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
19
1
作者
王而力
王雅迪
王嗣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6-1023,共8页
为估算辽河吸附态氨氮入海通量,采用平衡吸附-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解吸等温式;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饱和吸附...
为估算辽河吸附态氨氮入海通量,采用平衡吸附-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解吸等温式;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饱和吸附量较大,分别为3 643.82和2 693.71 mg/kg,相当于粗砂的8.04和5.94倍;西辽河冲泻质泥沙黏粒和粉粒所携载的吸附态氨氮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70.10和164.52 mg/kg.占沉积物氨氮吸附总量的14.99%;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解吸比例较小,分别为30.66%和42.04%,入海后可分别为上覆水提供氨氮52.15和69.16 mg/kg;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所吸附的氨氮是氮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的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沙,在其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存在的孔隙填充方式——氨氮吸附是导致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饱和吸附量较大、解吸比例较低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
沉积物
颗粒分级
氨氮
吸附-
解吸
分配系数
饱和吸附量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辽河沉积物中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磷的解吸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王道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0-706,共7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磷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磷的解吸比例为黏粒(0.20)<粉粒(0.28)<细砂(0.45)<粗砂(0.93);其原因为:细粒级微团聚体中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粒级;细粒级微团聚体...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磷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磷的解吸比例为黏粒(0.20)<粉粒(0.28)<细砂(0.45)<粗砂(0.93);其原因为:细粒级微团聚体中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粒级;细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质是通过可溶有机质与黏土矿物相互结合形成复合体而富集,在其所形成的复合体团聚结构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的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根本原因;西辽河冲泻质泥沙黏粒和粉粒级微团聚体所携载的可解吸态磷(NAP)入海后可分别为上覆水提供磷(212.93±38.60)mg/kg,(159.45±31.44)mg/kg.沉积物黏粒级和粉粒级微团聚体所携载的NAP是磷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
沉积物
不同粒径微团聚体
磷
解吸
分配系数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性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朱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79-1486,共8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磷的解吸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后的沙土使磷的解吸比例(Dr=0.94)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5)显著降低;有机质是影响磷在沙土上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橡胶态胶...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磷的解吸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后的沙土使磷的解吸比例(Dr=0.94)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5)显著降低;有机质是影响磷在沙土上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橡胶态胶体(轻组有机组分)上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Dr=0.81)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5)减小的原因;稳结态腐殖质中的胡敏酸在对磷的吸着和滞留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Ⅱ+HⅢ组(Dr=0.57、TⅡ=0.30);磷在紧结态腐殖质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的解吸比例(HⅢ组Dr=0.24)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HⅢ组TⅡ=0.49)增大的根本原因,考查土壤磷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土壤磷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轻组有机组分、重组有机组分、以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稳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所携载的吸附态磷进入水体后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81%、66%、57%和24%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
有机组分
磷
解吸
解吸
分配系数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性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赵东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4-1050,共7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氨氮解吸比例增加(由0.58增加到0.68),同时,解吸迟滞性指数显著降低(由0.067降低到0.021),说明腐殖质是影响风沙土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氨氮解吸比例增加(由0.58增加到0.68),同时,解吸迟滞性指数显著降低(由0.067降低到0.021),说明腐殖质是影响风沙土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氨氮在轻组有机组分上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减小的原因;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紧结态腐殖质(胡敏素)对氨氮的解吸起关键作用,它不但解吸比例较低(Dr=0.23),而且解吸迟滞性指数较大(TⅡ=0.458);氨氮在紧结态和稳结态腐殖质所形成的团聚体颗粒微孔隙中的不可逆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根本原因;考查土壤对氨氮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土壤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轻组有机组分、重组有机组分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稳结态加紧结态腐殖质(HⅡ+HⅢ组)和紧结态腐殖质(HⅢ组)携载的吸附态氨氮进入水体后,对上覆水体的扩散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0.94、0.58、0.33和0.23倍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
有机组分
氨氮
解吸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降性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6
5
作者
赵东洋
王雅迪
