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地区角腹蚁属和卡蚁属新种记述(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正会 郑哲民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中国西南地区角腹蚁属和卡蚁属新种记述(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徐正会,郑哲民(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62)本文报道了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2个蚂蚁新种。新种女蜗角腹蚁Recurvidrisnuwa... 中国西南地区角腹蚁属和卡蚁属新种记述(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徐正会,郑哲民(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62)本文报道了在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2个蚂蚁新种。新种女蜗角腹蚁Recurvidrisnuwa,sp.nov.与弯刺角腹蚁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蚁科 角腹蚁属 卡蚁属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Orexin-A和RJR-2403影响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的比较
2
作者 储婉玉 李妍 +5 位作者 甄骋 盛鑫 何光侣 徐爱萍 张环环 郑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究食欲素-A(orexin-A)和α_(4)β_(2)-N型乙酰胆碱受体(α_(4)β_(2)-nAChR)选择性激动剂RJR-2403分别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影响的差异。方法:应用8~12 d新生SD大鼠,麻醉后游离出颈端至骶部的脊髓,保留腰骶... 目的:探究食欲素-A(orexin-A)和α_(4)β_(2)-N型乙酰胆碱受体(α_(4)β_(2)-nAChR)选择性激动剂RJR-2403分别对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影响的差异。方法:应用8~12 d新生SD大鼠,麻醉后游离出颈端至骶部的脊髓,保留腰骶膨大节段并制备切片。切片孵育30min,采用木瓜蛋白酶消化19~22 min,转常温孵育45~60 min。沿中央管切取脊髓腹角,使用口径从大到小的巴斯德吸管急性机械分离神经元,静置20 min待细胞贴壁,在倒置显微镜下利用膜片钳记录良好的神经元,联合药理学方法进行功能性研究。在电流钳记录模式下,观察orexin-A和RJR-2403分别对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放电(动作电位)的影响,并比较多种参数的差异。结果:(1)本研究应用急性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进行膜片钳记录,所记录的神经元胞体完整,形态多样,能发出较多突起且有分支;(2)给予orexin-A前的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的频率[(3.55±0.66)Hz]低于给药后[(8.26±3.31)Hz](P<0.01),给药前动作电位幅值[(95.28±7.21)mV]高于给药后[(85.15±5.80)mV](P<0.05),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半幅时程无明显变化;(3)应用RJR-2403前,腹角神经元的静息电位[(-66.67±43.38)mV]高于给药后[(-60.48±3.38)mV](P<0.01),给药前放电频率[(2.74±1.60)Hz]低于给药后[(8.94±3.14)Hz](P<0.001),给药前动作电位幅值[(84.96±4.85)mV]高于给药后[(73.77±5.42)mV](P<0.01),给药前半幅时程[(4.34±1.52)ms]低于给药后[(5.39±1.80)ms](P<0.01)。结论:Orexin-A和RJR-2403对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均具有正性调制作用,但对于静息电位、半幅时程存在不同作用,可能源于促代谢型受体和促离子型受体介导的作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欲素-A α_(4)β_(2)-N型乙酰胆碱受体 RJR-2403 脊髓神经元 自发动作电位
下载PDF
临床浓度的依托咪酯对脊髓腹角神经元GABA和甘氨酸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甄骋 靳娜 +5 位作者 杨鑫宇 李妍 储婉玉 张环环 徐爱萍 郑超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浓度依托咪酯(ET)对脊髓腹角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诱导的电流和甘氨酸(Gly)诱导的电流的幅度及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以7~14日龄的新生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含腰骶膨大的脊髓切成厚度为300~500μm的薄片,经酶解消化... 目的:研究临床浓度依托咪酯(ET)对脊髓腹角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诱导的电流和甘氨酸(Gly)诱导的电流的幅度及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以7~14日龄的新生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含腰骶膨大的脊髓切成厚度为300~500μm的薄片,经酶解消化后,机械吹打含腹角的切片,分离出单个神经元后进行穿孔膜片钳记录。在电压钳模式下(V H=-70 mV),分别使用GABA(0.1 mmol/L)和Gly(30.0μmol/L)在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上诱发出电流,并研究临床浓度的ET对这两种电流的峰电流、稳态电流的幅度和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相当于临床浓度的3.0μmol/L的ET自身无法在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上诱发出电流。但使用3.0μmol/L的ET对记录的神经元预处理2 min后,与对照电流相比,能够增大GABA峰电流幅度和稳态电流幅度(P<0.01)。使用3.0μmol/L的ET预处理2 min后,与对照电流相比,能够增大Gly峰电流幅度和稳态电流幅度(P<0.01)。同时,3.0μmol/L的ET预处理2 min缩短了GABA电流的上升时间(RT)(P<0.01),而延长了其衰减时间(DT)(P<0.01)。使用相同浓度的ET预处理2 min后,Gly电流的RT缩短(P<0.01)而DT延长(P<0.01)。结论:临床浓度的ET对脊髓腹角神经元的GABA和Gly峰电流和稳态电流的幅度皆有增强作用,并且对GABA电流和Gly电流这两种电流的激活和失敏动力学指标皆具有差异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GABA电流 Gly电流 脊髓神经元 膜片钳记录
