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解剖型颈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蒋兴良 蔡建平 +1 位作者 钱邦平 唐天驷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观察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ADFC)临床应用的疗效并分析其特点、优越性、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ADFC植入术,术后随访11~18个月,平均14.3个月。结果18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 目的观察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ADFC)临床应用的疗效并分析其特点、优越性、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1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ADFC植入术,术后随访11~18个月,平均14.3个月。结果18例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17例患者的疗效为优良,1例患者为良好,无疗效为满意或差的病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结论ADFC具有早期的确实制动作用,有效维持颈椎的生理弧度和椎间隙的高度,提供初始及中间时期的稳定性以实现骨性融合,有效防止下沉,并稳定融合节段及便于判断融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融合 可吸收材料 解剖型颈椎椎间融合器 脊髓颈椎
下载PDF
小尾寒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2
作者 窦新雨 刘宇 +6 位作者 刘啸 祝斌 贾斐 王霖邦 金攻 沈飞 刘晓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50,共12页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 目的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深入及颈椎内植物的发展,建立颈椎融合动物模型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国内对颈椎融合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估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期为颈椎融合相关研究提供完备的动物模型和内植物性能的评估方案。方法选择小尾寒羊,改良术式后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将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Cage)(对照组)、3D打印钛合金Cage(实验组1)及新方法钛合金Cage(实验组2)分别植入每只羊的不同颈椎节段(C2/3~C4/5),术后行血液学检测、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及材料生物安全性,利用X光、CT、Micro-CT及定量分析、硬组织切片染色、生物力学试验评估内植物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情况。结果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建立成功,血液学检测重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均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内植物生物安全性良好,X光及CT显示内固定位置及椎间融合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及6个月Micro-CT及定量分析表明,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内部的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目显著性升高(P<0.01),骨小梁间距显著性降低(P<0.01),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骨质长入更多(P<0.01),硬组织切片染色表明新方法钛合金Cage组及3D打印钛合金Cage组孔隙内有明显骨质长入且较为密实,结合较PEEK Cage组略好,生物力学试验显示,与PEEK Cage组相比,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颈椎屈伸、侧弯、扭转运动范围(P<0.05),同时增强了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P<0.05)。结论建立绵羊改良术式ACDF模型后,利用合理有效的评估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同时说明3种材料的Cage均显示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新方法钛合金Cage及3D打印钛合金Cage较PEEK Cage的骨长入及骨融合性能更强,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且新方法钛合金Cage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盘切除融合 颈椎盘突出症 绵羊模 融合器
下载PDF
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凡栋 郑佳状 +4 位作者 陈宇 宋昭君 刘元彬 唐龙 王淼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 比较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 比较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颈前路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ACDF手术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5.17%),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0.34%),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ACDF手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零切迹融合器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 脊髓颈椎 日本骨科协会评分
下载PDF
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融合术与传统颈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比较
4
作者 许俊宇 谢旭垣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79-582,共4页
目的:浅析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融合术与传统颈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颈... 目的:浅析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融合术与传统颈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颈椎融合术,研究组接受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就两组患者手术状况、颈椎功能状况、疼痛程度、角度及平行位移角、并发症发生率及颈椎融合节段的上下临近节段的颈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1年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指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3个月、1年后NDI指标相邻椎体角度位移、相邻椎体水平位移、邻近节段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融合术与传统颈椎融合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颈椎曲度,但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在改善临床症状和维持颈椎曲度、相邻椎体角度位移、水平位移方面及减缓邻近节段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均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压迫症 传统颈椎融合 颈椎零切迹融合器融合 邻近节段退变
下载PDF