王而力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的沉积物氨氮解吸比例(D_r=0.70)大大增加,同时,解吸迟滞性指数显著降低(T_Ⅱ=0.016),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重组...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的沉积物氨氮解吸比例(D_r=0.70)大大增加,同时,解吸迟滞性指数显著降低(T_Ⅱ=0.016),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紧结态腐殖质(胡敏素)对抑制氨氮解吸起关键作用,它不但解吸比例较低,而且解吸迟滞性指数较大;氨氮在轻组有机组分上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减小的原因;考查沉积物吸附态氨氮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沉积物吸附态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轻组有机组分、重组有机组分以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所吸附的氨氮对上覆水体的扩散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0.97倍、0.41倍、0.25倍和0.17倍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组分
氨氮
解吸
分配系数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性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邱素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1-747,共7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磷的解吸比例(Dr=0.99)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2)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风沙土上固持特征的重要...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磷的解吸比例(Dr=0.99)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2)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风沙土上固持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钙键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团聚结构微孔隙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原因之一。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除对团聚体结构形成有重要影响外,还存在铁铝氧化物及水化氧化物对磷的配位吸附作用,因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Dr=0.35、TⅡ=0.44)比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Dr=0.62、TⅡ=0.28)对磷的固持能力强得多;考查风沙土对磷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腐殖质的含量,更要考虑腐殖质的复合形态,它也是影响风沙土磷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携载的吸附态磷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62%和35%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土
有机矿质复合体
磷
解吸
分配系数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性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禹胜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85-1991,共7页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沉积物磷的解吸比例(Dr=0.65)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1)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沉积物上固持特征的重要因...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沉积物磷的解吸比例(Dr=0.65)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1)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沉积物上固持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钙键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体团聚结构微孔隙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原因之一。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Dr=0.17、TⅡ=0.32)对磷的固持能力强于钙键复合体(Dr=0.25、TⅡ=0.22),其因原因有二,三价的铁铝离子与二价的钙离子相比,更有利于复合结构的形成,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除对团聚体结构形成有重要影响外,还存在铁铝氧化物及水化氧化物对磷的配位吸附作用(相当于化学吸附),因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固持能力比钙键复合体强得多;考查沉积物对磷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腐殖质的含量,更要考虑腐殖质的复合形态,它也是影响沉积物磷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携载的吸附态磷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17%和25%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矿质复合体
磷
解吸
分配系数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性指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土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可解吸态磷释放通量
8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郑景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97-2604,共8页
流失的水土是污染物的重要载体,为了估算随水土流失的沙土中可解吸态磷对上覆水体的影响,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沙土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可解吸态磷的释放通量.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沙土微团体吸附态磷的解吸比例为黏粒(0.21)<粉粒(0.29)<...
流失的水土是污染物的重要载体,为了估算随水土流失的沙土中可解吸态磷对上覆水体的影响,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沙土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可解吸态磷的释放通量.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沙土微团体吸附态磷的解吸比例为黏粒(0.21)<粉粒(0.29)<细砂(0.60)<粗砂(0.96).主要原因有二:细粒级中腐殖质含量显著高于粗粒级;细粒级中有机质是通过可溶有机质与黏土矿物相互结合形成复合体而富集(黏粒和粉粒级微团聚体的稳结态腐殖质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粒级).磷在稳结态和紧结态腐殖质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黏粒级(解吸比例Dr=0.21,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47)和粉粒级(Dr=0.29,TⅡ=0.45)微团聚体磷的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根本原因.沙土黏粒和粉粒级微团聚体携载的可解吸态磷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99.52±3.54)mg·kg-1和(72.48±2.62)mg·kg-1进行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
微团聚体
粒级
磷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性指数
释放通量
原文传递
题名
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
19
1
作者
王而力
王雅迪
王嗣淇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6-1023,共8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391)
文摘