下载PDF
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腹角中GAP-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鲁梦倩 王磊 +6 位作者 周嫱 陈国勇 姚斌彬 梅旭晖 吴剑聪 潘璠 于天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092-2094,I0007,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腹角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模型,通过斜板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脊髓腹角中GAP... 目的:观察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腹角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夹持损伤模型,通过斜板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脊髓腹角中GAP-43表达情况,进而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造模后7 d模型组大鼠斜板试验结果表明,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明显降低(P<0.01);电针治疗10次后,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且已接近正常组水平;电针治疗20次后,电针治疗组已达到甚至超过正常组水平,且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结果:造模后7 d,模型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GAP-43表达有明显升高(P<0.05);电针治疗10次、20次后,电针治疗组的GAP-43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以通过提高相应节段脊髓腹角中GAP-43的释放,从而促进神经元的发育和再生,最终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坐骨神经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43 脊髓
下载PDF
豚鼠脊髓腹角神经元线状溶酶体酶细胞化学研究及其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莉 石玉秀 孙桂媛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0-403,T012,13,共5页
为探讨豚鼠脊髓腹角神经元是否存在线状溶酶体及其酶细胞化学活性分布特点,用偏磷酸酶(Metaphosphatase,MPase)和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ase)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和电子探针X射... 为探讨豚鼠脊髓腹角神经元是否存在线状溶酶体及其酶细胞化学活性分布特点,用偏磷酸酶(Metaphosphatase,MPase)和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ase)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和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分析技术,证实豚鼠脊髓腹角神经元存在线状溶酶体(Nematolysosome,NLY),同时于原位测定NLY内的铅含量以反映酶活性强弱。MPase和ACPase反应产物分布于圆形溶酶体和NLY,同时在高尔基复合体的部分扁囊也有酶活性,表明该酶是在高尔基复合体上加工后输送至溶酶体。在神经元胞体、突起及突触前成分中均有呈MPase阳性和ACPase阳性的NLY的分布,并和线粒体紧密相贴,提示酶是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的NLY从胞体输送到神经终末,可能参与神经递质的降解及神经元代谢物质的处理。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分析测定结果,MPase活性强于ACPase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溶酶体 脊髓 神经元 酶细胞化学
下载PDF
中国寄生于林木食叶害虫的短角平腹小蜂属(膜翅目,旋小蜂科)四新种记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姚艳霞 杨忠岐 赵文霞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5-160,共6页
记述了短角平腹小蜂属Mesocomys Cameron(膜翅目,旋小蜂科)4新种:枯叶蛾短角平腹小蜂M.trabalae sp.nov.,短柄短角平腹小蜂M.breviscapis sp.nov.,落叶松短角平腹小蜂M.superansi sp.nov.,中华短角平腹小蜂M.sinensi ssp.nov.。它们均... 记述了短角平腹小蜂属Mesocomys Cameron(膜翅目,旋小蜂科)4新种:枯叶蛾短角平腹小蜂M.trabalae sp.nov.,短柄短角平腹小蜂M.breviscapis sp.nov.,落叶松短角平腹小蜂M.superansi sp.nov.,中华短角平腹小蜂M.sinensi ssp.nov.。它们均寄生于我国重要的食叶害虫的卵,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同时,编制了我国短角平腹小蜂属种的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旋小蜂科 小蜂属 新种 鳞翅目食叶害虫
下载PDF
