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OM和视觉属性的网页信息过滤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建品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13期28-3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OM文档模型和网页视觉属性的信息过滤方法。通过对网页内容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把整个网页信息内容拆分成信息块和干扰块两种类型,通过网页解析器把页面转化成DOM模型并对网页干扰信息进行判定,依据页面的视觉属性...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OM文档模型和网页视觉属性的信息过滤方法。通过对网页内容的结构和特点进行分析,把整个网页信息内容拆分成信息块和干扰块两种类型,通过网页解析器把页面转化成DOM模型并对网页干扰信息进行判定,依据页面的视觉属性对DOM模型进行简化,最终实现对DOM模型干扰信息的有效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M 视觉属性 噪声 解析器
下载PDF
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一涵 刘松茯 《城市建筑》 2016年第22期121-123,共3页
随着信息媒介时代的到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空间从传统形态中解放出来,人们在使用功能与精神属性之外更加关注其视觉表象。本文从多元空间的复合化、褶皱空间的折叠化以及超验虚拟的现实化三方面对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进行分... 随着信息媒介时代的到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空间从传统形态中解放出来,人们在使用功能与精神属性之外更加关注其视觉表象。本文从多元空间的复合化、褶皱空间的折叠化以及超验虚拟的现实化三方面对当代建筑空间形态的视觉属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研究当代复杂建筑空间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建筑 空间形态 视觉属性
下载PDF
视觉属性学习应用研究
3
作者 成科扬 杜明坤 詹永照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11-2314,共4页
视觉属性能够展现人们识别事物时所定义的语义概念,但现有的视觉识别工作往往忽略了属性在分类器设计中能作为中间媒介层的作用.本文给出一种将属性和事物类别同时用于构建分类器的方法.分析了传统多类分类器、直接类别相关模型、间接... 视觉属性能够展现人们识别事物时所定义的语义概念,但现有的视觉识别工作往往忽略了属性在分类器设计中能作为中间媒介层的作用.本文给出一种将属性和事物类别同时用于构建分类器的方法.分析了传统多类分类器、直接类别相关模型、间接属性预测模型、直接属性预测模型的特点.在动物和室外场景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利用属性进行分类器学习对于提高传统多目标分类和迁移学习的性能都具有很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属性 属性学习 多目标分类 迁移学习
下载PDF
材料的视觉属性在展示空间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宜章 杨思宇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5年第8期70-71,共2页
材料是艺术创作与设计成功的关键之一,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成为展示设计中既具有实用价值又能辅助空间气氛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从常见材料的视觉属性分析通过形态、色彩、质感等关系在展示设计当中的表达与应用。
关键词 材料 视觉属性 展示空间
原文传递
以颜色视觉理论贯穿色彩学教学体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浩学 武兵 +1 位作者 黄敏 徐艳芳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28-31,共4页
本论文在论述颜色科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强调颜色视觉属性和颜色视觉理论在印刷色彩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颜色视觉理论的高度用CIE色度体系的计算公式构筑颜色视觉模型,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公式的... 本论文在论述颜色科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强调颜色视觉属性和颜色视觉理论在印刷色彩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颜色视觉理论的高度用CIE色度体系的计算公式构筑颜色视觉模型,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公式的色彩意义,更好地掌握印刷色彩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色彩学教学 颜色视觉理论 颜色视觉属性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探析抽象图形在视觉传达中的艺术张力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浩晗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113,共2页
抽象图形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抽象式的解构与重构,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纵观视觉艺术的发展,近现代许多著名的视觉大师都不约而同地的在他们的作品创作中融入抽象要素。抽象图形也因其独特的视觉传达特性、视觉艺术... 抽象图形运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进行抽象式的解构与重构,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纵观视觉艺术的发展,近现代许多著名的视觉大师都不约而同地的在他们的作品创作中融入抽象要素。抽象图形也因其独特的视觉传达特性、视觉艺术特性和视觉审美特性在视觉传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图形 视觉传达 视觉属性 视觉艺术 视觉审美
下载PDF
图像属性学习研究综述
7
