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测量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庞辰久 宋晓虹 王丽娅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38-140,145,共4页
目的对用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etomileusis,LASIK)前、后的角... 目的对用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etomileusis,LASIK)前、后的角膜厚度结果准确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49例(98眼)近视眼患者于LASIK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个月,分别用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进行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对不同测量方法间的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校正系数分别为0.92和0.95)以及超声角膜测厚仪在LASIK手术前测量角膜中央厚度依次为(528.40±30.73)μm、(531.56±33.09)μm、(548.90±34.17)μm和(549.92±31.35)μm,三种检查仪测量结果有高度相关性。AS-OCT测量所得的角膜中央厚度较超声法测量结果薄(21.52±14.1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2,P=0.000);Orbscan-Ⅱ法采用0.92校正系数时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薄(18.35±11.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P=0.000),而采用0.95的校正系数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薄(1.02±11.53)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3,P=0.543)。LASIK手术后第1个月,上述仪器测量结果依次为(448.85±35.53)μm、(434.37±42.07)μm、(448.39±43.26)μm和(445.71±34.84)μm。AS-OCT测量角膜中央厚度较超声法测量结果厚(2.52±9.61)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P=0.076);Orbscan-Ⅱ法采用0.92校正系数时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薄(11.47±15.0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7,P=0.000),采用0.95的校正系数时,测量结果较超声法厚(2.68±15.95)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5,P=0.250)。结论LASIK手术前,Visante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角膜中央厚度测量值较小,手术后测量结果与超声测量结果一致;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采用厂家默认校正系数时手术前后测量结果均较薄,采用合理校正系数时测量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角膜厚度 眼前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Orbscan-Ⅱ 超声测厚仪
下载PDF
不同糖皮质激素用药方法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怡 白继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DLK)的预防作用及不同用药方法的效果。方法设计前瞻性研究,对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208例(416眼...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iffuse lamellar keratitis,DLK)的预防作用及不同用药方法的效果。方法设计前瞻性研究,对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208例(416眼)根据术后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实验组术后使用碘必殊滴眼液4次/d,用药1周,再用0.1%氟美瞳滴眼液3次/d、2次/d、1次/d,用药各1周。对照组术后用0.1%氟美瞳滴眼液4次/d、3次/d、2次/d、1次/d,用药各1周,加托百士滴眼液1周。观察指标:在术后第1周、第1个月进行眼压检测,用裂隙灯观察术眼,统计DLK发生率并进行临床分期。结果LASIK术后第1周和第1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别眼压增高者停用激素眼药后眼压很快恢复正常。术后第3天,实验组有7眼(3.3%)发生DLK,全为Ⅰ期;对照组有25眼(12.0%)发生DLK,其中Ⅰ期20眼(80.0%),Ⅱ期5眼(20.0%)。术后第7天,实验组有1眼发生DLK,对照组有18眼(8.6%)发生DLK,其中Ⅰ期15眼(83.3%),Ⅱ期3眼(16.7%)。对两组的DLK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LASIK术后短期应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可明显降低DLK的发生率并缩短病程,眼压升高作用不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弥漫性板层角膜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联合快速角膜交联术矫正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的早期疗效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燕 周跃华 +3 位作者 张晶 刘倩 柳静 胡雅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0-465,共6页
