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释循环:哲学解释学美学的哲学基石
1
作者 吉永生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00-103,共4页
解释循环是哲学解释学美学的哲学基石 ,哲学解释学美学只可能是一种本体论学说而不可能是一种方法论学说 ,但这也给哲学解释学美学带来了致命的缺陷。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美学 解释循环 存在 海德格尔 加达默尔
下载PDF
网络新闻报道中的“解释循环”现象对文本叙事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滢 《时代人物》 2007年第11期84-84,69,共2页
在人类历史上,媒介自身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都对人类的信息传播内容、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造成深远的,根本性的变革。网络作为新型媒体,它自身的诸多特点对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更是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网络媒体以"锚——... 在人类历史上,媒介自身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都对人类的信息传播内容、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造成深远的,根本性的变革。网络作为新型媒体,它自身的诸多特点对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更是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网络媒体以"锚——链"结构为基础的超链接结构,将传统大众传媒的线性传播方式改变为多维度,多角度,具有无穷无尽发展可能性的信息传播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 解释循环 叙事模式 影响
下载PDF
新时期“讲坛哲学”的哲学观自觉及其解释循环——以前提批判论的哲学观为例
3
作者 高云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2,共4页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内大学"讲坛哲学"对哲学自身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自然的哲学观到自觉的哲学观的转型过程。区分自然的哲学观和自觉的哲学观的标准是,该种哲学观是否有意识地进入了哲学的解释循环。孙正聿教授的《哲学...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内大学"讲坛哲学"对哲学自身的理解,经历了一个由自然的哲学观到自觉的哲学观的转型过程。区分自然的哲学观和自觉的哲学观的标准是,该种哲学观是否有意识地进入了哲学的解释循环。孙正聿教授的《哲学通论》、王德峰教授的《哲学导论》和张世英教授的《哲学导论》等专著性教材的陆续推出是新时期"讲坛哲学"哲学观自觉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讲坛哲学 哲学观 解释循环 《哲学通论》
下载PDF
从解释循环学看新闻连续报道
4
作者 翟莎莎 《新闻世界》 2013年第9期307-308,共2页
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导致新闻报道很难在第一时间把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使得媒体不得不选择跟进后续报道,但即使后续报道对事件的真实性做了弥补,但是新闻首次报道的负面影响却很难消除。本文试从解释循环学的角度分析当下新闻的连... 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导致新闻报道很难在第一时间把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使得媒体不得不选择跟进后续报道,但即使后续报道对事件的真实性做了弥补,但是新闻首次报道的负面影响却很难消除。本文试从解释循环学的角度分析当下新闻的连续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循环学新闻报道连续报道
下载PDF
论哲学的解释循环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桂权 《哲学研究》 1988年第4期3-11,共9页
哲学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却没有一门学问象哲学这样“糊涂”: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几千年来它竟然一直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对象、方法、特点与功能,直至今天哲学家们还在讨论“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之类基础问题。和科学的欣... 哲学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却没有一门学问象哲学这样“糊涂”: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几千年来它竟然一直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对象、方法、特点与功能,直至今天哲学家们还在讨论“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之类基础问题。和科学的欣欣向荣相比,哲学显得不很景气。哲学虽然孕育了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家 解释学 自我解释 意义系统 科学家 解释循环 对象 解释原则 学问 哲学解释
原文传递
解释学循环的嬗变及其辩证意义的展开与深化 被引量:6
6
作者 何卫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6期40-45,共6页
解释学循环是解释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集中体现了理解过程中“整体一部分”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是随着解释学循环由方法到本体的演变而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同时通过对解释学循环发展规律的清理,从一个侧面揭示解释学与辩证法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 解释学 辩证法 整体 部分 本体论 方法论
下载PDF
王夫之儒家经典诠释的时代性和独特性——以解释学循环为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明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7-125,共9页
解释学循环既是发生于词语、句子与整篇文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发生于作者、作品与他们所处时代之间的互动。这个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王夫之的解经特色。一方面,作为一个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主要是在诠释儒家经典和评论以前注疏的... 解释学循环既是发生于词语、句子与整篇文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发生于作者、作品与他们所处时代之间的互动。这个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王夫之的解经特色。一方面,作为一个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王夫之主要是在诠释儒家经典和评论以前注疏的基础上发挥他的思想。另一方面,他虽然注重义理的阐发,但是也不自觉地受到他所处的时代思潮的影响。这表现在,他与顾炎武、黄宗羲等同时代人具有共同的话语主体,像经世致用和批判宋明理学。但是,作为宋明理学的卫道者,他又多方地吸收了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以建立其庞杂的集大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 王夫之 “天理” “人欲” “性之得” “学之得”
