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氮等污染物在不同土壤翻耕处理下的去除效果及机理解析
1
作者 孔倩茜 孙浩然 《现代盐化工》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壤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氨氮作为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肥料,其过度施用和排放不当往往导致土壤中氨氮质量分数升高,从而引发土壤污染问题。目前,关...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壤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氨氮作为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肥料,其过度施用和排放不当往往导致土壤中氨氮质量分数升高,从而引发土壤污染问题。目前,关于不同土壤翻耕处理对氨氮等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机理的研究尚相对不足,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通过系统的实验和分析,探讨不同土壤翻耕处理对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土壤翻耕 污染物去除 机理解析
下载PDF
企业环境剧烈变化阻碍企业信息化的机理解析
2
作者 毕新华 陈太博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共3页
通过对企业环境变化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机理进行解释,并运用系统论对相关概念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界定和分析,进而解析企业环境剧烈变化如何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企业环境 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 机理解析
下载PDF
亚硫酸锌酸解析与Fe^(2+)控制的工艺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蒋光佑 《大众科技》 2023年第12期94-98,共5页
针对国内某冶炼公司用氧化锌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硫工艺产生的亚硫酸锌,通过加入Fe_(2)O_(3)参与反应,解析回收亚硫酸锌。文章分析了吸收产物亚硫酸锌矿浆酸解析及Fe^(2+)形成的机理,研究了矿浆液固比、锌电解废液投入方式和终酸浓度对矿... 针对国内某冶炼公司用氧化锌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硫工艺产生的亚硫酸锌,通过加入Fe_(2)O_(3)参与反应,解析回收亚硫酸锌。文章分析了吸收产物亚硫酸锌矿浆酸解析及Fe^(2+)形成的机理,研究了矿浆液固比、锌电解废液投入方式和终酸浓度对矿浆解析过程中产生Fe^(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矿浆液固比为6∶1、电解废液一次性投入和终酸浓度为50~70 g/L时,亚硫酸锌平均解析率为95.9%,解析液中Fe^(2+)的平均质量浓度为5.2g/L,其浓度符合锌浸出系统的要求,可应用于回收烟气治理工艺产生的亚硫酸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锌 解析机理 液固比 Fe^(2+)
下载PDF
一起未投产变压器故障的机理解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伟 王钟颖 +2 位作者 徐浩 孙漪清 赵儆 《电气技术》 2022年第5期98-100,104,共4页
我厂35kV变压器生产过程中发现一起未投产变压器油中氢气含量超标的案例。这种常见性故障一般并不严重,但仍然会降低变压器的性能和寿命。本文从变压器生产环节入手,对可能导致产氢的多种因素进行测试,最终确定主要因素是游离水分,并查... 我厂35kV变压器生产过程中发现一起未投产变压器油中氢气含量超标的案例。这种常见性故障一般并不严重,但仍然会降低变压器的性能和寿命。本文从变压器生产环节入手,对可能导致产氢的多种因素进行测试,最终确定主要因素是游离水分,并查明水分来源,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生产工艺,成功排除了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产氢 油色谱 机理解析
下载PDF
基于微观连续介质模型的反应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方法
5
作者 张倩 董艳辉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地下环境中流固间的反应溶质运移过程控制着地质介质演化规律,并受岩石固有非均质性的影响,衍生出非线性行为与多尺度效应。为了面向更为复杂化的应用需求,解析微观特征与表观行为间的响应-反馈机制成为了重要的科学与工程命题。本研究... 地下环境中流固间的反应溶质运移过程控制着地质介质演化规律,并受岩石固有非均质性的影响,衍生出非线性行为与多尺度效应。为了面向更为复杂化的应用需求,解析微观特征与表观行为间的响应-反馈机制成为了重要的科学与工程命题。本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微观连续介质概念与模型框架,以及该模型方法的实现方式,并归纳了其在不同研究体系中的应用实例,最后重点分析了该方法在实验-数值联合研究中的发展前景与预期挑战。数值模拟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反应溶质运移过程的定量研究之中,但单一孔隙或达西尺度数值模型难以应对机理研究与实例应用间的时空尺度跨度。近年来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体系不断发展,其中将Darcy-Brinkman-Stokes方程作为多流态数学统一表达,以微观连续介质模型作为多尺度信息关联方式的数值模拟框架,在流固界面追踪、高效数值求解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方法优势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溶质运移 微观连续介质方法 多尺度数值模拟 机理解析
下载PDF
自适应事件触发通信机制下机理解析与数据驱动融合的ICPS双重安全控制
6
作者 赵莉 李炜 李亚洁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8,共13页
针对存在拒绝服务(DoS)攻击与执行器故障的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ICPS),将机理解析与数据驱动方法相结合,在新型自适应事件触发通信机制下,研究双重安全控制问题.首先,设计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能够触发参数随系统行为动态自适应变化,节... 针对存在拒绝服务(DoS)攻击与执行器故障的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ICPS),将机理解析与数据驱动方法相结合,在新型自适应事件触发通信机制下,研究双重安全控制问题.首先,设计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能够触发参数随系统行为动态自适应变化,节约更多网络通信资源;其次,基于系统最大允许时延建立攻击检测机制,可以有效区分大、小能量DoS攻击;再次,基于极限学习机算法(ELM)建立时序预测模型,用于大能量DoS攻击时重构修正控制量,以主动容侵攻击的影响,并给出与小能量攻击时机理解析的弹性被动容侵来提升系统对攻击的防御能力;然后,借助T-S模糊理论、时滞系统理论、新型Bessel-Legendre不等式等,推证得到系统鲁棒观测器及双重安全控制器的解析求解方法,使双重安全控制与通讯性能得到折衷协同提升;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信息物理融合系统(ICPS) 双重安全控制 DOS攻击 主被动容侵 数据驱动 机理解析
