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康复训练对低视力患者阅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洁 吕学森 +3 位作者 李伟 王志安 殷岩 叶青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对我市2010年以来在盲校和技术学校中筛选出来的68例低视力患者验配助视器并给予视觉康复训练,并评价视觉康复训练对低视力患者阅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8例低视力患者进行包括固视训练、跟踪训练、扫视训练、读写综合训练在内... 目的:对我市2010年以来在盲校和技术学校中筛选出来的68例低视力患者验配助视器并给予视觉康复训练,并评价视觉康复训练对低视力患者阅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8例低视力患者进行包括固视训练、跟踪训练、扫视训练、读写综合训练在内的阶梯训练方法,在视觉康复训练的前后分别完成阅读能力的测试,分析视觉康复训练对低视力患者阅读能力的影响。结果:视觉康复训练后阅读完成率和阅读速度均明显优于训练前的阅读完成率和阅读速度。结论:对低视力患者验配助视器并进行视觉康复训练将明显提高患者的阅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患者 视觉康复训练
下载PDF
视觉康复训练对低视力儿童视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文英 邵锦华 +3 位作者 言丽萍 李锦嫦 赵丹青 吴煜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3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视觉康复训练对低视力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72例低视力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性视觉康复训练,观察组编制个体化视觉康复训... 目的:探讨视觉康复训练对低视力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72例低视力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性视觉康复训练,观察组编制个体化视觉康复训练计划并实施相关训练策略,比较两组康复训练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并观察两组训练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康复训练后观察组视力0.05~0.09(11.11%)和0.10~0.29(30.56%)者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和47.2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0.30~0.49(33.33%)和≥0.50(25.00%)者显著高于对照组(13.89%,5.5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远视力、阅读和精细工作、调节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视力、阅读和精细工作、调节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总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视力儿童视力采取个体化视觉康复训练模式,可有效改善患儿视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 视觉康复训练 儿童 视力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目标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3
作者 任洪梅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目标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目标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康复训练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目标康复训练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生化指标[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MA、G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康复训练组FMA、GSE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ADL、HH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康复训练组ADL、HH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康复训练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DNF水平均高于干预前,NSE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康复训练组BDNF水平高于常规组,NSE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目标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视觉传达理论的目标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偏瘫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斜视术后康复训练的实施要点及效果
4
作者 黄君茹 杨新燕 +1 位作者 王文娟 倪连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0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斜视术后康复训练的实施要点和效果。方法60例接受斜视手术治疗的患者,以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术后接受TSJ-3同视机视功能训练,试验组术后接受双眼视觉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视功... 目的探讨斜视术后康复训练的实施要点和效果。方法60例接受斜视手术治疗的患者,以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术后接受TSJ-3同视机视功能训练,试验组术后接受双眼视觉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视功能、斜视情况及眼位情况。结果训练后7 d,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立体视、同时视及融合功能对比较为接近,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训练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立体视、同时视及融合功能正常的比例均较训练后7 d增高,且试验组患者的同时视、立体视及融合功能正常的比例分别为93.33%、63.33%、86.67%,均高于对照组的50.00%、30.00%、60.00%,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训练后3个月,与对照组的46.67%相比,试验组患者斜视度数≤30△的比例90.00%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训练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欠矫、正位、过矫发比例分别为6.67%、90.00%、3.3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6.67%、53.33%、20.00%。训练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正位比例较高,过矫、欠矫发比例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斜视患者术后实施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功能和斜视情况,且过矫、欠矫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因此可在斜视治疗后训练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斜视 手术 双眼视觉康复训练
