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演化指称视阈下意识流戏剧探析——以阿瑟·米勒的《堕落之后》为例
1
作者 方颖 方文礼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以认知诗学视角分析文学文本,即运用演化指称“角色与值”的假说剖析意识流戏剧《堕落之后》,探索其在叙事铺陈与人物刻画上的特征。研究发现:“角色”转换所生成的“值”能够使戏剧文本共时性呈现历时性发生的事件;“值”的历时共现可... 以认知诗学视角分析文学文本,即运用演化指称“角色与值”的假说剖析意识流戏剧《堕落之后》,探索其在叙事铺陈与人物刻画上的特征。研究发现:“角色”转换所生成的“值”能够使戏剧文本共时性呈现历时性发生的事件;“值”的历时共现可有效揭示人物主角多面无常的性格及其形成的过程;叙事空间与角色的频频切换虽使文本表层显得杂乱无序,但其生成的“值”却有潜在的因果关联,实现了剧情与文本深层连贯,使其形散而神不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戏剧 阿瑟·米勒 《堕落之后》 演化指称 角色与值
下载PDF
汉语中的概念转喻及其语法学后果 被引量:26
2
作者 袁毓林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43,共14页
本文主要讨论概念转喻对于汉语语法及其研究的影响。首先梳理从修辞上的借代一直到概念转喻、认知转喻和语法转喻等概念,接着从语法分析的目的(揭示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的角度,举例说明引入认知转喻理论有助于解释语法形式与... 本文主要讨论概念转喻对于汉语语法及其研究的影响。首先梳理从修辞上的借代一直到概念转喻、认知转喻和语法转喻等概念,接着从语法分析的目的(揭示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的角度,举例说明引入认知转喻理论有助于解释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还举例说明考虑到词语的转喻用法,可以让我们对词语的词类属性与有关句法表现之间的扭曲关系有更加深入和透彻的认识。然后,指出在解释"他(的佣人)是个日本女人"一类句子时,转喻学说比省略学说更加简单可靠;还从指称的"角色与值"理论的角度,解释诸多由转喻造成的句法结构与语义解释不对称现象。最后,举例说明从语法到修辞表达到处都有概念转喻,语言研究不能无视转喻这头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大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借代 概念/认知转喻 语法/形式转喻 本体 喻体 角色与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