急性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膜片钳记录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凌云 张环环 +2 位作者 查盈盈 郑超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11-515,共5页
目的:建立急性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膜片钳记录技术以深入研究脊髓腹角神经元上受体的作用。方法:选用6~11 d的新生SD大鼠,麻醉后分离出含腰骶膨大的脊髓,制备切片,给予酶消化,切除背角,将腹角吹打分离出单细胞,进行膜片钳记录。结果:(1... 目的:建立急性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膜片钳记录技术以深入研究脊髓腹角神经元上受体的作用。方法:选用6~11 d的新生SD大鼠,麻醉后分离出含腰骶膨大的脊髓,制备切片,给予酶消化,切除背角,将腹角吹打分离出单细胞,进行膜片钳记录。结果:(1)分离的腹角神经元形态良好,胞体呈纺锤形、三角形和多边形伴多条细长突起;(2)7个神经元记录到自发动作电位,其细胞电生理特性为:静息电位(-61.88±16.70)mV;阈电位(-47.39±8.02)mV;锋电位幅值(55.79±17.17)mV;超射(8.39±7.70)mV;放电频率(13.54±9.97)Hz;(3)7个神经元给予1 mmol/L谷氨酸诱发电流幅值(324.56±90.54)pA,翻转电位(19.43±12.10)mV;8个神经元给予2 mmol/L尼古丁诱发电流幅值(296.91±77.44)pA,翻转电位(29.06±14.88)mV。结论:急性分离脊髓腹角神经元膜片钳记录技术切实可行,可用于脊髓腹角神经元相关调质或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急性分离 神经元 膜片钳记录 新生大鼠
下载PDF
大鼠脊髓半横断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VIP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秀军 王旭 +2 位作者 章为 周雪 王廷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076-2077,共2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半横断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取半横断损伤位点尾侧L_3节段脊髓作冰冻切片,运用VIP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片。观察并计数脊髓半横断后两侧腹角VIP阳性...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半横断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取半横断损伤位点尾侧L_3节段脊髓作冰冻切片,运用VIP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片。观察并计数脊髓半横断后两侧腹角VIP阳性神经元数。结果VIP主要分布在正常大鼠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胞浆内。脊髓半横断后3 d,两侧VIP阳性神经元数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P<0.05)。此后非手术侧7和21 d组较正常组仍增加(P<0.05),但在手术侧7和21 d组较正常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脊髓半横断后腹角神经元VIP表达明显增加,提示VIP可能与脊髓损伤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半横断 脊髓 血管活性肠肽(VIP) 运动神经元
下载PDF
丽腹弓角鳃金龟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3
9
作者 魏学红 王建洲 赵兴玉 《昆虫知识》 CSCD 1999年第3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鳃金龟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下载PDF
低血钙大鼠脊髓腹角钙结合蛋白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昭金 万选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4-177,I014,共5页
为观察低血钙对神经元内钙结合蛋白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了低血钙大鼠脊髓腹角内钙结合蛋白(CaBP)免疫反应(CaBP\|IR)神经元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大鼠脊髓腹角内CaBP-IR神经元较少,主要位于运动神经... 为观察低血钙对神经元内钙结合蛋白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了低血钙大鼠脊髓腹角内钙结合蛋白(CaBP)免疫反应(CaBP\|IR)神经元的变化。正常情况下,大鼠脊髓腹角内CaBP-IR神经元较少,主要位于运动神经元的腹侧,为一些中小型神经元。低血钙4周以上的大鼠,腹角内阳性细胞的数量和纤维密度显著增加。此时,阳性神经元明显分为3群:内侧群位于腹角的内侧,多为一些中等大小的梭形细胞;背侧群位于运动神经元的背侧,多为大多角形神经元;腹侧群位于外侧运动柱的内侧或运动神经元之间,为中等大小的神经元,部分大多极神经元也呈现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钙 钙结合蛋白 脊髓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挤压伤脊髓腹角神经元NT-3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路华 王廷华 +2 位作者 冯忠堂 马以骝 杨志敏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0-62,共3页
运用免疫组化ABC法探讨了脊髓挤压伤后不同时间腹角NT - 3表达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可见NT - 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于腹角的大神经元和少量小神经元 ,胞核、胞浆均染色 .此外 ,亦见少量阳性胶质细胞 .脊髓挤压伤后 2 4h ,神经元内NT - ... 运用免疫组化ABC法探讨了脊髓挤压伤后不同时间腹角NT - 3表达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可见NT - 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于腹角的大神经元和少量小神经元 ,胞核、胞浆均染色 .此外 ,亦见少量阳性胶质细胞 .脊髓挤压伤后 2 4h ,神经元内NT - 3免疫反应强度较正常时为深 (P <0 0 5) .挤压后 7d ,NT- 3免疫反应强度及阳性细胞数目均较正常及 2 4h组者有显著增加 (P <0 0 5) .提示 ,NT - 3不仅可能参与了正常脊髓腹角神经元的生理过程 ,而且可能在脊髓损伤修复中发挥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伤 脊髓 NT-3 脊髓损伤 神经元