背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发生的医源性角膜扩张严重威胁患者的术后视力和角膜生物力学强度,LASIK联合角膜交联术(LASIK—CXL)有望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角膜扩张的风险,但其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有待验证。目的... 背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发生的医源性角膜扩张严重威胁患者的术后视力和角膜生物力学强度,LASIK联合角膜交联术(LASIK—CXL)有望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角膜扩张的风险,但其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有待验证。目的探讨LASIK—CXL矫正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眼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拟接受LASIK的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患者64例128眼,患者分为LASIK组(37例74眼)和LASIK—CXL组(27例54眼),2个组基线特征匹配。所有术眼均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并用准分子激光进行角膜消融,LASIK—CXL组患者在LASIK术后立即用质量分数0.1%核黄素滴至角膜基质床持续90s,平衡盐溶液(BSS)行瓣下冲洗后用紫外线交联加固仪照射进行角膜交联。2个组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及1、3、6个月进行随访,对2个组术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参数、眼前节OCT(AS—OCT)检查结果及角膜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LASIK组和LASIK—CXL组术前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6.49±2.41)D和(-6.97±2.41)D,术后6个月时分别降低至(-0.68±0.88)D和(-0,75±0.94)D;2个组术前裸眼视力(UDVA)(LogMAR)分别为1.18±0.28和1.05±0.38,术后6个月时分别提高至-0.06±0.09和-0.03±0.18;术前AveK值分别为(44.37±1.46)D和(44.47±1.50)D,术后6个月时分别减少至(39.30±2.06)D和(38.66±1.80)D;术前表面规则指数(SRI)分别为0.25±0.21和0.24±0.22,术后6个月时分别增加为0.29±0.24和0.28±0.24,术前表面不对称指数(SAI)分别为0.36±0.16和0.39±0.15,术后6个月时分别增至0.57±0.31和0.75±0.37,且LASIK—CXL组术后SAI值明显大于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2,P=0.002)。LASIK组和LASIK—CXL组术前角膜阻力因子(CRF)值分别为(8.44±1.44)mmHg(1mmHg=0.133kPa)和(8.63±1.35)mmHg,术后6个月分别下降至(5.74±1.31)mmHg和(6.25±1.24)mmHg,且LASIK-CXL组CRF值明显高于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50,P=0.004);LASIK组和LASIK—CXL组术前角膜滞后量(CH)分别为(8.78±1.51)mmHg和(8.69±1.62)mmHg,术后6个月分别降至(7.23±1.08)mmHg和(6.50±1.32)mmHg,LASIK—CXL组术后CH值明显低于LASI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60,P=0.017)。AS—OCT检查显示术后1个月LASIK—CXL组角膜基质出现高密度反光带者45眼,占81.82%,而LASIK组术眼未出现角膜基质高密度反光带。结论LASIK。CXL矫正薄角膜近视合并散光眼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其改善术眼术后视力的效果与LASIK接近,但在增加角膜硬度方面明显优于LASIK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角膜/方法 准分子激光/治疗用途 联合物理疗法 胶原/代谢 交联制剂/治疗用途 生物力学现象 前瞻性研究 角膜交联术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和屈光力的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季鹏 李镜海 +2 位作者 毕宏生 周芳 王兴荣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和屈光力的变化及影响二者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LASIK手术并有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近视屈光度(等效球镜)为(-6.50±2.75)D的52例患者...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和屈光力的变化及影响二者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LASIK手术并有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近视屈光度(等效球镜)为(-6.50±2.75)D的52例患者(76眼),于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第2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行Orbscan-Ⅱ裂隙光扫描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角膜后表面前凸值、角膜后表面屈光力,观察其变化。用多元逐级回归法分析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以及眼内压、切削量与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相关性。结果术后第1个月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为(38.81±17.87)μm,术后第2个月为(35.61±13.60)μm,术后第6个月为(36.45±14.34)μm;3.0 mm直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均值术后第1个月为(-6.85±0.23)D,术后第2个月为(-6.83±0.28)D,术后第6个月为(-6.81±0.25)D;5.0 mm直径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均值术后第1个月为(-6.34±0.24)D,术后第2个月为(-6.38±0.21)D,术后第6个月为(-6.39±0.25)D,上述观察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术后第1个月同术后第2个月、第6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与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线性相关(r=0.6,P<0.01)。多元逐级回归分析与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的变化有关系的变量为切削量(非标准系数B=0.405,P<0.01),角膜最薄点厚度(非标准系数B=-0.109,P<0.01),术前眼内压未进入最后回归方程。结论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有显著性改变,角膜后表面呈锥形前凸,随术后时间延长角膜后表面形态趋于稳定;角膜厚度越薄、切削量越大则术后的角膜前凸值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手术/方法 原位角膜/方法 Orbscan-Ⅱ裂隙光扫描角膜地形图 角膜后表面 前凸 屈光