作者 林庆 程炜 +1 位作者 林涵阳 严川 《软件导刊》 2016年第3期168-172,共5页
"语义鸿沟"是指计算机识别的底层特征和高层语义之间的差距。针对"语义鸿沟"现象,把图像的视觉属性作为中介,利用属性将高层次的语义关系嵌入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中,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首先介绍属性学习的发展... "语义鸿沟"是指计算机识别的底层特征和高层语义之间的差距。针对"语义鸿沟"现象,把图像的视觉属性作为中介,利用属性将高层次的语义关系嵌入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中,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首先介绍属性学习的发展和学习框架,然后对属性学习在图像识别和检索、动作识别、迁移学习和零训练样本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最后展望了属性学习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属性 属性学习 迁移学习 零训练样本学习
下载PDF
工业建筑遗产的视觉研究初探
8
作者 毛键源 黄婧琳 赖文丽 《华中建筑》 2012年第7期158-161,共4页
视觉属性既是工业建筑的特殊属性又是人们认知事物的特殊属性,视觉传达便作为工业建筑与人之间的一种主导地位的信息传达方式。该文利用视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效果与工业建筑的自身特征属性的一个结合点,深化探讨这一凌驾... 视觉属性既是工业建筑的特殊属性又是人们认知事物的特殊属性,视觉传达便作为工业建筑与人之间的一种主导地位的信息传达方式。该文利用视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效果与工业建筑的自身特征属性的一个结合点,深化探讨这一凌驾于其他一般属性的特殊视觉属性的内容:建筑物、构筑物和工业景观等工业建筑的视觉要素,并进一步阐释工业建筑巨大的尺度,明显的中心,沉闷的色系,材质的厚重感、强烈的秩序感,简明的几何性,暴露的机械性等视觉特征,通过这些角度挖掘出工业建筑遗产内在核心价值规律,并使之作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措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研究 工业建筑遗产 视觉属性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性改造
下载PDF
基于光环境影响的皮影戏表演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龚德才 徐桂霞 《照明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皮影戏表演画面效果评价对于演出装置的改良及表演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至今未有学者进行研究。本研究在16种照明环境下对32名受试者进行心理物理实验,对色彩鲜艳度、细节清晰度、表现力与吸引力三种视觉属性进行主观评价获得相应评... 皮影戏表演画面效果评价对于演出装置的改良及表演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至今未有学者进行研究。本研究在16种照明环境下对32名受试者进行心理物理实验,对色彩鲜艳度、细节清晰度、表现力与吸引力三种视觉属性进行主观评价获得相应评分,分析照明指标参数与主观视觉评价之间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表明,3500 K为最佳色温,白炽灯光源中100 W功率最佳,LED光源2800~4500 K色温下照度达到200 lx时主观评价最高,5300 K以上的LED光源需要搭配更高的照度,照度与GAI_BB_8的线性组合可以实现对皮影戏表演画面呈现效果的有效评价。研究成果初步确定了不同光环境下皮影戏演出的最佳照明条件,为皮影戏表演画面效果的量化评价及演出装置的改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戏表演 视觉属性 评价指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监控场景下行人属性识别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诚 陈亮 +1 位作者 张勋 孙韶媛 《现代计算机》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在真实监控场景下的视觉行人属性,如性别、衣着类型,对行人检索和行人重识别非常重要。传统的行人属性识别算法,采取人工提取特征,而且忽视行人属性特征之间的关联。受到卷积神经网络在传统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出色表现的启发,提出一种基... 在真实监控场景下的视觉行人属性,如性别、衣着类型,对行人检索和行人重识别非常重要。传统的行人属性识别算法,采取人工提取特征,而且忽视行人属性特征之间的关联。受到卷积神经网络在传统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出色表现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在监控场景下识别行人属性。卷积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自动提取行人特征。重新定义的损失函数,可以同时考虑所有行人属性特征之间的联系。相比于传统方法,该算法实施简单且识别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行人属性 卷积神经网络 损失函数
下载PDF
可视性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丽 吕雪瑶 《设计》 2017年第18期144-145,共2页
文章通过对产品可视性定义的剖析、造成产品可视性下降的因素以及产品可视性的意义三方面入手,阐述产品可视性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人们的生活习惯及产品的色彩等方面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来探讨提高产品可视性的意义及可视性原则在... 文章通过对产品可视性定义的剖析、造成产品可视性下降的因素以及产品可视性的意义三方面入手,阐述产品可视性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人们的生活习惯及产品的色彩等方面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来探讨提高产品可视性的意义及可视性原则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用性 可视性 产品设计 视觉属性 功能划分
下载PDF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长录 《美术大观》 2006年第2期99-,共1页
关键词 明暗关系 几何形 空间思维 体积感 素描写生 视觉属性 莫奈 培养学生
