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中国近现代文学翻译中的解殖民化意识
1
作者 刘小玲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文立足于后殖民语境,从翻译目的、文本选择及翻译策略三方面对中国近现代若干重要译家的文学翻译文本进行分析,认为近现代中国译家在文学翻译中的解殖民化意识由来已久,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对平等的追求就是其解殖民化意识的最好体... 本文立足于后殖民语境,从翻译目的、文本选择及翻译策略三方面对中国近现代若干重要译家的文学翻译文本进行分析,认为近现代中国译家在文学翻译中的解殖民化意识由来已久,他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对平等的追求就是其解殖民化意识的最好体现。近现代中国译家在长期的文学翻译工作中在追求平等地传播各国文化的翻译目的、译出浓郁东方文化色彩文学的同时有选择地译入西方文学的文本选择态度、译写及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巧妙运用对后续文学翻译工作者在后殖民语境下的解殖民化活动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殖民 解殖民化意识 文学翻译 弱势文化 强势文化
下载PDF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解殖民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熊辉 黄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89,共4页
解殖民是后殖民时代的关键词之一,中国的解殖民化研究经历了从理论译介再到具体研究的过程,但至今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对翻译文学解殖民化的研究往往混合在后殖民理论研究中,而且专门探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解殖民化的成果十分稀缺。实际上... 解殖民是后殖民时代的关键词之一,中国的解殖民化研究经历了从理论译介再到具体研究的过程,但至今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对翻译文学解殖民化的研究往往混合在后殖民理论研究中,而且专门探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解殖民化的成果十分稀缺。实际上,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具有浓厚的解殖民色彩,它主要通过以下翻译策略来达到解殖民的目的:中国文学主体身份的确立、弱小民族以及东方文学的翻译、翻译改写、被压迫阶层文学的翻译以及对传统的回归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族文学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殖民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 翻译策略 殖民语境
下载PDF
论田间诗歌解殖民书写的阶段性特质
3
作者 熊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10,共10页
田间是活跃在抗战时期的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则经历了复杂的时代变迁,跨越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殖民语境而呈现出鲜明的解殖民姿态。首先是20世纪20、30年代,主要针对中国人与租界洋人和巡捕的对抗,及帝国主义挑起的局部侵略战争来表达... 田间是活跃在抗战时期的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则经历了复杂的时代变迁,跨越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殖民语境而呈现出鲜明的解殖民姿态。首先是20世纪20、30年代,主要针对中国人与租界洋人和巡捕的对抗,及帝国主义挑起的局部侵略战争来表达对殖民者的痛恨,并由此萌发了建设新社会的“革命”思想;其次是抗日战争时期,田间创作了大量作品来号召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殖民侵略,以摆脱日本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殖民统治;第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后殖民时代的到来使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重重困难,田间此时的诗歌创作体现出维护国际和平的正义呼声,反对西方强国对民族国家的再度殖民。对田间诗歌解殖民书写的探讨,是对现当代诗歌的时代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 解殖民 诗歌创作 时代语境
下载PDF
解殖民翻译策略研究
4
作者 黄宁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9-42,共4页
为了分析殖民地国家是如何利用翻译进行解殖民,实现瓦解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目的,现对世界上几个主要殖民地国家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具体研究这些翻译策略是如何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以何种方式改变殖民地落后、被动局面;分析他们独特的... 为了分析殖民地国家是如何利用翻译进行解殖民,实现瓦解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目的,现对世界上几个主要殖民地国家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具体研究这些翻译策略是如何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以何种方式改变殖民地落后、被动局面;分析他们独特的翻译思想、翻译手法;并研究这些翻译策略的实际效应与历史价值。通过阐释主要殖民地国家的翻译主张和分析其相关的翻译实践,研究证明,解殖民翻译策略在反抗殖民霸权、建立独立自由的民族精神的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殖民 翻译策略 殖民霸权 民族精神
下载PDF
再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解殖民化”问题
5
作者 蔡静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92-98,共7页
