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SEK和TransPRK及FS-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方薇 孙冉 +1 位作者 张伟 陈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70-875,共6页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12在我院择...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12在我院择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232例464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ASEK组70例140眼、TransPRK组76例152眼、FS-LASIK组86例172眼。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3 mo时裸眼视力(UCVA)、视觉质量、生物力学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3 mo三组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改善,全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均升高,生物学稳定性均降低(均P<0.05)。术后3 mo, TransPRK组、LASEK组生物学稳定性均高于FS-LASIK组(均P<0.05),TransPRK组生活质量评分较LASEK组及FS-LASIK组高(P<0.05)。手术前后三组患者BUT、SⅠt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LASEK、TransPRK、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在改善裸眼视力和提高视觉质量方面结果相似,但TransPRK、LASEK较FS-LASIK具有更稳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且TransPRK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 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 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力 视觉质量
下载PDF
长期配戴离焦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高度近视儿童角膜屈光力及散光量的影响
2
作者 陈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3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离焦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高度近视患儿的矫正效果,以及长期配戴对其角膜屈光力、散光度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莱尔眼科(如皋)医院收治的160例高度近视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 目的探讨离焦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高度近视患儿的矫正效果,以及长期配戴对其角膜屈光力、散光度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莱尔眼科(如皋)医院收治的160例高度近视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80只患眼)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试验组患儿(80只患眼)应用离焦RGPCL矫正视力。两组患儿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配戴前、配戴6个月后的鼻侧(N)、颞侧(T)、上方(S)及下方(I)距角膜顶点1~4 mm范围内(各点以1 mm为间隔)的角膜相对周边屈光力,以及配戴3、6个月、1年球镜度和散光度。结果与配戴前比,配戴6个月后试验组患儿水平、垂直方位的角膜相对周边负屈光力均减少,且除T1、T2点外均表现为正屈光力(均P<0.05);而对照组患儿角膜相对周边负屈光力均未减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配戴前比,配戴6个月及1年两组患儿散光度数均呈下降趋势,球镜度数均呈上升趋势,且试验组同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配戴3个月两组患儿散光度数与球镜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配戴离焦RGPCL可有效改善患儿角膜的屈光力分布,有助于降低散光度数,且长期配戴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发展,提高患儿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离焦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角膜屈光力
下载PDF
影响近视眼角膜屈光力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小影 刘双珍 +1 位作者 胡生发 李晨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近视眼角膜屈光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测量227例(452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角膜地形图、角膜中央厚度、眼压、A超及屈光度,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不同程度屈光度,角膜顶点屈光力低度近视组与中、高、重度近... 目的:探讨影响近视眼角膜屈光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测量227例(452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角膜地形图、角膜中央厚度、眼压、A超及屈光度,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不同程度屈光度,角膜顶点屈光力低度近视组与中、高、重度近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角膜中央3mm屈光力,低、中度近视组与重度近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角膜中央5mm屈光力低度近视眼组与重度近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角膜中央7mm屈光力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②角膜中央3,5,7mm的屈光力与年龄、前房深度呈正相关(年龄:r分别为:0.398,0.387,0.342,P =0.000;前房深度:r分别为:0.277,0.310,0.288,P =0.000);③角膜中央3,5,7mm的屈光力均与等效球镜屈光度、眼轴、晶状体厚度呈负相关(等效球镜屈光度:r分别为-0.80,-0.782,-0.710,P =0.000;眼轴:r分别为:-0.670,-0.668,-0.598,P =0.000;晶状体厚度r分别为-0.318,-0.282,-0.232,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④将角膜不同区域屈光力为应变量,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 3=77.571-1.432X 1-0.554X 2+0.964X 3+0.067X 4-1.205X 5;(F =101.356,P =0.000);Y 5=76.538-1.424X 1-0.538X 2+1.063X 3+0.067X 4-1.122X 5;(F =92.395,P =0.000);Y 7=72.56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近视 角膜屈光力 角膜地形图 角膜中央厚度 眼压
