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演化指称视阈下意识流戏剧探析——以阿瑟·米勒的《堕落之后》为例
1
作者
方颖
方文礼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以认知诗学视角分析文学文本,即运用演化指称“角色与值”的假说剖析意识流戏剧《堕落之后》,探索其在叙事铺陈与人物刻画上的特征。研究发现:“角色”转换所生成的“值”能够使戏剧文本共时性呈现历时性发生的事件;“值”的历时共现可...
以认知诗学视角分析文学文本,即运用演化指称“角色与值”的假说剖析意识流戏剧《堕落之后》,探索其在叙事铺陈与人物刻画上的特征。研究发现:“角色”转换所生成的“值”能够使戏剧文本共时性呈现历时性发生的事件;“值”的历时共现可有效揭示人物主角多面无常的性格及其形成的过程;叙事空间与角色的频频切换虽使文本表层显得杂乱无序,但其生成的“值”却有潜在的因果关联,实现了剧情与文本深层连贯,使其形散而神不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戏剧
阿瑟·米勒
《堕落之后》
演化指称
角色与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中的概念转喻及其语法学后果
被引量:
26
2
作者
袁毓林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43,共14页
本文主要讨论概念转喻对于汉语语法及其研究的影响。首先梳理从修辞上的借代一直到概念转喻、认知转喻和语法转喻等概念,接着从语法分析的目的(揭示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的角度,举例说明引入认知转喻理论有助于解释语法形式与...
本文主要讨论概念转喻对于汉语语法及其研究的影响。首先梳理从修辞上的借代一直到概念转喻、认知转喻和语法转喻等概念,接着从语法分析的目的(揭示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的角度,举例说明引入认知转喻理论有助于解释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还举例说明考虑到词语的转喻用法,可以让我们对词语的词类属性与有关句法表现之间的扭曲关系有更加深入和透彻的认识。然后,指出在解释"他(的佣人)是个日本女人"一类句子时,转喻学说比省略学说更加简单可靠;还从指称的"角色与值"理论的角度,解释诸多由转喻造成的句法结构与语义解释不对称现象。最后,举例说明从语法到修辞表达到处都有概念转喻,语言研究不能无视转喻这头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大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借代
概念/认知转喻
语法/形式转喻
本体
喻体
角色与值
原文传递
题名
演化指称视阈下意识流戏剧探析——以阿瑟·米勒的《堕落之后》为例
1
作者
方颖
方文礼
机构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06-112,共7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二十世纪中西方战争年代的戏剧创作研究”(2021SJA1970)。
文摘
以认知诗学视角分析文学文本,即运用演化指称“角色与值”的假说剖析意识流戏剧《堕落之后》,探索其在叙事铺陈与人物刻画上的特征。研究发现:“角色”转换所生成的“值”能够使戏剧文本共时性呈现历时性发生的事件;“值”的历时共现可有效揭示人物主角多面无常的性格及其形成的过程;叙事空间与角色的频频切换虽使文本表层显得杂乱无序,但其生成的“值”却有潜在的因果关联,实现了剧情与文本深层连贯,使其形散而神不散。
关键词
意识流戏剧
阿瑟·米勒
《堕落之后》
演化指称
角色与值
Keywords
stream-of-consciousness play
Arthur Miller
After the Fall
evolving reference
role and values
分类号
I106.3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中的概念转喻及其语法学后果
被引量:
26
2
作者
袁毓林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43,共1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语意合语法框架下的词汇语义知识表示及其计算系统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语言认知的神经机制>(2014CB340502)的资助
文摘
本文主要讨论概念转喻对于汉语语法及其研究的影响。首先梳理从修辞上的借代一直到概念转喻、认知转喻和语法转喻等概念,接着从语法分析的目的(揭示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的角度,举例说明引入认知转喻理论有助于解释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还举例说明考虑到词语的转喻用法,可以让我们对词语的词类属性与有关句法表现之间的扭曲关系有更加深入和透彻的认识。然后,指出在解释"他(的佣人)是个日本女人"一类句子时,转喻学说比省略学说更加简单可靠;还从指称的"角色与值"理论的角度,解释诸多由转喻造成的句法结构与语义解释不对称现象。最后,举例说明从语法到修辞表达到处都有概念转喻,语言研究不能无视转喻这头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大象。
关键词
修辞借代
概念/认知转喻
语法/形式转喻
本体
喻体
角色与值
Keywords
rhetoric metonymy
conceptual/cognitive metonymy
grammatical/formal metonymy
tenor
vehicle
role and value
分类号
H193.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演化指称视阈下意识流戏剧探析——以阿瑟·米勒的《堕落之后》为例
方颖
方文礼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语中的概念转喻及其语法学后果
袁毓林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