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K8、CK19和TPO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乳头状增生病变中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庆猛 何平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CK8、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乳头状增生病变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 Vision法对2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61例乳头状增生病变进行标志。结果 23... 目的探讨CK8、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乳头状增生病变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 Vision法对2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61例乳头状增生病变进行标志。结果 2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CK8、CK19和TPO阳性率分别为97.0%、94.4%、9.0%;61例乳头状增生病变中阳性率分别为49.2%、26.2%、88.5%。三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病变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K8、CK19和TPO单项检测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0%、50.8%、87.4%;94.4%、73.8%、90.1%和90.9%、88.5%、90.5%;阳性预测值(+PV)分别为88.3%、93.2%、96.8%;阴性预测值(-PV)分别为77.5%、77.6%、72.0%;Youden指数分别为0.478、0.682、0.794。序列试验显示,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分别为83.2%、98.5%和0.817。结论 CK8、CK19和TPO可作为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的重要标志物,三者联合检测特异性更好,具有更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甲状腺肿瘤/诊断 乳头状/诊断 乳头状/病理学 角蛋白质类/代谢 甲状腺肿 结节性/病理学 甲状腺肿 结节性/诊断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CK20、CEA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涌泉 苏赓 丛峰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8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探讨CK20、CEA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进行胃癌D2根治术,且术后病理TMN分期为pT1~4N0M0的46例胃癌患者共962枚HE染色阴性的淋巴结,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CK20、CEA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进行胃癌D2根治术,且术后病理TMN分期为pT1~4N0M0的46例胃癌患者共962枚HE染色阴性的淋巴结,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淋巴结细胞角蛋白20(CK20)和CEA抗原的表达,并对该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CK20及CEA免疫组化共发现9例患者(19.57%)共21枚淋巴结(2.18%)发生微转移,使19.57%(9/46)患者出现重新TMN分期。经过随访共有13例患者出现复发,微转移组的临床复发率(6/9,66.67%),明显高于无微转移组(7/37,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20、CEA免疫组化是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值得推广的方法,能更加准确地对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分期,有助于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判断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质类/代谢 癌胚抗原/代谢 胃肿瘤/病理学 肿瘤分期 淋巴转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测定及其临床实用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静 何菁 +4 位作者 李茹 刘田 刘霞 王永福 栗占国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77-479,483,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人于本科住院治疗的RA患者50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IgM,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RF-IgG、HRF-IgA及anti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PF和AKA,分析总结上述抗体及其联合...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人于本科住院治疗的RA患者50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IgM,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RF-IgG、HRF-IgA及anti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APF和AKA,分析总结上述抗体及其联合检测在RA诊断中的合理应用。结果(1)500例RA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RF-IgM、anti-CCP、APF、HRF-IgG、AKA、HRFIgA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78.0%、70.8%、51.8%、48.4%、45.O%、20.0%。以RF-IgM检出率最高,其次为anti-CCP。(2)在110例RF-IgM阴性的患者中anti—CCP、APF、AKA、HRF.IgG、HRF.Ig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8%、27.3%、22.7%、15.5%、1.8%,尤以anti-CCP的互补作用最好。(3)在146例anti-CCP抗体阴性的患者中RF-IgM、HRF-IgG、APF、AKA、HRF-Ig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6.8%、24.7%、16.4%、8.9%、7.5%。(4)RF-IgM和(或)anti-CCP和(或)APF三种抗体联合和RF-IgM和(或)anti-CCP和(或)HRF-IgG三种抗体联合检出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88.6%、88.4%,显著优于抗体的单独检测(P〈0.05或P〈0.01),抗体间的联合检测能增加检出的敏感性(P〈0.05或P〈0.01)。结论四种自身抗体在RA中诊断的敏感性以RF-IgM、anti-CCP较为突出且二者的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风湿/免疫学 抗体/代谢 免疫球蛋白M/代谢 风湿因子/代谢 角蛋白质类/代谢
原文传递
6638例风湿病患者五种类风湿关节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丽娟 吴红 +1 位作者 万萍 牟方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61-763,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磷酸6葡萄糖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等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在不同风湿病中的分布,评价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201...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磷酸6葡萄糖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等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在不同风湿病中的分布,评价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6 638例接受五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的风湿病患者临床资料、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计数资料比较应用x2检验.结果 6 638例确诊风湿病患者RF、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AKA、GPI的阳性率分别为:55.30%(3 671/6 638)、39.71% (2 636/6 638)、14.49%(962/6 638)、12.34%(819/6 638)、41.29%(2 741/6 638),其中RA组患者阳性率分别为:88.39%(3 289/3 721)、68.63%(2 554/3 721)、16.52% (615/3 721)、21.50%(800/3 721)、62.13%(2 312/3 721),除抗RA33抗体,余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P<0.01).结论 RF、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AKA、GPI对R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及意义,但是上述标志物也可出现在其他风湿病中,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需综合分析,避免片面根据血清学检查结果所致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代谢 /代谢 角蛋白质类/代谢 风湿因子/代谢 葡糖-6-磷酸酶/代谢 自身抗体/代谢
原文传递
TTF-1、CK7、P63、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方强 刘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评估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P63、细胞角蛋白5/6( 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 目的:评估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P63、细胞角蛋白5/6( 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3例,计算支气管镜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TTF-1、CK7、P63、CK5/6对肺腺癌和肺鳞癌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估上述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TTF-1、CK7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在肺鳞癌中的表达( P <0.01),而P63、CK5/6在肺鳞癌的表达高于肺腺癌( P <0.01);TTF-1在肺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5.1%(63/74),特异度为98.6%(68/69);CK7在肺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2.4%(61/74),特异度为91.3%(63/69)。 P63在肺鳞癌诊断中的敏感度97.1%(67/69),特异度89.2%(66/74);CK5/6在肺鳞癌诊断中的敏感度79.7%(55/69),特异度89.2%(66/74)。肺腺癌患者中CK7(+)/TTF-1(+)的比例明显高于肺鳞癌患者( P <0.01);肺鳞癌患者中P63(+)/CK5/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肺腺癌患者( P <0.01)。结论支气管镜活检组织进行TTF-1、CK7、P63、CK5/6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肺腺癌与肺鳞癌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代谢/诊断 转录因子/代谢 角蛋白质类/代谢 蛋白/代谢 反式激活因子/代谢
原文传递
P504S、p63、34βE12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
6
作者 杨荣辰 武艳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29-530,共2页
目的研究β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p63基因、高分子量角蛋白(3413E12)联合标记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7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的P504S、p63、34βE12表达。结果P504S的表达在前... 目的研究β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p63基因、高分子量角蛋白(3413E12)联合标记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7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的P504S、p63、34βE12表达。结果P504S的表达在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和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63、34βE12表达在前列腺癌和HGPIN、BPH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04S、p63、34βE12联合标记对前列腺穿刺标本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酶和差向异构酶/代谢 反式激活因子/代谢 β角蛋白质类/代谢 前列腺肿瘤/病理学/诊断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