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应用解剖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劳梅丽 陶俊良 +2 位作者 易西南 罗刚 郝静文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
文章选取海南医学院2020级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的7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了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应用解... 文章选取海南医学院2020级五年制医学影像专业的7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了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应用解剖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树平台 翻转课堂 医学影像应用解剖学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从“岗课赛证”入手,谈高职高专《护理应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
2
作者 张芳 《美眉》 2024年第12期0136-0138,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护理应用解剖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护理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奠定了基础。本文从“岗课赛证”相融通入手,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护理应用解剖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护理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奠定了基础。本文从“岗课赛证”相融通入手,将“岗”“赛”“证”与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对《护理应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论述,以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 高职高专 护理应用解剖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华斌 张绍祥 +3 位作者 许庚 李源 谢民强 张革化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翼腭窝骨性标志的测量和尸体解剖为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对 40例干性颅骨进行了骨性标志的观察 ,同时对 10例 2 0侧成人尸头标本按中线锯开后进行解剖 ,观察翼腭窝周围组织结构及毗邻关系 ,并测量了... 目的 :通过对翼腭窝骨性标志的测量和尸体解剖为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对 40例干性颅骨进行了骨性标志的观察 ,同时对 10例 2 0侧成人尸头标本按中线锯开后进行解剖 ,观察翼腭窝周围组织结构及毗邻关系 ,并测量了有关的数据。结果 :蝶腭孔、圆孔、翼腭裂距离前鼻嵴的距离分别为 (6 2 .3± 2 .7)、(6 4.2± 4.8)、(5 1.5± 0 .6 )mm ,翼腭窝内的结构可以分为在后内的神经层和在前外的血管层 ,颈内动脉与蝶腭孔之间的距离为 (16 .4± 3 .3)mm。结论 :经鼻内窥镜翼腭窝手术可以获得相对安全的范围 ,圆孔可以作为手术中重要的标志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 解剖学 鼻内窥镜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高银光 范飞 +4 位作者 尤建军 王盛 张致媛 栾杰 穆兰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为应用颏下皮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5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标本上,对颏下区的血管及神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测。结果:颏下动脉恒定起自面动脉,在距其起点(27.16±1.21)mm处发出。起点处的直径(1.86... 目的:为应用颏下皮瓣修复面部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5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标本上,对颏下区的血管及神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测。结果:颏下动脉恒定起自面动脉,在距其起点(27.16±1.21)mm处发出。起点处的直径(1.86±0.96)mm。颏下动脉起点距下颌角和颏部中点的距离分别为(19.34±5.06)mm和(62.88±6.09)mm。颏下静脉的直径(1.97±0.73)mm。结论:本研究提供了颏下区详尽的解剖学数据。揭示了颏下区血管神经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为颏下皮瓣的制备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血管 颏下皮瓣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庆贤 张英泽 +8 位作者 潘进社 彭阿钦 吴希瑞 王鹏程 李衡 张世强 李亚洲 刘向东 赵立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取半骨盆标本20个,自髋臼切迹至髋臼上缘每隔5.0 mm作系列截骨面,找到最小截骨面,用圆盘法确定其圆心及直径,用斯氏针由该截面的圆心逆行打入,在髂骨后外侧穿出。将该截... [目的]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取半骨盆标本20个,自髋臼切迹至髋臼上缘每隔5.0 mm作系列截骨面,找到最小截骨面,用圆盘法确定其圆心及直径,用斯氏针由该截面的圆心逆行打入,在髂骨后外侧穿出。将该截面下方的系列截面解剖复位,再将斯氏针顺行打入前柱,由耻骨上支前外侧穿出,该穿出点为P,P即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入钉点。