为估算辽河吸附态氨氮入海通量,采用平衡吸附-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征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解吸等温式;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饱和吸附量较大,分别为3 643.82和2 693.71 mg/kg,相当于粗砂的8.04和5.94倍;西辽河冲泻质泥沙黏粒和粉粒所携载的吸附态氨氮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70.10和164.52 mg/kg.占沉积物氨氮吸附总量的14.99%;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的氨氮解吸比例较小,分别为30.66%和42.04%,入海后可分别为上覆水提供氨氮52.15和69.16 mg/kg;黏粒级和粉粒级沉积物所吸附的氨氮是氮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的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沙,在其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存在的孔隙填充方式——氨氮吸附是导致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饱和吸附量较大、解吸比例较低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西辽河
沉积物
颗粒分级
氨氮
吸附-
解吸
分配系数
饱和吸附量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Keywords
Western Liaohe River
sediment
different grain sizes
ammonium nitrogen
sorption-desorption normalized partitioncoefficient
sorption capacity
maximum desorption capacity
desorption ratio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辽河沉积物中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磷的解吸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王道涵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0-706,共7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391)
文摘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磷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团聚体磷的解吸比例为黏粒(0.20)<粉粒(0.28)<细砂(0.45)<粗砂(0.93);其原因为:细粒级微团聚体中腐殖质含量远远高于粗粒级;细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质是通过可溶有机质与黏土矿物相互结合形成复合体而富集,在其所形成的复合体团聚结构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的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根本原因;西辽河冲泻质泥沙黏粒和粉粒级微团聚体所携载的可解吸态磷(NAP)入海后可分别为上覆水提供磷(212.93±38.60)mg/kg,(159.45±31.44)mg/kg.沉积物黏粒级和粉粒级微团聚体所携载的NAP是磷素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西辽河
沉积物
不同粒径微团聚体
磷
解吸
分配系数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性指数
Keywords
Western Liao River
sediment
different grain sizes micro-aggregate
phosphorus
desorption partition coefficient
maximurn desorptioncapacity
desorptionratio
desorptionhystereticindex
分类号
X13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朱江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
辽宁省阜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79-1486,共8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391
文摘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磷的解吸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有机质后的沙土使磷的解吸比例(Dr=0.94)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5)显著降低;有机质是影响磷在沙土上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橡胶态胶体(轻组有机组分)上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Dr=0.81)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5)减小的原因;稳结态腐殖质中的胡敏酸在对磷的吸着和滞留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Ⅱ+HⅢ组(Dr=0.57、TⅡ=0.30);磷在紧结态腐殖质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的解吸比例(HⅢ组Dr=0.24)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HⅢ组TⅡ=0.49)增大的根本原因,考查土壤磷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土壤磷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轻组有机组分、重组有机组分、以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稳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所携载的吸附态磷进入水体后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81%、66%、57%和24%进行估算。
关键词
沙土
有机组分
磷
解吸
解吸
分配系数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性指数
Keywords
sandy soils
organic fraction
phosphorus
desorption
desorption partition coefficient
maximum desorption capacity
desorption ratio
desorption hysteretic index
分类号
X13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赵东洋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4-1050,共7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391)
文摘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氨氮解吸比例增加(由0.58增加到0.68),同时,解吸迟滞性指数显著降低(由0.067降低到0.021),说明腐殖质是影响风沙土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氨氮在轻组有机组分上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减小的原因;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紧结态腐殖质(胡敏素)对氨氮的解吸起关键作用,它不但解吸比例较低(Dr=0.23),而且解吸迟滞性指数较大(TⅡ=0.458);氨氮在紧结态和稳结态腐殖质所形成的团聚体颗粒微孔隙中的不可逆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根本原因;考查土壤对氨氮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土壤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轻组有机组分、重组有机组分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稳结态加紧结态腐殖质(HⅡ+HⅢ组)和紧结态腐殖质(HⅢ组)携载的吸附态氨氮进入水体后,对上覆水体的扩散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0.94、0.58、0.33和0.23倍估算。
关键词
沙土
有机组分
氨氮
解吸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降性指数
Keywords
sandy soi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
ammonium nitrogen
desorption
desorption ratio
desorption hysteresis index
分类号
X13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6
5
作者
赵东洋
王雅迪
王而力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505-005)
文摘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的沉积物氨氮解吸比例(D_r=0.70)大大增加,同时,解吸迟滞性指数显著降低(T_Ⅱ=0.016),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紧结态腐殖质(胡敏素)对抑制氨氮解吸起关键作用,它不但解吸比例较低,而且解吸迟滞性指数较大;氨氮在轻组有机组分上的表面分配作用吸附是导致解吸比例增大,解吸迟滞性指数减小的原因;考查沉积物吸附态氨氮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有机质的含量,更要考虑有机质的存在形态,它也是影响沉积物吸附态氨氮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轻组有机组分、重组有机组分以及重组有机组分中的稳结态腐殖质和紧结态腐殖质所吸附的氨氮对上覆水体的扩散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的0.97倍、0.41倍、0.25倍和0.17倍进行估算。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组分