原文传递
专利政策融入产业经济发展的路径机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晨 王杰玉 蔡芸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87,共6页
中国当前面临着如何通过专利政策激发产业技术创新内生驱动力,支撑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贡献值增长的问题。本文从政策链式配置的视角提出了专利政策融入产业经济发展路径这一概念,静态解析产业经济发展目标导向下专利政策融入路径的模... 中国当前面临着如何通过专利政策激发产业技术创新内生驱动力,支撑产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贡献值增长的问题。本文从政策链式配置的视角提出了专利政策融入产业经济发展路径这一概念,静态解析产业经济发展目标导向下专利政策融入路径的模块构成,动态探究不同模块耦合作用下专利政策融入路径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旨在通过专利政策融入路径的优化配置,提升专利政策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增量、增值、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政策 产业经济发展 政策路径 机理解析
下载PDF
AFM微颗粒探针及其在膜的有机物污染机制解析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磊 苗瑞 +2 位作者 吕永涛 刘紫文 冯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13-117,共5页
依据原子力显微镜(AFM)微颗粒探针克服了AFM普通探针的诸多局限性及其对测试环境无要求,且能定量测定微颗粒探针与膜及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变化等特点,在AFM微颗粒探针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分离膜中的应用研究动向的基础上,详细讨... 依据原子力显微镜(AFM)微颗粒探针克服了AFM普通探针的诸多局限性及其对测试环境无要求,且能定量测定微颗粒探针与膜及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变化等特点,在AFM微颗粒探针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分离膜中的应用研究动向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AFM微颗粒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膜的有机物污染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AFM微颗粒探针在分离膜的有机物污染机制解析中亟待研究的问题,为科学地分析分离膜有机物污染机制及分离膜的工程设计与运行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分离膜 微颗粒探针 膜有机物污染 机理解析
下载PDF
亚硫酸锌酸解析与Fe^(2+)控制的工艺研究及应用
9
作者 蒋光佑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治理的工艺流程,重点探讨了吸收产物亚硫酸锌矿浆酸解析及Fe^(2+)形成的机理。实验研究了矿浆液固比、锌电解废液投入方式及终酸浓度对矿浆解析过程中Fe^(2+)的影响。... 文章简要介绍了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治理的工艺流程,重点探讨了吸收产物亚硫酸锌矿浆酸解析及Fe^(2+)形成的机理。实验研究了矿浆液固比、锌电解废液投入方式及终酸浓度对矿浆解析过程中Fe^(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矿浆液固比为6:1、电解废液一次性投入及终酸浓度为50~70 g/L时,解析液中的Fe^(2+)得到较好控制,其浓度符合锌浸出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锌 解析机理 液固比 FE^2+
下载PDF
植物“精油”的护发功效解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景勉 田俊 +2 位作者 赵丹 谷志静 王昌涛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7年第5期64-68,共5页
植物"精油"相对于矿物油、硅油,在防御物理损伤、改善头发强韧性、维护头发健康光泽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本文从发干护理和头皮护理两方面,解析了植物"精油"护发功效的机理。
关键词 植物“精油” 护发功效 机理解析
下载PDF
棉花响应高温机理及耐高温种质资源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益赞 闵玲 张献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9,共11页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天然纺织纤维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随着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频繁且持续发生的高温天气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棉花生产。因此,棉花科技工作者开始关注棉花响应高温胁迫的研究,以期培育耐高温...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天然纺织纤维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随着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频繁且持续发生的高温天气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棉花生产。因此,棉花科技工作者开始关注棉花响应高温胁迫的研究,以期培育耐高温棉花品种以减少损失。本文对棉花响应高温胁迫的机制及耐高温种质创新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1)棉花受高温胁迫的表型特征及评价方法;(2)棉花响应高温的遗传及生理生化机理;(3)棉花耐高温种质创新及应用,意在为棉花耐高温机制解析、种质创新和育种、棉花生产等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温响应 表型评价 机理解析 种质资源创新
下载PDF
结晶器弯月面液渣周期性流入行为与机理解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子健 王旭东 +2 位作者 杨正学 林国强 姚曼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7,共10页
