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在银屑病角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周扬 韩露 +4 位作者 方如男 田野 胡雪晴 米新宝 李建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71-275,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dc7)在银屑病角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dc7在人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并预测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将Hacat细胞分为Hacat组、Hacat+白介素-22(IL-22)50 ng/mL组、Hacat+IL-22100 n...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dc7)在银屑病角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dc7在人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并预测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将Hacat细胞分为Hacat组、Hacat+白介素-22(IL-22)50 ng/mL组、Hacat+IL-22100 ng/mL组、Hacat+IL-22200 ng/mL组,应用CCK8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和cdc7的表达量;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咪喹莫特乳膏外涂建模),应用RT-q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cdc7表达量;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咪喹莫特乳膏外涂+cdc7抑制剂灌胃建模),每日观察皮损动态变化,并绘制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指数(PASI)趋势图。结果cdc7在人银屑病皮损中高表达(P<0.05),cdc7可能是作为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家族转录因子的下游靶点而发挥作用;Hacat组、Hacat+IL-2250 ng/mL组、Hacat+IL-22100 ng/mL组、Hacat+IL-22200 ng/mL组细胞中cdc7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01)、(1.16±0.06)、(4.45±0.08)、(5.53±0.33)(F=139.300,P<0.01),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54±0.02)、(0.64±0.02)、(0.83±0.02)、(1.00±0.04)(F=176.600,P<0.01)。模型组小鼠cdc7 mRNA表达量(2.18±0.15)、cdc7细胞阳性率(21.10±0.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2±0.05)、(7.11±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背部皮损较轻,PASI评分上升较缓慢。结论cdc7具有促进银屑病角质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 角质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β连环素、核因子κB表达水平与尖锐湿疣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秀玲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第4期603-604,608,共3页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enin)、核因子κB(NF-κB)与尖锐湿疣(CA)患者细胞增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CA患者92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感染类型分为高危组(n=41)与低危组(n=51),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检查的11...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enin)、核因子κB(NF-κB)与尖锐湿疣(CA)患者细胞增殖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CA患者92例(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感染类型分为高危组(n=41)与低危组(n=51),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检查的1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体检组。对比三组β-catenin、NF-κB表达情况、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及其关联性。结果高危组、低危组β-catenin、NF-κB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伴随时间延长,高危组、低危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呈升高趋势(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β-catenin、NF-κB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β-catenin、NF-κB表达水平与CA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呈正相关,临床可客观评估C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素 核因子ΚB 尖锐湿疣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能力 关联性
下载PDF
血竭提取物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419-419,共1页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乙酸乙酯提取物 血竭 科研基金项目 中医药管理局 第四军医大学 细胞增殖作用 促进伤口愈合 整形外科 西京医院
下载PDF
角蛋白17突变肽配体在体外增殖的角质形成细胞及银屑病患者T细胞中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吴佳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55-56,共2页
Background: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autoantigenic T-cell epitopes is key to developing antigen-based therapies for autoimmune diseases, including psoriasis. Our previous work demonstrated that 3 peptides on keratin... Background: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autoantigenic T-cell epitopes is key to developing antigen-based therapies for autoimmune diseases, including psoriasis. Our previous work demonstrated that 3 peptides on keratin 17 are able to stimulate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f HLA-DRB1 07-positive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nd to serve as immunodominant T cell epitopes. Objective: We sought to determine antagonistic altered peptide ligands to psoriatic T cells with a down-modulatory effect in inhibiting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Methods: Psoriatic altered peptide ligands were generated by single alanine residue substitutions at a critical T-cell receptor contact residue position. Antagonistic altered peptide ligands were identified by suppression screening of psoriatic T-cell activation and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Results: Altered peptide ligands 119R and 355L can inhibit psoriatic T-cell activation more effectively than other altered peptide ligands, especially 355L, with inhibition of T-cell proliferation and the secretion of interferon gamma and interleukin 2 in parallel with the upregulation of interleukins 4 and 10 as well a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 In coincubation assay, altered peptide ligands 119R and 355L can down-regulate the function of psoriatic T cells more effectively than wild-type epitopes solely, but less effectively than altered peptide ligands solely. In prepulse assay altered peptide ligand 119R can down-regulate the activation of psoriatic T cells more effectively than in coincubation but less eff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altered peptide ligand 119R only. Altered peptide ligand 355L was also shown to have a similar presentation. T-cell culture supernatants (1:100) from the concentrations (10 μ g · mL-1 and 100 μ g · mL-1 with 119R, 100 μ g · mL-1 with 355L)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other ratios in inhibiting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Limitations: This study had a relatively small sample size (52 patients and 48 healthy controls).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e altered peptide ligands 119R (VAALEEANTELEVKI) and 355L (ENRYCVQASQIQGLI) are capable of inhibiting proliferative responses of psoriatic T cells and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in vitro, at least, with enhanced helper T cell type 2 polarization. Thus, to our knowledge, this article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altered peptide ligands derived from keratin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T细胞抗原表位 银屑病患者 抗性突变 角蛋白17 体外增殖 配体 抑制作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在扁平苔藓皮损处表达的意义