下载PDF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咸平 费安裕 +3 位作者 李辉军 赵春娟 叶晓玲 方燕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计55眼;Ⅱ组-6.00^-8.75D,计40... 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计55眼;Ⅱ组-6.00^-8.75D,计40眼;Ⅲ组≥-9.00D,计46眼。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角膜后表面数据,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第3个月,裸眼视力4.4~5.2,平均4.98±0.12,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有36眼视力<5.0且近视屈光度高于-1.00D为屈光回退眼,105眼为正常眼。术后各阶段随访时发现,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角膜最薄处厚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角膜后表面负性屈光度增大,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高,屈光回退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0.033、7.739、6.500,均P<0.01);但正常眼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除角膜最薄厚度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最薄厚度F=5.485,P<0.01;其余均P>0.05)。设术后第3个月的裸眼视力为因变量(Y),X1为术前近视屈光度,X2为角膜切削比,X3为术后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最高点Diff值,X4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厚度差,X5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5.09-0.034X1+1.785X2-2.216X3-0.002X4+0.081X5(F=21.474,P=0.000)。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欲取得较好疗效,应考虑不同因素,如术前近视屈光度、角膜切削比、术后角膜增殖和术后角膜后表面改变等因素均有可能对LASIK的疗效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必要时采取部分矫正屈光力,以提高角膜切削比值,减少角膜的前突,将剩余屈光度用日后配戴低度眼镜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及屈光回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屈光回退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以及术后2年角膜地形图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倩 张建华 +2 位作者 杨建东 曹丽 王红英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对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连续2年的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探讨该手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30例(260... 目的对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连续2年的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进行观察,探讨该手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在我院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130例(260眼),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第30天、第90天、第180天、第360天、第720天进行Orbscan-Ⅱ检查,记录Diff值3、mm Irreg值5、mm Irreg值,行配对t检验,Diff值与Irreg值之间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术后各阶段的Diff值较术前均有所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在180 d后呈现递减趋势。术后各阶段3 mm Irreg值较术前均有所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各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各阶段5 mm Irreg值较术前均有所增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80 d后各个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iff值与Irreg值间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两者无显著相关性。结论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的前凸并没有呈进行性发展,角膜残留基质床大于250μm安全可靠,术后干眼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外科手术 激光手术/方法 原位角膜/方法 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降眼压药物预防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早期屈光回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曾锦 郭海科 +3 位作者 张洪洋 金海鹰 李倩 谢文娟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患者早期应用降眼压药对角膜前表面曲率及前房深度的影响,评价其对LANK术后角膜膨隆及屈光回退的抑制作用。方法按术前角膜厚度低于520μm、术中角膜基质...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患者早期应用降眼压药对角膜前表面曲率及前房深度的影响,评价其对LANK术后角膜膨隆及屈光回退的抑制作用。方法按术前角膜厚度低于520μm、术中角膜基质床介于250—270μm的标准分为两组:第1组(用药组)15眼,术后第2天在常规用药的同时加用噻吗心安眼水;第2组(非用药组)15眼,在患者出现屈光回退时(术后1个月内)加用噻吗心安眼水。应用Orbscan-Ⅱ系统测量术后第1天、第15天及屈光回退时的前表面曲率和前房深度(晶状体前表面与角膜内皮间)。结果第2组用药后的前表面曲率较用药前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0.022);用药后前房深度较用药前略有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0.27)。第1组术后1个月内出现回退1眼(占0.67%),第2组,术后1个月内出现回退6眼(占40%),第1组术后第1天与第15天前表面曲率差值平均为(0.291±0.042)D,第2组为(0.870±0.061)D,两组差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F=7.496,P=0.023)。第1组术后第1天与第15天前房深度差值平均为(0.014±0.004)μm,第2组为(0.042±0.002)μm,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F=5.171,P=0.042)。