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生命——启动生命教育工程奠定文明社会基石 被引量:7
1
作者 顿占民 《保定师专学报》 1999年第3期25-29,共5页
确解读生命, 是每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国家兴旺、人类幸福的根本。正确解读生命必须闯过“六关”。一是格物致和关;二是实践意识与“纯粹意识”区别关;三是“和而不同”的生命“具体”关;四是真实生命践行关;五是生命代际和... 确解读生命, 是每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国家兴旺、人类幸福的根本。正确解读生命必须闯过“六关”。一是格物致和关;二是实践意识与“纯粹意识”区别关;三是“和而不同”的生命“具体”关;四是真实生命践行关;五是生命代际和谐关; 六是在当代中国条件下人人知良知行良行的“现实关”。过此六关,才能认同个人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身与心和谐的真生命, 及认知、践行和传达真生命的良知良能与和谐话语。正确解读生命的过程是与真实生命“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生命解读 生命过程 生命教育工程 真实生命
下载PDF
解读生命
2
作者 褚振江 《新疆医药保健》 2002年第03S期1-1,共1页
关键词 解读生命 文学 杂文 人生哲理
下载PDF
倾听心灵,解读生命
3
作者 郭玉琴 林春燕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9-629,共1页
钟南山院士说过:“治病也要治心。”先知心才能治心。苦难让人成熟,疾病使人长大,每个患者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医生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应该认真阅读每个患者的人生故事。优秀医生的技术出神人化、动人心弦,患者的故事同样也五彩缤纷、感... 钟南山院士说过:“治病也要治心。”先知心才能治心。苦难让人成熟,疾病使人长大,每个患者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医生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应该认真阅读每个患者的人生故事。优秀医生的技术出神人化、动人心弦,患者的故事同样也五彩缤纷、感人肺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听 解读生命 钟南山院士 治病救人 认真阅读
原文传递
澄江化石地解读生命密码
4
《人与自然》 2021年第10期3-3,共1页
澄江化石地是追溯地球生命大爆发、大演化和展示生物多样性源头的重要遗址。目前发现的寒武纪动植物化石分属20多个门类、280多个物种,是目前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实证,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 澄江化石地是追溯地球生命大爆发、大演化和展示生物多样性源头的重要遗址。目前发现的寒武纪动植物化石分属20多个门类、280多个物种,是目前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实证,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在这里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为“从鱼到人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大量研究成果破解了达尔文“寒武纪大爆发如何缔造谱系树”“人类远祖的躯体构型及更多基础器官在何时、由何种低等动物创造并传渊而来”的世纪谜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大爆发 谱系树 解读生命 生物多样性 研究成果 澄江
原文传递
走进语文课堂,感受生命之美好
5
作者 王梅芳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第S1期298-298,共1页
语文教学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极富理性的思考和生命的张力,所以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与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欣赏生命、体验生命。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生命意识 解读生命
下载PDF
英雄情结与仕子情怀——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解读
6
作者 郑俊 《中学语文》 2021年第9期58-60,共3页
“读幼安诗,豪壮中透出无尽的悲慨。”辛弃疾的作品大多寄寓北复中原,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命运多舛、人生多难的忧愤之情。其中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具代表性,亦被收入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但循前人之法读之... “读幼安诗,豪壮中透出无尽的悲慨。”辛弃疾的作品大多寄寓北复中原,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命运多舛、人生多难的忧愤之情。其中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具代表性,亦被收入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但循前人之法读之,总有一种“读尽其文,却未读透其人”的失意之感。那么如何才能穿越诗词语言的时空,进而进入词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境界呢?笔者从生命意志的角度对该诗的情感内蕴进行了深入的再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情结 仕子情怀 生命解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视域下四维联动的常态课产生机制——以《荷花淀》备课为例
7
作者 叶方碧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5期34-37,共4页
深度学习视域下四维联动的常态课产生机制,是为让常态课更加契合“三新”教学,和核心素养接轨,触碰学生的高阶思维,真正让学习发生在日常的每一堂课中。一堂合理化的常态课需要做到有生命性的文本解读、有阶梯状的任务设计、有颗粒质感... 深度学习视域下四维联动的常态课产生机制,是为让常态课更加契合“三新”教学,和核心素养接轨,触碰学生的高阶思维,真正让学习发生在日常的每一堂课中。一堂合理化的常态课需要做到有生命性的文本解读、有阶梯状的任务设计、有颗粒质感的活动设计、有教学黏性的预设生成准备。教师力求做导游而不是探险家,让学生能像一个自由的游览者,在教师搭建的合理化活动中感受“语文场”中语言文字应用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态课 《荷花淀》 生命解读 阶梯状任务 颗粒感活动
下载PDF
苦难和虚空之后——中西方文学批评不同生命解读及其影响
8
