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mm角膜微切口与3.0mm角膜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及术源性散光的对照观察
1
作者 程武波 朱旭果 +5 位作者 吴桂花 刘雪莲 张燕 宋秋平 蒋红 罗银星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2期53-57,F0002,共6页
目的观察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8mm角膜切口与3.0mm角膜切口对角膜内皮和术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1.8mm切口观察组与3.0mm切口对照组行预劈核超声乳化治疗,观察两组病例平均超声时间,平均超声能量... 目的观察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8mm角膜切口与3.0mm角膜切口对角膜内皮和术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1.8mm切口观察组与3.0mm切口对照组行预劈核超声乳化治疗,观察两组病例平均超声时间,平均超声能量,术前,第1d,1wk,1mo的视力、角膜散光变化、角膜内皮计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超乳时间9.51±1.17,9.48±1.21及平均超乳能量(10.01±1.02)%(9.9±1.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视力0.11±0.057,0.10±0.01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d两组视力0.376±0.071,0.319±0.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1mo两组视力0.410±0.14,0.356±0.12,0.429±0.15,0.364±0.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角膜散光两组术前0.59±0.25,0.61±0.3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第1d(0.91±0.42,1.15±0.41),1wk(0.76±0.26,0.95±0.24)和1mo(0.66±0.23,0.74±0.2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内皮计数两组术前2753.32±324.12,2645.36±321.4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2412.36±541.12,2397.62±204.21),1wk(2365.35±233.72,2351.36±248.63)和1mo(2298.37±251.89,2209.45±373.0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mm切口超声乳化术同传统3.0mm切口组比较,不导致超乳效率下降及更多的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且术后医源性散光相较更小,术后视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微切口 角膜内皮损伤 散光
下载PDF
采用2.2 mm及3.0 mm角膜切口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角膜屈光力和散光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华北 《医疗装备》 2022年第6期62-63,共2页
目的比较采用2.2 mm及3.0 mm角膜切口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角膜屈光度和散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角膜切口不同分成2.2 mm... 目的比较采用2.2 mm及3.0 mm角膜切口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角膜屈光度和散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角膜切口不同分成2.2 mm组(34例)与3.0 mm组(66例),比较两组角膜屈光度(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角膜术源性散光度。结果术前,两组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2 mm组的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3.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角膜术源性散光(SI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与3个月,2.2 mm组的SIA值均低于3.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时,与3.0 mm角膜切口相比,2.2 mm角膜切口对患者早期视力的改善效果更好,散光度更低,但术后远期不同角膜切口的矫正视力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角膜切口 角膜屈光度 角膜术源性散光
下载PDF
2.2mm与3.2mm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斐 杜允宏 +3 位作者 鲍慧婧 刘永军 许茜 刘文静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第14期76-78,共3页
目的比较2.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与传统3.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6月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共100例患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行2.2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行传统3.2 mm... 目的比较2.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与传统3.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6月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共100例患眼),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行2.2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行传统3.2 mm切口超声乳化术,通过对A、B两组患者术后1天、1周、1个月的观察随访,记录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平均角膜散光及术源性角膜散光数值,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天和术后1周,A组平均角膜散光值小于B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及术后1周,A组术源性角膜散光值比B组小(P<0.05);术后1个月,两组术源性角膜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2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传统3.2 mm切口的超声乳化术比较,术源性角膜散光数值在术后短期内更小、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角膜散光
下载PDF
硬核白内障手术方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8期164-165,共2页
目的分析硬核白内障手术方法,并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选择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伴折叠式人工晶体... 目的分析硬核白内障手术方法,并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选择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伴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选择超声乳化伴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数与角膜内皮变化,结合并发症发生情况判断不同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观察组在角膜散光度数与角膜内皮减少量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出现1例后囊膜破裂与1例虹膜损伤,而对照组出现了2例后囊膜破裂与3例虹膜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也以5.1%优于对照组的12.8%。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硬核白内障患者来说,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术源性散光,角膜内皮减少率及水肿发生率也更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快,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也要更加稳定,因此可以作为今后的主要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碎核 角膜术源性散光 角膜内皮 方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