下载PDF
角膜屈光力新公式与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的角膜屈光力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唐 秦爱玲 +3 位作者 李一壮 孙小银 钱涛 王梓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6,共6页
推导出新的角膜屈光力公式,并以此探讨由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收集710只近视眼(362例)LASIK术前、术后数据,获得本组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增量(ΔSIMK)与眼总... 推导出新的角膜屈光力公式,并以此探讨由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收集710只近视眼(362例)LASIK术前、术后数据,获得本组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增量(ΔSIMK)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的回归方程:ΔD=1.209ΔSIMK-0.265(r=0.979,P=0.000).由角膜屈光率得出:正常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F1=K/[1-(n2-n3)/(n3-n1)];后表面屈光分力F2=K/[1-(n3-n1)/(n2-n3)].结合上述回归方程和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的关系式可以得出近视眼LASIK术后ΔD=1.065ΔF-0.265.结论: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FL=1.135 14KL-0.135 14K;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增量(ΔF)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基本一致;LASIK术后,常规角膜曲率测量仪测出的仅为角膜前表面曲率,不能代表整体的角膜曲率;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小于角膜曲率测量值;该角膜屈光力公式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力 计算公式 角膜曲率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的眼轴、屈光度、前房深度及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长文 王勤美 +2 位作者 薛安全 王树林 朱双倩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眼轴(AL)、屈光度、前房深度(ACD)及角膜屈光力的相互关系及高度近视的成因。方法将高度近视患者191例(375眼)分为3组:A组为高度近视43眼(-6.25~-10.00D),B组为超高度近视(-10.25~-15.00D)116眼,C组为超高度近视(...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眼轴(AL)、屈光度、前房深度(ACD)及角膜屈光力的相互关系及高度近视的成因。方法将高度近视患者191例(375眼)分为3组:A组为高度近视43眼(-6.25~-10.00D),B组为超高度近视(-10.25~-15.00D)116眼,C组为超高度近视(≥-15.25D)216眼,分别测量3组患者AL、屈光度、ACD及角膜屈光力K1、K2值,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A组AL(26.68±1.50)mm、B组(28.46±1.44)mm、C组(31.01±1.84)mm,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AC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屈光力K1、K2值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DSCVA)随屈光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A、B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屈光度与AL呈正相关(r=0.382、0463、0.592,P<0.05或P<0.01);C组屈光度与角膜屈光力K1、K2值及ACD呈正相关(r=0.184、0.208、0.306,P<0.05或P<0.01);A、B、C组AL与角膜屈光力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眼轴延长是高度近视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角膜屈光力是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屈光 眼轴 角膜屈光力
下载PDF
眼轴长度与角膜屈光力、近视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海松 柴玉明 +2 位作者 赵安利 高昭辉 陈文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3年第4期224-225,共2页
目的 分析眼轴长度与角膜屈光力、近视度的关系。方法 受检者 3 0 5人 5 90眼 ,验光检影后按屈光度≤ -3 .0 0D、>-3 .0 0D~ -6.0 0D、>~ 6.0 0D分为低、中、高度近视组。用DGH 40 0 0型超声仪、12 990 N型曲率仪分别测定眼... 目的 分析眼轴长度与角膜屈光力、近视度的关系。方法 受检者 3 0 5人 5 90眼 ,验光检影后按屈光度≤ -3 .0 0D、>-3 .0 0D~ -6.0 0D、>~ 6.0 0D分为低、中、高度近视组。用DGH 40 0 0型超声仪、12 990 N型曲率仪分别测定眼轴长度和角膜屈光度 ,每眼 3次 ,取平均值作相关统计处理。结果眼轴长度与角膜水平、垂直径屈光力相关检验 ,r值为-0 .4712和 -0 .3 95 3 (P <0 .0 0 1) ,各近视度组角膜屈光力相关分析均为负的直线相关 (P <0 .0 0 1) ,角膜水平和垂直径屈光力相关分析r值为 + 0 .890 8(P <0 .0 0 1)。眼轴长度和近视屈光度相关检验r值为 + 0 .65 0 0 (P <0 .0 0 1)。结论 在近视眼中 ,随着眼轴延长 ,其角膜屈光力呈相应减弱趋势 ,而眼轴延长时近视屈光度随之加重。