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拮抗触液核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王春光 郭淑琴 +4 位作者 张志强 丁彦玲 殷树欣 陈宏伟 张励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触液核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体质量230-270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24):吗啡-纳洛酮-DMSO组(A组)和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 目的探讨触液核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体质量230-270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24):吗啡-纳洛酮-DMSO组(A组)和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B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以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d 6上午经腹腔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出现,即建立吗啡戒断模型。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结合免疫荧光技术,侧脑室内注射ERK5特异性抑制剂BIX02188,观察其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戒断所致痛觉过敏及触液核p-ERK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吗啡-纳洛酮-DMSO组相比,吗啡一纳洛酮.BIX02188组大鼠跳跃、咬牙、湿狗样抖动、腹泻及体重减轻等戒断症状明显缓解(P〈0.05),而扭体、流涎无改善(P〉0.05);戒断所致痛觉过敏明显减轻(P〈0.05)。与吗啡一纳洛酮-DMSO组相比,吗啡一纳洛酮-BIX02188组大鼠触液核p-ERK5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拮抗触液核ERK5可减轻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提示触液核ERK5参与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戒断症状 触液核 远位神经元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 BIX02188
下载PDF
大鼠触液核中TRPC6的分布及其在吗啡依赖与戒断条件下的表达
2
作者 吴婷婷 赵子军 +3 位作者 徐春 嵇富海 冯昌栋 张励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4-650,共7页
目的:研究TRPC6在大鼠触液核(cerebrospinal fluid-contacting nucleus,CSF-CN)中的分布及其在吗啡依赖与戒断条件下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组、生理盐水组、吗啡依赖组和吗啡戒断组。每组大鼠进行戒断总评分(... 目的:研究TRPC6在大鼠触液核(cerebrospinal fluid-contacting nucleus,CSF-CN)中的分布及其在吗啡依赖与戒断条件下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组、生理盐水组、吗啡依赖组和吗啡戒断组。每组大鼠进行戒断总评分(total withdrawal scores,TWS);采用侧脑室注射CB-HRP,并结合CB-HRPP/TRPC6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大鼠触液核内TRPC6的表达情况。结果:上述4组大鼠的戒断总评分分别为2.0±0.6、2.1±0.7、2.6±0.7和41.0±4.6,其中吗啡戒断组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侧脑室注射CB-HRP后,上述4组大鼠触液核内可观察到大量的CB-HRP标记神经元;同时在触液核内也可观察到部分神经元表达TRPC6免疫阳性。经计数,CB-HRP/TRPC6双标神经元的数量分别为81.78±4.93、79.44±7.09、254.61±15.36和260.00±12.04,其中吗啡依赖组和吗啡戒断组分别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但吗啡依赖组和吗啡戒断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大鼠触液核内表达TRPC6;触液核可能通过上调TRPC6的表达参与吗啡依赖和戒断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TRPC6 吗啡依赖与戒断 大鼠
下载PDF
拮抗触液核P物质对吗啡戒断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媛媛 鲁显福 +1 位作者 彭贞丹 张励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观察P物质(substance P,SP)在吗啡戒断大鼠触液核内的表达及拮抗触液核内SP对吗啡戒断行为学的影响,探讨触液核内SP在吗啡戒断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2组,吗啡戒断-人工脑脊液组(A组)和吗啡戒断-SP抑制剂组(B组);两组均采用... 目的观察P物质(substance P,SP)在吗啡戒断大鼠触液核内的表达及拮抗触液核内SP对吗啡戒断行为学的影响,探讨触液核内SP在吗啡戒断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2组,吗啡戒断-人工脑脊液组(A组)和吗啡戒断-SP抑制剂组(B组);两组均采用剂量递增法腹腔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在d4上午侧脑室注射霍乱毒素亚单位B-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B-HRP)逆行追踪触液神经元;B组d5上午在立体定位仪下侧脑室注射SP拮抗剂(D-Pro2、D-Phe7、D-Trp9)-SP,A组注射人工脑脊液作为对照组;d6上午腹腔注射纳络酮(5mg·kg-1)建立吗啡戒断模型;并进行戒断行为学评分、记录戒断总评分(total withdrawal scores,TWS),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P的表达。结果 A组大鼠触液核内SP表达增加,B组显示,拮抗触液核内SP可减弱吗啡戒断样症状;两组TWS相比较,A组高于B组(P<0.01)。结论抑制触液核内SP能够减轻吗啡戒断症状,本研究首次证实触液核SP表达参与了吗啡躯体依赖的发展与纳洛酮药物催促戒断,这将有助于利用药理学手段干预阿片依赖寻找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位神经元 触液核 P物质 吗啡依赖 吗啡戒断 纳洛酮 血脑屏障 血-脑脊屏障
下载PDF
靶向毁损触液核对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5-HT和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曹静 吴桐 张励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18-222,I0002,I0003,共7页