近年来学界兴起了关于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殖民化和解殖民化的讨论。一些学者依据现代翻译文学中的语言表现形式、改写及归化译法以及对弱势域外文学的引介,对相关翻译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作出一种笼统的"解殖民化"界定,实际上却... 近年来学界兴起了关于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殖民化和解殖民化的讨论。一些学者依据现代翻译文学中的语言表现形式、改写及归化译法以及对弱势域外文学的引介,对相关翻译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作出一种笼统的"解殖民化"界定,实际上却忽略了对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和相关翻译思想的关注和探讨。从中国社会现代时期的文化语境、译者的文化心理和翻译策略,以及不同文本的选择动机等方面展开探究,"解殖民化"的概念内涵和现实状况可以得到客观而理性的阐释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翻译文学 解殖民化”
下载PDF
从印度 巴西近现代文学翻译看解殖民化意识
6
作者 刘小玲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3期78-80,共3页
立足于后殖民语境,从翻译目的、文本选择及翻译策略三方面对印度、巴西近现代若干译家的文学翻译文本进行分析,认为两国译者在近现代文学翻译中的解殖民化意识由来已久,这种解殖民化意识对第三世界文学翻译工作者的解殖民化活动有启发... 立足于后殖民语境,从翻译目的、文本选择及翻译策略三方面对印度、巴西近现代若干译家的文学翻译文本进行分析,认为两国译者在近现代文学翻译中的解殖民化意识由来已久,这种解殖民化意识对第三世界文学翻译工作者的解殖民化活动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解殖民化意识 弱势文化 强势文化
下载PDF
食人主义翻译与解殖民 被引量:7
7
作者 雷雨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77-78,共2页
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具有重塑第三世界文化身份的使命。巴西食人主义翻译强调"吃透"原文,进行创造性翻译,将外来文化融入本土的文化模式。对第三世界的文化解殖民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食人主义翻译 解殖民 文化身份
下载PDF
戏仿的侦探小说与解殖民诉求——论周瘦鹃《临城劫车案中之福尔摩斯》
8
作者 张锐雪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9-46,共8页
《临城劫车案中之福尔摩斯》以民国轰动一时的“临城劫车案”为叙事背景,戏仿了西方侦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斗智情节。在小说滑稽嬉笑的表层叙述下,实则隐含着周瘦鹃对现实强烈的反讽意识及其作为半殖民地文人的民族本位立场与解殖民诉... 《临城劫车案中之福尔摩斯》以民国轰动一时的“临城劫车案”为叙事背景,戏仿了西方侦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斗智情节。在小说滑稽嬉笑的表层叙述下,实则隐含着周瘦鹃对现实强烈的反讽意识及其作为半殖民地文人的民族本位立场与解殖民诉求。同时,小说也不可避免地显露出周瘦鹃的伦理困境、保守倾向与身份焦虑等解殖民迷思。从半殖民与解殖民的视角解读文本,为研究民初半殖民地文人抵抗殖民的文化心态,为探讨个体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深刻关联提供了别一视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瘦鹃 《临城劫车案中之福尔摩斯》 解殖民 临城劫车案 福尔摩斯 侦探小说
下载PDF
林语堂“解殖民化”的话语翻译策略:后殖民视阈 被引量:13
9
作者 梁满玲 胡伟华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82,共5页
后殖民翻译理论致力于探寻促进文化交流的新型话语模式,译者的文化身份定位决定了其翻译策略的选择,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后殖民视角,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分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指出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实质上是&qu... 后殖民翻译理论致力于探寻促进文化交流的新型话语模式,译者的文化身份定位决定了其翻译策略的选择,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后殖民视角,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分析林语堂的翻译思想,指出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实质上是"解殖民化"的话语翻译策略:中国主流诗学考量下的文本选择、中国传统文化本位的翻译取向和保留"异质性"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策略不仅成就了林语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典籍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起到了积极的推介作用,也对今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外译具有直接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主义 林语堂 翻译标准 解殖民 《浮生六记》
原文传递
半殖民与解殖民的现代中国文学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永东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118,共9页