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矢状位平衡随访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建华 吴迪 +3 位作者 孙贺 张义龙 信丽丽 李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矢状位平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行单节段ACDF手术的6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实验... 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矢状位平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行单节段ACDF手术的60例颈椎病患者,其中实验组30例应用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对照组30例应用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平均住院日、各阶段随访的VAS、JOA评分和相关影像参数,评估疗效和矢状位平衡。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76.1±5.7)min和术中出血量(33.7±6.5)mL,均少于对照组的(85.5±6.5)min和(45.3±5.8)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JOA和VAS评分分别为(4.8±2.3)分、(7.7±1.5)分和(5.1±2.1)分、(8.0±1.6)分,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15.5±1.3)分、(1.0±0.6)分和(14.3±1.5)分、(1.8±0.7)分,两项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组间对比末次随访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各影像参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时段的影像参数与本组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椎间高度分别为(6.8±1.3)mm、(5.7±1.4)mm,椎间角度分别为(7.3±1.3)°、(6.0±1.4)°,C_(2~7)Cobb角分别为(23.6±5.3)°、(19.3±5.4)°,T1倾斜角分别为(24.3±2.2)°和(20.3±2.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应用于ACDF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临床效果良好,在改善并维持椎间高度、颈椎矢状位平衡等方面优于传统PEEK融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盘切除融合 3D打印 融合器
下载PDF
椎间孔注射与改良硬膜外腔灌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6
作者 曹正培 何金莲 +2 位作者 余晶 潘燕娟 左玮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04-507,共4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注射与改良硬膜外腔灌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注射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DSA介导... 目的:比较椎间孔注射与改良硬膜外腔灌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注射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DSA介导下精准椎间孔药物注射;对照组采用DSA介导下改良硬膜外腔药物灌注。比较两组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药液分布优良率以及安全性的统计学差异;随访并分析术后1h、1周、3个月时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总有效率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术后1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h的NDI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NDI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注射与改良硬膜外腔灌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均较高,椎间孔注射能在早期减轻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而改良硬膜外腔灌注治疗的效果更为缓慢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颈椎 孔注射 改良硬膜外腔灌注
下载PDF
可吸收、解剖型椎间融合器对前路颈椎融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钱邦平 唐天驷 杨惠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3,31,共4页
目的考察ADFC对前路颈椎融合的影响。方法对10只雌性山羊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分为自体髂骨三面皮质骨组和ADFC+自体髂骨组两组,每组5只动物。术后6、10、14、18、24周进行高分辨X线片检查,观察椎间隙高度,植骨块是否滑移、塌陷、是... 目的考察ADFC对前路颈椎融合的影响。方法对10只雌性山羊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分为自体髂骨三面皮质骨组和ADFC+自体髂骨组两组,每组5只动物。术后6、10、14、18、24周进行高分辨X线片检查,观察椎间隙高度,植骨块是否滑移、塌陷、是否出现放射学融合;组织切片观察融合情况。结果术后24周时,ADFC+自体髂骨组5只Ⅲ级融合,自体髂骨组2只Ⅱ级融合,3只Ⅲ级融合;ADFC的组织学评分均为4分,表明ADFC+自体髂骨组均实现了骨性融合。结论ADFC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可缩短融合时间,增加融合率;在融合阶段,放射学观察表明ADFC维持了其原始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器 颈椎融合
下载PDF
3D显微镜辅助下经前路治疗合并骨性颈椎间孔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糜宝国 张吉涛 +4 位作者 姜扩 孟海兰 王博文 郝定均 单乐群 《骨科》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3D显微镜辅助下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合并骨性颈椎间孔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36例接受3D显微镜辅助下ACDF手术... 目的探讨3D显微镜辅助下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合并骨性颈椎间孔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36例接受3D显微镜辅助下ACDF手术治疗合并骨性颈椎间孔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病人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病人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痛、上肢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所有病人均成功实施手术,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中出血量为(56.4±22.3)mL,术后引流量为(6.7±4.6)mL。末次随访时颈痛VAS评分、上肢痛VAS评分及NDI指数别为(1.1±0.8)分、(1.4±0.9)分和15.6%±4.6%,较术前的(4.8±1.1)分、(6.3±0.9)分和49.3%±6.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显微镜辅助下经前路治疗合并骨性颈椎间孔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是一种高效、安全、可视化的手术技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显微镜 神经根颈椎 骨性孔狭窄 减压 前路
下载PDF
Zero-P椎间融合器在跳跃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王海波 李欣 +4 位作者 陈德纯 黄波 郑华伟 许文根 卢一生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治疗跳跃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采用Zero-P椎间融合器治疗的跳跃型颈椎病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45-72岁,平均(59.71±8.49)岁。采用JOA评分、... 目的探讨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治疗跳跃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采用Zero-P椎间融合器治疗的跳跃型颈椎病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45-72岁,平均(59.71±8.49)岁。采用JOA评分、疼痛VAS评分和颈椎NDI指数评价临床效果,采用C_(2-7)Cobb角评价颈椎曲度恢复情况,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与术前相比,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C_(2-7)Cobb角均显著提高(P<0.01),VAS评分、N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困难。所有患者随访中无邻椎病、内置物沉降、螺钉松动、断裂和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末次随访时均达骨性融合。结论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结合Zero-P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跳跃型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融合器 跳跃颈椎 颈前路减压融合