下载PDF
“破”中求新的旧城区公共空间艺术改造方式探究
13
作者 王欣 查理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01-103,共3页
针对旧城区公共空间的视觉品质如何优化这一问题,以"破"中求新为视角,从片断与痕迹的创意性改造、环境本身的整体性视觉改造以及视觉冲突的差异性改造三个方面对旧城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 旧城区 公共空间 片断艺术改造 视觉属性
下载PDF
许江
14
作者 许江 《油画艺术》 2019年第3期71-74,共4页
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莱辛在《拉奥孔》中论断,具有视觉属性的物象是绘画的特殊题材。在时间上相互连续或部分相互连续的物象被称为行动,而行动乃是诗歌的特殊物象。人们由此相信,绘画表现静态的形(form),它将千变万化的世界之某... 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莱辛在《拉奥孔》中论断,具有视觉属性的物象是绘画的特殊题材。在时间上相互连续或部分相互连续的物象被称为行动,而行动乃是诗歌的特殊物象。人们由此相信,绘画表现静态的形(form),它将千变万化的世界之某一瞬间凝结在二维平面上而成静态之像。与之相对,言语是时间的艺术,借字句节奏连缀而传达线性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院教授 莱辛 《拉奥孔》 视觉属性 绘画表现 二维平面 物象 字句
下载PDF
一种服饰风格特征指导下的服装搭配学习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锐 彭敦陆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78-1382,共5页
时尚专家对于服饰搭配往往需要通过服饰的视觉属性(如颜色、图案及纹理等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作为重要指导,进行有效地提取服饰视觉属性并用其改进传统的服饰搭配模型,对提升服饰搭配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利用预训练的卷积... 时尚专家对于服饰搭配往往需要通过服饰的视觉属性(如颜色、图案及纹理等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作为重要指导,进行有效地提取服饰视觉属性并用其改进传统的服饰搭配模型,对提升服饰搭配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利用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中不同层次的卷积核来提取不同粒度的视觉属性(即视觉单词)的基础上,结合服饰的文字描述,采用多语言潜在迪利克雷分布模型进行多模态、无监督地挖掘出服饰风格特征.通过在双向长短时记忆模型中,加入了上述挖掘出的服饰风格特征作为训练指导,以此提升模型的计算效果.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能够在服饰搭配的有效性上较其他方法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属性 风格特征 服装搭配 长短时记忆网络
下载PDF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在个性化陶瓷图案生成领域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宁怀铙 刘杰 范彦斌 《陶瓷》 CAS 2020年第2期24-27,共4页
随着当下陶瓷企业正从大规模定制逐渐演化为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不断加大,一种个性化陶瓷图案生成算法呼之欲出。随着深度学习图像生成技术获得了空前发展,特别是生成对抗网络算法思想及其改进模型,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各... 随着当下陶瓷企业正从大规模定制逐渐演化为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不断加大,一种个性化陶瓷图案生成算法呼之欲出。随着深度学习图像生成技术获得了空前发展,特别是生成对抗网络算法思想及其改进模型,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各个领域以来,各种新的理论认识和工程实践案例不断涌现。笔者通过介绍生成对抗网络以及将生成对抗网络应用于陶瓷图案生成的工程算法实践,并最终阐述了当下个性化陶瓷图案生成面临的一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陶瓷图案 视觉属性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翻译 图像生成
下载PDF
融合多标签和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语义理解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倩 应捷 +2 位作者 黄影平 杨海马 胡文凯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0年第1期12-21,共10页
针对现有图像语义理解模型存在描述不充分以及视觉属性冗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视觉三元组标签且能够挖掘潜在信息的图像语义理解模型VT-BLSTM。首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的全局特征和视觉三元组标签;其次,构建双向长短期神经网... 针对现有图像语义理解模型存在描述不充分以及视觉属性冗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视觉三元组标签且能够挖掘潜在信息的图像语义理解模型VT-BLSTM。首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的全局特征和视觉三元组标签;其次,构建双向长短期神经网络,并利用改进的双注意力模型分别获得动态视觉特征和动态文本特征,融合该两者特征得到视觉语义上下文;最后,融合视觉语义上下文、视觉三元组和神经网络隐含层特征,比较前向和后向长短期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得到对应时刻的单词。在Flickr8K和Flickr30K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双注意力模型VT-BLSTM能够自主地选择文本特征和视觉特征参与生成单词的比例,并且结合历史时刻和未来时刻获得更丰富的视觉信息,在少量视觉属性的前提下也能生成质量较高的句子,并在多个统计指标上超过同类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语义理解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视觉属性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意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懿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0-91,共2页
