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RT Ⅱ和AS-OCT联合使用检测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1
作者 方红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AHMED青光眼阀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植入术后 联合使用 检测 HRT 降眼压药物 角膜上皮细胞
下载PDF
无黏弹剂微切口ICL V4c植入术后拱高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慧娴 李文静 +3 位作者 张旭 孙秋萍 聂媛 高晓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评估无黏弹剂微切口中心孔型植入式透镜(ICL)V4c植入术后拱高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11/2018-02于我院行无黏弹剂微切口ICL V4c植入术的近视患者70例137眼,按照术后拱高的大小分为低拱高组(10... 目的:评估无黏弹剂微切口中心孔型植入式透镜(ICL)V4c植入术后拱高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11/2018-02于我院行无黏弹剂微切口ICL V4c植入术的近视患者70例137眼,按照术后拱高的大小分为低拱高组(100μm<拱高≤250μm,37眼)、中拱高组(250μm<拱高≤750μm,69眼)、高拱高组(750μm<拱高≤900μm,31眼)。术后随访1a,观察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前房参数的变化。结果:术后1wk,三组患者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前房角角度均较术前减小(P<0.05)。三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术后1wk,3mo,1a低拱高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约为1.2%、1.5%、1.7%,中拱高组分别约为0.5%、0.7%、1.0%,高拱高组分别约为1.1%、1.3%、1.4%。结论:无黏弹剂微切口ICL V4c植入术后早期拱高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高 无黏弹剂ICL植入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前房参数
下载PDF
高危角膜内皮白内障手法碎核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1
3
作者 谢青 龙京力 +1 位作者 李一壮 唐罗生 《现代医学》 2005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法碎核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危角膜内皮合并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4例高危角膜内皮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切口手法碎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82 6个·mm-2 (5... 目的 探讨手法碎核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危角膜内皮合并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4例高危角膜内皮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切口手法碎核,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82 6个·mm-2 (5 16~93 4个·mm-2 ) ,周边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947个·mm-2 (85 8~114 3个·mm-2 )。结果 术后视力>0 .6者10例,0 .3~0 .6者3例,<0 .3者1例。术后3个月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8.16%。随访1~3年,无角膜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小切口行手法碎核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危角膜内皮的白内障,具有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对这类患者手术要慎重,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手法碎核 高危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巩膜隧道切口 白内障患者 角膜并发症 临床疗效 术后视力 视力恢复 技术要求 远期疗效 安全性 平均 小切口 治疗 手术
下载PDF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4
作者 陈志立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0期20-23,共4页
近年来,减小手术切口是白内障手术关注的重点,但在缩小手术切口的同时还需注意保证其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目前,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MICS)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包括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MICS)... 近年来,减小手术切口是白内障手术关注的重点,但在缩小手术切口的同时还需注意保证其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目前,随着国内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MICS)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包括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MICS)和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C-MICS),对白内障患者具有较高的手术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功能与前房稳定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此,现就MICS手术概念,MICS对前房稳定性、视功能、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手术源性散光的影响,以及适用于MICS的人工晶状体(IOL)进行阐述,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为疾病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前房稳定性
下载PDF
同轴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惠娜 喻磊 +1 位作者 王从毅 杨新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用前瞻性随机方法,对照研究1.8mm和3.2mm透明角膜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12/2014-12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5例117... 目的:用前瞻性随机方法,对照研究1.8mm和3.2mm透明角膜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12/2014-12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5例117眼,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切口组43例59眼,行1.8mm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小切口组42例58眼,行3.2mm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中分别记录平均超声能量(average ultrasound energy,AVE)和有效超声时间(effective phacoemulsification time,EPT),术前、术后1、7、30和90d分别进行裸眼LogMAR视力检查。术前、术后90d分别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角膜地形图。比较两组患者术中AVE和EPT、术后裸眼LogM AR视力和术后90d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手术源性散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间视力的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22,P=0.139)。两组内不同时间点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968,P=0.000)。不同长度角膜切口与不同时间点的视力未见交互作用(F=0.666,P=0.428)。术后1d微切口组的裸眼LogM AR视力为0.16±0.11,小切口组的裸眼LogM AR视力为0.22±0.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切口组和小切口组术中AVE分别为(7.00±2.72)%和(6.16±3.16)%,EPT分别为3.09±1.61s和3.20±1.92s,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微切口组和小切口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5.81±2.28)%和(5.69±2.3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微切口组和小切口组SIA分别为0.35±0.11D和0.61±0.13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2mm同轴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比较,1.8mm同轴微切口术具有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术后晚期手术源性散光小等优点,而且不增加能量的使用,不加重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平均超声能量 有效超声时间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手术源性散光
下载PDF
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岩秀 郝燕生 王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6-779,共4页
