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而力 王雅迪 王嗣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6-1023,共8页
为估算辽河吸附态氨氮入海通量,采用平衡吸附-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解吸等温式;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饱和吸附... 为估算辽河吸附态氨氮入海通量,采用平衡吸附-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解吸等温式;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饱和吸附量较大,分别为3 643.82和2 693.71 mg/kg,相当于粗砂的8.04和5.94倍;西辽河冲泻质泥沙黏粒和粉粒所携载的吸附态氨氮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70.10和164.52 mg/kg.占沉积物氨氮吸附总量的14.99%;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解吸比例较小,分别为30.66%和42.04%,入海后可分别为上覆水提供氨氮52.15和69.16 mg/kg;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所吸附的氨氮是氮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的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沙,在其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存在的孔隙填充方式——氨氮吸附是导致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饱和吸附量较大、解吸比例较低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 沉积物 颗粒分级 氨氮 吸附-解吸分配系数 饱和吸附量 最大解吸 解吸比例
下载PDF
西辽河沉积物中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磷的解吸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王道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0-706,共7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磷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磷的解吸比例为黏粒(0.20)<粉粒(0.28)<细砂(0.45)<粗砂(0.93);其原因为:细粒级微团聚体中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粒级;细粒级微团聚体...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磷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磷的解吸比例为黏粒(0.20)<粉粒(0.28)<细砂(0.45)<粗砂(0.93);其原因为:细粒级微团聚体中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粒级;细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质是通过可溶有机质与黏土矿物相互结合形成复合体而富集,在其所形成的复合体团聚结构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的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根本原因;西辽河冲泻质泥沙黏粒和粉粒级微团聚体所携载的可解吸态磷(NAP)入海后可分别为上覆水提供磷(212.93±38.60)mg/kg,(159.45±31.44)mg/kg.沉积物黏粒级和粉粒级微团聚体所携载的NAP是磷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 沉积物 不同粒径微团聚体 解吸分配系数 最大解吸 解吸比例 解吸迟滞性指数
下载PDF
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朱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79-1486,共8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磷的解吸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后的沙土使磷的解吸比例(Dr=0.94)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5)显著降低;有机质是影响磷在沙土上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橡胶态胶...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磷的解吸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后的沙土使磷的解吸比例(Dr=0.94)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5)显著降低;有机质是影响磷在沙土上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橡胶态胶体(轻组有机组分)上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Dr=0.81)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5)减小的原因;稳结态腐殖质中的胡敏酸在对磷的吸着和滞留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Ⅱ+HⅢ组(Dr=0.57、TⅡ=0.30);磷在紧结态腐殖质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的解吸比例(HⅢ组Dr=0.24)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HⅢ组TⅡ=0.49)增大的根本原因,考查土壤磷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土壤磷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轻组有机组分、重组有机组分、以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稳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所携载的吸附态磷进入水体后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81%、66%、57%和24%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 有机组分 解吸 解吸分配系数 最大解吸 解吸比例 解吸迟性指数
下载PDF
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东洋 王雅迪 王而力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的沉积物氨氮解吸比例(D_r=0.70)大大增加,同时,解吸迟滞性指数显著降低(T_Ⅱ=0.016),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重组...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的沉积物氨氮解吸比例(D_r=0.70)大大增加,同时,解吸迟滞性指数显著降低(T_Ⅱ=0.016),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紧结态腐殖质(胡敏素)对抑制氨氮解吸起关键作用,它不但解吸比例较低,而且解吸迟滞性指数较大;氨氮在轻组有机组分上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减小的原因;考查沉积物吸附态氨氮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沉积物吸附态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轻组有机组分、重组有机组分以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所吸附的氨氮对上覆水体的扩散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0.97倍、0.41倍、0.25倍和0.17倍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组分 氨氮 解吸分配系数 最大解吸 解吸比例 解吸迟滞性指数
下载PDF
风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邱素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1-747,共7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磷的解吸比例(Dr=0.99)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2)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风沙土上固持特征的重要...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磷的解吸比例(Dr=0.99)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2)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风沙土上固持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钙键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团聚结构微孔隙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原因之一。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除对团聚体结构形成有重要影响外,还存在铁铝氧化物及水化氧化物对磷的配位吸附作用,因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Dr=0.35、TⅡ=0.44)比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Dr=0.62、TⅡ=0.28)对磷的固持能力强得多;考查风沙土对磷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腐殖质的含量,更要考虑腐殖质的复合形态,它也是影响风沙土磷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携载的吸附态磷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62%和35%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有机矿质复合体 解吸分配系数 最大解吸 解吸比例 解吸迟滞性指数
