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角度针头行颈外静脉穿刺的体会
1
作者 孙桂芝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55-56,共2页
对婴幼儿采血颈外静脉穿刺常因下颌角及耳廓障碍,造成穿刺失败。为提高穿刺成功率,我们摸索出角度针头穿刺法,经3年多临床实践验证,患儿痛苦小,方法可靠,成功率高。现将其操作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一、针头角度制作取5.5~7号针头。
关键词 颈外静脉穿刺 角度针 操作方法 常因 角度 尖斜面 下颌角 穿刺点 实践验证 部位
下载PDF
CT定位下风池穴安全针刺角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方继良 王映辉 +4 位作者 张民 凌继华 黄石玺 邵淑娟 乐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7-289,共3页
本文初步研究了风池穴CT定位下拟刺向 3个方向 (鼻尖、对侧内眦和对侧眼球 )的安全进针空间角度和危险角度。结果刺向对侧眼球危险性最大 ,将伤及延髓 ;刺向鼻尖方向危险性最小 ,只会伤及椎动脉 ;刺向对侧眼内眦时 ,将伤及椎动脉 。
关键词 风池穴 刺深度 CT定位 角度
下载PDF
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与偏头痛针刺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1
3
作者 余晓璐 范刚启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8期76-79,共4页
从偏头痛疾病因素、针刺穴位、针刺方向、针刺角度、针刺深度以及针刺的工具,对目前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结果表明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三位一体,具有不可分割性,但为了研究的需要,可以选用多... 从偏头痛疾病因素、针刺穴位、针刺方向、针刺角度、针刺深度以及针刺的工具,对目前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结果表明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三位一体,具有不可分割性,但为了研究的需要,可以选用多因素系统研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角度 刺方向 刺深度
下载PDF
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针刺角度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傅俊钦 赵百孝 《吉林中医药》 2011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3种针刺角度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与皮肤表面呈平行方向按压扳机点(条索状硬结),病患最感疼痛的方向定义为痛点方向。将90位确诊为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平刺(15°)组、斜...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3种针刺角度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与皮肤表面呈平行方向按压扳机点(条索状硬结),病患最感疼痛的方向定义为痛点方向。将90位确诊为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平刺(15°)组、斜刺(45°)组与直刺(90°)组等3组,每一组有30位患者。针刺时间均为5 min,并进行疗效比较。按压力量值之测定:采用指针式拉压力计规范所有按压力量,每一次实验前后,实验者使用指针式拉压力计之按压方式,包括按压位置、方向、力量等,必须严格规定其一致性。本实验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之数字量表评定疼痛缓解的临床疗效。结果:平刺(15°)组针刺前后疼痛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斜刺(45°)之针刺前后疼痛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刺(90°)组针刺前后疼痛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刺组平均减分率(73.9%)、完全缓解率(43.3%)、显愈率(60.0%)均明显优于斜刺组(54.2%,13.4%,36.7%)与直刺组(37.8%,3.3%,16.7%)。总有效率平刺组(96.7%)与斜刺组(86.7%)均明显优于直刺组(60%)。3种针刺角度互相比较,疼痛缓解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刺组较斜刺组与直刺组更能有效缓解肌筋膜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痛为腧 肌筋膜疼痛综合症 角度 扳机点 痛点方向
下载PDF
静脉输液拔针角度与疼痛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利 《现代临床护理》 2007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角度与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根据不同拔针角度随机分为4组,即A组5,°B组10,°C组15,°D组20°;在输液完毕后,以不同角度快速拔针,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方法,...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角度与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根据不同拔针角度随机分为4组,即A组5,°B组10,°C组15,°D组20°;在输液完毕后,以不同角度快速拔针,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方法,测量每个患者的疼痛得分,采用组间比较。结果A组与其他各组的疼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和B组与D组之间疼痛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拔针角度越大,疼痛越明显,建议拔针最佳角度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静脉输液 角度
下载PDF
新生儿血糖筛查足跟采血针刺角度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日清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1113-1113,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足跟采血 角度 血糖筛查 神经系统后遗症 采血成功率 出血量 常见病 直刺法 血糖仪
下载PDF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与针效关系探讨 被引量:23
7
作者 宋越 马良宵 +2 位作者 王俊翔 甘莹莹 母杰丹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5-8,共4页