下载PDF
从“解释学循环”看解释学真理观的“古今之争”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树业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
"解释学循环"有古今两种不同的解释,古典解释学认为解释学循环是可以消解的,人们可以达到对作者作品原意的全面理解;当代解释学认为解释循环是不可以消解的,每个人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解释者的自我理解... "解释学循环"有古今两种不同的解释,古典解释学认为解释学循环是可以消解的,人们可以达到对作者作品原意的全面理解;当代解释学认为解释循环是不可以消解的,每个人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解释者的自我理解中方可实现。"解释学循环"的"古今之争"体现了古今两种不同的真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方法论 本体论 古今之争
下载PDF
解释学的循环与辩证法的“圆圈”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卫平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6期8-11,共4页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 辩证法 黑格尔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圆圈” 浪漫主义 本体论 现象学 传统逻辑
下载PDF
不是从循环中脱身,而是正确地进入循环——海德格尔论解释学循环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志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1-6,共6页
解释学循环是解释学的核心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于解释学循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理解和解释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上升到了本体论高度。已经实现的理解构成前理解,并作为进一步的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二者形成一种循环关系。... 解释学循环是解释学的核心问题。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于解释学循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理解和解释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上升到了本体论高度。已经实现的理解构成前理解,并作为进一步的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二者形成一种循环关系。海德格尔反驳那种认为二者是循环论证的指责,并进一步主张前理解、理解和解释之间构成的解释学循环关系,所表征的正是作为有限性存在物存在着的人根本的存在特性,为人所特有。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思想,通常意义上的理解过程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得到了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 理解 前理解
下载PDF
解释学循环的解释——伽达默尔《文本与阐释》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敏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0-63,共4页
文学文本作为既定之物自身要求着被理解,语言既开启文学文本的存在又形成对文学文本的遮蔽。解释者通过语言这个中介介入文学文本,与之形成交流和对话,在复原其原初意义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意义,显现文学文本作为一个意义统一体的存在... 文学文本作为既定之物自身要求着被理解,语言既开启文学文本的存在又形成对文学文本的遮蔽。解释者通过语言这个中介介入文学文本,与之形成交流和对话,在复原其原初意义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意义,显现文学文本作为一个意义统一体的存在。正是语言的这种既遮蔽又自我显示的特点,决定了对文学文本的理解最终要通过解释学循环的原则达到视界的融合,求得真正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文本 解释 解释学循环
下载PDF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研究的“解释学循环”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黎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55-160,共6页
"解释学循环"是解决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问题的重要路径。这一路径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中的自身意义循环,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中理解者对自我存在意义的理解循环,以及中国教育学... "解释学循环"是解决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问题的重要路径。这一路径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中的自身意义循环,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当代价值中理解者对自我存在意义的理解循环,以及中国教育学者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其"前理解"之间的循环达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解释学循环
下载PDF
“解释学循环”与理解理论的重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连增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伽达默尔把解释学循环拆解为前理解和主题理解之间的关系;前理解和主题理解之间并非一种静态的结构,而是在社会历史的运动中进行着辩证转换;意义预期并不直接来自于理解者的前见,而是在创造物的逻辑空间内进行的意义拓展;理解过程中创... 伽达默尔把解释学循环拆解为前理解和主题理解之间的关系;前理解和主题理解之间并非一种静态的结构,而是在社会历史的运动中进行着辩证转换;意义预期并不直接来自于理解者的前见,而是在创造物的逻辑空间内进行的意义拓展;理解过程中创造物意义的生成同时也意味着其意义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 前见 主题性事物 意义预期
下载PDF
论理论与实际解释学的循环和超越
14
作者 王西华 薛春松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0,173,共4页
