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新冠疫情数据新闻的视觉框架和视觉修辞研究
1
作者 沈予嘉 张潇潇 《传媒论坛》 2024年第6期15-19,共5页
数据新闻具有将数据信息视觉化的特点,因而从视觉修辞角度研究数据新闻成为可能。聚焦国内媒体新冠疫情数据新闻中的视觉框架,分析时间、空间、关系和交互四种常见的视觉修辞是如何在特定的突发公共卫生议题新闻中运作的。研究发现,时... 数据新闻具有将数据信息视觉化的特点,因而从视觉修辞角度研究数据新闻成为可能。聚焦国内媒体新冠疫情数据新闻中的视觉框架,分析时间、空间、关系和交互四种常见的视觉修辞是如何在特定的突发公共卫生议题新闻中运作的。研究发现,时间修辞和因果关系修辞的运用更多,这与事实框架和影响框架占主导的统计结果相呼应。有时间线和因果关系呈现的数据叙事文本,能更好地揭示疫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交互修辞的运用相对较少,数据新闻工作者应更加注重互动式数据新闻的策划与开发,赋予用户参与式阅读公共议题报道的主动性,增强用户与新闻内容之间的情感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数据新闻 视觉框架 视觉修辞
下载PDF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视觉框架中的意义元分析——以1950年至1953年《人民画报》中的图像为研究对象
2
作者 何辉 蔡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102,111,共11页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大众媒体视觉框架借助意义元和图像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意义元蕴含于视觉框架中,与其他场合显性的战略表达相呼应。《人民画报》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视觉框架...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大众媒体视觉框架借助意义元和图像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意义元蕴含于视觉框架中,与其他场合显性的战略表达相呼应。《人民画报》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视觉框架基于四种意义元: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抗美援朝是人民战争的延伸、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借助深层次的意义元,《人民画报》中的图像使广大民众认知战争本质、克服恐惧,充分动员了人民力量赢取战争胜利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元 抗美援朝 《人民画报》 视觉框架
下载PDF
语法、意象与情感认知:灾难新闻如何编织视觉框架
3
作者 徐莹 《新闻世界》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视觉框架作为“看”的语法体系,能够通过对视觉元素进行策略性操演以达到定义事件进而影响观看者认知的作用。“9·5”泸定地震的新闻图像报道中视觉框架的建构分为三步:利用画面内部元素放大被摄主体的可见性继而框定图像主题;选... 视觉框架作为“看”的语法体系,能够通过对视觉元素进行策略性操演以达到定义事件进而影响观看者认知的作用。“9·5”泸定地震的新闻图像报道中视觉框架的建构分为三步:利用画面内部元素放大被摄主体的可见性继而框定图像主题;选取特定文化符码表征生命、救援、希望意象;锚定正向的情感认知模式,抚慰心灵和重建灾后社会秩序。随着报道意图的阶段性变化,图像使用的视觉框架发生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框架 灾难报道 视觉语法
下载PDF
论新闻图像的视觉框架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宁海林 孙永秋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12-215,共4页
新闻图像的视觉框架在现代新闻传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播者通过运用新闻图像的取舍法、视觉修辞法、系列图像主题法及图像历时性等框架法,使新闻事实的一些方面在报道中更为突出,从而能为具体新闻事件定性、阐释新闻事件因果关... 新闻图像的视觉框架在现代新闻传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播者通过运用新闻图像的取舍法、视觉修辞法、系列图像主题法及图像历时性等框架法,使新闻事实的一些方面在报道中更为突出,从而能为具体新闻事件定性、阐释新闻事件因果关系,以及受众对于议题的理解或做出相应判断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框架 新闻图像 视觉框架 社会舆论
下载PDF
恐怖袭击事件报道中新闻图片视觉框架构建与视觉语法解析——以《人民日报》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媛媛 王鑫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6,共5页
恐怖袭击事件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视觉框架与视觉语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媒体往往通过四种框架来呈现观点与立场,分别是受难框架、救援框架、对抗框架以及哀悼框架,同时通过视觉语法进行框架意义的阐释,还原受难框架现场真实感,凝练对抗... 恐怖袭击事件报道中新闻图片的视觉框架与视觉语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媒体往往通过四种框架来呈现观点与立场,分别是受难框架、救援框架、对抗框架以及哀悼框架,同时通过视觉语法进行框架意义的阐释,还原受难框架现场真实感,凝练对抗框架的叙事结构,展现救援和哀悼框架的情感张力,以达到传播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袭击事件 新闻图片 视觉框架 视觉语法
下载PDF
西方传播学“视觉框架”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吴雨虹 《新媒体研究》 2019年第1期31-33,共3页
框架理论最早由戈夫曼引入社会学领域,引入传播学领域后常被用于针对语言文本的研究。在"读图时代",过去主要针对语言文本的框架分析也开始纳入视觉文本。目前,国外对于"视觉框架"的研究相对较多,文章利用Citespac... 框架理论最早由戈夫曼引入社会学领域,引入传播学领域后常被用于针对语言文本的研究。在"读图时代",过去主要针对语言文本的框架分析也开始纳入视觉文本。目前,国外对于"视觉框架"的研究相对较多,文章利用Citespace绘制一幅西方传播学界关于"视觉框架"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框架 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下载PDF