半殖民性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长期以来被现代性、启蒙、民族主义、革命等文学史观和研究范式所遮蔽。近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其看作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不如看作殖民性的衍化与抹除的双向互动过程,"半殖民与解殖民&qu... 半殖民性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长期以来被现代性、启蒙、民族主义、革命等文学史观和研究范式所遮蔽。近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与其看作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不如看作殖民性的衍化与抹除的双向互动过程,"半殖民与解殖民"规约着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走向和愿景。从"半殖民与解殖民"的角度出发,既能勾连起"现代性"、"启蒙"、"革命"、"民族性"、"世界性"等重要文学史概念和文学史观,又能重新评估这些概念和史观,从而建构新的史述逻辑,呈现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另一副面影。"半殖民与解殖民"既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也是一种文学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 解殖民 民族主义 殖民 现代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半殖民性与解殖民书写——革命文学、抗战文学的历史重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武军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4-129,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本质上是一种民族国家文学,"半殖民"则是中国民族国家形态的准确界定,也是中国学术史上主动呈现出的一个概念。半殖民的国家形态,决定了"现代文学"的"半殖民性质"。"半殖民文学"有... 中国现代文学本质上是一种民族国家文学,"半殖民"则是中国民族国家形态的准确界定,也是中国学术史上主动呈现出的一个概念。半殖民的国家形态,决定了"现代文学"的"半殖民性质"。"半殖民文学"有着"现代文学"所无法替代的独特性和具体性。同时,从文学的半殖民性与解殖民书写出发,我们对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会有不少新的认知和研究上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 解殖民 革命文学 抗战文学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语言的半殖民性与解殖民 被引量:6
12
作者 熊辉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0-134,共5页
中国文学语言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进程中看似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其内部的肌理却早已被部分殖民。翻译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其语言是最先被殖民的汉语,带动并影响了中国文学语言的殖民化走向。与此同时,很多清醒的中国人发... 中国文学语言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进程中看似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其内部的肌理却早已被部分殖民。翻译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其语言是最先被殖民的汉语,带动并影响了中国文学语言的殖民化走向。与此同时,很多清醒的中国人发出了捍卫汉语"纯洁性"的呼声,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文化对汉语的进一步殖民。在后殖民语境下,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学语言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殖民的对象,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民族化建构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 文学语言 殖民 解殖民
原文传递
改写与重写:现代中国文学的母语化进程——在“半殖民与解殖民”范式中解析
13
作者 杨经建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21,共5页
由"半殖民与解殖民"维度阐释现代中国文学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研究范式。如果承认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现代中国文学的半殖民和解殖民的张力性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学的母语化解构(半殖民)和重构(解殖民)来表征。20世纪... 由"半殖民与解殖民"维度阐释现代中国文学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研究范式。如果承认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么现代中国文学的半殖民和解殖民的张力性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文学的母语化解构(半殖民)和重构(解殖民)来表征。20世纪以来汉语言母语文学外遭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言被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文学的半殖民化于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文学的母语写作在被解构下也一直处于持续性重构中,从"五四"时期胡适对文学母语化的尝试性再造,到20世纪末在整体性文化氛围的烘托和支持下,文学理论界对重构母语知识谱系的努力,并促使母语写作开始形成群体性的创作归化与审美追求。这一事实印证着一个阔大的话题:中国文学怎样在世界性中坚守母语化,成为其在半殖民化历史文化处境中解殖民化的基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 解殖民 母语文学
原文传递
从后殖民角度解读《典型的美国佬》 被引量:3
14
作者 章晶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3-86,共4页