眼轴与角膜屈光力呈负相关 ,与近视度呈正相关 ,由此认为角膜屈光力对近视度的加重无决定意义 ,眼轴变长才是近视度增高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轴长度 角膜屈光力 近视度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仪和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屈光力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甘宇业 饶小娟 +1 位作者 雍桂珍 兰长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仪和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屈光力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对 331眼近视病人先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病人的角膜屈光力 ,再用带曲率计的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屈光力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屈光力... 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仪和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屈光力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对 331眼近视病人先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病人的角膜屈光力 ,再用带曲率计的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屈光力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屈光力平均为 4 4 .10± 1.5 7D ,使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屈光力平均为 4 3.2 5± 1.5 5D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t=9.98,p<0 .0 0 1) ,散光度及轴向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作LASIK等手术不宜将角膜曲率计作为检查角膜屈光力的主要手段和依据 ,应使用角膜地形图仪进行测量 ,以免影响手术的选择及精确手术结果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角膜地形图 角膜曲率计 角膜屈光力
下载PDF
近视眼角膜屈光力、角膜中央厚度与屈光度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戚朝秀 朱春兰 董丽洁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8-249,237,共3页
目的:研究近视眼患者屈光度与角膜屈光力、角膜中央厚度的关系。方法:使用角膜曲率仪和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年龄在18~32岁的近视患者633例共1266只眼的近视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屈光力,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近视患者的垂... 目的:研究近视眼患者屈光度与角膜屈光力、角膜中央厚度的关系。方法:使用角膜曲率仪和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年龄在18~32岁的近视患者633例共1266只眼的近视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屈光力,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近视患者的垂直径角膜屈光力和水平径角膜屈光力均比正常人高,平均角膜屈光力随近视屈光度增加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其中垂直径角膜屈光力增加明显大于水平径角膜屈光力(P<0.01),而角膜中央厚度随近视屈光度增加而变薄。结论:随近视屈光度增加,平均角膜屈光力增高,角膜中央厚度变薄,说明增加角膜曲率半径、降低角膜屈光力,就能有效地治疗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力 角膜中央厚度 屈光 近视 治疗
下载PDF
双眼屈光参差中眼轴、角膜屈光力与屈光度差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娟 郭海科 +4 位作者 曾锦 谢文娟 李仲明 欧碧群 廖伟雄 《新医学》 2013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双眼屈光参差眼的眼轴差值、角膜屈光力差值及屈光度差值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患者进行双眼屈光度、眼轴、角膜曲率、眼轴/角膜曲率的测量,按双眼等效屈光度差值(双眼屈光度差值)分为两组,分别为双眼屈光度差值≤0.25 D(相似... 目的:探讨双眼屈光参差眼的眼轴差值、角膜屈光力差值及屈光度差值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患者进行双眼屈光度、眼轴、角膜曲率、眼轴/角膜曲率的测量,按双眼等效屈光度差值(双眼屈光度差值)分为两组,分别为双眼屈光度差值≤0.25 D(相似组)和双眼屈光度差值≥1.00 D(参差组)。分别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角膜曲率采用平均K值。结果:相似组中,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眼轴差值、双眼平均K差值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0、0.370,P均﹤0.05),与双眼眼轴/角膜曲率差值无相关性(P﹥0.05)。双眼眼轴差值与双眼平均K差值正相关(r=0.552,P﹤0.01)。参差组中,双眼屈光度差值与双眼眼轴差值、双眼眼轴/角膜曲率差值正相关(r值分别为0.965、0.962,P均﹤0.01),与双眼平均K差值无相关性(P﹥0.05)。双眼眼轴差值与双眼平均K差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眼轴及角膜屈光力是影响双眼屈光参差的重要因素,眼轴及角膜屈光力之间不匹配、不协调而失衡导致屈光参差的产生和进展。眼轴/角膜曲率是监控屈光参差进展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眼轴 角膜屈光力
下载PDF
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测定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的可重复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华焱军 王勤美 +1 位作者 黄锦海 潘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7-362,共6页