结论LASIK术后早期应用降眼压药物可以抑制眼压的升高,降低角膜膨隆及术后早期屈光回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屈光回退 角膜 激光原住/方法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切除深度和范围对近视眼角膜高阶波前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炜 艾育德 +2 位作者 何正瑞 黄蕊 郑洁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6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mtomileusis,LASIK)矫治近视眼前后角膜波前像差与角膜切除量和切除深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LASIK治疗的160例近视眼患者(246眼)。使用Optikon-2000SpA角膜地形图仪和Kem...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mtomileusis,LASIK)矫治近视眼前后角膜波前像差与角膜切除量和切除深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LASIK治疗的160例近视眼患者(246眼)。使用Optikon-2000SpA角膜地形图仪和Kemtron-Scout图像处理器,摄取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的角膜波前像差。按照角膜切除直径和深度分组,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切除区的增大(5.5—7.0mm),术后像差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数逐渐减少。在切除区直径相同组,6m检测区所显示的像差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数多于3mm检测区所显示的情况。随着切除区深度的增加(40~110μm),像差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数逐渐增加。在相同切除深度组,6mm检测区所显示的像差发生显著性变化的项数多于3mm检测区所显示的情况。结论近视眼接受常规的LASIK手术治疗后,高阶像差的增大有多种原因,主要受切除深度和切除直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角膜 波前像差 激光原位 角膜/方法
下载PDF
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早期视疲劳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华 梁荣 罗栋强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观察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早期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LASIK手术后第1周主诉视近疲劳症状的患者111例(222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术后常规用药外,治疗组加用... 目的观察施图伦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早期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LASIK手术后第1周主诉视近疲劳症状的患者111例(222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术后常规用药外,治疗组加用施图伦滴眼液。定期观察两组视疲劳症状缓解情况并进行评分,观察时间为4周。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视疲劳症状均有所缓解,术后第1周两组的评分分别为5.62±2.18和6.04±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周和第3周,治疗组的视疲劳评分分别为4.72±1.65和3.24±1.13,对照组分别为5.66±2.54和3.8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图伦滴眼液可以有效缓解LASIK术后早期视疲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图伦滴眼液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视疲劳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早期角膜空间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林农 王晶 +1 位作者 肖磊 唐弘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近视性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t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空间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眼前节扫描系统(ORBSCAN Ⅱ)观察48例(89眼)LASIK术前及术后1~3 d、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角膜前后... 目的研究和分析近视性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t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空间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眼前节扫描系统(ORBSCAN Ⅱ)观察48例(89眼)LASIK术前及术后1~3 d、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和角膜最薄厚度的变化.结果术后角膜前表面高度迅速变平,到第1周时达最大量,此后至术后第6个月缓慢回升;术前等效球面镜度数和角膜基质床厚度与术后第3个月的角膜前表面高度变化呈直线正相关,切削比百分数(切削厚度占最薄角膜厚度比)与之呈直线负相关.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即前凸,并达最大量,术后第1周时较快回落,此后至术后第6个月缓慢回落;术前等效球面镜度数、术前最薄角膜厚度、角膜基质床厚度与术后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呈直线负相关,切削比百分数与之呈直线正相关.术后1~3 d角膜最薄,厚度最小,随着时间延长至术后第6个月均逐渐增厚,但速度逐渐减慢; 术后 1~3 d 的实际角膜最薄厚度平均为 (424 ±65.0)μm,比预计角膜最薄厚度平均值(463.9±42.1)μm低,差异有显著性(t=3.218,0.001<P<0.002),角膜基质床厚度与术后第3个月角膜最薄厚度呈直线正相关.结论 LASIK术后1周内角膜后表面高度前凸、最薄厚度变薄和前表面变平量最大,此后至术后第6个月均缓慢回退.术前近视等效球面镜屈光度越高、激光切削量越大、角膜基质床厚度越薄,术后角膜前表面变平、后表面前凸越明显.术前角膜越薄,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越明显.角膜基质床厚度越薄,术后角膜最薄厚度越薄.术前后表面高度40 μm以上者应该根据所需矫正屈光度、角膜厚度、切削比、角膜基质床厚度和术前角膜后表面高度推算术后第3个月后表面高度,不超过80 μm较安全,角膜基质床厚度大于250 μm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原位角膜/方法 激光手术/方法 角膜地形图