本研究总结分析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的研究现状,为优化临床针刺方案及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研究提供可能的思路。检索毫针刺法影响针效的相关文献,重点对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影响针效的作用环节及规律进行总结分析。针刺的角度、方向、深... 本研究总结分析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的研究现状,为优化临床针刺方案及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研究提供可能的思路。检索毫针刺法影响针效的相关文献,重点对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影响针效的作用环节及规律进行总结分析。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对针效的影响各不相同,选择与病证相适应的刺法是提高针效的关键。毫针刺法与针效的关系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尚缺乏临床试验与机理研究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 刺方向 刺深度
下载PDF
日月穴针刺安全深度和角度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候静 李晓陵 程为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日月穴的安全性,为针刺日月穴的安全操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MR I扫描双侧日月穴的解剖结构;测量日月穴与内部各重要组织的距离、角度及向外、向内、向上、向下各方向上15°、30°、45°时危险深度。结果:向... 目的:探讨针刺日月穴的安全性,为针刺日月穴的安全操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MR I扫描双侧日月穴的解剖结构;测量日月穴与内部各重要组织的距离、角度及向外、向内、向上、向下各方向上15°、30°、45°时危险深度。结果:向上针刺左日月穴时,各个角度均需注意深度。左右侧日月穴直刺深度有差别,针刺时需差别对待。左右侧日月穴斜刺15°、45°时针刺深度无显著差别,针刺时无需差别对待。左右侧日月穴向内斜刺30°时有差别,针刺时需差别对待。BM I指数越大角度越大、深度越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穴 MRI 刺安全 刺深度 角度
下载PDF
经筋病针刺角度与疗效关系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章海娟 涂明琦 +2 位作者 周舒宁 孙晶 方剑乔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1期53-54,共2页
针刺角度是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部分疾病,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对疾病的疗效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经筋病的治疗中尤以为重。经筋病,是有别于经脉病的另一大类疾病范畴,但尚无明确定义。目前较为公认的是:在中医"... 针刺角度是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部分疾病,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对疾病的疗效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经筋病的治疗中尤以为重。经筋病,是有别于经脉病的另一大类疾病范畴,但尚无明确定义。目前较为公认的是:在中医"皮脉肉筋骨"层次上,经筋病包含了肌腱、韧带、筋膜等损伤为主的“筋”病和肌肉损伤为主的“肉”病[1],即病位主要在筋肉系统,临床症状常见疼痛和运动障碍M,如膝骨关节炎、脓骨外上髁炎、中风后痉挛状态、坐骨神经痛、扭挫伤、背部筋膜炎等运动神经系统疾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 经筋病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哑门穴针刺角度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传香 吕秀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9-390,共2页
目的:取得哑门穴针刺角度的安全范围。方法:取1120例MRI正中矢状位T1加权像,分别测量体表哑门穴至水平相对寰、枢椎椎间的连线与体表哑门穴至枕骨大孔后缘连线、寰椎后弓上缘连线所夹的角度,并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哑门穴安... 目的:取得哑门穴针刺角度的安全范围。方法:取1120例MRI正中矢状位T1加权像,分别测量体表哑门穴至水平相对寰、枢椎椎间的连线与体表哑门穴至枕骨大孔后缘连线、寰椎后弓上缘连线所夹的角度,并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哑门穴安全针刺角度,男性为16.27±7.68~29.46±7.32度,女性18.46±4.81~33.61±7.83度。且向上斜刺的危险角度范围与头颅俯仰程度呈负相关,即头颅后仰角度越大,刺入枕骨大孔的危险角度范围越小。针刺哑门穴的正确体位是仰头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门穴 角度 研究 刺方向 刺深度
下载PDF
翳风穴针刺深度及角度CT定位探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惠林 王玉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8期24-24,共1页
目的:探讨翳风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贝尔麻痹的最佳进针深度与角度。方法:应用CT技术对翳风穴的进针深度、角度、相关组织进行扫描观察,并获取影像学资料。结果:当7号腰椎穿刺针与人体矢状面约120°、与人体冠状面约45°、进针... 目的:探讨翳风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贝尔麻痹的最佳进针深度与角度。方法:应用CT技术对翳风穴的进针深度、角度、相关组织进行扫描观察,并获取影像学资料。结果:当7号腰椎穿刺针与人体矢状面约120°、与人体冠状面约45°、进针深度约3.5cm时,穿刺针针尖可达茎乳孔处,即最佳进针深度、角度。