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当代参政女性主体性的重建——对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的反思
1
作者 孟耕合 《新疆社科论坛》 2014年第1期93-96,共4页
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使主体性陷落,不利于女性的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否认男性的主体性,不利于两性关系的和谐;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追溯为语言的构建是去本质化。参政女性主体性重... 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使主体性陷落,不利于女性的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否认男性的主体性,不利于两性关系的和谐;后现代女权主义解构主体性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追溯为语言的构建是去本质化。参政女性主体性重建的路径则是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来武装头脑,加强对自身女性身份的认同,用实际行动赋予女性气质新的内涵,使其积极融入他人和社会,增强政治使命感,进而推进女性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后现代女权主义 解构主体 参政女性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历史生成中的主体——对20世纪解构主体思潮的回应与批评
2
作者 聂敏里 《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57,共8页
20世纪以来,以精神分析学、结构人类学以及话语理论所代表的解构主体的思潮,所瓦解的仅仅是一切基于先验主体的哲学理论。先验主体诚然是可疑的,主体是历史生成的,并且因此是脆弱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主体本身是一种非实在和幻觉,相反,却... 20世纪以来,以精神分析学、结构人类学以及话语理论所代表的解构主体的思潮,所瓦解的仅仅是一切基于先验主体的哲学理论。先验主体诚然是可疑的,主体是历史生成的,并且因此是脆弱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主体本身是一种非实在和幻觉,相反,却表明主体并非一个已成之物,而是一个有待完成和尚未确定之物。法国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体的理论逻辑,实质上是一种历史相对主义。但历史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历史存在也并非虚无。主体作为历史存在,不仅具有存在论的意义,而且具有政治的、道德的意义,它引导人类向着更高的存在方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体 先验主体 历史相对主义 历史生成中的主体
原文传递
拉克劳和墨菲主体思想中对“阶级”理论的解构分析
3
作者 李艳 《哲学进展》 2024年第8期2005-2009,共5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资本主义的扩张、消费社会以及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冲击,无不动摇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在西方世界中的权威性,拉克劳和墨菲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他们所谓的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激活和创新。他们受后现代主义思...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资本主义的扩张、消费社会以及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冲击,无不动摇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在西方世界中的权威性,拉克劳和墨菲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他们所谓的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激活和创新。他们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解构马克思主义阶级主体,建构新的多元主体理论。本文在引入“阶级”理论面临的资本主义调整、无产阶级意识退化、新社会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具体阐释拉克劳和墨菲对“阶级”理论的概念维度、结构维度、经济维度三个方面的解构基础,进一步分析拉克劳和墨菲在对“阶级”解构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并探索其理论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积极作用。With the adv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xpansion of capitalism,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impact brought by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ll of which shake the authority of Marxist class theory in the Western world, Laclau and Murphy began their so-called activ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arxist class theory precisely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Influenced by postmodernist thinking, they deconstructed the Marxist class subject and constructed a new theory of multiple subjects. In this