下载PDF
Q值调整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世豪 李斌 王勤美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应用美国雷赛Astramax三维角膜地形图仪、Astrapro个体化切削设计程序和Astrascan XL准... 目的探讨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应用美国雷赛Astramax三维角膜地形图仪、Astrapro个体化切削设计程序和Astrascan XL准分子激光系统,对33例(66眼)近视患者行Q值调整的个体化LASIK手术。30例(59眼)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行标准切削方式的LASIK手术。随访6个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标准组和Q值组术后第6个月结果:"!安全性:两组均无一眼下降2行及以上,下降一行的各仅为2眼。"#有效性:术后裸眼视力分别为5.04±0.06和5.05±0.07,5.0以上分别为89.8%和90.9%,5.1以上为49.2%和50.0%。"$可预测性:术后平均等效球镜分别为(-0.11±0.44)D和(-0.07±0.44)D,在目标值±0.50D以内分别为83.1%和80.3%,±0.25D以内均为57.6%。"%稳定性:术后第1、第3和第6个月的平均等效球镜为-0.02966D和0.096591D,-0.09746D和0.003788D,-0.11441D和-0.07197D,变化均小于0.25D。上述4种指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术后Q值分别为0.42±0.21和0.107±0.2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Q值调整的个体化切削比标准切削更有助于维持角膜生理性的非球面性。其远期效果仍需更多病例、更全面的评价指标和更长时间的随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激光原住/方法 Q值 近视 角膜 非球面性
下载PDF
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再近视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揭黎明 王骞 洪荣照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再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1例(36眼)LASIK后再近视患者施行LASEK。LA...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再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1例(36眼)LASIK后再近视患者施行LASEK。LASEK术前的平均屈光度为(-1.98±0.65)D,平均角膜瓣下剩余基质厚度为(256±18.46)μm,LASEK平均切削深度为(36.58±11.24)μm。结果术后第6个月时裸眼视力为1.0以上者22眼(占61.1%),0.8以上者31眼(占86.1%),0.5以上者36眼(占100%),平均屈光度为(-0.18±0.53)D,未见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角膜瓣haze 0级者29眼(占80.6%),0.5级者5眼(占13.9%),1级者2眼(占5.6%)。结论LASEK治疗LASIK后再近视安全有效,但更长期的效果有待继续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手术/方法 上皮下角膜/方法 原位角膜/方法 近视/外科手术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眼5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蒋宏苏 周七华 +1 位作者 王钢 伍卫华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远期疗效和稳定性。方法对32例(55眼)远视患者进行LASIK治疗,随访5年。其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值为+4.26D(+0.75~+6.50D)。结果术前+0.75~+3.00D组和+3... 目的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远视眼的远期疗效和稳定性。方法对32例(55眼)远视患者进行LASIK治疗,随访5年。其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值为+4.26D(+0.75~+6.50D)。结果术前+0.75~+3.00D组和+3.25~+6.50D组术后5年其平均等效球镜值≤1.00D分别占85.5%和72.5%。术后1年至54个月,所有术眼平均都存在远视增移+0.51D(+0.25~+2.00D),术后5年,其等效球镜值≥+0.50D者为50.9%,≥+1.00D者占16.4%。远视增移在40岁年龄组为+0.61D(0~+1.10D),41~55岁年龄组为+0.45D(-1.20~+1.30D)。结论LASIK治疗中低度远视是有效的,在5年的随访中,患眼始终存在屈光回退,其回退的程度大于年龄相关性远视的增移。LASIK治疗远视的长期稳定性尚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屈光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下载PDF
轮廓动态眼压计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眼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磊 雷澄 +1 位作者 李新宇 董洁玉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通过与Goldmann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的比较,评价轮廓动态眼压计(dynamiccontour tonometer,DCT)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前和术后眼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术... 目的通过与Goldmann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的比较,评价轮廓动态眼压计(dynamiccontour tonometer,DCT)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前和术后眼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术前以及术后第1周和第4周,分别用GAT和DCT测量30例60眼的眼压,对所得结果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corneal thickness,CCT)和GAT读数相关,而与DCT读数无关。术前眼压和术后第1周、第4周的眼压比较,GAT读数分别下降(5.00±1.12)mmHg和(5.45±1.13)mmHg,DCT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ASIK导致的CCT变化可影响GAT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但对DCT无影响,因此,DCT更适用于正常眼以及曾接受LASIK手术眼的眼压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动态眼压计 GOLDMANN眼压计 眼压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下载PDF