5
作者 乔丽芳 李俊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B07期22-23,共2页
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或亚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有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释放的淋巴因子和生长因子导致了角质形成细胞液化变性和增殖。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是扁平苔藓的主要病理改... 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或亚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有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释放的淋巴因子和生长因子导致了角质形成细胞液化变性和增殖。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是扁平苔藓的主要病理改变,为了探讨扁平苔藓皮损的细胞增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苔藓皮损 增殖细胞 KI-67 抗原蛋白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皮损处 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溶血性链球菌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L-2、IFN-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峻岭 陈学荣 +1 位作者 孙晓慧 康瑞珠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5年第6期329-330,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链球菌诱发银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链球菌抗原悬液刺激前后的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链球菌抗原刺激后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24h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水平较刺... 目的进一步探讨链球菌诱发银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链球菌抗原悬液刺激前后的银屑病患者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链球菌抗原刺激后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24h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水平较刺激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链球菌可能活化银屑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产生IL-2、IFN-γ等细胞因子,后者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从而参与银屑病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 银屑病患者 IL-2 溶血性链球菌 IFN-γ水平 ELISA法检测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淋巴细胞培养 链球菌抗原 培养上清液 T淋巴细胞 抗原刺激 细胞因子 24h
下载PDF
UVA联合UVB照射对原代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丽 吴文娟 +3 位作者 起珏 涂颖 顾华 何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95%长波紫外线(UVA)联合5%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原代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增殖的影响,为构建13光对人工皮肤光损伤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总剂量分别为0、2.5、5、10、20、30、40、60J/cm^2的紫外线(含95%UV... 目的探讨95%长波紫外线(UVA)联合5%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原代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增殖的影响,为构建13光对人工皮肤光损伤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总剂量分别为0、2.5、5、10、20、30、40、60J/cm^2的紫外线(含95%UVA和5%UVB),分别照射体外培养的HEK,继续培养24h后,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SPSS软件计算引起HEK半数损伤时的紫外线照射剂量。结果8种剂量紫外线照射后,HEK相对抑制率分别为0、1.03%、6.60%、17.28%、31.28%、49.59%、59.67%、70.99%,当总照射剂量≥10J/cm^2时,HEK相对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11,P〈0.05);HEK相对抑制率为50%时的紫外线照射总剂量为31.31J/cm^2。结论随着紫外线照射剂量的加大,HEK增殖活力降低,31.31J/cm^2为HEK半数死亡的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UVB照射 UVA 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中波紫外线 照射剂量 紫外线照射 SPSS软件
原文传递
糠秕马拉色菌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
8
作者 余土根 杨晓红 +2 位作者 朱金土 陶茂灿 刘丽琴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5-426,共2页
有人用糠秕马拉色菌和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的方法研究糠秕马拉色菌对角质形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我们采用不同浓度比值的糠秕马拉色菌和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孵育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糠秕马拉色菌作用下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对... 有人用糠秕马拉色菌和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的方法研究糠秕马拉色菌对角质形成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我们采用不同浓度比值的糠秕马拉色菌和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孵育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糠秕马拉色菌作用下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情况,并对其可能的机制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糠秕马拉色菌 细胞生物学行为 共同培养 浓度
原文传递
反义蛋白激酶Cζ下调角质形成细胞中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
9
作者 张晓艳 宋佩华 +1 位作者 马圣清 柳惠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蛋白激酶C(PKC)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下调 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增殖调控 1997年 细胞生长
原文传递
中药凉血活血汤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垒 张志礼 +2 位作者 邓丙戌 李萍 田茂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5-446,共2页
关键词 银屑病 凉血活血汤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中药
原文传递
脂连素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迁移调节创面愈合
11
作者 贾文斌(编译)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5-395,共1页
糖尿病患者是皮肤创面延迟愈合的高危人群。脂连素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起着中枢性作用且被认为与糖尿病的各种病理性改变有关,然而其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在该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到脂连素在体内和体外参与创面修复过程。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创面愈合 脂连素 信号通路 迁移 创面延迟愈合 病理性改变
原文传递
抑癌基因DNA甲基化状态与银屑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玉文 张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4期273-275,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其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清楚,涉及遗传、免疫、炎症、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多方面因素01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免疫介导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其确切病因至今尚不清楚,涉及遗传、免疫、炎症、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多方面因素01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免疫介导是其主要发病机制。。银屑病病理生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速,丝状分裂周期缩短为37.5小时,表皮更替时间缩短为3~4天,组织病理出现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甲基化状态 抑癌基因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DNA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多基因遗传病 免疫介导
下载PDF