结论:应用翳风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贝尔麻痹,掌握最佳进针深度与角度是关键,且改进后的方法优于传统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翳风 刺深度 角度 CT定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肾穿刺活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义强 陈协宏 吴耿茂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方法在肾活检中的应用安全性及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12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行肾穿刺的3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6月~2015年4月采用固定角度支架肾穿刺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垂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采用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方法在肾活检中的应用安全性及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12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行肾穿刺的3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6月~2015年4月采用固定角度支架肾穿刺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垂直进针),2015年5月~2019年12月采用可变角度穿刺支架肾穿刺的31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按照穿刺角度分为A组(15°,132例)、B组(25°,91例)、C组(35°,56例)、D组(45°,37例)。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间以及实验组各分组间的穿刺成功率、标本良好率、标本长度、肾小球数、术后镜下尿红细胞增多发生率、肾周血肿发生率、肉眼血尿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0%。实验组的标本良好率、标本长度、肾小球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镜下尿红细胞增多发生率、肉眼血尿发生率、术后0及72 h肾周血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A、B、C、D组的标本良好率、标本长度、肾小球数、术后镜下尿红细胞增多发生率、肉眼血尿发生率、术后0及72 h肾周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角度斜行进针,个体化的穿刺角度,明显提高穿刺活检获得穿刺标本的肾小球数,同时并不增加穿刺活检的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穿刺 活检 B超 角度斜行进
下载PDF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选择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熙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13期135-136,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选择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髂胫束综合征患者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按中医辨证治疗所选穴位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按中医辨证治疗所选穴位采用不同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治...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角度方向深度的选择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髂胫束综合征患者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按中医辨证治疗所选穴位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按中医辨证治疗所选穴位采用不同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按中医辨证治疗所选穴位采用不同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方向深度 髂胫束综合征 穴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肾穿刺活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湃 陈洁 +1 位作者 李慧敏 黄泽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2010-201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行肾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与...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行肾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与对照组(固定角度垂直进针)各45例。对比两组间以及观察组不同进针角度(25°、35°、45°)取材效果、活检取材次数、获取标本长度、肾小球数指标,随访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取材良好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同进针角度取材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检取材次数为(1.10±0.21)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34±0.15)次],标本长度与肾小球数分别为(16.48±3.73)mm、(28.63±5.75)个,大于对照组[(11.94±2.57)mm、(19.59±6.3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进针角度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穿刺活检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能够提高取材满意度,在获得标本长度及肾小球数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且不同穿刺进针角度安全性及效果相当,斜行进针的角度对取材效果、取材次数、标本长度和肾小球个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活检术 超声引导 经皮多角度斜行进 标本长度 肾小球数 并发症
下载PDF
浅谈秩边穴的针刺角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亚宁 《针灸临床杂志》 1995年第Z1期70-71,共2页