下载PDF
老年低视力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指导 被引量:5
5
作者 许慧玲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目的:通过助视器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尽可能恢复阅读、书写能力,基本做到生活独立,参加社区活动,享受晚年。方法:对132位低视力患者最佳视力眼进行研究和跟踪,根据患者个人需要,分别使用单眼望远镜、放大望远镜、显微镜、视频放大器等训... 目的:通过助视器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尽可能恢复阅读、书写能力,基本做到生活独立,参加社区活动,享受晚年。方法:对132位低视力患者最佳视力眼进行研究和跟踪,根据患者个人需要,分别使用单眼望远镜、放大望远镜、显微镜、视频放大器等训练项目。(1)视觉刺激练习、空间定位练习、手眼协调练习;(2)各种阅读方法识别和训练;(3)认知功能如视觉记忆或逻辑推理等诱发训练。结果:指导和训练后73例视力增加了1行以上(55.3%)41例(31%),能借助助视器进行有效的阅读工作,18例(13.6%)保持不变。结论:通过开发低视力周边的视觉功能进行视觉功能康复,助视器配合功能训练,可以提高低视力患者的部分视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低视力 视觉康复训练与指导
下载PDF
面瘫康复操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李孟文 郭学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面瘫康复操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面瘫康复操训练,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面瘫康复操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面瘫康复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表面肌电图、面部神经功能简易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口轮匝肌、眼轮匝肌潜伏期及M波波幅、面部神经功能简易评定量表评分、SAS评分、BD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口轮匝肌潜伏期(2.85±0.30)ms、眼轮匝肌潜伏期(2.52±0.27)ms均短于对照组的(3.17±0.34)ms、(2.84±0.29)ms,口轮匝肌M波波幅(2.65±0.31)mv、眼轮匝肌M波波幅(1.72±0.17)mv、面部神经功能简易评定量表评分(25.66±1.8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4±0.25)mv、(1.43±0.18)mv、(21.53±2.08)分,BDI评分(7.85±2.71)分、SAS评分(43.56±4.1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1.34±2.22)分、(49.63±4.3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采用面瘫康复操联合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表面肌电图,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面瘫康复 镜像视觉反馈康复训练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冯建宏 周权 汤清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18期1600-1608,共9页
目的研究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3—2021-03湖南省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50例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 目的研究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3—2021-03湖南省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50例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药物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维生素B1片,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包括鼓腮、抬眉、上推双侧脸颊、闭眼训练等,动作重复15次,每次总康复训练时长约20 min,3次/d,连续训练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安排独立空间,放置50 cm×50 cm镜子,指导患者完成两侧面部提升、揉搓、闭眼、瞬目等训练,患者通过镜子集中观察自身运动呈现,将所见的健侧所呈现的动作提供视觉反馈,2次/d,20 min/次,共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3 d、7 d、14 d分别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基础分泌试纸试验(SIt)、面神经功能分级(H-B)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前与治疗第3天时对照组与观察组OSDI评分、BUT评分、SIt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OSDI评分下降,BUT评分提高,SIt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2组OSD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BUT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SIt较对照组增加(P<0.05)。治疗前2组患者H-B神经功能分级均为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96%,对照组为9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P=0.55)。结论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能改善周围性面瘫合并干眼症患者的干眼症状,对面部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干眼综合征 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康复训练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后部视路疾病诊治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邱怀雨 魏世辉 《眼科》 CAS 2011年第6期361-363,共3页
脑血管疾病、脑肿瘤及脑外伤所导致的后视路疾病在临床上很常见,多表现为同侧偏盲或象限性盲,在国内眼科界对这类疾病的眼部表现缺乏应有的重视。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er imaging,DTI)、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 脑血管疾病、脑肿瘤及脑外伤所导致的后视路疾病在临床上很常见,多表现为同侧偏盲或象限性盲,在国内眼科界对这类疾病的眼部表现缺乏应有的重视。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er imaging,DTI)、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等影像学新技术的出现为后视路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对后视路疾病患者除了必要的手术治疗外,早期给予药物干预,减少原发及继发性视路损伤,稳定期给予视觉康复治疗,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改善这类患者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视路疾病/诊断 视觉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