下载PDF
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禹胜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85-1991,共7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沉积物磷的解吸比例(Dr=0.65)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1)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沉积物上固持特征的重要因...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沉积物磷的解吸比例(Dr=0.65)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1)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沉积物上固持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钙键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体团聚结构微孔隙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原因之一。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Dr=0.17、TⅡ=0.32)对磷的固持能力强于钙键复合体(Dr=0.25、TⅡ=0.22),其因原因有二,三价的铁铝离子与二价的钙离子相比,更有利于复合结构的形成,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除对团聚体结构形成有重要影响外,还存在铁铝氧化物及水化氧化物对磷的配位吸附作用(相当于化学吸附),因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固持能力比钙键复合体强得多;考查沉积物对磷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腐殖质的含量,更要考虑腐殖质的复合形态,它也是影响沉积物磷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携载的吸附态磷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17%和25%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矿质复合体 解吸分配系数 最大解吸 解吸比例 解吸迟滞性指数
下载PDF
有机酸对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及重金属解吸的影响
7
作者 陈倩 张先言 +2 位作者 黄琳曦 吴星杰 汪琼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3-493,共11页
[目的]探究外源有机酸对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重金属解吸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滇池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滇水金凤根系分泌物,研究不同浓度(0、0.005、0.01、0.05、0.1 mol L^(-1))的乙酸、丙酸、丁酸、戊酸、酒... [目的]探究外源有机酸对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重金属解吸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滇池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滇水金凤根系分泌物,研究不同浓度(0、0.005、0.01、0.05、0.1 mol L^(-1))的乙酸、丙酸、丁酸、戊酸、酒石酸对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铅(Pb)、铜(Cu)、锌(Zn)解吸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5种有机酸均能显著促进土壤中Cu和Zn的解吸,且随有机酸浓度增加其解吸量增大,根际土壤中重金属解吸量大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以0.1 mol L^(-1)丁酸对Pb、0.1 mol L^(-1)酒石酸对Cu和Zn的解吸量最大,分别为19.41、22.40和22.97 mg kg^(-1)。Cu和Zn的解吸分配系数(Kd)随5种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Kd均在纯水处理时达最大值,分别为360.79和6592.64 L kg^(-1);非根际土壤中仅0.1 mol L^(-1)丙酸能解吸Pb,乙酸浓度为0.005、0 mol L^(-1)时Cu、Zn的Kd最大,分别为11079.68、3452.75 L kg^(-1)。5种有机酸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酶、木糖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磷酸酶活性,以0.1mol L^(-1)戊酸、酒石酸分别处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181.88±2.54和717.34±6.64 nmol h^(-1)g^(-1)。土壤酶活性与有机酸浓度、Cu和Zn解吸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有机酸处理下滇水金凤根际土壤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结论]有机酸处理能增加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Pb、Cu、Zn的解吸量和土壤酶活性,解吸后的重金属Cu、Zn能激活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水金凤 重金属 解吸分配系数 土壤酶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Combined effect of hypothermia and crystalloid hemodilution on the solubility of volatile anesthetics in human blood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建新 刘永勤 刘进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7期1014-1019,147,共6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hypothermia and crystalloid hemodilution on blood solubility of volatile anesthetic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thirty ml blood samples obtained from each of twelve health...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mbined effect of hypothermia and crystalloid hemodilution on blood solubility of volatile anesthetic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thirty ml blood samples obtained from each of twelve healthy male volunteers were adjusted to a hematocrit of 40% and then diluted with normal saline to hematocrits of 36%, 32%, 28%, 24%, and 20%. Blood/gas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f desflurane, sevoflurane, isoflurane, enflurane and halothane were measured at 37 degrees C,33 degrees C, 29 degrees C, 25 degrees C, 21 degrees C and 17 degrees C using a two-stage headspace double equilibration method. RESULTS: As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d, the logarithm of the blood/gas partition coefficient increased linearly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HEMODILUTION Adult Anesthetics Inhalation HEMATOCRIT Humans Hypothermia Induced Male Plasma Substitutes SOLU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