作者 颜复萍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苦难和虚空是人类共同的母题。剖析路易斯、弗洛伊德、安徒生等人的思想和生命历程,对比中西方不同的解读,对回应这个母题及带来的人生子题有较深的社会现实和文学意义。本文试图以这个为切入点来展开,评析中西方不同作家作品的生命境界... 苦难和虚空是人类共同的母题。剖析路易斯、弗洛伊德、安徒生等人的思想和生命历程,对比中西方不同的解读,对回应这个母题及带来的人生子题有较深的社会现实和文学意义。本文试图以这个为切入点来展开,评析中西方不同作家作品的生命境界,呼唤文学批评面对苦难和虚空,要思考和汲取为人类带来正能量的有价值的东西,不负在这个物欲横流价值失衡的时代,文学作为人类精神家园和永恒诗意守望者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难和虚空 不同生命解读 中西方文学批评观念
原文传递
读题与读图:科普作品的新特征
9
作者 赵仲龙 《科协论坛》 2003年第9期30-31,共2页
上个世纪60年代,《十万个为什么》成为当时科普作品的精品,倍受赞扬。直到今天,这套丛书的创作模式和写作风格,仍然有相当广泛的影响。但是限于历史的原因,诸如科普创作理念、印刷纸张等原因,使这套丛书按今天的眼光看来,与发达国家的... 上个世纪60年代,《十万个为什么》成为当时科普作品的精品,倍受赞扬。直到今天,这套丛书的创作模式和写作风格,仍然有相当广泛的影响。但是限于历史的原因,诸如科普创作理念、印刷纸张等原因,使这套丛书按今天的眼光看来,与发达国家的科普作品仍有相当差距。其中,重要的差距之一,就是插图在作品中的知识含量不足,以及章节标题的单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作品 科普写作 文章标题 插图 解读生命丛书》
下载PDF
被简化的世界里,拒绝简化的人——作家米兰·昆德拉
10
作者 彭玥宁 《七彩语文》 2023年第39期26-27,共2页
2023年7月11日,作家米兰·昆德拉与世长辞,终年94岁。在他的后半生,他顽强地贯彻着不再接受媒体采访的原则,坚持在公众视野中“隐身”,现在,他终于获得了永久的安宁。这位在愚人节诞生的作家用幽默的笔调向世人描绘出这个世界的严... 2023年7月11日,作家米兰·昆德拉与世长辞,终年94岁。在他的后半生,他顽强地贯彻着不再接受媒体采访的原则,坚持在公众视野中“隐身”,现在,他终于获得了永久的安宁。这位在愚人节诞生的作家用幽默的笔调向世人描绘出这个世界的严肃现实,以玩笑的姿态触碰人类的隐疾,以故事的形式解读生命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后半生 公众视野 解读生命
原文传递
主题语境十四:自然
11
作者 蒋建平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20年第1期11-18,60,61,共10页
感知·素养解读生命起源于自然,因此,万物应与自然和谐统一。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保护大自然等都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学会了珍爱自然,也就学会了珍爱我们人类自己。“自然”是高中新课程标准主题之一。... 感知·素养解读生命起源于自然,因此,万物应与自然和谐统一。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保护大自然等都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学会了珍爱自然,也就学会了珍爱我们人类自己。“自然”是高中新课程标准主题之一。课标及考纲中的“自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在自然界的生存、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灾害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考纲 动植物保护 自然灾害 珍爱自然 主题语境 解读生命 高中新课程标准
原文传递
“学”与“思”——我的学术人生谈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伯海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06-211,共6页
承《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的美意,将拙文《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列入专栏,并嘱写一篇自传性文字以相匹配。我明知自己够不上“立传”,也深悉给自我作赞有诸多不便,一不巧便会陷入“王婆卖瓜”的困境,但考虑再三,居然承诺下... 承《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的美意,将拙文《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列入专栏,并嘱写一篇自传性文字以相匹配。我明知自己够不上“立传”,也深悉给自我作赞有诸多不便,一不巧便会陷入“王婆卖瓜”的困境,但考虑再三,居然承诺下来。我这人一辈子都在跟文字打交道,读书时写笔记,教书时写讲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伯海 《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 学术工作 生活经历 唐诗研究 文学史学研究 中国文化 哲学思想
原文传递
第九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
13
《生物进化》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21年7月16-17日,第九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在广西桂林市顺利召开。此次大会以“化石一一换个角度看山水”为主题,旨在将山水与地学相结合,从生命演化的角度,在欣赏山水的同时,借助“化石”解读生命演化的传奇故事。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7月16-17日,第九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在广西桂林市顺利召开。此次大会以“化石一一换个角度看山水”为主题,旨在将山水与地学相结合,从生命演化的角度,在欣赏山水的同时,借助“化石”解读生命演化的传奇故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和教育教学委员会委员、“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获奖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80余个单位的化石爱好者和化石网资深网友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创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普工作 中国古生物学会 生命演化 广西桂林市 传奇故事 解读生命
原文传递
论道家精神在余华小说中的显现——以《活着》为个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昂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共4页
本文以小说《活着》为个案,探讨道家精神在余华小说中的显现,探讨小说的生命观念与道家哲学的生命观念的契合点——以"福"、"祸"的对立转化为规律的人物命运以及以道家思想中"返本复初"的重要概念为归路... 本文以小说《活着》为个案,探讨道家精神在余华小说中的显现,探讨小说的生命观念与道家哲学的生命观念的契合点——以"福"、"祸"的对立转化为规律的人物命运以及以道家思想中"返本复初"的重要概念为归路的人生旅途,并从哲理层面探究作家独特的创作视角,即作家以"人道"观"天道"的独特体悟和艺术发挥。从而挖掘出中国古典哲学在当代小说中的深远影响和艺术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 余华 道家精神 生命解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