背景准确评估角膜总屈光力对于白内障术中拟植入人工晶体屈光力的预测和角膜膨隆的诊断至关重要。目的研究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评估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的可重复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背景准确评估角膜总屈光力对于白内障术中拟植入人工晶体屈光力的预测和角膜膨隆的诊断至关重要。目的研究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评估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的可重复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1年7—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LASIK的术后复查者36例68眼,术前受试者等效球镜度为-1.75~-10.00D,平均(-4.95±2.08)D。利用GalileiII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对角膜模拟屈光力(SimK)、前表面屈光力(Ka)、后表面屈光力(Kp)、基于高斯厚透镜公式的总屈光力(KG)和基于光路追击原理的总屈光力(K)进行测量,每眼重复测量3次。采用变异系数(CV)、标准差(SD)、Cronbach a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ICC)对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估,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各次测量之间95%一致性区间(LoA)。结果GalileiⅡ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重复测量的SimK、Ka、Kp、KG和Kray参数的cV分别为0.24%、0.28%、-0.37%、0.31%和0.32%,Cronbachd系数均〉0.9,ICC均〉0.982。Bland—Altman分析显示各次测量结果之间的95%LoA比较窄,SimK、Ka、Kp、KG和Krey的95%LoA上下限绝对值的最大差值分别为0.37、0.46、0.09、0.45和0.49D。结论Galileill双通道Scheimpflug眼前房分析系统检测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各次测量间的误差在临床上是可以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测量 角膜屈光力/测定方法 可重复性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检查仪器/眼科应用 Galilei
下载PDF
新型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屈光力及散光的一致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柴华 郑吉琦 苏兰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用新型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屈光力、角膜散光的Bland-Altman分析。方法:选取2021-01/12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77例282眼。分别采用SS-OCT与Sc...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应用新型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屈光力、角膜散光的Bland-Altman分析。方法:选取2021-01/12我院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77例282眼。分别采用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前表面、后表面、全角膜的陡峭轴屈光力(Ks)、平坦轴屈光力(Kf)、平均角膜屈光力(Km)、角膜散光、散光轴向。所有参数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重复性检验、Pearson相关性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前表面屈光力Ks、Kf、Km均无差异(P>0.05)。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后表面以及全角膜屈光力Ks、Kf、Km均大于SS-OCT测量值(P<0.05)。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以及全角膜的散光度数和轴向均无差异(P>0.05)。所有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88,提示组内重复性较好。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以及全角膜的Ks、Kf、Km、散光度数和轴向均呈正相关(P<0.05)。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以及全角膜的Ks、Kf、Km、散光度数和轴向的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新型SS-OCT与Scheimpflug眼前节分析仪测量的角膜屈光力、角膜散光参数具有高度一致性,可适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屈光力及角膜散光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新型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S-OCT) 眼前节分析仪 角膜屈光力 散光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压与角膜厚度及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伟 李昉 张伟岗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计 (NCT)测量值的改变情况 ,以及其与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及术后角膜屈光力改变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 1 77例 337眼 ,对术前、术后 1个月NCT测量值及...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非接触式眼压计 (NCT)测量值的改变情况 ,以及其与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及术后角膜屈光力改变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 1 77例 337眼 ,对术前、术后 1个月NCT测量值及角膜屈光力分别作配对t检验 ,并对术后眼压改变值与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及术后角膜屈光力改变值分别作相关性分析 ,计算回归方程。结果 :①术后 1个月NCT测量值、角膜屈光力明显低于术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1 )。②术后眼压下降值 (Y)与术中角膜切削厚度 (X_1)呈正相关 (r =0 .2 4 1 ,P <0 .0 0 0 1 ,Y =2 .571 + 0 .0 2 5×X1)。③术后眼压下降值 (Y)与角膜屈光力下降值 (X2 )呈正相关(r =0 .2 6 1 ,P <0 .0 0 0 1 ,Y =2 .94 7+ 0 .2 85×X2 )。结论 :LASIK术后NCT测量值低于实际值 ,眼压下降与角膜厚度变薄及角膜屈光力下降有关。为避免LASIK术后青光眼的漏诊 ,应对NCT测量值进行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角膜屈光力 角膜厚度 角膜切削 眼压下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术中 结论 测量值 正相关
下载PDF