paper,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apitalist restructuring, degradation of proletarian consciousness, and the rise of new social movements that the theory of class is facing, Laclau and Murphy’s de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ual, structur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of the theory of class is specifically explained and further analyzed. It will further analyze Laclau’s and Murphy’s misinterpretation of Marxism in the process of deconstructing “class” and explor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ir theories 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ideas of Marxist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和墨菲 阶级理论 解构主体 话语主体
下载PDF
论法国后女性主义的主体性解构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欢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58-59,共2页
后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基于妇女学和性别学的研究,它反对女性主义过分强调男女平等问题,因而具有跨学科性和政治温和性。较之英美后女性主义者的政治实践,深受后结构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主义思潮影响的法国后女性主义在理论研究上颇... 后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基于妇女学和性别学的研究,它反对女性主义过分强调男女平等问题,因而具有跨学科性和政治温和性。较之英美后女性主义者的政治实践,深受后结构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主义思潮影响的法国后女性主义在理论研究上颇有建树。埃莱娜.西苏和露西.伊格瑞恩倡导"女性书写",发掘女性特质,从而使女性能够游离于父权制之外。而克里斯蒂娃通过对话语的延异性和符号的不确定性的阐释,指出了主体具有不确定性,从而解构了男性的社会主体地位,为女性多元化身份建构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后女性主义 女性书写 话语不确定性 解构主体
下载PDF
论教育主体的生成与消亡——基于福柯的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新龙 徐瑞 《当代教育论坛》 2012年第5期116-123,共8页
米歇尔·福柯透过后现代主义及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了主体解构观念。通过解构主体,福柯深刻揭露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人"的生存现状。福柯通过对主体进行"考古"性的挖掘和考察,最终形成了他的... 米歇尔·福柯透过后现代主义及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了主体解构观念。通过解构主体,福柯深刻揭露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人"的生存现状。福柯通过对主体进行"考古"性的挖掘和考察,最终形成了他的关于主体实质和命运的独特见解和理论体系。在福柯看来,主体具有历史性,是知识、权力、道德的奴役化和实践化的产物,现代社会的知识型决定着主体必将消亡的命运。基于这些思考,他最终喊出了"人死了"和"主体的消亡"的口号,这体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观,也表达了福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问题的担忧。通过运用福柯的主体解构观来观照教育主体,揭露教育主体的真相,描述教育主体的"生产"过程,阐释教育主体必将消亡的趋势,对于教育中主体的真正解放,回归人的本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主体 教育主体 主体解构 主体消亡 知识-权力
下载PDF
自出版过程中的主体解构以及版权保护
6
作者 刘娟 吴利婷 《新闻前哨》 2020年第6期121-122,共2页
自出版的概念最初源于西方,是作者绕开第三方出版商自主出书的一种模式。占据主要地位的网络出版物大都也没有ISBN号,不受著作权保护。本文首先厘清中国内地自出版的概念,然后剖析了中国内地自出版发展现状及过程中的主体解构,最后提出... 自出版的概念最初源于西方,是作者绕开第三方出版商自主出书的一种模式。占据主要地位的网络出版物大都也没有ISBN号,不受著作权保护。本文首先厘清中国内地自出版的概念,然后剖析了中国内地自出版发展现状及过程中的主体解构,最后提出自出版发展要优势互补,传统出版社可以利用自身的内容优势和人才优势打造自出版平台,而网络平台也应积极寻求出版社的帮助,同时应解决新的业态中衍生的版权问题,推动中国内地自出版行业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自出版 主体解构 版权保护
下载PDF
抗争与反主体化:大学生社会行为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储琰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0,共4页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呈现一种认知与行为的抵触性特点。大学生社会行为规律有其现实存在的基础,只有尊重这种规律,营造崇德守德的社会空间和教育生态系统,才能对大学生的社会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行为 主体 主体解构 微观权力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市场解构研究
8
作者 冷晨昕 祝仲坤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1-66,共6页