下载PDF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间融合器在多节段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郑圣安 郑丰裕 董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评价零切迹自稳型颈椎间融合器(ROI-C)在多节段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1年9月采用ROI-C行ACDF治疗的36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指标、影像... 目的评价零切迹自稳型颈椎间融合器(ROI-C)在多节段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1年9月采用ROI-C行ACDF治疗的36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指标、影像学指标及典型病例。结果术后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优于术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以JOA评分改善率评价疗效,优15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91.67%。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发现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数值稍有下降,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107个,融合率95.54%;1例术后3个月随访Cage沉降,术后6个月随访Cage位置同前,椎间融合;术后随访2年,1例出现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征象,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ROI-C进行多节段ACDF能有效地恢复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隙高度,为颈椎提供即刻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满意的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零切迹自稳颈椎融合器
下载PDF
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治栋 朱若夫 +6 位作者 杨惠林 魏琳 干峰 王根林 沈敏杰 袁泉 耿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4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Zero-p椎...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4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Zero-p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22例(A组,n=22),使用传统钛板联合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24例(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前JOA评分、手术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JOA评分及JOA改善率、融合率、吞咽困难发生率和邻近节段退变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97.3min,术中出血量86.4ml;B组为103.5min、90.6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1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B组8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两组吞咽困难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随访12~31个月,平均21.5个月,B组术后随访13~32个月,平均22.1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JOA改善率为61%,B组为6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A组44个邻近节段有4个节段椎间盘信号发生退变或退变级别加重,B组48个邻近节段有8个节段椎间盘信号发生退变或退变级别加重,两组融合率和邻近节段退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Zero-p椎间融合器和传统钛板联合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应用Zero-p椎间融合器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颈椎 融合器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3D打印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恢复的半年随访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正蓬 王雅辉 +3 位作者 张义龙 明颖 孙志杰 孙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9-853,共5页
背景:近期临床研究发现,生物材料植入过程中机体内环境会产生一定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应激反应,且不同生物材料机体免疫、应激反应亦有明显差异。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皮质醇、去甲... 背景:近期临床研究发现,生物材料植入过程中机体内环境会产生一定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应激反应,且不同生物材料机体免疫、应激反应亦有明显差异。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3例,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30-78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n=31)、对照组(n=32),均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术中植入3D打印椎间融合器,对照组植入聚醚醚酮材料椎间融合器及同种异体骨。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3 d检测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检测颈椎曲度、椎间高度,术后6个月统计轴性症状。试验获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研究组31例发生螺钉松动1例、植入物移动1例,对照组32例中发生螺钉松动3例、免疫排斥3例、植入物移动2例、植入物塌陷1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术后1,3 d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1);④两组术后1周、6个月的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⑤研究组术后6个月轴性症状轻于对照组(P<0.05);⑥结果表明,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可减少并发症,促进颈椎曲度、椎间高度恢复,提高颈椎稳定性,且机体应激反应、轴性症状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颈椎 3D打印 融合器 颈椎曲度 高度 皮质醇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对颈椎解剖学及应激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成明 蒋赛男 +1 位作者 唐烨 蒋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837-2841,共5页
