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凸透三棱镜结合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对青少年近视的预防控制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谢祥勇 何碧华 +1 位作者 杜惠娟 程子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凸透三棱镜结合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对青少年近视的预防控制作用。方法散瞳检查为低度近视或正视眼,双眼水平隐斜<8△的7~14岁青少年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近视屈光度≥-1.00D者配戴远用近... 目的探讨凸透三棱镜结合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对青少年近视的预防控制作用。方法散瞳检查为低度近视或正视眼,双眼水平隐斜<8△的7~14岁青少年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近视屈光度≥-1.00D者配戴远用近视镜,近视屈光度<-1.00D及正视者不配戴远用近视镜。所有患者看近学习及看电脑时均配戴下加+1.50~+2.00D基底朝内的凸透三棱镜。观察组给予生理性眼操训练干预,每天做两次训练,每次3min。对照组不进行眼操训练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2a测定两组屈光度、眼轴及隐斜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近视屈光度增加-(0.81±0.42)D、眼轴长度增加(0.23±0.21)mm,均低于对照组的-(1.17±0.46)D及(0.32±0.19)mm(均为P<0.05);观察组近隐斜度无明显改变:干预前为-(5.07±2.78)△,干预后为-(4.89±2.34)△(t=0.361,P=0.719),对照组近外隐斜度有所增加:干预前为-(5.29±2.63)△,干预后为-(6.43±2.78)△(t=2.169,P=0.033),干预前后两组远隐斜度无明显改变(观察组t=0.185,P=0.854;对照组t=0.045,P=0.964)。结论近用凸透三棱镜结合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能更有效预防及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同时对长期使用凸透三棱镜所产生的外隐斜增大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凸透三棱镜 视觉生理性眼操 青少年
下载PDF
凸透三棱镜结合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对青少年近视的预防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伍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6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凸透三棱镜结合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对青少年近视的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86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凸透三棱镜预防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生理性眼... 目的探讨凸透三棱镜结合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对青少年近视的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86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凸透三棱镜预防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生理性眼操训练预防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近视预防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屈光度、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光度(-2.07±0.45)D、眼轴长度(24.02±0.76)mm低于对照组的(-2.68±0.62)D、(24.31±0.4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凸透三棱镜配合生理性眼操训练预防控制青少年近视效果更为理想,并能缓解凸透三棱镜长期使用的不良问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透三棱镜 视觉生理性眼操 青少年近视 预防控制效果
下载PDF
视觉生理性眼操对青少年近视的预防控制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傅秀丽 张晓旭 焦演鸽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在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中应用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洛阳博爱眼科医院治疗的104例青少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佩戴凸透三棱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视觉生理... 目的观察在青少年近视预防控制中应用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洛阳博爱眼科医院治疗的104例青少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佩戴凸透三棱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屈光度、眼轴、隐斜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近视屈光度差值、眼轴长度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远隐斜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隐斜度为(-4.78±2.33)棱镜度,小于对照组的(-6.64±2.16)棱镜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生理性眼操训练可减少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近隐斜度数增长,对预防近视发生、控制近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视觉生理性眼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