近视眼的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玮玲 詹冬梅 +3 位作者 武淑玲 马雅玲 哈玲芳 刘耀玲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探讨近视眼的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近视的成因。方法 :将 2 0 4例 (348只眼 )近视患者分为三组 :低度近视组 6 2眼 (屈光度 <- 3 0D) ;中度近视组 15 9眼 (屈光度 - 3 0D~ - 6 0D) ;高度近视组 12 7... 目的 :探讨近视眼的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近视的成因。方法 :将 2 0 4例 (348只眼 )近视患者分为三组 :低度近视组 6 2眼 (屈光度 <- 3 0D) ;中度近视组 15 9眼 (屈光度 - 3 0D~ - 6 0D) ;高度近视组 12 7眼 (屈光度 >- 6 0D)。测量患者眼的屈光度、角膜屈光力及眼轴 ,与近视程度、角膜屈光力、眼轴的关系。结果 :在低度近视组 ,6 2只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无显著相关性 ,而屈光度与角膜水平径、垂直径屈光力呈正相关 (P <0 0 5 ) ,相关具有显著性 ;在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屈光度与眼轴长呈正相关 (P <0 0 5 ) ,相关具有显著性 ,且随近视度数的增加 ,与眼轴长的相关系数呈递增趋势 ,而中、高度组患者眼屈光度与角膜水平径及垂直径屈光力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中 ,低度近视眼患者受角膜屈光力的影响相对较大 ,而眼轴的作用甚微 ;在中、高度近视眼患者中 ,眼轴长是影响近视程度的主要因素 ,而角膜屈光力几乎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 眼轴 角膜屈光力
下载PDF
儿童裸眼远视力与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广义 薛劲松 +5 位作者 曹国凡 商卫红 颜智鹏 魏翔 闫羽洁 申铜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2期9-11,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视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近视眼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样,对南京市某地区一年级学生(7.92±0.68岁)隔年追踪检查,分别测量裸眼远视力、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等,取右眼数据分析。结果三年级时,裸眼远视力降低、... 目的了解儿童视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近视眼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样,对南京市某地区一年级学生(7.92±0.68岁)隔年追踪检查,分别测量裸眼远视力、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等,取右眼数据分析。结果三年级时,裸眼远视力降低、眼轴变长、角膜垂直屈光力增高、角膜水平屈光力降低(P<0.05),一年级组裸眼远视力与各影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三年级组裸眼远视力与眼轴长度、角膜垂直屈光力呈明显负相关(P<0.05)。眼轴长度>24 mm,角膜垂直屈光力>45.00 d时,视力不良率显著增加。结论儿童裸眼远视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眼轴长度、角膜垂直屈光力对视力不良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远视 眼轴长度 角膜屈光力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角膜屈光力及眼轴与屈光不正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金星 王伟邦 +3 位作者 盛迅伦 梅惠香 宋世君 李丙心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8期467-468,共2页
目的 探讨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眼近视度、散光度与眼轴长及角膜屈光力的关系。方法 精确测量 74例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眼患者 (148只眼 )的角膜屈光力、眼轴及屈光度 ,用国际通用SPSS软件处理所得数据 ,进行相关检验。结果 近视度和散光度... 目的 探讨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眼近视度、散光度与眼轴长及角膜屈光力的关系。方法 精确测量 74例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眼患者 (148只眼 )的角膜屈光力、眼轴及屈光度 ,用国际通用SPSS软件处理所得数据 ,进行相关检验。结果 近视度和散光度与眼轴长呈正相关 ;最大角膜屈光力与近视度呈正相关 ,与散光度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轴长 角膜屈光力 高度近视 屈光不正
下载PDF
高角膜屈光力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海鹰 郭海科 张洪洋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①探讨角膜屈光力异常增大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屈光力计算准确性的影响。②比较不同计算公式对高角膜屈光力患者IOL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对33例(43眼)角膜屈光力高于47D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 目的①探讨角膜屈光力异常增大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屈光力计算准确性的影响。②比较不同计算公式对高角膜屈光力患者IOL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对33例(43眼)角膜屈光力高于47D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手术,术前采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屈光力,根据高斯光学理论和临床资料推导得出IOL屈光力理论计算公式(本方法)。采用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Hoffer Q、SRK/T与SRK2公式对IOL屈光力进行计算,植入IOL术后人工晶状体眼实际屈光状态与术前预测值的差异为预测误差(predictive error,PE),预测误差的绝对值为绝对预测误差(absolute predictive error,AE),分别计算不同计算公式的PE与AE。用SPSS11.0软件进行如下分析:①比较不同公式AE的差异。②回归分析不同公式AE与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结果①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HofferQ、SRK/T与SRK2公式所产生的AE分别为(0.28±0.17)D、(0.24±0.18)D、(0.27±0.17)D、(0.25±0.23)D、(0.59±0.35)D及(0.83±0.48)D,SRK/T与SRK2公式产生的AE高于所研究的其他计算公式,差异具有显著性。②SRK2公式与SRK/T公式的AE分别与角膜屈光力呈正相关(SRK2公式:r2=0.522,F=44.82,P<0.01;SRK/T公式:r2=0.443,F=32.63,P<0.01),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及HofferQ公式产生的AE与角膜屈光力不相关。结论对于角膜屈光力异常增大的白内障患者,SRK/T与SRK2公式的计算准确性较差,两者的计算误差与角膜屈光力大小相关,本方法、Holladay2、Holladay与HofferQ计算的准确性不受角膜屈光力的影响,其计算结果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力 人工晶状体屈光 计算公式 白内障