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历程中,必须要解决理论和实际的解释学循环问题,这牵涉到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真理的必然逻辑和偶然逻辑、分析逻辑和综合逻辑、先天逻辑和后天逻辑的内在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从培根和笛卡尔到当代美国的克里普... 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历程中,必须要解决理论和实际的解释学循环问题,这牵涉到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真理的必然逻辑和偶然逻辑、分析逻辑和综合逻辑、先天逻辑和后天逻辑的内在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从培根和笛卡尔到当代美国的克里普克、德国的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都从不同角度认真做了分析,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际解释学循环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 理论 实际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试用解释学循环理论解读“新视野大学英语”的科学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元群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372-373,共2页
用人在经验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解释学循环"理论解读《新视野大学英语》,可以发现它既方便于教师教、又有助于学生学,是一部编排比较合理、科学的教材。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 整体 部分 图式 《新视野大学英语》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学循环与超越的追问
16
作者 王西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6-81,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学循环与超越的追问,要正确处理真理的必然逻辑和偶然逻辑、分析逻辑和综合逻辑、先天逻辑和后天逻辑的内在关系。西方哲学从培根和笛卡尔到当代都没有真正解决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学循环与超越的追问,要正确处理真理的必然逻辑和偶然逻辑、分析逻辑和综合逻辑、先天逻辑和后天逻辑的内在关系。西方哲学从培根和笛卡尔到当代都没有真正解决之,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基础,把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作为解释学循环和超越的逻辑出发点;对理论与实际进行多视界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学循环和超越的合理路径;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学循环和超越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解释学循环 理论 实际
下载PDF
解释学循环理论与大学英语“目标教学”
17
作者 胡元群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年第6期82-85,97,共5页
"解释学循环"理论描述了人在经验阅读实践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状态,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所树立的"目标教学"模式,阅读中预先确立的"理解目标"都是在这一心理状态中形成的;而良好的篇章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扩展知... "解释学循环"理论描述了人在经验阅读实践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状态,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所树立的"目标教学"模式,阅读中预先确立的"理解目标"都是在这一心理状态中形成的;而良好的篇章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扩展知识范围,培养他们自觉更新"图式"的意识和习惯也都受益于这一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 理解目标 图式 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大学英语作文“三级目标”写作模式浅探——基于逆向理解“解释学循环”理论的视角
18
作者 胡元群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31-232,271,共3页
逆向理解解释学中"解释学循环"理论,建立"三级目标"写作模式新文本形成机制的视角:确立第一级写作总目标,即:写好作文的中心段;确立第二级写作目标,即:写好每个段落的中心句;确立第三级写作目标,即:写好每个段落中... 逆向理解解释学中"解释学循环"理论,建立"三级目标"写作模式新文本形成机制的视角:确立第一级写作总目标,即:写好作文的中心段;确立第二级写作目标,即:写好每个段落的中心句;确立第三级写作目标,即:写好每个段落中每句话的中心词。该模式实践表明:可强化相关的、一个系列的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预制语块"的学习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能对提取词汇、句型等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大幅度提高,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作文写作 解释学循环 三级目标
下载PDF
以解释学循环理论和图式理论解读《新视野大学英语》
19
作者 余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3-85,共3页
用“解释学循环”理论、“图式”理论解读《新视野大学英语》,发现它既方便于教师教,又有助于学生学,是一部编排比较合理、科学的教材。
关键词 《新视野大学英语》 “解释学循环”理论 整体 部分 “图式”理论
下载PDF
解释学的循环与阅读理解
20
作者 叶起昌 《福建电大学报》 1999年第2期37-40,28,共5页
对人类认知基础的问题,不少思想家用不同论证方式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然而,不管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还是认知主义的“小人”理论、抑或是康德的“先验图式”、胡塞尔的“意向性”和迪卡尔的“我思”等论断,在推理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 对人类认知基础的问题,不少思想家用不同论证方式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然而,不管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还是认知主义的“小人”理论、抑或是康德的“先验图式”、胡塞尔的“意向性”和迪卡尔的“我思”等论断,在推理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视了人类历史、社会、所处的环境对人类认知能力所产生的作用。因为对语言的认识并非在历史和艺术之旁的“第三者认识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循环 阅读理解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方法论 本体论 语言 巴士底狱 历史学家 胡塞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