链球菌M蛋白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东光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628-630,共3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上呼吸道A组链球菌感染与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病及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症状的加重密切相关。部分银屑病.尤其是急性点滴型银屑病与细菌超抗原活化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其中链球菌M蛋白作...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上呼吸道A组链球菌感染与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病及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症状的加重密切相关。部分银屑病.尤其是急性点滴型银屑病与细菌超抗原活化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其中链球菌M蛋白作为一种细菌性超抗原.对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链球菌M蛋白具有与人类Ⅰ型角蛋白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作为一种细菌超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释放细胞因子,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而引发银屑病。现对链球菌M蛋白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状银屑病 链球菌M蛋白 发病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T淋巴细胞活化 点滴型银屑病 A组链球菌感染
下载PDF
中医治则组方治疗银屑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琪 周飞红 李东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6期504-506,共3页
关键词 中医治则 治疗方法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血液流变学改变 组方 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下载PDF
窄波UVB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淑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5期671-672,共2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易复发、较难治愈的皮肤病,可能是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是T细胞介导为主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异常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皮肤病[1]。目前,临床上很多治疗方法均未达到...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易复发、较难治愈的皮肤病,可能是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是T细胞介导为主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异常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皮肤病[1]。目前,临床上很多治疗方法均未达到满意的效果。紫外线光疗是银屑病等皮肤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紫外线照射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局部组织免疫功能,增强组织细胞的活性,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主要是通过诱导产生具有抗炎或免疫抑制特性的细胞因子、神经多肽、前列腺素等递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方法 银屑病 窄波UVB 疗效观察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局部血液循环 免疫抑制特性 免疫调节作用
下载PDF
细胞的胶原黏附:一种简单且保持细胞高生长能力的筛选人类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的方法
16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4,共2页
毛囊间表皮稳态的维持有赖于连续不断的细胞更新过程。在生理状态下,机体通过严格的调控机制来维持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最外表的角质细胞脱落之间的平衡。同时,由于表皮特殊的解剖学部位(位于最外层),使其容易受到外伤,并需... 毛囊间表皮稳态的维持有赖于连续不断的细胞更新过程。在生理状态下,机体通过严格的调控机制来维持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与最外表的角质细胞脱落之间的平衡。同时,由于表皮特殊的解剖学部位(位于最外层),使其容易受到外伤,并需要在外伤后迅速激活大量的细胞再生来修复伤害。因此,确保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功能的完好对维持表皮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基底层 生长能力 人类 筛选 黏附 胶原 细胞更新
原文传递
皮肤科学基础
17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08年第4期222-228,共7页
关键词 科学基础 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窄谱中波紫外线 皮肤 反义寡核苷酸 维甲酸受体 CXCR2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新岭 刘雅妍 +1 位作者 顾军 邹颖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5-706,共2页
通过饮水、燃煤、药物、职业等因素长期接触砷,可引起皮肤、肺和膀胱等组织器官的肿瘤发生。砷的致病或致癌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砷通过相关信号传导途径影响细胞周期,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为进一... 通过饮水、燃煤、药物、职业等因素长期接触砷,可引起皮肤、肺和膀胱等组织器官的肿瘤发生。砷的致病或致癌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砷通过相关信号传导途径影响细胞周期,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为进一步全面了解砷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低剂量长期砷处理角质形成细胞的基因改变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 三氧化二砷 HaCaT细胞 体外培养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信号传导途径 长期接触 肿瘤发生
原文传递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单克隆抗体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的作用研究
19
作者 梅向林 夏建新 +6 位作者 牟妍 王敬医 李雪 朱文静 李福秋 金仙花 于凯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IO)单克隆抗体局部外用对银屑病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5%盐酸普萘洛尔搽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动物模型。分别设置空白组、模型组、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FGFIO抗体高(0.188g...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IO)单克隆抗体局部外用对银屑病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5%盐酸普萘洛尔搽剂外涂豚鼠耳背部皮肤,诱导银屑病样动物模型。分别设置空白组、模型组、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FGFIO抗体高(0.188g/L)、中(0.094g/L)、低(0.063g/L)剂量治疗组。治疗2周后观察银屑病样模型的病理变化。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Baker评分比较应用秩和检验,单一核细胞计数及表皮厚度比较应用方差分析(ANOVA),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应用最少显著差法(LSD)。结果各治疗组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FGFIO抗体高剂量组炎细胞计数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05),其余各治疗组炎细胞计数高于空白组及FGF10抗体高剂量组(均P〈0.05)。FGF10抗体各治疗组表皮厚度均高于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GF10抗体各治疗组组间表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GF10单克隆抗体对银屑病样豚鼠模型中异常病理改变有显著调节作用,能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裂,还能显著抑制银屑病模型中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银屑病样模型 单克隆抗体 豚鼠模型 丁酸氢化可的松 统计学分析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盐酸普萘洛尔
原文传递
国产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鲁智勇 姚志荣 +8 位作者 戴红 薛峰 邬玉美 刘晓依 潘萌 陶建凤 陈洁 闫明 郑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5-646,共2页
卡泊三醇是一种合成的维生素D3类似物,能够有效的抑制银屑病患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具有疗效确切,不反跳,耐受性好等特点[1].为评价和验证国产卡泊三醇软膏(商品名澳夫清,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 卡泊三醇是一种合成的维生素D3类似物,能够有效的抑制银屑病患者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具有疗效确切,不反跳,耐受性好等特点[1].为评价和验证国产卡泊三醇软膏(商品名澳夫清,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由本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3家医院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对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进行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三醇软膏 多中心临床研究 寻常性银屑病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 治疗 国产 角质形成细胞增殖 上海交通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