 视网膜血管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病变 血管扭曲 病例报告 玻璃体后脱离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临床护理分析
19
作者 梅成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8-0071,共4页
研究黄斑部视网膜前膜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共60例经诊断均为黄斑部视网膜前膜且采用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患者入院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常规... 研究黄斑部视网膜前膜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共60例经诊断均为黄斑部视网膜前膜且采用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患者入院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临床护理(观察组)各30例。结果 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患者在临床护理下视力、眼压分别为0.44±0.03(度)、14.32±2.48(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临床护理)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临床护理)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临床护理)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患者术后3d、术后7d、术后14、术后28d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4.52±1.10(s)、6.02±1.31(s)、7.35±1.83(s)、8.85±1.95(s),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临床护理)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患者术后3d、术后7d、术后14、术后28d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分别为3.29±0.94(分)、1.40±0.42(分)、1.12±0.48(分)、0.90±0.29(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临床护理)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患者日常活动受限、感觉适应、社交、心理各项VRQO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临床护理)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患者低眼压、角膜水肿、巩膜切口渗漏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3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更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视网膜 23G玻璃体切割术 临床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侯丽敬 庞东渤 李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87-1188,共2页
目的: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2-12在我院治疗特发黄斑视网膜前膜患者30例30眼,采用23-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玻璃体切割、剥膜及气体填充。对患者行2~13mo的术后随访观察,进行疗效... 目的:观察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2-12在我院治疗特发黄斑视网膜前膜患者30例30眼,采用23-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玻璃体切割、剥膜及气体填充。对患者行2~13mo的术后随访观察,进行疗效评价与分析。结果: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黄斑视网膜前膜30例30眼,1眼黄斑前膜复发,29眼黄斑视网膜前膜消失,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物变形消失或减轻,OCT提示黄斑前膜消失。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患者的视功能未造成严重的损害前,在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黄斑视网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