下载PDF
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矫治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对患儿角膜屈光力和散光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文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4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究提上睑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效果及对患儿角膜屈光力及散光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儿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 目的:探究提上睑肌缩短术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的效果及对患儿角膜屈光力及散光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患儿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观察组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角膜屈光力及散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角膜屈光力及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具有确切效果,可显著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上睑肌缩短术 额肌瓣悬吊术 先天性轻度上睑下垂 角膜屈光力 角膜散光
下载PDF
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屈光力的影响
18
作者 吴晓红 尹忠贵 王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831-1832,共2页
目的:对自行设计的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前、后角膜曲率、角膜散光进行研究。方法:选择16例20眼,年龄大于40岁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并随访观察,比较术前、术后的垂直向、水平向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值、散光... 目的:对自行设计的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前、后角膜曲率、角膜散光进行研究。方法:选择16例20眼,年龄大于40岁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并随访观察,比较术前、术后的垂直向、水平向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值、散光性质。结果:术后矫正视力增加或不变18眼,下降2眼。视力下降均为晶状体混浊进展造成;垂直向角膜曲率术后7d;1,2,3mo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44、0.66、0.74、0.59,P值均>0.05);水平向角膜曲率术后7d;1,2,3mo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57、0.64、0.88、0.92,P值均>0.05);角膜散光值术后7d;1,2,3mo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17、0.89、0.96、0.36,P值均>0.05);循规散光和逆规散光的比值在术前、术后7d;1,2,3mo为10∶10、10∶10、8∶10、8∶12、7∶12。结论:隧道式小切口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屈光力没有影响,没有造成术后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角膜屈光力 隧道切口 小切口
下载PDF
近视患者屈光度、眼轴和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瑞 母林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3期107-107,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及电脑的普及,目前,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影响人眼球屈光度的因素很多,包括角膜系统、晶体系统、眼轴等,其中眼球轴长(前后径)和角膜屈光力是影响眼屈光状态的两大重要因素。所以对近视...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及电脑的普及,目前,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影响人眼球屈光度的因素很多,包括角膜系统、晶体系统、眼轴等,其中眼球轴长(前后径)和角膜屈光力是影响眼屈光状态的两大重要因素。所以对近视眼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和眼轴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其内在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力 屈光 近视患者 眼轴 近视性屈光不正 眼球轴长 屈光状态 工作节奏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屈光力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孙同 李桂荣 +1 位作者 赵梅生 张威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屈光力的影响。方法使用角膜地形图仪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前后的角膜形态改变进行比较分析。共检查50例病人52只眼,其中三角形巩膜瓣组26只眼,长方形巩膜瓣组26只眼。结果分别对两组手术前的...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屈光力的影响。方法使用角膜地形图仪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前后的角膜形态改变进行比较分析。共检查50例病人52只眼,其中三角形巩膜瓣组26只眼,长方形巩膜瓣组26只眼。结果分别对两组手术前的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模拟角膜计读数(SimK),角膜最小曲率值(MinK),角膜表面柱镜值(CYL)与手术后1周及1个月时的角膜SAI、SRI、SimK、MinK、CYL等数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论采用三角形巩膜瓣或长方形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屈光力改变不大,不会造成术后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角膜屈光力 青光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