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象征——信息时代图形语言探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高贵 《装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7,共2页
信息时代图形图像高度密集泛化,图形语言的形象性、视觉影响力的主要性日益突现。本文从概念与形象、意象与形态、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视觉艺术形式融合的层面,分析了图形语言要以独到的形象承载信息唤起情感与思维,以象征性手法不... 信息时代图形图像高度密集泛化,图形语言的形象性、视觉影响力的主要性日益突现。本文从概念与形象、意象与形态、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视觉艺术形式融合的层面,分析了图形语言要以独到的形象承载信息唤起情感与思维,以象征性手法不断拓展图形表现形式,在信息技术全新的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性 意象 视觉象征 图形语言
原文传递
墓葬体系观照下的“镜像”:千佛图像的符号特征、中国化创造与视觉象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诗晓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100,共9页
墓葬千佛图像是墓葬体系和佛教体系共同观照下的思想“镜像”。作为建立在“真实”观念上的形而上学的视觉象征,它兼具表现的“话语性符号”与再现的“呈现性符号”两种基本形态,并表现出“归并实践与观念建构”“借喻的视觉空间”以及... 墓葬千佛图像是墓葬体系和佛教体系共同观照下的思想“镜像”。作为建立在“真实”观念上的形而上学的视觉象征,它兼具表现的“话语性符号”与再现的“呈现性符号”两种基本形态,并表现出“归并实践与观念建构”“借喻的视觉空间”以及“图像叙事中的客观真实”三个方面特征。同时,千佛符号的表征形态还通过佛像式样、佛像手印以及整体图像组合三个方面的中国化努力,重新建构了与中国审美精神对位的理想镜像。通过墓葬体系观照下的镜像书写,作为外来元素的千佛符号得以进入中国传统的墓葬体系,并被赋予“构筑理想化的符号空间“”重塑时间秩序”以及“意义生产”等视觉象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体系 千佛图像 符号特征 中国化创造 视觉象征
原文传递
从影片《时时刻刻》中视觉隐喻与象征的运用看女权主义思想 被引量:2
3
作者 姚范美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2期163-165,共3页
视觉文化对语言文化提出挑战已成为当今文化形态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从视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分析视觉文化以语言无法取代的优势为跨文化语言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并通过解读影片中的视觉隐喻与象征,阐明了一条女性自我认知的道路,... 视觉文化对语言文化提出挑战已成为当今文化形态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从视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分析视觉文化以语言无法取代的优势为跨文化语言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并通过解读影片中的视觉隐喻与象征,阐明了一条女性自我认知的道路,揭示了视觉隐喻与象征无论从修辞功能还是到思维领域的认知功能,给人类以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新视角,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时刻刻》 女权主义思想 视觉隐喻与象征
下载PDF
解构视觉文化语境下英语影片中的视觉隐喻与象征
4
作者 姚范美 戚永慧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66-67,共2页
视觉文化对语言文化提出挑战已成为当今文化形态发展的一大趋势,视觉文化以语言无法取代的优势为跨文化语言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影片中的视觉隐喻与象征无论从修辞功能到思维领域的认知功能,给人类以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新视... 视觉文化对语言文化提出挑战已成为当今文化形态发展的一大趋势,视觉文化以语言无法取代的优势为跨文化语言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影片中的视觉隐喻与象征无论从修辞功能到思维领域的认知功能,给人类以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是通向真实的一种途径。采用影视手段进行语言文化教学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英语影片 视觉隐喻与象征
下载PDF
广场体育艺术团体操创编中“视觉的象征与隐喻”的运用
5
作者 曾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第6期169-170,共2页
该文以团体操创编的主要构成要素——动作造型、队形图案、艺术装饰为基本,浅谈视觉艺术表现中象征与隐喻的运用,解读团体操创编视点的表现手法,为团体操工作者在创编过程中,丰富团体操的"灵魂"提供参考,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 该文以团体操创编的主要构成要素——动作造型、队形图案、艺术装饰为基本,浅谈视觉艺术表现中象征与隐喻的运用,解读团体操创编视点的表现手法,为团体操工作者在创编过程中,丰富团体操的"灵魂"提供参考,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操 创编 视觉象征与隐喻
下载PDF
《绝望主妇》片头视觉隐喻的美国现代女权意识 被引量:8
6
作者 姚范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6-117,共2页
视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媒介,通过这一媒介我们可以从视觉形象的表面形式洞察到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绝望主妇》的片头动画巧妙地运用了视觉隐喻与象征,揭示了现代美国女性面临的困境:生活的种种压力、传统的束缚与现代女... 视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媒介,通过这一媒介我们可以从视觉形象的表面形式洞察到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绝望主妇》的片头动画巧妙地运用了视觉隐喻与象征,揭示了现代美国女性面临的困境:生活的种种压力、传统的束缚与现代女性独立自由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在激化,让这些主妇们几乎绝望,而她们也始终与男权社会给她们的束缚和压力进行着抗争,以获取自己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望主妇》 片头 视觉隐喻与象征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表现主义手法研究
7
作者 李菁菁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0-81,共2页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以其多变的表现主义手法开创了美国现代戏剧的新概念。他用"舞台化"的表现主义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多重而矛盾的人性,痛苦而迷惘的灵魂。试从尤金.奥尼尔中期剧作中常见的心...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以其多变的表现主义手法开创了美国现代戏剧的新概念。他用"舞台化"的表现主义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多重而矛盾的人性,痛苦而迷惘的灵魂。试从尤金.奥尼尔中期剧作中常见的心理象征、视觉象征和听觉象征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他的戏剧创作手法,以期更准确地解读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并为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尔 表现主义手法 心理象征 视觉象征 听觉象征
下载PDF
Jan Haicksz Steen's Woman at Her Toilet: "Provocative Innuendos"
8
作者 Liana De Girolami Cheney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10期1279-1289,共11页