氨氮
解吸
分配系数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性指数
Keywords
sediment
natura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
ammonium nitrogen
desorption partition coefficient
maximum desorption capacity
desorption ratio
desorption hysteresis index
分类号
X13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邱素芬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1-747,共7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391)
文摘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风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的风沙土磷的解吸比例(Dr=0.99)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2)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风沙土上固持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钙键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团聚结构微孔隙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原因之一。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除对团聚体结构形成有重要影响外,还存在铁铝氧化物及水化氧化物对磷的配位吸附作用,因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Dr=0.35、TⅡ=0.44)比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Dr=0.62、TⅡ=0.28)对磷的固持能力强得多;考查风沙土对磷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腐殖质的含量,更要考虑腐殖质的复合形态,它也是影响风沙土磷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携载的吸附态磷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62%和35%估算。
关键词
风沙土
有机矿质复合体
磷
解吸
分配系数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性指数
Keywords
sandy soil
organo-mineral complexes
phosphorus
desorption partition coefficient
maximum desorption capacity
desorption ratio
desorption hysteresis index
分类号
X13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禹胜文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85-1991,共7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60391)
文摘
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过氧化氢去除腐殖质后沉积物磷的解吸比例(Dr=0.65)大幅度增加,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01)显著降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沉积物上固持特征的重要因素;磷在钙键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体团聚结构微孔隙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磷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原因之一。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Dr=0.17、TⅡ=0.32)对磷的固持能力强于钙键复合体(Dr=0.25、TⅡ=0.22),其因原因有二,三价的铁铝离子与二价的钙离子相比,更有利于复合结构的形成,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除对团聚体结构形成有重要影响外,还存在铁铝氧化物及水化氧化物对磷的配位吸附作用(相当于化学吸附),因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固持能力比钙键复合体强得多;考查沉积物对磷的解吸特征不但要考虑腐殖质的含量,更要考虑腐殖质的复合形态,它也是影响沉积物磷解吸特征的重要因素,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携载的吸附态磷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其饱和吸附量17%和25%估算。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矿质复合体
磷
解吸
分配系数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性指数
Keywords
sediment
organo-mineral complexes
phosphorus
desorption partition coefficient
maximum desorption capacity
desorption ratio
desorption hysteresis index
分类号
X13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土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可解吸态磷释放通量
8
作者
王而力
王嗣淇
郑景华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97-2604,共8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No.20060391)~~
文摘
流失的水土是污染物的重要载体,为了估算随水土流失的沙土中可解吸态磷对上覆水体的影响,采用平衡解吸法研究了沙土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可解吸态磷的释放通量.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沙土微团体吸附态磷的解吸比例为黏粒(0.21)<粉粒(0.29)<细砂(0.60)<粗砂(0.96).主要原因有二:细粒级中腐殖质含量显著高于粗粒级;细粒级中有机质是通过可溶有机质与黏土矿物相互结合形成复合体而富集(黏粒和粉粒级微团聚体的稳结态腐殖质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粒级).磷在稳结态和紧结态腐殖质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中引起的团聚体结构不可逆形变是导致黏粒级(解吸比例Dr=0.21,解吸迟滞性指数TⅡ=0.47)和粉粒级(Dr=0.29,TⅡ=0.45)微团聚体磷的解吸比例降低,解吸迟滞性指数增大的根本原因.沙土黏粒和粉粒级微团聚体携载的可解吸态磷对上覆水体的释放通量可分别按(99.52±3.54)mg·kg-1和(72.48±2.62)mg·kg-1进行估算.
关键词
沙土
微团聚体
粒级
磷
最大
解吸
量
解吸比例
解吸
迟滞性指数
释放通量
Keywords
sandy soil
micro-aggregate
grain size
phosphorus
maximum desorption capacity
desorption ratio
desorption hysteresis index
releasing flux
分类号
X13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的氨氮吸附-解吸特征
王而力
王雅迪
王嗣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辽河沉积物中不同粒径微团聚体磷的解吸特征
王而力
王嗣淇
王道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王而力
王嗣淇
朱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风沙土不同有机组分对氨氮的解吸特征影响
王而力
王嗣淇
赵东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沉积物不同天然有机组分对氨氮解吸特征的影响
赵东洋
王雅迪
王而力
《地球环境学报》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风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王而力
王嗣淇
邱素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解吸特征影响
王而力
王嗣淇
禹胜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沙土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可解吸态磷释放通量
王而力
王嗣淇
郑景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