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浙沪名老中医临证运用膏方经验解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垚 陆明 +5 位作者 朱敏为 袁睿 赵海燕 夏娟 张业清 苏克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87-2291,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本体特色,引入文本挖掘方法,结合原始病案数据进行集内关联挖掘,形成医案解析,从中分析江浙沪名老中医使用膏方的经验。方法:采用Medcase数据处理平台,对江浙沪名老中医运用膏方的医案采用计量性趋势数据解构研究。结果:... 目的:基于中医本体特色,引入文本挖掘方法,结合原始病案数据进行集内关联挖掘,形成医案解析,从中分析江浙沪名老中医使用膏方的经验。方法:采用Medcase数据处理平台,对江浙沪名老中医运用膏方的医案采用计量性趋势数据解构研究。结果:本次研究涉及病例472诊次,涉及病机250条,治法400条,药物529种。结论:江浙沪名老中医运用膏方针对临床常见虚损性疾病,临床核心高频适应症以乏力、寐差、腰酸、纳差等为主;相关高频舌脉为苔薄、白,质红、淡,脉细、弦;核心高频病机为肝肾亏虚、脾肾两虚;高频用药为黄芪、白术、茯苓、当归、芍药、甘草、熟地等药物,组方以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六味地黄丸、生脉饮为基础方剂进行复法配伍,辅料常用阿胶、冰糖、龟板胶、鹿角胶等材料,治法多采用气血并调,阴阳并补,虚实并治等复法组合干预亚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老中医 膏方 复法 医案 解构研究
下载PDF
“新民本”:传统民本与近代民主的中间地带——读《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卫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书评 近代民权主义 民本思想 黄宗羲 政治思想史 杜国庠
下载PDF
明末清初政治思想研究的里程碑——《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评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庆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明朝末年 清朝初期 政治思想 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 民本意识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单兆伟治疗胃痛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冠辰 戴恒 +2 位作者 陈权 陆明 孙丽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37-41,共5页
目的采用Medcase5.0数据记录挖掘系统挖掘单兆伟教授治疗胃痛病的用药经验、配伍规律。方法采集单教授2009年9月-2019年12月诊治胃痛病的中医医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录入Medcase5.0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运用频数分析功能进行解构研究。... 目的采用Medcase5.0数据记录挖掘系统挖掘单兆伟教授治疗胃痛病的用药经验、配伍规律。方法采集单教授2009年9月-2019年12月诊治胃痛病的中医医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录入Medcase5.0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运用频数分析功能进行解构研究。结果共采集单教授诊治胃痛病医案1107则,涉及患者465例。涉及主症有胃脘胀痛、胃脘隐痛等7种,主要伴随症状有口干、嗳气、泛酸等20种。高频舌象为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或薄白,脉象多细弦。病机以脾胃气虚、湿热内蕴多发。治疗高频用药为仙鹤草、白术、太子参、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姜半夏、麦冬等。高频药物分类以补气药、清热药为主,且随主症、病机、胃镜结果的不同调整用药。结论单教授对胃痛病机的认识以脾胃气虚为病之本,湿、热、痰、瘀、气之邪为病之标。治疗重视补益脾胃,标本兼顾,常用治法为补气、清热、化湿、滋阴等,核心处方治以健脾益气兼顾清热利湿化痰,临床辨证辨病结合,灵活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数据挖掘 中医药 单兆伟 临床医案 解构研究
下载PDF
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研究
5
作者 于方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第19期122-122,共1页
电视真人秀节目就是通过对真人真事的纪实性拍摄,节目具有较强的真实性特征,是一类特色鲜明的电视节目。受众对真实性较强的节目会形成一种依赖,并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以建立彼此之间奇妙的默契,最终成为节目的忠实受众,为节目的成功奠定... 电视真人秀节目就是通过对真人真事的纪实性拍摄,节目具有较强的真实性特征,是一类特色鲜明的电视节目。受众对真实性较强的节目会形成一种依赖,并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以建立彼此之间奇妙的默契,最终成为节目的忠实受众,为节目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可以说,真实性是真人秀节目的核心价值与生命力。对此,本文在简要概述电视真人秀节目真实性特征的基础上,以《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例,从三方面入手对其真实性进行解构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秀节目 真实性 解构研究
下载PDF
Return to ethics: On translators' norms of honor and shame 被引量:6
6
作者 霍跃红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年第11期39-45,共7页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undergone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the traditional philological period, the modem linguistic period and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period. Ever since the cultural turn, especially after the int...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undergone three different periods: the traditional philological period, the modem linguistic period and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period. Ever since the cultural turn, especially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deconstruction into translatio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greatly affected. The traditional principle like faithfulness to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writer has been attacked and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nd creativity have been greatly advocated.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is paper, however, holds that translation studies should turn to ethics for the messy situation, and translators should be able to identify norms of honor and shame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studies DECONSTRUCTION ethics in translation norms of honor and shame
下载PDF
The structures of eye and surrounding tissues of Longman's beaked whale,Indopacetus pacificus
7
作者 祝茜 山田格 李响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9-221,共3页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one eye from a Longman’s beaked whale Indopacetus pacificus, which was probably one of the least known extant cetaceans. The whale died shortly after swimming aground on the coast in the Nis...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one eye from a Longman’s beaked whale Indopacetus pacificus, which was probably one of the least known extant cetaceans. The whale died shortly after swimming aground on the coast in the Nishikata Beach, Sendai-shi, Kagoshima-ken Prefecture, Japan, on July 26, 2002. It was a mature female with body length 6.45 m. This paper documented the basic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er visual organ of the whal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anim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man's beaked whale lndopacetuspacificus eye structure ANATOMY MORPHOLOGY
下载PDF
当代创伤研究:范式、缘起与脉络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飞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1990年代在西方人文研究中出现的当代创伤研究,将创伤概念从个体病理领域转化到历史、文化领域,强调创伤对个体与集体意义生产能力的崩塌效应。创伤研究与记忆研究有融合的趋势,但两者确属不同研究范式。当代创伤研究缘起于创伤话语从... 1990年代在西方人文研究中出现的当代创伤研究,将创伤概念从个体病理领域转化到历史、文化领域,强调创伤对个体与集体意义生产能力的崩塌效应。创伤研究与记忆研究有融合的趋势,但两者确属不同研究范式。当代创伤研究缘起于创伤话语从临床研究向人文研究的流动,以及西方文论的内在危机及其“伦理转向”。从概念、方法与议题来看,当代创伤研究有后解构创伤研究、批判性创伤研究、多元化创伤研究三条发展理路。后解构创伤研究从分离的角度界定创伤,继承了解构批评文本细读和修辞分析的方法,关注创伤的传达与再现问题;批判性创伤研究从社会性冲击的角度界定创伤,尝试将精神分析等理论中的相关概念用于社会文化分析,关注历史创伤的修通或哀悼;兴起于21世纪的多元化创伤研究从多种角度拓展了创伤概念,多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关注创伤与媒介、身份、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互动关系。1990年代以来创伤研究风起云涌,虽然面临种种问题,创伤概念与创伤研究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当代创伤研究 解构创伤研究 批判性创伤研究 多元化创伤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