把握弯月面处液体保护渣随结晶器振动的周期性流入机理与控制要素,是稳定和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的前提。考虑弯月面区域钢液-保护渣-空气三相的几何、接触和运动特性,建立了耦合钢液传热、坯壳凝固与液渣流动的数学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 把握弯月面处液体保护渣随结晶器振动的周期性流入机理与控制要素,是稳定和提高连铸坯表面质量的前提。考虑弯月面区域钢液-保护渣-空气三相的几何、接触和运动特性,建立了耦合钢液传热、坯壳凝固与液渣流动的数学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以及相关报道吻合,模拟分析了液渣的周期性流动和流入行为。围绕影响保护渣流入和消耗的主要因素,重点研究了液渣流入的周期性行为,探讨了一个振动周期内液渣的流入量、流入速度与渣道宽度的变化特点。通过界定和解析弯月面附近不同区域液渣流入的贡献和规律特征,对主导液渣流入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保护渣向渣道的流入过程分为2个阶段和2种过渡状态。在第一阶段,流入的液渣主要由靠近弯月面钢液顶部的区域提供;在第二阶段,流入的液渣基本由靠近渣圈的区域提供;处于过渡状态,2个区域液渣流入渣道的量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在弯月面区域,水平方向速度是制约液渣流入渣道入口或远离渣道入口的主要因素,垂直方向速度是影响液渣流入区域与瞬态流入量的关键,并且瞬态流入量受矢量速度分量与渣道宽度共同的影响。在此模拟条件下,液渣在整个振动周期均流入,流入量峰值为正滑脱中期,流入量低谷在负滑脱中期至负滑脱结束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渣流入 周期行为 正/负滑脱 机理解析 数值计算
原文传递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晓光 云美萍 +2 位作者 周雪梅 吴志周 张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6期14-20,共7页
文章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了ITS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差异,指出在我国研究ITS评价的必要性;进一步基于ITS及其项目评价的特点与难点分析研究,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构筑了ITS评价的三维框架,提出了面... 文章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了ITS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差异,指出在我国研究ITS评价的必要性;进一步基于ITS及其项目评价的特点与难点分析研究,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构筑了ITS评价的三维框架,提出了面向对象的ITS评价方法,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实用性.最后分析了ITS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实验交通工程学在ITS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ITS) 评价方法 效益分析 机理解析
下载PDF
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的四逆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1
14
作者 王慧慧 张百霞 +3 位作者 叶小彤 何帅兵 张燕玲 王耘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723-3728,共6页
四逆散作为调和肝脾的经典名方,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各种疾病,且疗效显著。近年来发现四逆散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有效,如抑郁症。但是,目前四逆散抗抑郁症机制还不是很清楚,该文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中药作用机理... 四逆散作为调和肝脾的经典名方,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各种疾病,且疗效显著。近年来发现四逆散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有效,如抑郁症。但是,目前四逆散抗抑郁症机制还不是很清楚,该文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研究四逆散方剂,探索其多成分-多靶点-抑郁症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四逆散的315个化学成分中有263个能够作用于抑郁症的19个靶点,通过调控第二信使G-蛋白偶联受体转导通路、c AMP环核苷酸系统、神经系统及其递质、免疫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钙离子及其他离子转运等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抑郁作用。这些结果为四逆散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及探讨抑郁症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网络药理学 实体语法系统 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 抗抑郁症
原文传递
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的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机制解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何帅兵 张百霞 +2 位作者 王慧慧 王耘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713-3717,共5页
丹参作为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虽然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已有研究,但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解析的报道却并不多见。该研究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综合数据挖掘技术,以生物反应数据库为背景构建丹... 丹参作为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虽然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已有研究,但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解析的报道却并不多见。该研究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综合数据挖掘技术,以生物反应数据库为背景构建丹参有效成分靶点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网络,以期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系统解析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丹参主要通过以下10条途径来治疗心血管疾病:促进脂质代谢;抗炎;调节血压稳定;负向调节凝血因子;抗血栓形成;调节细胞增殖;抗应激损伤;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细胞凋亡;调节血管收缩与扩张;促进伤口愈合。该研究结果较为系统地解析了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的研发,尤其是中药组分配伍的现代中药研发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心血管疾病 作用机制 实体语法系统 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 丹参酮ⅡA
原文传递
振动式沉管灌注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树成 张智茹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60-62,共3页