浅谈秩边穴的针刺角度:秩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二十一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甲乙》)。胞盲直下,在骶管裂孔旁开3寸,俯卧取穴。秩边穴主治下肢痿痹,大小便不利诸症。对于针刺角度各家论述甚少,笔者就秩边穴运用不同角... 浅谈秩边穴的针刺角度:秩边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二十一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甲乙》)。胞盲直下,在骶管裂孔旁开3寸,俯卧取穴。秩边穴主治下肢痿痹,大小便不利诸症。对于针刺角度各家论述甚少,笔者就秩边穴运用不同角度针刺这一问题作一浅晰。直刺秩边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边穴 角度 坐骨神经痛 放电感 西安市 沉重感 下肢痿痹 骶管裂孔 中医诊断 小便不利
下载PDF
不同角度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神民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1年第1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效果。方法将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270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留置针常规穿刺术组,30°~45°穿刺术组,45°~60°穿刺术组,每组各90例,比较三组穿刺术效果。结果 30°~45...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效果。方法将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270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留置针常规穿刺术组,30°~45°穿刺术组,45°~60°穿刺术组,每组各90例,比较三组穿刺术效果。结果 30°~45°穿刺术组穿刺成功率、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该组患者疼痛程度、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除疼痛程度外,其余各项也优于45°~60°穿刺术组(p<0.05)。结论以30°~45°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穿刺术 角度 穿刺术
下载PDF
针刺角度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志凤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28-29,18,共3页
针刺角度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北辰中医医院徐志凤针刺角度是直接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迄今为止,很多针灸著作只能调腧穴的某一种角度,而忽视了针刺角度。然而同一腧穴采用不同的针刺角度对提高该穴的治疗作用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针刺角度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北辰中医医院徐志凤针刺角度是直接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迄今为止,很多针灸著作只能调腧穴的某一种角度,而忽视了针刺角度。然而同一腧穴采用不同的针刺角度对提高该穴的治疗作用有很大的临床意义。现对同一腧穴的不同针刺角度在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疗法 角度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弯针头行小儿颈外静脉穿刺体会
18
作者 阎曼 王英杰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76-76,共1页
颈外静脉采血,是婴幼儿采血常选用的血管,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因下颌角及耳廓障碍造成穿刺失败,又因操作时患儿呈头部后仰45°角易影响患儿脑部血液回流,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作者采用了弯针头颈外静脉穿刺法,经临床实践验... 颈外静脉采血,是婴幼儿采血常选用的血管,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因下颌角及耳廓障碍造成穿刺失败,又因操作时患儿呈头部后仰45°角易影响患儿脑部血液回流,为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作者采用了弯针头颈外静脉穿刺法,经临床实践验证,忠儿痛苦小,方法可靠,成功率高,现将其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穿刺 操作方法 常因 临床穿刺 角度 无菌操作 下颌角 角度针 尖斜面
下载PDF
上脘穴的针刺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磊 程为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12期46-49,共4页
目的:在MRI定位下观察上脘穴的针刺安全深度和角度,为安全针刺该穴提供参考数据,避免针刺意外的发生。方法:选择BMI指数在规定范围内的成年健康志愿者,在MRI定位下进行观察和测量上脘穴的针刺深度和角度,安全深度≤危险平均深度×7... 目的:在MRI定位下观察上脘穴的针刺安全深度和角度,为安全针刺该穴提供参考数据,避免针刺意外的发生。方法:选择BMI指数在规定范围内的成年健康志愿者,在MRI定位下进行观察和测量上脘穴的针刺深度和角度,安全深度≤危险平均深度×75%,安全角度≤危险平均角度-10°,通过SPSS18.0软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脘穴直刺危险深度,男女各组间对比有差别(P<0.05),且男性直刺危险深度与BMI指数有相关性;其针刺危险角度,男女各组间对比无差别(P>0.05),且与身高、体重、BMI指数无相关性。结论:上脘穴直刺时要考虑男女性别和BMI指数的因素,在针刺危险角度方面无需考虑性别、身高、体重及BMI参数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脘穴 刺安全性 刺深度 角度
下载PDF
基于立体结构与刺法的腧穴观探析
20
作者 蔺远全 陈采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7期18-22,共5页
腧穴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结构,临床应用时往往需要针具以一定的角度刺入腧穴一定的深度,而刺激到不同层次的组织结构,从而发挥不同的临床效应。文章通过经典文献回顾、不同深浅/角度针刺的穴效关系临床研究和不同刺法的穴效关系机制研究等... 腧穴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结构,临床应用时往往需要针具以一定的角度刺入腧穴一定的深度,而刺激到不同层次的组织结构,从而发挥不同的临床效应。文章通过经典文献回顾、不同深浅/角度针刺的穴效关系临床研究和不同刺法的穴效关系机制研究等方面,探讨腧穴的不同组织结构对腧穴效应的影响。并提出理解腧穴主治时,需基于腧穴的立体结构与刺法,具体表述其同一腧穴不同刺法刺激到不同的组织结构可治疗的具体病症,以期进一步加深对腧穴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立体结构 刺深浅 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