服装设计是将实用性与艺术性进行充分融合的设计过程,不仅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的服装设计理论与技法,更要求其具备开阔的审美与艺术创造能力。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服装产品的功能、质量... 服装设计是将实用性与艺术性进行充分融合的设计过程,不仅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的服装设计理论与技法,更要求其具备开阔的审美与艺术创造能力。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服装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服装产品的功能、质量等有所保障,还对服装产品的外在视觉属性提出了较高标准。因此,服装产品如何设计创新以及迎合消费市场成为广大服装设计人员需面对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产品 服装设计 传统文化元素 创意应用 设计创新 视觉属性 大众消费 实用性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消费社会中的设计美学解读
19
作者 冉莉敏 翟航 《艺术家》 2020年第10期109-110,共2页
当代消费社会中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给予了消费者挖掘"美"这一精神价值的机会,使得设计美学开始走向大众,进而催生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文章从生活表象入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解读了当今时代的设计美学价... 当代消费社会中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给予了消费者挖掘"美"这一精神价值的机会,使得设计美学开始走向大众,进而催生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文章从生活表象入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解读了当今时代的设计美学价值,并从消费主义环境视角出发,探讨了设计美学的时代发展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设计美学 日常生活审美化 视觉属性 审美心理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Soil Depth from Digital Terrain Data by Integrating Statistical and Visual Approaches 被引量:8
20
作者 F. M. ZIADAT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61-367,共7页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attributes is indispensable for many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ability of soil maps to supply such information for modern modeling tools is ...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attributes is indispensable for many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ability of soil maps to supply such information for modern modeling tools is questionabl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of predicting soil depth using some terrain attributes derived fro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s)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to suggest an approach to predict other soil attributes. Soil depth was determined at 652 field observations over the A1-Muwaqqar Watershed (70 km2) in Jordan. Terrain attributes derived from 30-m resolution DEMs were utilized to predict soil depth.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use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within small watershed subdivisions enabled the prediction of soil depth with a difference of 50 cm for 77% of the field observatio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redicted soil depth was visually coincided and had good correlations wit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lasses amalgamating three terrain attributes, slope steepness, slope shape, and compound topographic index. These suggested that the modeling of soil-landscape relationships within small watershed subdivisions using the three terrain attributes wa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predict other soil attribu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und topographic index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GIS WATERSHE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