根据振动式沉管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从机械设备、地层土质条件、人为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 成桩原理 施工问题 机理解析
下载PDF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17
作者 杨晓光 云美萍 +2 位作者 周雪梅 吴志周 张扬 《中国标准导报》 2007年第7期15-19,共5页
本文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了ITS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差异,指出了在我国研究ITS评价的必要性;进一步基于ITS及其项目评价的特点与难点分析研究,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构筑了ITS评价的三维框架,提... 本文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分析了ITS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差异,指出了在我国研究ITS评价的必要性;进一步基于ITS及其项目评价的特点与难点分析研究,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构筑了ITS评价的三维框架,提出了面向对象的ITS评价方法,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实用性。最后分析了ITS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实验交通工程学在ITS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ITS) 评价方法 效益分析 机理解析
下载PDF
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的杜仲抗高血压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叶小彤 张百霞 +3 位作者 王慧慧 何帅兵 张小华 王耘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718-3722,共5页
阐释杜仲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为杜仲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该文利用"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从分子水平上分析杜仲化学成分与疾病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出杜仲抗高血压的生物网络,共包含602个节点,2 354条... 阐释杜仲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为杜仲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该文利用"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从分子水平上分析杜仲化学成分与疾病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出杜仲抗高血压的生物网络,共包含602个节点,2 354条边。通过对网络分析得到杜仲治疗高血压的3条作用途径,即通过抑制血管重塑改善高血压恶化病情、降低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多态性遗传基因的活性、抑制碳酸酐酶维持机体渗透压的途径实现抗高血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网络药理学 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 实体语法系统 抗高血压
原文传递
基于基因调控网络的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理解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朝磊 雷巧灵 +3 位作者 张宪宝 王宏宇 郑娆 王耘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0-1324,共5页
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糖肾方作为治疗DN的常用方剂,对DN患者的肾脏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因中药方剂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且DN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对方... 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糖肾方作为治疗DN的常用方剂,对DN患者的肾脏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因中药方剂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且DN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对方剂进行解析更加困难。本研究基于基因调控网络,利用实体语法系统,分析糖肾方对DN关键基因的调控方式,从而对其治疗机制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糖肾方中的21个化学成分会对DN基因调控网络中的11个关键基因进行调节,影响多个生物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从基因调控的角度系统地解析了糖肾方治疗DN的作用机制,对新药开发及中药组分配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糖肾方 糖尿病肾病 机理解析 实体语法系统
原文传递
L-半胱氨酸改性氧化石墨烯去除水中Hg(Ⅱ)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博涵 林海英 +2 位作者 冯庆革 朱奕帆 廖玉莲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996,共6页
通过简单一步合成法,以L-半胱氨酸(L-Cysteine)作为改性剂,合成了工业级半胱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吸附剂L-Cysteine-GO。考察了不同条件下L-Cysteine-GO对Hg(Ⅱ)吸附性能的变化,如pH、吸附剂投加量、接触时间等;通过FTIR、拉曼光谱和SE... 通过简单一步合成法,以L-半胱氨酸(L-Cysteine)作为改性剂,合成了工业级半胱氨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吸附剂L-Cysteine-GO。考察了不同条件下L-Cysteine-GO对Hg(Ⅱ)吸附性能的变化,如pH、吸附剂投加量、接触时间等;通过FTIR、拉曼光谱和SEM等表征手段,以探究该材料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Hg(Ⅱ)浓度为200 mg/L、pH为7、投加量为1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温度为25℃时,最大吸附量为160.71 mg/g。准二级动力学、Freundlich模型与微观表征结果提示吸附机理为巯基等官能团对Hg(Ⅱ)的化学键合、材料对汞的静电吸附作用,主要为多层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水中Hg(Ⅱ)的去除 L-半胱氨酸改性 一步合成法 吸附机理解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