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风解表颗粒剂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孙旺强 王姿婧 +2 位作者 戴学文 刘青 房志仲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拟建立散风解表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赤芍和金银花进行定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和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用薄层色谱法对赤芍进行鉴别,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18:10),以... 目的:拟建立散风解表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赤芍和金银花进行定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芍药苷和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用薄层色谱法对赤芍进行鉴别,展开剂为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18:10),以0.5%香草醛硫酸-乙醇溶液(1:6)为显色剂,加热至斑点清晰;金银花的展开剂为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365nm紫外灯下观察。芍药苷的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8:82);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山。金银花的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20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25:75:1:0.1),流速:0.8mL/min,h=328nm,柱温:室温。芍药苷在30-9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80%、100%、120%回收率分别为103.80%、102.18%、99.95%,RSD分别为0.44%、1.04%和1.34%;绿原酸在5-25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良好,r=0.9997(n=3),80%、100%、120%的加样回收方法中,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9%、99.14%和97.28%,RSD分别为1.62%、0-30%和1.18%(n=3)。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快捷,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风解表颗粒 质量控制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茂辉 闫平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5期28-28,共1页
目的:小儿解表颗粒与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方法: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用小儿解表颗粒,对照组用抗生素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未见药物不良反... 目的:小儿解表颗粒与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方法: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用小儿解表颗粒,对照组用抗生素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解表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未发现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表颗粒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观察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散风解表颗粒中黄芩苷和腺苷的含量
3
作者 王桂英 戴学文 +2 位作者 王姿婧 刘青 房志仲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2951-2953,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散风解表颗粒中黄芩苷和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IANHEKromasilC18(200mm×4.6mm,5μ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为20μl。黄芩苷测定的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V/V,加冰乙酸调p... 目的:建立测定散风解表颗粒中黄芩苷和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IANHEKromasilC18(200mm×4.6mm,5μ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为20μl。黄芩苷测定的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V/V,加冰乙酸调pH值至3.10),检测波长为277nm;腺苷测定的流动相为0.04mol/LNaH2PO4-乙腈(94∶6,V/V),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黄芩苷的质量浓度在70~190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低、中、高加入量对应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82%、102.53%、97.40%,RSD分别为0.96%、0.50%、1.44%(n均为3)。腺苷的质量浓度在5~65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低、中、高加入量对应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8%、99.36%、101.59%,RSD分别为1.23%、1.20%、1.12%(n均为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散风解表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风解表颗粒 黄芩苷 腺苷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小儿解表颗粒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牟宜双 周黎明 +3 位作者 熊尧 刘立涛 许可 马秀英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125,共5页
目的:考察小儿解表颗粒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效果及其抗炎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内毒素致家兔发热的模型观察解热作用;小鼠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观察抗炎作用;ELISA法检测小儿解表颗粒对大鼠血清... 目的:考察小儿解表颗粒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效果及其抗炎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内毒素致家兔发热的模型观察解热作用;小鼠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观察抗炎作用;ELISA法检测小儿解表颗粒对大鼠血清的细胞因子含量IL-1β、IL-6、IL-10的影响。结果:1解热试验:与模型组相比,小儿解表3.36g/kg、1.68g/kg组分别在2 h、5.5h时对发热家兔体温表现出抑制作用,且3.36g/kg、1.68g/kg组在5.5h降温效果优于布洛芬组。2镇痛实验:与模型组相比,小儿解表9.6g/kg、2.4g/kg组分别在1.5h、3h痛阈提高百分率有显著增加。3抗炎实验:与模型组相比,15.36g/kg、7.68g/kg组分别在3~4h对大鼠足肿胀作用呈明显抑制作用;而与布洛芬组相比,15.36g/kg、7.68g/kg组均无显著差异。4ELISA实验:与模型组相比,小儿解表15.36g/kg、7.68g/kg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表达量明显降低,15.36g/kg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6表达量明显降低;15.36g/kg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0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小儿解表颗粒具有一定的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的水平和上调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解表颗粒 解热 镇痛 抗炎
原文传递
解表祛风止痒颗粒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瘙痒症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高晓燕 迟瑞玲 +2 位作者 伊丽安 王科先 刘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21期3383-3385,共3页
目的探讨解表祛风止痒颗粒联合骨化三醇治疗透析患者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7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AS软件由计算机产生随机排列表的方法进行随机化分组,每组88例... 目的探讨解表祛风止痒颗粒联合骨化三醇治疗透析患者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7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AS软件由计算机产生随机排列表的方法进行随机化分组,每组88例;两组的血液透析方案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解表祛风止痒颗粒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的瘙痒症状变化、甲状旁腺素(PTH)、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钙磷乘积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瘙痒评分为(3.12±0.76)分,低于对照组的(5.21±0.87)分,PTH为(164.31±45.43)ng/L,低于对照组的(220.47±64.3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912、-6.69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钙磷乘积为(3.65±0.58),低于对照组的(4.13±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5,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解表祛风止痒颗粒联合骨化三醇能够显著改善透析患者瘙痒症的症状,降低PTH和钙磷乘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表祛风止痒颗粒 骨化三醇 透析 瘙痒症
下载PDF
伏热体质外感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姜璐 冉聃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8期11-11,共1页
目的:观察解表透热法治疗伏热外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伏热外感患者随机分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治疗后3d、治疗后5d的症状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表透热颗粒治疗伏热外感疗效满意。
关键词 伏热体质 解表透热颗粒 中医药
下载PDF
解表祛风止痒颗粒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京军 任可 周鹍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1-693,共3页
目的观察解表祛风止痒颗粒对尿毒症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规律血液透析、纠正贫血、补钙及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治疗。同时治疗组口服解表祛风止痒颗... 目的观察解表祛风止痒颗粒对尿毒症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规律血液透析、纠正贫血、补钙及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治疗。同时治疗组口服解表祛风止痒颗粒10 g,每日2次;对照组予氯苯那敏片4 mg,每日2次;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24/28),对照组60%(18/30),2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困倦、萎靡不振等不良反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解表祛风止痒颗粒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瘙痒症 皮肤疾病 解表祛风止痒颗粒
原文传递
山西研制成功急诊退热中药制剂
8
《上海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解表退热颗粒 中药制剂 外感发热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