背景: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具备与松质骨、椎体皮质骨较为接近的弹性模量,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对颈椎手术中融合器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 背景: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具备与松质骨、椎体皮质骨较为接近的弹性模量,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对颈椎手术中融合器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患者颈椎解剖学、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21年9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46.85±9.7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45)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置入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骨,观察组(n=45)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置入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术后1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量表评价疗效;术后3d及3个月,拍摄颈椎X射线片记录颈部解剖学指标;术后1,3 d,采集静脉血检测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术后3个月,采用颈部失能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患者肢体功能状态。结果与结论:(1)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义(P>0.05);(2)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颈椎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T1倾斜角均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1,3 d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3)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颈部失能指数低于对照组(P<0.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4)结果表明,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减轻机体应激、改善肢体功能,同时在保持颈椎解剖形态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微孔钛合金融合器 聚醚醚酮融合器 脊髓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应激激素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与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7 位作者 崔巍 李程 周鹏 效伟 温艳 胡冰涛 李凡 赵世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4,共9页
目的 :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后应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或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CSM患者71例,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 :比较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后应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或聚醚醚酮(PEEK)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CSM患者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置入内固定术,35例)和对照组(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PEEK椎间融合器置入内固定术,36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46.4±4.9岁,病程2.5±0.2年,单节段病变19例、双节段病变16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46.1±4.3岁,病程2.5±0.2年,单节段病变20例,双节段病变16例。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JOA评分及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在X线片上测量融合节段的椎体高度及Cobb角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及改善率、融合节段的椎体高度变化及Cobb角变化、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出现颈部吞咽不适症状8例(观察组3例,对照组5例),1~2周后上述症状消失。两组均无钢板螺钉断裂、移位发生,12个月随访时均骨性融合。观察组手术时间94.6±18.0min、术中出血量117.8±41.9ml、住院时间10.0±2.2d,对照组手术时间89.2±18.5min、术中出血量127.5±39.0ml、住院时间10.3±2.5d,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由术前9.3±1.7分提高至术后12个月时的14.5±1.6分,改善率为(67.5±4.7)%,对照组JOA评分由术前的8.2±2.8分提高至术后12个月时的13.3±1.5分,改善率为(58.1±4.1)%。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2,P=0.200)。观察组单节段(19例)融合节段椎体高度术前为31.21±0.94mm、术后3个月时为34.01±1.09mm、末次随访时为33.02±1.32mm;观察组双节段(16例)融合节段术前椎体高度为49.25±1.13mm、术后3个月时为53.75±1.34mm、末次随访时为51.96±1.04mm。对照组单节段(20例)融合节段椎体高度术前为31.45±1.00mm、术后3个月时为33.21±1.00mm、末次随访时为31.28±1.28mm;对照组双节段(16例)融合节段术前椎体高度为49.55±2.13mm、术后3个月时为52.45±1.27mm、末次随访时为50.72±1.36mm。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单节段和双节段的颈椎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节段和双节段的融合节段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51个融合器中4个融合器(单节段病变2例,双节段病变1例)发生沉降,沉降率7.8%,对照组52个融合器中16个融合器(单节段病变8例,双节段病变4例)发生沉降,沉降率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重建颈椎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椎间融合率。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与PEEK椎间融合器相比,手术时间短,假体下沉率低。应用3D打印微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较好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颈椎 融合器 聚醚醚酮 3D打印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金成春 鲍广全 徐宏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4-6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cage融合组35例和植骨融合组38例。分别行颈前路减压cage...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cage融合组35例和植骨融合组38例。分别行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及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植骨融合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8个月日本颈椎矫形外科学会评分(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结果 cage融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一过性咽部不适、供骨区疼痛发生率均低于植骨融合组(P均<0.05)。两组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18个月颈椎JOA评分、椎间高度、颈椎曲度均升高(P均<0.05),而两组术后1周及18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颈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及远期效果均较好,但cage植骨融合术手术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颈椎 单一颈椎节段 颈前路减压 融合器 植骨融合 自体髂骨块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对颈椎前路融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世财 马飞 +7 位作者 唐超 廖烨晖 唐强 陈诗雨 李洋 周佳俊 王清 钟德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830-4835,共6页