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球差变化的诸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季鹏 毕宏生 +4 位作者 王兴荣 马晓华 王宝晶 王桂敏 王桂英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切削深度、治疗光区直径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对术后球差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采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94例(185眼),患者屈光系统四阶球差值采...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切削深度、治疗光区直径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对术后球差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采用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94例(185眼),患者屈光系统四阶球差值采用Zywave像差仪测量,术后第6个月患者球差值与术前值相减所得即为球差变化值(用ΔSA表示)。角膜后表面的前凸值采用Orbscan-IIz裂隙光扫描地形图测量,记录术中治疗光区直径和切削深度。采用多元逐级回归方法分析手术中切削深度、治疗光区直径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与术后球差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四阶球差值为(-0.08±0.16)μm,手术切削量均值为(96.11±24.63)μm,治疗光区直径为(6.39±0.25)mm。术后第6个月,四阶球差值为(-0.96±0.61)μm,ΔSA为(-0.89±0.62)μm,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为(44.00±12.00)μm。经相关性分析,ΔSA变化与切削量(r=-0.50,P<0.01)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r=-0.49,P<0.01)呈负相关,与切削光区直径(r=0.31,P<0.01)呈正相关。结论LASIK治疗近视后,患者的四阶球差呈负性增大趋势,球差变化值与手术切削深度及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呈负相关,与切削区直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四阶球面像差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两种微型角膜板层刀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悦 赵绍贞 孙慧敏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对MoriaM2130型(以下简称M2)一次性微型角膜刀头(自带刀片)与微型角膜刀片的角膜瓣制作效果进行比较。方法59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患者(113眼),随机使用两种刀来制作角膜瓣,记录角... 目的对MoriaM2130型(以下简称M2)一次性微型角膜刀头(自带刀片)与微型角膜刀片的角膜瓣制作效果进行比较。方法59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患者(113眼),随机使用两种刀来制作角膜瓣,记录角膜瓣直径、蒂长,术后应用共焦显微镜测量瓣厚,记录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对结果作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使用M2一次性刀头与M2刀片时,制作的角膜瓣平均厚度分别为(139.35±19.07)μm、(126.92±11.50)μm(t=4.096,P<0.01)。同一患者双眼使用同一把刀,两眼角膜瓣厚度无明显差异。术中角膜瓣的制作均一次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M2型一次性刀头与刀片均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次性刀头使用更方便,角膜瓣下干净,但角膜瓣厚度的平均值较高,标准误差较大。M2型刀片的角膜瓣制作效果相对稳定,但角膜瓣下残留相对多的金属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角膜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角膜
下载PDF
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在乙醇法-和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莹 瞿小妹 +2 位作者 周行涛 戴锦晖 褚仁远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评价Galyfilcon A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acuve advance)作为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和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绷... 目的评价Galyfilcon A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acuve advance)作为乙醇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和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绷带式接触镜应用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1例(58眼)行LASEK或epi-LASIK的患者参与了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其中9例双眼行LASEK手术者作acuve advance和月抛型镜片的对照研究,其余22例均使用acuve advance镜片。根据角膜上皮愈合的情况,镜片连续配戴3 d或7 d。在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观察镜片的中心位置、移动度、湿润度和沉淀物,在裂隙灯下对角膜缘充血和角膜上皮水肿情况进行评分,并由患者对其不适感(疼痛和异物感)行主观量化评分。结果Acuve advance的镜片中心位置、移动度、湿润度均良好,常见散在沉淀物。大部分患者疼痛感无或很轻,而异物感是主要症状。