下载PDF
挤压、半切及全切脊髓腹角形态学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兴宝 王廷华 +2 位作者 冯忠堂 马以骝 杨志敏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挤压 半切 全切 脊髓 形态学
下载PDF
挤压伤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NGF,BDNF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廷华 路华 +3 位作者 马以骝 杨志敏 冯忠堂 李明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为探讨脊髓挤压伤后早期不同时间腹角运动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变化 ,建立脊髓挤压伤模型 ,取挤压伤位点尾侧段T13 节段脊髓制作冰冻切片 ,运用NGF ,BDNF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片 ,观察并计数腹角NGF和BDNF的阳性神经元数 .结果 :... 为探讨脊髓挤压伤后早期不同时间腹角运动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变化 ,建立脊髓挤压伤模型 ,取挤压伤位点尾侧段T13 节段脊髓制作冰冻切片 ,运用NGF ,BDNF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片 ,观察并计数腹角NGF和BDNF的阳性神经元数 .结果 :NGF主要分布于正常大鼠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的胞核及胞浆 ,损伤后 2 1d ,NGF的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损伤 1d及 7d组均明显增多 (P <0 0 1) .与NGF比较 ,对照组脊髓腹角亦见BDNF免疫阳性神经元 ,胞浆染色、胞核不着色 .损伤后 2 4h ,BDNF阳性神经元数已较正常者有显著增加 (P <0 0 5 ) ,此后维持该水平至 2 1d .结论 :脊髓挤压伤后腹角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明显增加 ,提示NGF和BDNF可能在脊髓损伤修复的早期反应中发挥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挤压伤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神经元 NGF BDNF
下载PDF
丽腹弓角鳃金龟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防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涪平 《昆虫知识》 CSCD 1998年第2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鳃金龟 生物学特性 防治
下载PDF
损伤坐骨神经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中α管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燕 米瑞发 +2 位作者 刘红 甘思德 范明 《解剖科学进展》 1997年第3期94-94,共1页
损伤坐骨神经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中α管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吴燕米瑞发刘红甘思德范明(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在哺乳动物周围神经中应答神经再生的特点之一是细胞骨架蛋白的合成、表达及轴浆转运的变化,这种变化特点与神经... 损伤坐骨神经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中α管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吴燕米瑞发刘红甘思德范明(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在哺乳动物周围神经中应答神经再生的特点之一是细胞骨架蛋白的合成、表达及轴浆转运的变化,这种变化特点与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的结构重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α管蛋白 损伤坐骨神经 脊髓 神经再生 免疫组化反应 结构重建 坐骨神经损伤 免疫组化研究 周围神经
下载PDF
支配鸡睾丸脊髓腹角神经元的定位——HRP法
16
作者 王瑞中 于培珍 +1 位作者 杨品钟 尹洪仙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301-304,共4页
将CB-HRP注入鸡一侧睾丸内,通过逆行追踪证明支配鸡睾丸的脊髓腹角神经元出现干T_2-L_3髓节,高峰在T_7髓节。标记细胞主要位于腹角的腹内侧腹外侧(97.39%),少见于腹角的背内侧(2.61%),为大、中型神经元,均径为35×28μm。
关键词 神经元 脊髓 睾丸
下载PDF
