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目视觉惯性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综述
1
作者 章国锋 黄赣 +4 位作者 谢卫健 陈丹鹏 王楠 刘浩敏 鲍虎军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9-2858,共20页
单目视觉惯性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visual-inerti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VI-SLAM)技术因具有硬件成本低、无需对外部环境进行布置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关注,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诸多优秀的方法和系... 单目视觉惯性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visual-inerti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VI-SLAM)技术因具有硬件成本低、无需对外部环境进行布置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关注,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诸多优秀的方法和系统。由于实际场景的复杂性,不同方法难免有各自的局限性。虽然已经有一些工作对VISLAM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测,但大多只针对经典的VI-SLAM方法,已不能充分反映最新的VI-SLAM技术发展现状。本文首先对基于单目VI-SLAM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然后对单目VI-SLAM方法进行分类分析。为了综合全面地对比不同方法之间的优劣势,本文特别选取3个公开数据集对代表性的单目VI-SLAM方法从多个维度上进行定量评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各类方法在实际场景尤其是增强现实应用场景中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优化或滤波和优化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在跟踪精度和鲁棒性上比基于滤波的方法有优势,直接法/半直接法在全局快门拍摄的情况下精度较高,但容易受卷帘快门和光照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大场景下误差累积较快;结合深度学习可以提高极端情况下的鲁棒性。最后,针对深度学习与V-SLAM/VI-SLAM结合、多传感器融合以及端云协同这3个研究热点,对SLAM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惯性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VI-SLAM) 增强现实(AR) 视觉惯性数据集 多视图几何 多传感器融合
原文传递
基于视觉和惯性测量单元的里程计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2
作者 张彧 檀祖冰 +1 位作者 曹东璞 陈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1,共19页
环境感知与状态估计是智能网联车关键技术之一。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 technology,SLAM),旨在同时完成自身的状态估计与环境建模,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网联车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通过融合多种... 环境感知与状态估计是智能网联车关键技术之一。同时定位与建图技术(Simultaneous location and mapping technology,SLAM),旨在同时完成自身的状态估计与环境建模,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网联车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可以实现传感之间的短板互补,提升和加强状态估计的实时性与稳定性。融合视觉和惯性导航仪(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的实例——视觉惯性里程计(Visual-inertial odometry,VIO),由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获得了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VIO在视觉里程计(Visual odometry,VO)的基础上引入IMU测量,很好地改善了尺度漂移的问题,同时也能极大缓解短期内图像过曝、特征缺失等问题导致的视觉定位失效问题。并且VIO在通过结合冗余传感器提升精度的同时,也通过滑动窗口和状态边缘化等方案保证系统实时性,是兼顾精度和运行效率的典范。细致介绍VIO系统的标准定义与基础模型,并对其关键模块,包括初始化、视觉信息提取与关联、求解与优化、标定,进行详尽的技术梳理与前沿工作回顾,对前沿工作的优点和局限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了常用的视觉惯性数据集,并对VIO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视觉惯性里程计 多传感器融合 同步定位与建图 视觉惯性数据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