测量其在髋臼前柱骨皮质内的长度,将耻骨结节命名为A,将髂耻隆起命名为B,测量AB及PA的距离,并观察该斯氏针的方向。[结果]最小截骨面位于髋臼切迹上方15.0 mm处,该截面平均直径为(4.9±1.7)mm,髋臼前柱骨皮质内斯氏针长度为(86.8±7.2)mm,P位于耻骨上支前缘闭孔嵴上,P距耻骨结节(A)的距离PA为(2.3±0.4)mm,耻骨结节(A)距髂耻隆起(B)的距离AB为(4.7±0.3)mm,P约为AB的中点,该斯氏针与弓状线平行。[结论]逆行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入钉点P位于耻骨上支耻骨结节与髂耻隆起中点处的闭孔嵴上,P距耻骨结节(2.3±0.4)mm,该螺钉最大直径为(4.9±1.7)mm,最大长度为(86.8±7.2)mm,该螺钉与弓状线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前柱 逆行拉力螺钉 内固定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经口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增晖 郑轶 +2 位作者 章凯 马向阳 尹庆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为经口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60具成年人枢椎干骨标本,观察并确定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进钉点,测量其与枢椎上关节面、前正中矢状面及与横突孔内侧壁的距离,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的骨性钉... 目的:为经口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60具成年人枢椎干骨标本,观察并确定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进钉点,测量其与枢椎上关节面、前正中矢状面及与横突孔内侧壁的距离,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的骨性钉道长度,安全的进钉方向(向外倾斜角度、向下倾斜角度)。结果:经口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进钉点为:与枢椎上关节面的距离为(5.0±1.0)mm;与前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为(7.8±0.7)mm;与横突孔内侧壁的距离为(6.1±1.7)mm。前路枢椎椎弓根的骨性钉道长度为(26.4±1.5)mm。安全置钉方向为向外倾斜(18±4)°,向下倾斜(14±4)°。结论:(1)经口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最佳进钉点为:枢椎上关节面下5.0 mm,距离前正中失状面7.8 mm处;(2)安全进钉方向为:向外倾斜18°,向下倾斜14°,置入的枢椎椎弓根螺钉均位于骨性钉道内,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螺钉 经口前路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脊柱骨盆固定中髂骨钉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7
7
作者 贺云 段洪 +5 位作者 张云峰 陈戈 周兆文 李兴国 刘宗良 闵捷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1-615,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固定术中髂骨钉入钉点、钉长及直径、植钉方向,为其正确植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35侧成人尸体髋骨标本(左16侧,右19侧,男30侧,女5侧),经髂后上、下棘间切迹上缘至坐骨大切迹顶弧做一直线并延续至髋臼缘,定为基线(...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固定术中髂骨钉入钉点、钉长及直径、植钉方向,为其正确植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35侧成人尸体髋骨标本(左16侧,右19侧,男30侧,女5侧),经髂后上、下棘间切迹上缘至坐骨大切迹顶弧做一直线并延续至髋臼缘,定为基线(a),通过坐骨棘和髂前上棘做一直线(b),该线与a线相交于C点上。经过a线和C点在髂骨后部向上做5°、10°、15°、20°、15°、30°、35°的扇形线,之后经过10°~30°5个角度做髂骨斜截面。观察各斜截面形态,并从截面上面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同时观察髂骨后部内外侧唇、中间线的形态和可辨性。确定髂骨钉入钉点、直径、长度及进钉方向后,以2具尸体标本进行验证。结果 35°扇形线已到达髂窝,髂骨臀盆面间距明显变窄,5°扇形线紧邻坐骨大切迹弧顶,坐骨大切迹弧顶A点到各截面垂直距离变短明显。f线在各截面最为狭窄。髂骨后部中间线明显可辨,呈一规则弧形,为后部髂嵴最凸出部,在所选实验标本中均可观察到。进钉点至髋臼顶软骨距离(k)测得值最小为109.38mm。结论通过基线(a)、C点及10°~30°之间髂骨外侧板能准确、安全植入髂骨钉;钉长以不超过100mm、直径不超过9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盆固定 髂骨钉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颞浅动脉额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22
8
作者 丛兴忠 汪爱国 +3 位作者 邹开军 汪涌 郑风光 叶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为带蒂颞浅动脉额支皮瓣转移修复眼部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头面部乳胶灌注的标本进行解剖,并对颞浅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测。结果:颞浅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穿腮腺实质上行,在颧弓上方分为额、顶两终末支。额支... 目的:为带蒂颞浅动脉额支皮瓣转移修复眼部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头面部乳胶灌注的标本进行解剖,并对颞浅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测。结果:颞浅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穿腮腺实质上行,在颧弓上方分为额、顶两终末支。