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伽达默尔:语言与解释的有效性
1
作者 解丽霞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91-94,22,共5页
伽达默尔以语言为中介,一端连接着存在,一端连接着理解,建立了自己的哲学解释学体系。这一别开生面的体系被称为本体论解释学或语言解释学。它发展和丰富了解释学的内涵,开拓了一种新的解释取向。本文试通过对其语言与存在、语言与... 伽达默尔以语言为中介,一端连接着存在,一端连接着理解,建立了自己的哲学解释学体系。这一别开生面的体系被称为本体论解释学或语言解释学。它发展和丰富了解释学的内涵,开拓了一种新的解释取向。本文试通过对其语言与存在、语言与理解的关系的分析,来把握语言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理解的语言性 解释 解释有效性 解释有效性 本体论意义 语言与存在 解释 文本的意义 《真理与方法》
下载PDF
解释的限度与有效性问题——赫施解释学思想的中国回声 被引量:1
2
作者 曹顺庆 黄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4,F0002,共6页
“强制阐释”这一话题紧扣“边界”与“有效性”,如何回归界限、实现有效性的问题则紧随其后。张江教授提出重建中国当代文论的路径是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根据张江教授的提法,本体阐释包含核心、本源、效应这三个层次,核心... “强制阐释”这一话题紧扣“边界”与“有效性”,如何回归界限、实现有效性的问题则紧随其后。张江教授提出重建中国当代文论的路径是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根据张江教授的提法,本体阐释包含核心、本源、效应这三个层次,核心阐释是对原生话语的阐释,其中包含着文本与作者所能传递与表达的所有信息。本体阐释的根本是回归文本与作者,同时正确处理次生话语和衍生话语。这种路径与赫施的解释学思想不谋而合,赫施理论以“保卫作者”为核心旨归,对作者意图的有效性验定又在于对文本“言说主体”的想象性重建。作为对强制阐释的修正,本体阐释强调阐释的边界性和有效性,本体阐释的“本体”是指对文学、文本以及作者的回归,赫施理论在回归作者意图与重建文本言说主体这两个方面与其有一定契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的限度与有效性 强制阐释 本体阐释 赫施解释
下载PDF
伽达默尔:语言与解释的有效性
3
作者 解丽霞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13,共7页
伽达默尔以语言为中介,一端连接着存在,一端连接着理解,建立了自己的哲学解释学体系。这一别开生面的体系被称为本体沦解释学或语言解释学。它发展和丰富了解释学的內涵,开拓了一种新的解释取向。本文试通过对其语言与存在、语言与理解... 伽达默尔以语言为中介,一端连接着存在,一端连接着理解,建立了自己的哲学解释学体系。这一别开生面的体系被称为本体沦解释学或语言解释学。它发展和丰富了解释学的內涵,开拓了一种新的解释取向。本文试通过对其语言与存在、语言与理解的关系的分析,来把握语言与解释的有效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语言 存在 解释有效性
下载PDF
翻译中的“历史性理解”及“解释的有效性”
4
作者 王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11-113,共3页
正确的表达建立在正确的理解之上,正确地理解原作是确保译文正确的前提,然而由于时间的流逝,使当前读者脱离了原作产生的历史语景,造成其对原作的隔膜。译者作为读者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就是翻译中的"历史性理解"问题。文... 正确的表达建立在正确的理解之上,正确地理解原作是确保译文正确的前提,然而由于时间的流逝,使当前读者脱离了原作产生的历史语景,造成其对原作的隔膜。译者作为读者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就是翻译中的"历史性理解"问题。文章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参考接受美学和解释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翻译中的"历史性理解"问题,并提出了贯彻历史性理解的方略,保证译者解释的有效性的若干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历史性理解” 前理解 解释有效性
下载PDF
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论 被引量:1
5
作者 俞学雷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1-45,共5页
阅读教学是一种带有文学解释性质的主体间性对话。从阅读教学的运行机制和内在规律来看 ,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对话显现为文本改写的过程 :学生不断地在教师引导下优化自己的解释文本 ,并借此最终达成知、情、意、言全方位的教育生成... 阅读教学是一种带有文学解释性质的主体间性对话。从阅读教学的运行机制和内在规律来看 ,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间性对话显现为文本改写的过程 :学生不断地在教师引导下优化自己的解释文本 ,并借此最终达成知、情、意、言全方位的教育生成。这样的文本改写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教育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论 阅读教学 文本改写 教育性原则 解释有效性 语文效能 语文教学 文学解释
下载PDF
婚姻不满的心理干预
6
作者 朱新秤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婚姻问题 归因 积极行为 情感反应 积极事件 积极的行为 当事人 心理干预 选择性注意 解释有效性
下载PDF
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7