平行视觉框架下的高压输电网供电均衡性可视化方法
7
作者 董海山 韩玉锋 +1 位作者 冯雯雯 夏建军 《微型电脑应用》 2023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在处理过载可能性较大线路时,可视化框架脆弱,难以分析高压输电网连通性与均衡性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平行视觉框架下的高压输电网供电均衡性可视化方法。以平行视觉框架为基础,使用图像传感器采集高压输电网真实信息,构建高压输电网供电... 在处理过载可能性较大线路时,可视化框架脆弱,难以分析高压输电网连通性与均衡性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平行视觉框架下的高压输电网供电均衡性可视化方法。以平行视觉框架为基础,使用图像传感器采集高压输电网真实信息,构建高压输电网供电均衡性可视化对象,根据高压输电网设备之间的拓扑结构,配置地理接线图,按照主干线和分支线级别一一配置,将可视化对象与地理接线图相结合,构建供电均衡性目标函数,将目标函数通过平行视觉框架投射到交互界面上,实现供电均衡性的可视化展示。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能够完整地展示供电均衡性信息,可视化框架内部节点加权值高、结构均衡度高,整体连通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视觉框架 高压输电网 供电均衡性 可视化技术 地理接线
下载PDF
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的视觉框架分析——以突发性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例
8
作者 郑梦雨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23期76-77,共2页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年度优秀新闻作品中的最高奖,获奖的摄影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我国媒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本文将以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2007—2017年这10年的新闻奖突发新闻摄影作品的视觉框架,在探...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年度优秀新闻作品中的最高奖,获奖的摄影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我国媒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本文将以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2007—2017年这10年的新闻奖突发新闻摄影作品的视觉框架,在探讨突发新闻类摄影获奖作品的传播内容及视觉框架的基础上揭示其传播力和传播特征,并进一步研究获奖的摄影作品所倡导的中国媒体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奖 灾难摄影 视觉框架
下载PDF
美国二战征兵海报中女兵形象的视觉框架研究
9
作者 施州 《现代广告》 2019年第12期36-43,共8页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运用大量海报鼓励女性积极参军,海报中出现飽女兵形象,构成了独特的视觉框架。它们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机构希望如何塑造女性,反映了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本文以1941-1945年间美国政府发布的36张出现女兵形象的征兵...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运用大量海报鼓励女性积极参军,海报中出现飽女兵形象,构成了独特的视觉框架。它们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机构希望如何塑造女性,反映了美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本文以1941-1945年间美国政府发布的36张出现女兵形象的征兵海报为样本,使用质化符号学视角的文本分析法,归纳出女兵形象的六类视觉框架,分别是"少数裔缺失""惊艳完美亮相”"他人羡慕与认同”"军中优越地位”"圣母神话光环”和“爱国主义象征”。本文探索了研究征兵海扌艮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和思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 美国 征兵海报 女兵 视觉框架
下载PDF
化危为机:灾害救援事件中地方政务微博的视觉框架分析
10
作者 罗颖佳 徐昳清 《现代视听》 2022年第4期46-50,共5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信息的加速流动和散播让舆论格局更加复杂。为探究地方政务微博在风险事件中的视觉呈现框架和话语模式,本文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收集了政务微博账号@河南消防于 7 月 20 日 0...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信息的加速流动和散播让舆论格局更加复杂。为探究地方政务微博在风险事件中的视觉呈现框架和话语模式,本文以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例,收集了政务微博账号@河南消防于 7 月 20 日 0 时至 7 月 27 日 24 时期间发布的 209 张图片新闻,从文本、语境和社会背景三个层次,结合风险传播和框架理论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务微博以视觉呈现建构风险共识,以视觉修辞实现共情传播,强化对民族身份共同体的认知,实现了意义锚定、情感凝聚、社会动员的功能,为风险事件中“化危为机”的框架策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传播 视觉框架 河南暴雨 地方政务微博
下载PDF
视觉框架视角下“重庆文旅”抖音号的内容呈现研究
11
作者 秦茜 田园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23期39-44,共6页