额支又于外眦上方分为额顶支和额眶支。额支、额顶支、额眶支血管外径均在1 mm左右,可游离血管长度符合要求。结论:以颞浅动脉额支为蒂的皮瓣可用来转位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皮瓣 应用解剖学 眼部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家猪肝脏劈离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宿华威 韩德恩 +2 位作者 李玉兰 胡占良 张新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 :为了建立家猪劈离肝移植模型需掌握家猪肝脏的应用解剖学 ,从而选择安全的劈离平面。方法 :家猪肝脏 42例 ,通过灌注模型了解肝实质内管腔的分布与走行 ,并对两种劈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沿正中裂劈离难以保证两半植肝的安全性 ;... 目的 :为了建立家猪劈离肝移植模型需掌握家猪肝脏的应用解剖学 ,从而选择安全的劈离平面。方法 :家猪肝脏 42例 ,通过灌注模型了解肝实质内管腔的分布与走行 ,并对两种劈离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沿正中裂劈离难以保证两半植肝的安全性 ;沿Taira线劈离既保证了左、右植肝的门静脉血供又保证了肝静脉回流畅通。结论 :沿Taira线劈离应成为建立家猪肝脏劈离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劈离平面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自体下颌下腺部分移植治疗干眼病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伯钧 秦小云 +1 位作者 周思 韦青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为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部分游离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病微创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0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标本上,对下颌下腺腺体的体积、下颌下腺导管的长度及腺体周围动静脉腺支血管的走行、分布、毗邻关系等显微解剖特点进... 目的:为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部分游离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病微创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30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标本上,对下颌下腺腺体的体积、下颌下腺导管的长度及腺体周围动静脉腺支血管的走行、分布、毗邻关系等显微解剖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测。结果:下颌下腺分为浅部和深部。浅部体积约为(1.77±0.53)cm3;深部体积约为(1.08±0.84)cm3。下颌下腺导管由下颌下腺浅部的深面发出,长约5 cm。营养下颌下腺的最主要血供来源为面动脉和颏下动脉。下颌下腺的主要回流静脉是面静脉。结论:根据下颌下腺导管、下颌下腺及周围动静脉腺支的解剖点,提示在采用血管化自体下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病的手术时,可以将带血管的下颌下腺浅部及导管移植至颞部。术式经标本模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角膜疾病 自体移植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颈静脉孔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明 丁炯 +2 位作者 韩群颖 王鹤鸣 左国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 :为与颈静脉孔相关的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从颅底内、外面 ,对80具成年颅骨的颈静脉孔进行观测 ;并对 2 0具成人尸头进行解剖 ,观察该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结果 :① 6 2 .3 %右侧颈静脉孔较左侧大 ,15 .9%... 目的 :为与颈静脉孔相关的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从颅底内、外面 ,对80具成年颅骨的颈静脉孔进行观测 ;并对 2 0具成人尸头进行解剖 ,观察该区域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结果 :① 6 2 .3 %右侧颈静脉孔较左侧大 ,15 .9%左侧较大 ,2 1.8%两侧大小一致 ;② 14 .38%的颈静脉孔有骨桥 ,85 .6 2 %无骨桥 ;③颈静脉孔内、外侧缘距正中矢状面两侧的平均距离颅外均较颅内大 :颅外分别为 2 6 .11mm和 33 .41mm ,颅内分别为 2 2 .2 9mm和 2 7.5 2mm。④Ⅸ脑神经多沿颈静脉孔前上缘 ,Ⅹ、Ⅺ脑神经沿内侧缘出颅 ,两者被纤维索 (占 87.5 % )或骨桥 (占 12 .5 % )隔开。⑤Ⅸ脑神经多经颈静脉孔外口前上缘向前下越过颈内动脉表面 ;Ⅸ脑神经经颈内静脉深面 (占 5 7.5 % )或其浅面 (42 .5 % )行向后下。结论 :右侧颈静脉孔通常较左侧大 ,左右不对称 ;影像学观测该区域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 颈内静脉 脑神经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下腔静脉肝后段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汪坤菊 陈敏 +2 位作者 易西南 丁自海 刘金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0-592,共3页