与月抛型镜片相比,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戴acuve advance者异物感更轻(Z=2.72,P=0.007;Z=2.37,P=0.018);戴acuve advance者术后第1天的疼痛感更轻(Z=2.60,P=0.009);戴acuve advance者术后角膜缘充血与角膜上皮水肿也略轻,但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Galyfilcon A硅水凝胶软性角膜接触镜作为LASEK和epi-LASIK术后绷带式接触镜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与月抛型镜片相比,更适合于长期配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治疗应用 角膜切削术 上皮下 激光/方法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镜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敏 周翔天 +4 位作者 方海珍 王勤美 盛文 吕帆 瞿佳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评价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镜(Panoramic 200)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共301例(601眼)要求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Panoramic 200的眼底检查结果,将P... 目的评价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镜(Panoramic 200)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共301例(601眼)要求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Panoramic 200的眼底检查结果,将Panoramic 200检查结果与三面镜检查确诊结果相比较。结果Panoramic 200发现了有较大临床意义的眼底病变31眼,三面镜检查确诊眼底病变40眼。Panoramic 200对眼底疾病筛查的敏感度达到77.50%。结论Panoramic 200为LASIK术前眼底疾病的筛选提供了一条简便、高效的途径,但不能完全替代三面镜眼底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200广角激光眼底镜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屈光不正 眼底检查
下载PDF
5分医学验光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畅 贺美 +2 位作者 丁清 屈淑娥 莫海燕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5分医学验光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usis,LASIK)的影响及重要性。方法运用日本Topcon KR8100全自动验光仪和Topcon CV3100全自动综合验光仪进行医学验光,美国VISXstarS4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手术。参... 目的探讨5分医学验光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usis,LASIK)的影响及重要性。方法运用日本Topcon KR8100全自动验光仪和Topcon CV3100全自动综合验光仪进行医学验光,美国VISXstarS4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手术。参考电脑验光及检影验光结果,在综合验光仪上调整度数,进行5分医学验光。以3分初级验光为对照组。结果LASIK手术前采用5分医学验光的患者,其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占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91.5%)。术后6个月,5分医学验光组球镜和柱镜屈光度≤±0.25D的患者分别为65.00%、60.00%,与对照组(36.00%、34.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分医学验光组球镜和柱镜屈光度≤±0.50D的患者分别为28.00%、32.00%,与对照组(46.00%、48.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分医学验光组球镜和柱镜屈光度>±0.75D的患者分别为7.00%、8.00%,与对照组(18.00%、18.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5分医学验光优于3分初级验光,对LASIK手术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对LASIK术前进行5分医学验光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近视 医学验光 常规验光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细胞变化的共聚焦显微镜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乔丽萍 孙慧敏 赵少贞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e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细胞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方法激光角膜原位镶磨术患者27例(48眼),男11例(17眼),女16例(31眼)。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3、7、10天、1个月、2个月、...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e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细胞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方法激光角膜原位镶磨术患者27例(48眼),男11例(17眼),女16例(31眼)。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3、7、10天、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中央角膜组织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共聚焦显微镜下,48眼(100%)术后第1天角膜基质出现“激活细胞”。高度近视(65.51±11.48)μm与低中度近视(47.72±13.55)μm含基质“激活细胞”深度存在明显差异(t=-4.499,P=0.000)。基质激活区域深度与激光脉冲能量、切削深度呈正相关(r1=0.578,P=0.008;r2=0.559,P=0.010),与角膜瓣厚度呈负相关(r1=-0.554,P=0.047),与年龄无关(r=0.417,P=0.023),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数相关(r=-0.628,P=0.003);术后第7天基质中出现了“无细胞区”;前基质细胞术后早期变化无显著性;术后1个月,后基质细胞数目较术前有明显增加。结论LASIK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细胞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激光原位/方法 基质细胞/超微结构 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