背景:目前研究报道椎间融合器材料是影响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之一,但关于相同材料不同几何形状对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 背景:目前研究报道椎间融合器材料是影响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因素之一,但关于相同材料不同几何形状对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的报道较少。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2例,根据术中使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形状不同分为柱形组(n=60)、马蹄形组(n=62)。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融合节段高度、C_(2-7)角、融合节段矢状成角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 d、1年及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降低(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影响降低(P<0.05);两组间手术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马蹄形组术后6,12个月的融合率高于柱形组(P<0.05),术后6,12个月的改良Brantigan评分均低于柱形组(P<0.05);③末次随访时,马蹄形组融合器下沉高度低于柱形组(P<0.05),两组融合器沉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间手术前后的C_(2-7)角、融合节段矢状成角、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矢状成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显示,在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中,使用马蹄形及柱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其中应用马蹄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可提高早期融合率并减少椎间隙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融合 融合器 形状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
下载PDF
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腰椎XLIF/OLIF手术中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彭祥 王文军 +5 位作者 晏怡果 左建宏 张健 姚女兆 王程 薛静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 建立L_(3~5)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XLIF/OLIF手术中的生物力学属性。方法 建立正常人L_(3~5)有限元模型,模拟XLIF/OLIF手术过程分别装配子弹头cage和新型解剖型cage,并对模型进... 目的 建立L_(3~5)有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在XLIF/OLIF手术中的生物力学属性。方法 建立正常人L_(3~5)有限元模型,模拟XLIF/OLIF手术过程分别装配子弹头cage和新型解剖型cage,并对模型进行赋值得到最终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400 N的轴向压缩及8 Nm力矩的预载荷,使模型产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运动,分析两种cage的最大应力值和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两组L_4-L_5椎体活动度。结果 在6种不同工况下,子弹头cage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34.83、79.17、71.31、114.96、76.85、78.77 MPa,解剖型cage最大应力值分别为56.91、61.78、35.82、52.28、31.76、32.45 MPa,解剖型cage比子弹头cage的应力分布要小且分散;两组L_4-L_5椎体活动度均明显小于正常人活动度,且解剖型cage组活动度要小于子弹头cage组。结论 在腰椎XLIF/OLIF微创手术中应用新型解剖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可以降低最大应力值,避免应力集中,减少椎体活动度,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融合器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XLIF/OLIF 有限元
下载PDF
3D打印多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中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彦金 周英杰 +1 位作者 柴旭斌 禚汉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34-144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3D打印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有关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 目的:系统评价3D打印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有关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中置入3D打印椎间融合器(3D Cage)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由2名独立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1)共纳入11篇相关文献,其中2篇中等偏倚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9篇高质量回顾性研究文献;共涉及患者691例,试验组(3D Cage置入)338例,对照组(其他植入物置入)353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椎间融合率(RR=1.03,95%CI:0.98-1.07,P=0.23)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在手术时间(MD=-11.84,95%CI:-17.12至-6.57,P<0.0001)、术中出血量(MD=-10.60,95%CI:-16.86至-4.33,P=0.0009)、并发症(RR=0.55,95%CI:0.35-0.88,P=0.01)、C2-7Cobb角(MD=4.14,95%CI:3.42-4.85,P<0.00001)、椎间隙高度(MD=0.48,95%CI:0.25-0.70,P<0.0001)以及亚组分析下的颈椎JOA评分(SMD=0.55,95%CI:0.29-0.82,P<0.0001;SMD=1.09,95%CI:0.73-1.46,P<0.00001)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3D打印椎间融合器的椎间融合率不劣于其他植入物;3D打印椎间融合器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钛合金 融合器 颈椎 颈椎盘切除 META分析
下载PDF
颈椎前路钢板整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黎明 徐杰 +5 位作者 姚京东 荆珏华 沈海琦 侯明夫 桂鉴超 曾逸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钢板整合融合器 治疗 脊髓颈椎
下载PDF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彦 范子文 廖壮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527-2530,共4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ACIFC)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型ACIFC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结合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 目的探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器(ACIFC)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型ACIFC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结合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长节段钢板内固定术(ACCF)治疗MCSM患者25例,分析手术特点及术后并发症,对比手术前后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s角变化和判断术后稳定性、融合率情况。结果 25例患者术后随访12~33个月,平均(22.5±6.5)个月,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8%。术后1、6个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不断提高(P<0.01),末次随访JOA评分优良率为84%。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融合节段Cobbs角度明显改善(P<0.01),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无明显Cobbs角度丢失(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融合器、钢板、螺钉移位,末次随访颈椎X线及CT检查判断ACIFC行ACDF融合率为71%,单椎体ACCF融合率为100%。结论零切迹ACIFC结合锁定钢板治疗MCSM可更多保留椎体结构、骨量及充分减压,同时避免前路长节段钢板的应用,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并保证手术节段术后稳定性及融合率,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颈椎 融合 零切迹颈前路融合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