目的:对下腔静脉肝后段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等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资料。方法:选32具尸体标本。行下腔静脉肝后段(HIVC)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HIVC长(61.2±10.9)Hun,下口内径(19.3±1.8)m... 目的:对下腔静脉肝后段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为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等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资料。方法:选32具尸体标本。行下腔静脉肝后段(HIVC)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HIVC长(61.2±10.9)Hun,下口内径(19.3±1.8)mm,上口内径(22.1±3.5)mm.在HIVC上1/3与中1/3之间有一个无肝短静脉区,长度为(19.1±7.4)mm。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的开口都位于左上区,其间距为O~5mm;肝右静脉开口位于前上区。肝右下静脉口径为(5.7±2.4)Hun,大于5Hun有16例。尾状叶静脉开口大部分位于HIVC的中、下1/3段,且内径大于5Hun的尾状叶静脉位于HIVC中1/3段的左中区,其他肝短静脉汇入HIVC的位置集中在中、下1/3段,大部分位于左下区和前下区。结论:在HIVC上中1/3交界处的无肝短静脉区,可放置球囊;在肝尾状叶切除手术时,从右侧依次切断尾状叶静脉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肝后段 肝静脉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寰枢椎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曹正霖 钟世镇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85,88,共3页
关键词 寰枢椎 应用解剖学 韧带 寰枢关节
下载PDF
面神经颅外段血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廖进民 王兴海 +5 位作者 李忠华 刘畅 徐达传 丁自海 原林 钟世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面神经颅外段的动脉来源及分布。 方法  15例新鲜尸体头颈部标本经双侧颈总动脉插管 ,加压注入红色乳胶或过氯乙烯填充剂 ,观察面神经颅外段的血供来源及分布。 结果 面神经营养动脉来源于耳后动脉的茎乳动脉、颞浅动脉... 目的 探讨面神经颅外段的动脉来源及分布。 方法  15例新鲜尸体头颈部标本经双侧颈总动脉插管 ,加压注入红色乳胶或过氯乙烯填充剂 ,观察面神经颅外段的血供来源及分布。 结果 面神经营养动脉来源于耳后动脉的茎乳动脉、颞浅动脉面神经支、面横动脉、颈外动脉上面神经支、颈外动脉下面神经支、面动脉后面神经支和面动脉前面神经支 ,其外径分别为 (0 .8± 0 .2 ) mm、(0 .9± 0 .4 ) mm、(1.9± 0 .3) mm、(1.0± 0 .2 ) mm、(1.1± 0 .4 ) mm、(1.0± 0 .2 ) mm和 (1.1± 0 .6 ) mm。各营养动脉除营养面神经外还发出分支相互吻合 ,构成了丰富的面神经血管网。 结论 了解面神经颅外段动脉血供来源及分布 ,为避免腮腺咬肌区手术损伤面神经营养血管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血供 应用解剖学 颈外动脉 颌面外科 尸体解剖
下载PDF
脾脏血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与保脾治疗现状 被引量:23
15
作者 罗光辉 丁自海 +3 位作者 李忠华 苏兴桂 冉墨 钟世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6-259,共4页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日益增多,资料显示交通事故中脾脏是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其发病率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50%。脾脏在人体免疫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其解剖认识的提高,脾破裂的外科治疗也发生了变...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日益增多,资料显示交通事故中脾脏是腹部脏器中最容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其发病率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50%。脾脏在人体免疫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其解剖认识的提高,脾破裂的外科治疗也发生了变化。尽管精心选择后患者行保守治疗可能成功。然而,要在短期内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作出评估并确定哪些脾外伤会不需手术治疗而恢复比较困难。因此,迅速作出病情诊断,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根据受损脏器情况,寻求既能有效止血又能保存脾正常免疫功能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最终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是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学 脾脏血管 保脾治疗 人体免疫机制 交通事故 腹部脏器 腹部损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椎管内节段性营养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纪荣明 程林发 +1 位作者 唐军 党瑞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13-414,F003,共3页
