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论学科建设时代课题笔谈——视角互补是教学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1
作者 徐继存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视角互补 教学论 教学论研究 学术个性 思维方式
下载PDF
互补发展视角下小学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探究
2
作者 曹璐 《求知导刊》 2024年第20期23-25,共3页
语文与英语都有着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等特性,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是理性的选择。此举能促进二者间的良性互补,为各自的教学发展提供沃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探究小学语文... 语文与英语都有着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等特性,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是理性的选择。此举能促进二者间的良性互补,为各自的教学发展提供沃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探究小学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教学的实际意义、面临的问题以及基本策略,切实当好新课标所赋予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有效突破语文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壁垒,拓宽语文教学的视野,使其更有深度和温度,让语文教学绽放出异彩,全面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发展视角 小学语文 英语学科 融合教学 策略探究
下载PDF
言语幽默生成机制的认知探究——SCF、CI与CB三维互补视角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国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9,共5页
言语本身很难有幽默可言,其生成机制在于人们对世间的一切都有一个基本的常规认知框,这个框架经过转换和整合产生了反差效应。幽默正是利用这种反差效应所产生的不一致现象(incongruity),才诱发了人们轻松而愉快的笑声。
关键词 常规认知框架 概念整合 认知反差效应 生成机制 SCF CI CB 三维互补视角
下载PDF
基于互补性视角的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问题分析
4
作者 武璟 刘磊 《商业会计》 2014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高低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因素大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互补视角来进行分析。本文在概括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基于互补性角度来探析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理论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高低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因素大致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互补视角来进行分析。本文在概括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基于互补性角度来探析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理论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一定的政策性建议,以从理论上进一步拓宽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研究方法和领域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透明度 互补视角
下载PDF
论互补设计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晓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6,共3页
我们在具体的设计和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在创意阶段,感觉到看似内容与形式恰恰是相反的甚至是互斥的思想和体系,最终却往往又看到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在设计研究中我们要采用"互补的理解"、"互补的视... 我们在具体的设计和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在创意阶段,感觉到看似内容与形式恰恰是相反的甚至是互斥的思想和体系,最终却往往又看到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在设计研究中我们要采用"互补的理解"、"互补的视角"、"互补的方法",必将使我们的认识力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理解 互补视角 互补方法 设计方法论
下载PDF
互补设计方法的认知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潇娴 何晓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6,共4页
通过对"互补"的理解,得知互补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规律、一种哲学思想、一种科学原理、一种手段,还可以作为一种设计思维与方法即"互补设计方法"(何晓佑,2011);进而,笔者从设计的多元性、系统性、抉择行为的权变性、... 通过对"互补"的理解,得知互补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规律、一种哲学思想、一种科学原理、一种手段,还可以作为一种设计思维与方法即"互补设计方法"(何晓佑,2011);进而,笔者从设计的多元性、系统性、抉择行为的权变性、问题求解的多样可能性等方面出发,以"互补视角"构建设计认知模式;最终,完成正向与反向视角、求同与求异视角、自我与非我视角、有序与无序视角、传统与未来视角等设计认知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理解 认知模式 互补设计方法 互补视角
下载PDF
在分与合之间——教育学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辨正 被引量:7
7
作者 程天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16,共6页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其考察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基于多种不同的视角。基于不同视角的分科研究,根源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现实的无限性之间的基本矛盾,满足着专业分化与研究者“栖身”的实际需要。但我国教育研究的一个突...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其考察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基于多种不同的视角。基于不同视角的分科研究,根源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现实的无限性之间的基本矛盾,满足着专业分化与研究者“栖身”的实际需要。但我国教育研究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各分支学科的自我封闭色彩较浓,不同学科之间往往过于强调独立与独自,忽视关联与协作;与学科之间有“分”无“合”的问题相联的现象便是中国教育学界长期以来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批评与理论争鸣,对话之难、协作之难似已成为一种顽症。故此,教育学分支学科当在深入研究各自“学科层面”的前提下加强结合与融通,以便达到对教育问题的全面把握与整体解决,并促进不同学科的彼此互济与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分支学科 视角互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