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各市场主体为切入点,基于2007-2013年全国及各地区保费收入与赔付支出等相关数据,全景式解构农业保险供给市场。研究发现:第一,农业保险市场中两家综合性机构与四家政策性机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国人保为行业龙头,... 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各市场主体为切入点,基于2007-2013年全国及各地区保费收入与赔付支出等相关数据,全景式解构农业保险供给市场。研究发现:第一,农业保险市场中两家综合性机构与四家政策性机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中国人保为行业龙头,综合性、外资机构不断进入的市场格局业已形成,且短期内形势难以逆转。第二,我国农业保险供给不足的局面虽然仍未得到有效缓解,但市场由集中垄断走向分散竞争的趋势已经基本明朗。第三,各省份市场发展差距正逐步缩小,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仍需给予持续关注。为此,研究指出不仅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优化农业保险市场供给。还应当强化政府职能,保持农业保险的"政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市场主体 市场格局 供给不足 政策性
下载PDF
《包法利夫人》中的知识形塑与主体身份探析
9
作者 彭采玥 《新纪实》 2021年第4期49-55,共7页
本文以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指导,从知识型原则入手,分析十九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经典之作《包法利夫人》中的知识形塑和主体身份解构,探索权力话语范畴下知识对爱玛主体的形塑作用。在具体知识形态的影响下,爱玛身上混合了古代时期和... 本文以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指导,从知识型原则入手,分析十九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经典之作《包法利夫人》中的知识形塑和主体身份解构,探索权力话语范畴下知识对爱玛主体的形塑作用。在具体知识形态的影响下,爱玛身上混合了古代时期和现代时期两种知识型,并借助相似性原则构建着主体的贵妇身份和信徒身份。作为被知识所形塑而成的个体,爱玛面临外在作用力变动或消失时也随之转变或消亡,知识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词与物分离,古代时期的相似性原则不再具有现实意义,因而在此先验条件下构建的爱玛主体身份也随之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法利夫人》 爱玛 知识形塑 主体身份解构 权力话语
下载PDF
后现代身体论 被引量:37
10
作者 张之沧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30,共6页
数千年来,精神的异化导致了对身体的轻蔑、无视和奴役。直到19世纪,倍受凌辱的身体才逐渐回复自身的意识。尼采主义倡导回归肉体,解构主体,解放身体,释放久被束缚的激情;主张一切从身体出发,以身体为准绳,重新审视历史。新尼采主义主张... 数千年来,精神的异化导致了对身体的轻蔑、无视和奴役。直到19世纪,倍受凌辱的身体才逐渐回复自身的意识。尼采主义倡导回归肉体,解构主体,解放身体,释放久被束缚的激情;主张一切从身体出发,以身体为准绳,重新审视历史。新尼采主义主张用身体和动物性取代形而上学理性,认为身体就是产生整个人类文明的机器。身体中永远流动的欲望激发出惊人的强力,推动着积极的生产活动。福柯等人还身体力行期待着身体和生命的全面复苏;关注能够享受审美快感的身体;希望活生生的肉体能够变得更美妙更动人、更真实和更朝气蓬勃;让生命尽情享受自然赋予的自由;真正在人身上,将创造物与创造者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精神异化 内体沦落 解构主体 解放身体
下载PDF
创造物与创造者的统一
11
作者 徐智勇 《今日科苑》 2007年第18期9-9,共1页
新尼采主义主张用身体和动物性取代形而上学理性,认为身体就是产生整个人类文明的机器。身体中永远流动的欲望激发出惊人的强力,推动着积极的生产活动。福柯等人还身体力行期待着身体和生命的全面复苏;关注能够享受审美快感的身体;希望... 新尼采主义主张用身体和动物性取代形而上学理性,认为身体就是产生整个人类文明的机器。身体中永远流动的欲望激发出惊人的强力,推动着积极的生产活动。福柯等人还身体力行期待着身体和生命的全面复苏;关注能够享受审美快感的身体;希望活生生的肉体能够变得更美妙更动人、更真实和更朝气蓬勃;让生命尽情享受自然赋予的自由;真正在人身上,将创造物与创造者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异化 后现代 解构主体 解放身体
下载PDF
战国四公子与养士文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明悦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养士文化是出现于春秋而兴盛于战国时代的一种社会现象;战国四公子是指战国时期以养士闻名的人物。四公子与养士之风渊源有关,养士之风具有深层历史文化意义。
关键词 四公子 养士文化 养士主体解构及历史意义
下载PDF
对法律发现之属性和价值的发散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迅扬 郑光西 《温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17-21,共5页
从功能透析与主体解构两个层面解读法律发现之基本属性;结合法治精神定位法律发现之社会价值,体现在:公平与正义的追求,发掘的激励与适法个性的褒扬,人治传统的扬弃与成文法主义的修正,法治社会永续多元差异发展观的确立。
关键词 法律发现 功能透析 主体解构 价值定位
下载PDF
拉康与分裂的主体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严泽胜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8-134,共7页
针对传统自足主体论 ,拉康提出了主体分裂论以颠覆之 ,认为主体不是以意识为中心的自我同一的主体 ,而是由他者介入而异化而分裂的主体。因此 ,主体必然是去中心的 ,而真实的主体乃是无意识的主体。
关键词 精神分析学家 雅克·拉康 解构主体 婴儿 分裂 镜像阶段 语言规则 语言符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