目的观察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并与同轴冷超声乳化术以及传统同轴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56例(8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行双手微切口冷超声乳化术,B组行同轴冷超声乳化术,C组行传统超声乳化术... 目的观察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并与同轴冷超声乳化术以及传统同轴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56例(8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行双手微切口冷超声乳化术,B组行同轴冷超声乳化术,C组行传统超声乳化术。术后1d、1周和3个月随访,比较超声能量、手术造成的散光改变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改变。结果术后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8,P>0.05);A组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最短,A、B组与C组之间EP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7,P<0.05);三组的平均超声乳化能量分别为6.42%、6.0%和15%(F=43.36,P<0.05);手术造成的散光改变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冷超声乳化术与传统超声乳化术相比,所需能量和EPT更少。双手微切口手术与同轴手术相比没有造成更多的角膜灼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微切口 超声乳化 冷超声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下载PDF
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魏勇 李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比较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术对术后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对74例83眼分别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水肿、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结果对晶状体核硬度在Ⅲ~Ⅳ级的患者... 目的比较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术对术后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对74例83眼分别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水肿、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结果对晶状体核硬度在Ⅲ~Ⅳ级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角膜水肿,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均有差异性(p<0.05),术后视力无差异(p>0.05);对核硬度在Ⅰ~Ⅱ级的患者,两种术式对上述观察值无影响(p>0.05)。结论对年龄较大,晶状体核硬度大的患者,虽然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术后散光大一些,但视力不受影响,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小,故应选择非超声乳化小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 超声乳化术 角膜散光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白内障手术
下载PDF
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8
作者 喻毅 陈碧容 +2 位作者 徐飞 陈莺 彭雪刚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2-643,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用角膜隧道专用刀在颞侧角膜周边血管弓中央的透明角膜上,做一宽3.2mm,长1.75~2mm的隧道切口,对180例(180只眼)白内障施行现代白内障囊... 目的探讨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用角膜隧道专用刀在颞侧角膜周边血管弓中央的透明角膜上,做一宽3.2mm,长1.75~2mm的隧道切口,对180例(180只眼)白内障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1分钟;术后第1天、1周、1月和3月,51.2%、79.6%、95.3%和97.8%的术眼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0.8,早期切口基本闭合好,视轴中央角膜散光无明显变化,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5.42%。并发症主要有角膜后弹力层撕脱(1.66%)、囊样黄斑水肿(0.55%)、切口自闭欠佳(1.11%)。结论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手术疗效好及稳定、术后角膜影响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摘除 白内障囊外摘除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角膜后弹力层撕脱 手术时间 囊样黄斑水肿 角膜散光 角膜周边 术中观察 术后观察 矫正视力 现代 并发症 中央
原文传递
软壳技术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云波 施玉英 钱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1-393,共3页
目的 评价软壳技术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降低角膜内皮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 9例75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37眼使用DuoVisc产品(软壳组) ,38眼使用透明质酸钠(对照组) ,观察比较... 目的 评价软壳技术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降低角膜内皮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 9例75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37眼使用DuoVisc产品(软壳组) ,38眼使用透明质酸钠(对照组) ,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计数和并发症。结果 软壳组与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0 . 5在术后1周分别为91. 9%和71. 1%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 ) ;在术后1月分别为97 .3%和92 . 1%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软壳组与对照组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5 . 3%和14 . 9%。软壳组角膜内皮计数术后1月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对照组角膜内皮计数术后1月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1)。软壳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发生角膜水肿分别为13眼和2 8眼,术后1周无角膜水肿;两组术后第1天房水闪光均高于术前水平,1周内逐渐减轻,两组之间房水闪光无明显性差异(P >0 . 0 5 )。两组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软壳技术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具有保护角膜内皮、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期 手术中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显著性差异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角膜内皮损伤 角膜水肿 房水闪光 白内障患者 对照组 透明质酸钠 严重并发症 手术安全性 术后视力 观察比较 矫正视力 DUO 计数 术前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不同碎核模式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巍 张广斌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不同碎核模式下对术中累计超声乳化能量(CDE)、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及术后角膜内皮丢失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15年6-1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行飞秒激光辅助白...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不同碎核模式下对术中累计超声乳化能量(CDE)、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及术后角膜内皮丢失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2015年6-1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的患者66例(75只眼)晶状体混浊程度按LOCS III分级,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A组:网格+交叉碎核模式(Frag:网格间距400 μm,Chop:八象限分割);B组:圆柱状碎核模式(Cylin-der:直径3 mm);C组:交叉碎核模式(Chop:六象限分割);每组各25只眼。分别收集术前晶状体浑浊程度(LOCS III分级)、术中累积超声乳化能量(CDE)、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及液流量,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三组患者术前LOCS III分级、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CDE(4.7±2.8)较B组(6.4±3.1)、C组(6.6±3.0)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EPT(23.9±12.0)s较B组(30.8±11.7)s、C组(32.1±12.6)s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4.2±4.3)%较B组(6.7±4.4)%、C组(7.2±4.8)%显著降低(P〈0.05)。三组患者术中液流量及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采用网格联合交叉碎核模式可有效减少术中累积超声乳化能量(CDE)、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软化晶状体核,减少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飞秒激光 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碎核 临床研究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最佳矫正视力 P〉0.0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