目的:研究椎管内节段性动脉的来源及分布的解剖特点,为防止椎管内手术或麻醉伤及脊髓营养动脉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15具成人标本,切开椎管后壁,在手术显微镜下和X线造影片上观察椎管内节段性营养动脉的来源,在脊神经节、脊神... 目的:研究椎管内节段性动脉的来源及分布的解剖特点,为防止椎管内手术或麻醉伤及脊髓营养动脉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15具成人标本,切开椎管后壁,在手术显微镜下和X线造影片上观察椎管内节段性营养动脉的来源,在脊神经节、脊神经前后根、脊髓表面的分布及其与脊神经节的位置关系。并对节段性营养动脉的外径和长度等作了测量。结果:15具标本共解剖出节段性动脉724支,颈段162支,胸段454支,腰段100支,骶段8支,节段性营养动脉穿硬膜至蛛网膜下腔内共有222支,外径都在0.6mm以上。节段性营养动脉分布脊髓136支,外径均在0.2mm以上。结论:所观测的椎管内节段性营养动脉解剖数据为防止临床椎管手术或椎管内麻醉损伤脊髓动脉提供了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动脉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足背逆转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茂林 史增元 +2 位作者 姚乃中 尹维刚 刘秀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足背逆转皮瓣的血供和静脉回流作解剖观测。每侧足背动脉近端发出皮支约2.2±0.8条,外径约0.6±0.2mm。浅弓支恒定,93.6%无瓣膜。足背静脉平均有瓣膜2.4个、交通支4.0条...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足背逆转皮瓣的血供和静脉回流作解剖观测。每侧足背动脉近端发出皮支约2.2±0.8条,外径约0.6±0.2mm。浅弓支恒定,93.6%无瓣膜。足背静脉平均有瓣膜2.4个、交通支4.0条、旁路2.1个。足底深支静脉瓣膜少,有1~3条交通支。足背皮瓣逆转后,由足底深支逆流的动脉血达足背动脉皮支供血。静脉血可通过足背静脉交通支、旁路逆流至足底深支静脉经足底外侧静脉回流。也可通过浅弓支经足背静脉弓至大、小隐静脉回流。在临床施行6例足背皮瓣逆转术,全部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皮瓣 逆转术 静脉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经椎弓根胸腰椎内固定应用解剖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杜心如 叶启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46-448,共3页
自1959年Boucher采用长螺钉经椎板、椎弓根达椎体固定腰骶关节取得成功以来,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应用〔1〕。以椎弓根内固定术为基础的各种内固定器也发展了起来。目前,有“钢板与螺钉系统”如S... 自1959年Boucher采用长螺钉经椎板、椎弓根达椎体固定腰骶关节取得成功以来,经椎弓根脊柱内固定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应用〔1〕。以椎弓根内固定术为基础的各种内固定器也发展了起来。目前,有“钢板与螺钉系统”如Stefee系统〔2〕、Roy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 内固定 应用解剖学 胸腰椎弓根
下载PDF
翼腭窝手术入路的断层与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海宁 吴樾 +5 位作者 吕杨波 于涌 刘庚辰 王平 李云生 翟丽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目的:用改进火棉胶包埋技术,为翼腭窝新型手术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固定成人尸头标本30例,取其前颅底。标本经脱钙、脱水等系列处理,分别行三维连续薄切片,厚度0.25mm。同时对80侧干燥骨进行测量。结果:翼腭窝形态多样,除有三... 目的:用改进火棉胶包埋技术,为翼腭窝新型手术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依据。方法:固定成人尸头标本30例,取其前颅底。标本经脱钙、脱水等系列处理,分别行三维连续薄切片,厚度0.25mm。同时对80侧干燥骨进行测量。结果:翼腭窝形态多样,除有三角形外,还有弧形、横置"S"形、楔形、"L"形、哑铃形、短棒状或斜向外上的窄长条形。翼腭窝在中鼻道处内侧壁厚度为(1.95±0.66)mm(左),(1.97±0.74)mm(右)。在中鼻道处上颌窦口后缘至翼腭窝距离(11.25±1.95)mm(左),(11.22±1.96)mm(右)。结论:新型手术入路不经过上颌窦,运用器械从中鼻道深入至翼腭窝的内侧壁深度,打开薄骨板,直接进入翼腭窝,由此处入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 断层解剖学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咽旁间隙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升旗 范锡印 +2 位作者 郭进学 刘恒兴 邓晓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7-459,463,共4页
目的 :为咽旁间隙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 3 9例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 ,分别经层次解剖和断层解剖后对照观察 ,并在咽隐窝层面横断标本上分别测量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的宽度和面积。结果 :咽旁间隙的面积为 :(4 4 7.6... 目的 :为咽旁间隙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 3 9例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 ,分别经层次解剖和断层解剖后对照观察 ,并在咽隐窝层面横断标本上分别测量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的宽度和面积。结果 :咽旁间隙的面积为 :(4 4 7.6± 2 .18)mm2 (左 )和 (4 4 6.4± 2 .10 )mm2 (右 )。咽旁间隙被茎突及茎突诸肌分为咽旁前、后间隙 ,咽旁前间隙内有腭帆提肌、腭帆张肌等 ;咽旁后间隙内有颈内动、静脉 ,后四对脑神经等。腭帆提肌的宽度和面积为 :(14 .2 4± 0 .66)mm (左 )、(13 .88± 0 .72 )mm (右 ) ,(76.0±1.5 6)mm2 (左 )、(75 .2± 1.60 )mm2 (右 ) ;腭帆张肌的宽度和面积为 :(2 3 .60± 0 .84)mm (左 )、(2 2 .16±0 .90 )mm (右 ) ,(4 5 .8± 1.3 6)mm2 (左 )、(4 5 .0± 1.42 )mm2 (右 )。两侧咽旁间隙及邻近结构呈对称性 ,断面宽度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茎突是达咽旁间隙的重要解剖学标志 ,其外侧主要结构是腮腺及穿经腮腺的结构 ,间隙内容均位于茎突内侧。结论 :咽旁间隙的应用解剖对咽旁间隙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颈筋膜 头颈肌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