为促进框架理论研究与“重庆文旅”等官方文旅短视频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研究以视觉框架为理论支撑,将视觉框架理论和研究对象相结合,主要采用文本分析以及框架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重庆文旅”抖音号的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研究认为,... 为促进框架理论研究与“重庆文旅”等官方文旅短视频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研究以视觉框架为理论支撑,将视觉框架理论和研究对象相结合,主要采用文本分析以及框架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重庆文旅”抖音号的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研究认为,“重庆文旅”主要呈现了“风格显著、疯狂吸粉的文旅‘上分’框架”“贴近游客需求、彰显地域特色的推荐攻略框架”“彰显重庆城市精神、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框架”三种媒介主题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框架 重庆文旅 短视频 媒介框架 文旅形象
下载PDF
新型文博类综艺节目的视觉框架及其文化意象探析
12
作者 景义新 吴琼 乔一丁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9,共9页
新型文博类综艺节目融合多种数字技术和艺术手段,创新呈现“活起来的国宝”,体现出独特的创新价值。《国家宝藏3》、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新型文博类综艺节目,通过冲突框架、奇观框架等视觉框架营造了地球母亲意象、英雄意象... 新型文博类综艺节目融合多种数字技术和艺术手段,创新呈现“活起来的国宝”,体现出独特的创新价值。《国家宝藏3》、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新型文博类综艺节目,通过冲突框架、奇观框架等视觉框架营造了地球母亲意象、英雄意象、天真者意象以及探险家意象等多元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在价值观内涵上集中指向三个层面:一是个人层面对生活幸福的追求;二是社会层面对稳定环境的追求;三是国家层面对和谐发展的追求。新型文博类综艺节目正是通过对视觉框架和文化意象的充分挖掘与创新传播,开辟了一条解决当前中华文明传播困境、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视听传播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文博类综艺节目 视觉框架 文化意象
原文传递
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的新构思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思 袁占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59,共3页
计算机视觉是人类视觉的模拟。计算机视觉四十多年的发展既取得了成绩也存在不足。在计算机视觉发展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理论框架:计算视觉理论,基于知识的视觉理论和主动视觉理论。该文对这三个理论框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 计算机视觉是人类视觉的模拟。计算机视觉四十多年的发展既取得了成绩也存在不足。在计算机视觉发展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理论框架:计算视觉理论,基于知识的视觉理论和主动视觉理论。该文对这三个理论框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个完善和通用的计算机视觉的系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视觉框架 二维图象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视觉框架分析:图像研究的框架视角及其理论范式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涛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17,共22页
所谓框架,意为理解事物的一套认知结构。由于视觉语法理论、视觉修辞理论、视觉思维理论分别解决了图像认知模式的意义法则、意义结构和意义图式问题,视觉框架作为一个合法的理论概念被提出。视觉框架的学术缘起,可以追溯到欧文·... 所谓框架,意为理解事物的一套认知结构。由于视觉语法理论、视觉修辞理论、视觉思维理论分别解决了图像认知模式的意义法则、意义结构和意义图式问题,视觉框架作为一个合法的理论概念被提出。视觉框架的学术缘起,可以追溯到欧文·戈夫曼于1979年出版的《性别广告》。所谓视觉框架,意为经由视觉化的观念、方式和途径建构的一种认知模式,其运作机制体现为通过视觉再现维度的框架构造以及视觉阐释维度的框架征用,形成既定的视觉意义结构,以此锚定、架构、定义、分类、规约或阐释视觉对象的属性、内涵以及潜在的话语形式。依据视觉框架的存在形态,视觉框架分析可以细化为图像指示维度的主题分析、图像表意维度的话语分析、图像认知维度的图式分析。我们可以从视觉文本形态选择、视觉编码类目构建、视觉框架形态识别、视觉框架机制分析、视觉修辞话语批评五个内在关联的分析维度切入,完整地把握视觉框架分析的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框架 框架装置 欧文·戈夫曼 视觉修辞 认知模式
原文传递
视觉框架在数据新闻中的修辞实践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京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5,共7页
数据新闻创造性地将"视觉框架"与现实认知结合起来,由此引出"视觉框架分析"这一理论命题。在我国数据新闻的环境议题报道中,数据修辞、关系修辞和时空修辞是视觉框架产生的本质。视觉修辞再造的数据关系想象可以对... 数据新闻创造性地将"视觉框架"与现实认知结合起来,由此引出"视觉框架分析"这一理论命题。在我国数据新闻的环境议题报道中,数据修辞、关系修辞和时空修辞是视觉框架产生的本质。视觉修辞再造的数据关系想象可以对某一议题在视觉意义上进行"标出"式的凸显或贬斥,被建构为"数据他者"。这一过程始于数据维度,借由视觉修辞实践完成。当数据成为脱离社会语境、忽略人文关怀的自我演说主体时,其可视化实践就此承载了一定的主观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新闻 环境议题 视觉框架 修辞实践
原文传递
图像中的国家形象:基于视觉框架的考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红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32,117,118,共13页