作者 刘涛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3期62-64,共3页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我国中文专业的传统理论课程,为我国文学理论的建设和文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目前的马列文论课程却陷入了比较尴尬的境地。其原因可以从受众和马列文论所面临的全球化挑战两个方面进行解释。要解决...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我国中文专业的传统理论课程,为我国文学理论的建设和文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目前的马列文论课程却陷入了比较尴尬的境地。其原因可以从受众和马列文论所面临的全球化挑战两个方面进行解释。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掘马列文论的解释有效性为突破点,同时结合受众的特征,全面进行马列文论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受众 全球化 解释有效性
下载PDF
理解的有效性和开放性──从《庄子》的阐释看古文论研究方法
8
作者 李建盛 《文艺争鸣》 CSSCI 1996年第4期16-18,共3页
理解的有效性和开放性──从《庄子》的阐释看古文论研究方法李建盛对任何历史流传物的理解和阐释都存在理解和阐释的有效性与开放性的问题。理解和阐释的有效性是理解和阐释的开放性的基础,理解和阐释的开放性是理解和阐释的有效性的... 理解的有效性和开放性──从《庄子》的阐释看古文论研究方法李建盛对任何历史流传物的理解和阐释都存在理解和阐释的有效性与开放性的问题。理解和阐释的有效性是理解和阐释的开放性的基础,理解和阐释的开放性是理解和阐释的有效性的意义延伸。本文以对庄子的理解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解释有效性 庄子哲学 古文论 司马迁 庄子思想 庄子后学 文艺思想 阐释者 真实性
原文传递
票据效力认定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邹德刚 王艳梅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7-142,共6页
票据效力认定问题是适用票据法解决票据纠纷、判断票据上权利义务的起点。基于票据商业货币的属性,流通性和信用性构成了票据的生命力。为了实现和保障流通性,产生了票据的诸多理念和规则。票据作为有价证券的基本属性是票据效力认定的... 票据效力认定问题是适用票据法解决票据纠纷、判断票据上权利义务的起点。基于票据商业货币的属性,流通性和信用性构成了票据的生命力。为了实现和保障流通性,产生了票据的诸多理念和规则。票据作为有价证券的基本属性是票据效力认定的基础;要式证券性是决定票据效力的因素;在对票据效力进行解释时,必须遵循有效性解释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效力 有价证券 要式证券 有效性解释
原文传递
试析赫施的“意思”与“意义”之多种译文
10
作者 郑茂 《函授教育(继续教育研究)》 2002年第4期94-96,共3页
对美国文艺理论家赫施的代表作《解释的有效性》一书中的二个核心概念:“meaning”(意思)和“significance”(意义),我国翻译界出现了多种不同译法,表明我国文艺理论界对意义、意思、意味、含义诸概念有界定和使用不明的问题,本文... 对美国文艺理论家赫施的代表作《解释的有效性》一书中的二个核心概念:“meaning”(意思)和“significance”(意义),我国翻译界出现了多种不同译法,表明我国文艺理论界对意义、意思、意味、含义诸概念有界定和使用不明的问题,本文拟提出此问题以邀大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施 美国 文艺理论家 解释有效性 “意思” “意义” 翻译
原文传递
应加强国税局和地税局之间的协作
11
作者 沈爱民 姜华 《瞭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33,共1页
应加强国税局和地税局之间的协作编辑同志:按照分税制的要求,税务机构也要随之分设,成立国家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目前,全国各地税务机构分设工作已基本到位,并对照各自的职能正常运转起来。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国税局与地税后在... 应加强国税局和地税局之间的协作编辑同志:按照分税制的要求,税务机构也要随之分设,成立国家税务局与地方税务局。目前,全国各地税务机构分设工作已基本到位,并对照各自的职能正常运转起来。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国税局与地税后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默契的配合与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税局 国税局 机构分设 税收征管 遗留问题 税务机构 税收政策 解释有效性 税收检查 纳税人
原文传递
困惑与生机同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
12
作者 孙中田 《文艺争鸣》 CSSCI 1995年第1期48-51,共4页
困惑与生机同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孙中田1、读到《文艺争鸣》上关于当代文学研究危机的笔谈(见《文艺争鸣》,93年3~4期),不期然地引发起我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些联想。总体说,中国文学的发展,在历时的流程... 困惑与生机同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孙中田1、读到《文艺争鸣》上关于当代文学研究危机的笔谈(见《文艺争鸣》,93年3~4期),不期然地引发起我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些联想。总体说,中国文学的发展,在历时的流程时,本身便是一条色彩斑斓的历史长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 中国新文学史 当代文学 文学改良 “五四”文学革命 新文学研究 文学历史 解释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