Jan Haicksz Steen (1626-1679), a Dutch actor, poet and painter, engaged the viewer with various innuendos and double entendres in his paintings about Woman at Her Toilet. Decoding the conceits introduces the viewer ... Jan Haicksz Steen (1626-1679), a Dutch actor, poet and painter, engaged the viewer with various innuendos and double entendres in his paintings about Woman at Her Toilet. Decoding the conceits introduces the viewer to Dutch artistic astuteness and popular culture. Steen drew the observer into his picture plane through a series of emblematic vignettes. Although he raised questions about cultural mores, morality, and religiosity, none are judgmental. On the contrary, it is the viewer who might or might not articulate a moral judgment according to personal experiences. For Steen, the imagery, filled with complex conceits, is an artistic visual representation to delight the eyes, tantalize the senses, and maybe even spark the intell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tch bedrooms innuendos emblematic meaning cultural mores music and vanity symbolism
下载PDF
RESEARCH ON SEGMENTATION OF WEED IMAGES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9
作者 Liu Yajing Yang Fan Yang Ruixia Jia Kejin Zhang Hongtao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7年第2期285-288,共4页
In this letter, a segment algorithm based on color feature of images is proposed. The al- gorithm separates the weed area from soil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the color eigenvalue, which is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colo... In this letter, a segment algorithm based on color feature of images is proposed. The al- gorithm separates the weed area from soil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the color eigenvalue, which is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eeds and background in three color spaces RGB, rgb and HSI.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it can get notable effect in segm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lor featur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successful segmentation is 87%-93%.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widely used in other fields which are complicat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mage and facilely influenced in illumination, such as weed identification, tree species discrimination, fruit picking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vision Weed images Color feature Complex illumination SEGMENT
下载PDF
论《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蕴
10
作者 王雪玲 《芒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166,共2页
《看不见的人》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著名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埃里森曾说,“凡是足以为小说提供新思路的一切,我无一不用”。特别是象征主... 《看不见的人》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著名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埃里森曾说,“凡是足以为小说提供新思路的一切,我无一不用”。特别是象征主义的运用,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表达了作家对黑人命运与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身份象征 人物象征 视觉象征
原文传递
原始彩陶装饰纹样与现代视觉传达之漫议
11
作者 赵静 《现代装饰(理论)》 2013年第6期145-145,共1页
现代视觉传达追溯根源,最早的表现形式或许就是原始彩陶上的装饰纹样。它们都是利用视觉图像进行信息传达,所不同的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处理和解决人与物之间视觉信息的交流,而原始彩陶上的装饰纹样则是处理和解决人与人之间或人... 现代视觉传达追溯根源,最早的表现形式或许就是原始彩陶上的装饰纹样。它们都是利用视觉图像进行信息传达,所不同的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处理和解决人与物之间视觉信息的交流,而原始彩陶上的装饰纹样则是处理和解决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神之间的视觉信息交流。因此,这两种跨越万年的视觉信息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了解和掌握了原始彩陶装饰纹样的涵义对于设计现代的视觉传达中的任何一种形式,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将彩陶纹样内在的象征涵义运用于当代的设计中,从而设计出可以引起人们共鸣的现代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彩陶 装饰纹样 现代视觉传达 视觉图像 视觉象征
原文传递
视觉演化与政治建构——以毛泽东视觉形象变迁(1937-1949年)为例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伟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4-72,共9页
本文基于对视觉文献的图像学梳理,通过分析1937年至1949年间各种媒介上以毛泽东为主题的视觉表现,指出这种表现不断向抽象化和符号化方向演化的趋势,由此对毛泽东图像和毛泽东符号做了区分。本文进而指出,毛泽东图像向毛泽东符号演化的... 本文基于对视觉文献的图像学梳理,通过分析1937年至1949年间各种媒介上以毛泽东为主题的视觉表现,指出这种表现不断向抽象化和符号化方向演化的趋势,由此对毛泽东图像和毛泽东符号做了区分。本文进而指出,毛泽东图像向毛泽东符号演化的动力,在于中共革命的政治进程推动了对视觉象征体系的需求,而这一视觉象征体系最终正是围绕毛泽东符号建立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象征体系 视觉演化 政治建构
原文传递
“江山·人民——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在上海举行
13
作者 辛文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37,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同一性、一体性关系。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视觉象征,是中国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的形象反映。新时代以来,一批具有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同一性、一体性关系。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视觉象征,是中国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的形象反映。新时代以来,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画家,勇于突破传统图式,以富有表现力的笔墨,描绘时代新貌,映现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图式 中国哲学思想 中国文化精神 时代精神 中国画 创新精神 视觉象征 美学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