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拉桥钢锚梁索导管制造误差限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晓宇 单德山 李乔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确定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钢锚梁索导管制造角度偏差限值,采用结构空间几何分析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钢锚梁索导管制造时空间角度计算、斜拉桥施工中斜拉索空间角度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某长江公路叠合-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钢... 为确定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钢锚梁索导管制造角度偏差限值,采用结构空间几何分析与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钢锚梁索导管制造时空间角度计算、斜拉桥施工中斜拉索空间角度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某长江公路叠合-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钢锚梁制造时锚垫板法线和索导管制造轴线的空间角度、以及成桥状态下斜拉索塔端空间角度进行了计算,通过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得到了索导管制造角度的偏差限值。分析结果表明:钢锚梁索导管制造中,应重点控制锚垫板法线与索导管制造轴线夹角偏差限值和索导管制造轴线与理论轴线夹角偏差限值;两个限值在数值上具有一致性;当钢锚梁索导管制造角度在偏差限值内时,可确保斜拉索与索导管内壁不发生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锚梁 索导管 锚垫板 制造角度 角度偏差
下载PDF
数字线划图的冗余点检查方法比较研究
2
作者 易俊华 许泉立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48-53,共6页
冗余点检查是GIS数据处理中的常见问题,对提升空间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数字线划图冗余点检查为例,阐述了冗余点检查的4种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并选取了垂距法和角度限值法作为检查算法的理论基础。然后,基于ArcEngine提供的组... 冗余点检查是GIS数据处理中的常见问题,对提升空间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以数字线划图冗余点检查为例,阐述了冗余点检查的4种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并选取了垂距法和角度限值法作为检查算法的理论基础。然后,基于ArcEngine提供的组件开发方式,设计并实现了数字线划图冗余点可视化交互检查程序。最后,利用所开发的检查工具,测试并对比了2种冗余点检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检测性能与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垂距法对较平缓的线条检查效果更好,角度限值法对弯曲程度较大且长度较长的线条检查效果更好。在实际使用中,建议根据数据特点和应用需求综合选择合适的冗余点检查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线划图 冗余点检查 垂距法 角度限值 GIS组件式开发
下载PDF
盘锦地区悬挑脚手架连墙件上斜连结的使用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磊 《建筑安全》 2015年第1期56-58,共3页
连墙件是高层建筑较多采用的悬挑脚手架不可或缺的稳定构件,水平或下斜设置是其使用要求,但由于施工原因,上斜现象较多出现。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使用手册标准及要求,结合在建工程悬挑部位高度、脚手架间距等实际施工因素,通过力学模型... 连墙件是高层建筑较多采用的悬挑脚手架不可或缺的稳定构件,水平或下斜设置是其使用要求,但由于施工原因,上斜现象较多出现。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使用手册标准及要求,结合在建工程悬挑部位高度、脚手架间距等实际施工因素,通过力学模型和风荷载计算得到目前盘锦地区悬挑部位高度、脚手架间距应用较多情况下的连墙件上斜拉结的角度限值。在限值范围内进行上斜拉结,可避免脚手架体系失稳;对于悬挑部位高度、脚手架间距应用的其他情况,上斜拉结角度限值也可通过该方法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挑脚手架 连墙件 上斜拉结 角度限值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控制网测量三个技术指标的探讨和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段太生 周适 +1 位作者 晏勇 王靠省 《铁道勘察》 2019年第5期21-25,共5页
高速铁路控制网测量有3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GNSS二次复测与第一次复测较差判别指标、隧道洞外GNSS坐标反算与全站仪实测角度较差的限差判别指标、GNSS坐标反算与全站仪实测并经过投影改正后的距离较差的限差判别指标,但这3个技术指标... 高速铁路控制网测量有3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GNSS二次复测与第一次复测较差判别指标、隧道洞外GNSS坐标反算与全站仪实测角度较差的限差判别指标、GNSS坐标反算与全站仪实测并经过投影改正后的距离较差的限差判别指标,但这3个技术指标在《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中并未作明确规定。大量实测数据表明,GNSS二次复测与第一测复测坐标较差在5mm内是可被接受的。根据GNSS和全站仪两种不同测量方式的先验中误差,并按照误差传播定律进行公式推导,提出GNSS坐标反算的角度、距离值与全站仪实测结果较差限差的计算公式。通过较差限差公式,可以较为直观地判别GNSS和全站仪两种不同测量方式的结果是否互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全站仪 二次复测 角度较差 距离较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