依托咪酯降低新生大鼠离体脊髓腹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及抑制nAChR的功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苏月 黄艳 +5 位作者 靳娜 杨鑫宇 张环环 徐爱萍 汪萌芽 郑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6-682,共7页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ET)对脊髓腹角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影响。方法选用19只7~12 d新生SD大鼠,麻醉后,将含有腰骶膨大的脊髓分离并切片,用木瓜蛋白酶(0.18 g/30 mL人工脑脊液)消化切片并孵育40 min,显微镜下选...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ET)对脊髓腹角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及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的影响。方法选用19只7~12 d新生SD大鼠,麻醉后,将含有腰骶膨大的脊髓分离并切片,用木瓜蛋白酶(0.18 g/30 mL人工脑脊液)消化切片并孵育40 min,显微镜下选取腹角,用抛光的巴斯德吸管进行急性机械分离神经元,对贴壁的健康神经元结合药理学方法进行穿孔膜片钳记录实验。在电流钳模式下,先记录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动作电位(AP),然后结合预处理给药方式,分别记录不同浓度的ET对脊髓腹角神经元自发AP影响。在电压钳模式下,先应用尼古丁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诱导出内向电流,然后结合预处理给药方式,记录在不同浓度的ET、不同钳制电位以及不同使用时间的情况下,ET对尼古丁在脊髓腹角神经元诱导的内向电流的影响。结果急性分离的脊髓腹角神经元状态良好,具有形状多样的胞体和完整的突起;共记录到21例脊髓腹角神经元有自发AP,经0.3、3.0、30.0μmol/L(3.0μmol/L相当于临床浓度)不同浓度的ET持续灌流2 min后,与给药前比较,结果12例神经元的AP幅度、锋电位幅度及超射分别被浓度依赖性抑制(P<0.01);自发放电频率降低(P<0.01)。另外9例神经元的AP被3.0或30.0μmol/L的ET完全取消;在相同钳制电位下(VH=-70 mV),分别经0.3、3.0和30.0μmol/L的ET预处理2 min后,对0.4 mmol/L尼古丁诱导的电流幅度显示出浓度依赖性压抑作用(P<0.01,n=7)。将钳制电位分别设定为-30、-50、-70 mV,应用30.0μmol/L的ET预处理2 min后,对0.4 mmol/L尼古丁诱导的电流幅度呈电压依赖性压抑作用(P<0.01,每个钳制电位下n=6)。在30.0μmol/L的ET预处理6 min过程中,分别于0、2、4、6 min时先后4次暴露于0.4 mmol/L的尼古丁(每次暴露时间为2 s),随着暴露次数增多,尼古丁电流幅度逐渐减小;但若在6 min的预处理过程中,仅在开始(0 min)和结束(6 min)时两次暴露于相同浓度尼古丁,则6 min时,电流幅度抑制率较4次暴露尼古丁时的抑制率明显降低(P<0.01,n=6)。结论ET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脊髓腹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并且以浓度依赖、电压依赖和使用依赖的方式压抑nAChR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脊髓神经元 N型乙酰胆碱受体 穿孔膜片钳记录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乙酰胆碱酯酶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王婷婷 石玉秀 《解剖科学进展》 1997年第3期91-91,共1页
神经生长因子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乙酰胆碱酯酶影响的研究王婷婷石玉秀*(沈阳解放军202医院病理科中国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本研究采用光、电镜酶组织化学技术及图像分析定量测定方法研究了神经生长因子(NGF... 神经生长因子对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乙酰胆碱酯酶影响的研究王婷婷石玉秀*(沈阳解放军202医院病理科中国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本研究采用光、电镜酶组织化学技术及图像分析定量测定方法研究了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损伤后AchE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运动神经元 胆碱酯酶 脊髓 神经生长因子 因子对 图像分析 定量测定 酶组织化学技术 粗面内质网
下载PDF
拉萨高原丽腹弓角鳃金龟生物学特性及防控对策
19
作者 相栋 《西藏科技》 2018年第6期67-68,74,共3页
丽腹弓角鳃金龟(Toxospathius auriventris Bates)是西藏农作物及果林上重要地下害虫种类之一[1],广泛分布于各农林区。常取食农作物、果树的叶片、花器及嫩叶呈孔洞、缺刻,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本文从形态特征、寄主、危害情况及发生规... 丽腹弓角鳃金龟(Toxospathius auriventris Bates)是西藏农作物及果林上重要地下害虫种类之一[1],广泛分布于各农林区。常取食农作物、果树的叶片、花器及嫩叶呈孔洞、缺刻,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本文从形态特征、寄主、危害情况及发生规律等方面作了观察和调查,提出采用人工捕捉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旨为科学防治丽腹弓角鳃金龟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金龟 发生现状 生物学特性 防控措施
下载PDF
长角广腹细蜂对黑刺粉虱的寄生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长荣 陈常铭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464-470,共7页
长角广腹细蜂AmituslongiconisFoster在湖南茶区是黑刺粉虱1~2龄幼虫的优势寄生蜂。其寄生的功能反应可用HollingⅡ型模型模拟,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功能反应的影响,最适温度为30℃,建立了α/T... 长角广腹细蜂AmituslongiconisFoster在湖南茶区是黑刺粉虱1~2龄幼虫的优势寄生蜂。其寄生的功能反应可用HollingⅡ型模型模拟,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功能反应的影响,最适温度为30℃,建立了α/Th随温度而变化的回归模型,干扰反应可用Hassell和Varlev(1969)模型模拟,提出了寄生蜂自身密度干扰反应模型和寄生物一寄主相互干扰反应模型,采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寄主密度(N)、寄生蜂密度(P)和温度(T)三因素五水平作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粉虱科 广细蜂 黑刺粉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