图像中的国家形象研究呼唤一种交流的视野,如此才能克服其中的乌托邦化和意识形态化问题。图像通常是通过“视觉”获得其表意的“形式”而实现交流的,其核心作用机制即为视觉框架。图像中国家形象的视觉框架分析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首... 图像中的国家形象研究呼唤一种交流的视野,如此才能克服其中的乌托邦化和意识形态化问题。图像通常是通过“视觉”获得其表意的“形式”而实现交流的,其核心作用机制即为视觉框架。图像中国家形象的视觉框架分析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在图像生产的主体互动维度,探讨视觉层次、图像破坏以及形象改造等国家形象争夺的问题;其次,在文本表征的视觉语法维度,探讨价值表征、权力建构以及态度表达等视觉结构问题;再次,在图像接受的视觉询唤维度,讨论目光逼视、目光追视、目光隐藏以及目光禁忌等的意识形态效果问题。因此,视觉框架能够洞察图像中国家形象冲突的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秘密,并能够以国家形象为载体,为国家间的和平交流提供一种视觉修辞学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视觉框架 意识形态 视觉修辞
原文传递
情感激发与意象表达:新媒体事件图像传播的受众视觉框架研究 被引量:62
17
作者 王超群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99,共25页
本文着重探讨新媒体事件中的图像,如何通过受众对其"视觉框架"的解读,最终实现关于新媒体事件的舆论生成与表达。选取2007年至2015年九年来有着明显热点图像传播现象的50件新媒体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共搜集65张图片作为样本进... 本文着重探讨新媒体事件中的图像,如何通过受众对其"视觉框架"的解读,最终实现关于新媒体事件的舆论生成与表达。选取2007年至2015年九年来有着明显热点图像传播现象的50件新媒体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共搜集65张图片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综合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文情感语义识别研究方法和视觉修辞分析方法,探讨了"视觉框架"通过刺激受众"情感激发"和营造"文化意象"两种途径实现舆论生成与表达的过程,并大胆提出建构新媒体事件"情感范型"图像传播模式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框架 新媒体事件 情感激发 文化意象
原文传递
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瑾 顾宏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4-47,共4页
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的研究对计算机视觉是十分重要的,它指导着计算机视觉的发展方向。文章对计算机视觉发展几十年来在系统结构框架方面(主要是三维重建理论框架和主动视觉理论框架)所取得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前人所取得的成果... 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的研究对计算机视觉是十分重要的,它指导着计算机视觉的发展方向。文章对计算机视觉发展几十年来在系统结构框架方面(主要是三维重建理论框架和主动视觉理论框架)所取得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前人所取得的成果之上,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对原有框架结构进行了一些补充,同时对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 三维重建理论框架 主动视觉理论框架
下载PDF
视觉框架生成的符号学机制考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佳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44,118,共13页
指示性是符号能指和所指对象之间的锚定基础。图像的指示性在于,借由明确的视觉表达模式,其直指和对象之间能够产生因果性的、空间性的和秩序性的关联。从指示性出发,图像的视觉框架作为符号认知的装置,以不同的语图框架、主体框架和体... 指示性是符号能指和所指对象之间的锚定基础。图像的指示性在于,借由明确的视觉表达模式,其直指和对象之间能够产生因果性的、空间性的和秩序性的关联。从指示性出发,图像的视觉框架作为符号认知的装置,以不同的语图框架、主体框架和体裁框架,规制着、形塑着图像对对象细节和特征的突显、表征和构造,从而确保图像符号能够指向对象及其所属的类别。相应地,在符号间性的层面,图像的修辞得到建立;在语义层面,图像的叙事由此展开;在形式层面,图像的视觉模式得以改变。因此,视觉框架是引导符号认知生成最基本的意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框架 指示性 直指 图像
原文传递
视觉叙事理论框架下《中国抗疫图鉴》多模态语篇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培树 《西部学刊》 2023年第5期169-172,共4页
受符号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多模态话语分析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以典型的多模态语篇《中国抗疫图鉴》为语料,以视觉叙事为理论框架,从聚焦系统、情感系统、氛围系统、人物表征、事件关系、背景关系和图文版面布局等方... 受符号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多模态话语分析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以典型的多模态语篇《中国抗疫图鉴》为语料,以视觉叙事为理论框架,从聚焦系统、情感系统、氛围系统、人物表征、事件关系、背景关系和图文版面布局等方面阐释该多模态语篇中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及组篇意义的建构,重点分析读者情感介入、语篇叙事发展、图文结合的叙事能力,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所展示的乐观必胜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视觉叙事理论框架 《中国抗疫图鉴》 意义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