作为当代美国族裔文学的一个分支,华裔美国文学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后殖民文学范畴。但华裔移民及其后代受到西方中心话语的排斥与压迫,经历着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殖民。因此,后殖民批评,一种具有强烈文化批评色彩、质疑西方中心主义、揭... 作为当代美国族裔文学的一个分支,华裔美国文学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后殖民文学范畴。但华裔移民及其后代受到西方中心话语的排斥与压迫,经历着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殖民。因此,后殖民批评,一种具有强烈文化批评色彩、质疑西方中心主义、揭示文本背后东西方复杂意识形态关系的文学批评,非常适合解读一直以来被压制和被边缘化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在后殖民语境下解读《典型的美国佬》,可以凸现华裔美国女作家任璧莲如何揭露主流文化的殖民本质,如何通过文化杂糅重新定义美国属性,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反本质主义的创作立场和解殖民的创作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主义 任璧莲 典型的美国佬 解殖民
下载PDF
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论新移民文学的女性叙事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奕锜 陈涵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7,159,共5页
新移民文学作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衍生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民族寓言的性质。尤其是新移民文学中的女性叙事,以其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的运行轨迹,生动展示了后殖民语境所赋予的文化政治学方面的丰富含义。
关键词 新移民文学 女性叙事 自我殖民 殖民
下载PDF
翻译与共谋——后殖民主义视野中的译者主体性透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屠国元 朱献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54-158,共5页
翻译既是殖民化进程中殖民者维护等级秩序的"殖民工具",又是解殖民化进程中弱势族群抵制文化霸权的工具。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译者的翻译行为成为一种有明确指向性的话语实践,成为弱势族群表达文化诉求、争取话语权力、重塑... 翻译既是殖民化进程中殖民者维护等级秩序的"殖民工具",又是解殖民化进程中弱势族群抵制文化霸权的工具。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译者的翻译行为成为一种有明确指向性的话语实践,成为弱势族群表达文化诉求、争取话语权力、重塑文化身份的途径。霍米.巴巴的杂合化、巴西的食人主义及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成为主要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后殖民主义译论,为国内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致思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文化霸权 解殖民 殖民主义 译者 主体性
下载PDF
跨越权力差异的翻译——国际新闻翻译的后殖民视角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涛 《山东外语教学》 2008年第4期95-98,共4页
本文从后殖民理论权力差异的广泛视角探讨了我国媒体国际新闻翻译中存在的文本选择失衡、霸权话语扩散以及解殖民策略等现象。
关键词 殖民 权力差异 霸权话语 解殖民
下载PDF
“中国视野”与后殖民语境下的西方音乐研究述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桂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本文将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置于后殖民语境下中国学术的大背景中,借助后殖民批评话语,考察"中国视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与价值;阐释其超越后殖民批评思维局限的哲学基础,即"和而不同";探讨后殖民... 本文将西方音乐研究的"中国视野"置于后殖民语境下中国学术的大背景中,借助后殖民批评话语,考察"中国视野"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与价值;阐释其超越后殖民批评思维局限的哲学基础,即"和而不同";探讨后殖民语境中西方音乐研究的发展愿景,即"不同而和",这也是"中国视野"西方音乐研究彰显出学术民族化、个性化、多元化特点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音乐研究 殖民语境 解殖民 “中国视野” 原创性 身份建构
下载PDF
跨越权力差异的翻译——国际新闻翻译的后殖民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涛 《英语研究》 2008年第2期40-43,共4页
从后殖民理论权利差异的广泛视角探讨了我国媒体国际新闻翻译中存在的文本选择失衡,霸权话语扩散以及解殖民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 殖民 权力差异 霸权话语 解殖民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观照下的新闻翻译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智慧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59-63,共5页
后殖民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特殊的视角,使翻译研究从此摆脱纯文本、纯语言的狭隘范围。从历史、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全维度审视翻译,可凸显出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的"主体性、权利关系以及文化身份"。文章从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特殊的视角,使翻译研究从此摆脱纯文本、纯语言的狭隘范围。从历史、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全维度审视翻译,可凸显出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的"主体性、权利关系以及文化身份"。文章从后殖民主义的翻译观出发,研讨新闻翻译,探索新闻翻译中的解殖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殖民主义 新闻翻译 解殖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