目的:观察缺失触液核(CSF-contacting nucleus)对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痛相关物质5-羟色胺(5-HT)和c-Fos表达的影响,为触液核参与疼痛调制及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霍乱毒素亚单... 目的:观察缺失触液核(CSF-contacting nucleus)对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痛相关物质5-羟色胺(5-HT)和c-Fos表达的影响,为触液核参与疼痛调制及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酶复合物(CB-HRP)组和毁损触液核组(Damage)。以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测定大鼠痛行为。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背角5-HT和c-Fos表达,并进行痛行为阈值与物质变化趋势的相关分析。结果:与Control、Sham和CB-HRP组相比,Damage组大鼠MWT和TWL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触液核神经元高表达5-HT;Damage组大鼠触液核神经元数量随毁损天数延续逐渐减少,且在给予毁损剂CB-SAP第10天完全消失。与此同时脊髓背角5-HT和c-Fos表达量日趋增加,且与痛行为阈值变化趋势成负相关。结论:CB-SAP能科学可靠靶向毁损触液核,缺失触液核可致大鼠痛行为阈值减低,而脊髓背角5-HT和c-Fos表达量增加。本研究提示触液核参与了疼痛调制,且5-HT和cFos在此调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毁损 CB-SAP 触液核 脊髓背角 5-HT C-FOS 疼痛
下载PDF
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参与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光玲 张励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3-659,共7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触液核的表达以及拮抗触液核NGF对CCI大鼠痛行为学和触液核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侧脑室注射CB-HRP逆行示踪触液核,...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触液核的表达以及拮抗触液核NGF对CCI大鼠痛行为学和触液核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侧脑室注射CB-HRP逆行示踪触液核,结合免疫荧光双标观察正常大鼠是否表达NGF和p-ERK。第一步: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00~300 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sham组,CCI 1、3、7、14天组。术前1天、术后1天、3天、7天、14天测定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和热痛阈(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TWL)后处死并取触液核进行Western Blot观察NGF和p-ERK的表达变化情况。第二步: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CCI+NGF抗体组、CCI+PBS组、CCI+对照抗体组、sham+NGF抗体组、sham+PBS组、sham+对照抗体组。CCI大鼠术后第6天在立体定位仪下侧脑室分别注射NGF抗体、PBS及对照抗体,测定MWT和TWL后处死并取触液核进行Western Blot观察p-ERK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触液核表达NGF和p-ERK,CCI组大鼠的MWT和TWL明显低于sham组,侧脑室注射NGF抗体后CCI+NGF抗体组大鼠的痛阈较CCI+PBS组和CCI+对照抗体组明显提高,并且其p-ERK表达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结论: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侧脑室注射NGF抗体可能通过拮抗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神经生长因子 ERK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触液核BKca-α表达降低 被引量:2
6
作者 倪林花 张励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64-669,共6页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触液核内BKca-α分布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触液核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霍乱毒素B结合辣根过氧化酶(CB-HRP)和BKca-α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观测大鼠触液核中BKca-α在正常及慢性...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触液核内BKca-α分布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触液核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霍乱毒素B结合辣根过氧化酶(CB-HRP)和BKca-α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观测大鼠触液核中BKca-α在正常及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大鼠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和CCI大鼠触液核内存在BKca-α;在CCI大鼠,大鼠热痛觉及机械痛觉阈值下降,且触液核内BKca-α表达的数目也相应减少,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触液核BKca-α的降低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BKca-α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触液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参与调控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7
作者 李清 张红星 +1 位作者 张励才 周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98-903,共6页
目的:探讨触液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istone deacetylases 6, HDAC6)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40~290 g。利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分别采用von... 目的:探讨触液核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histone deacetylases 6, HDAC6)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40~290 g。利用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分别采用von Frey丝和热辐射仪测量大鼠机械痛与热痛。采用免疫荧光共标技术,观察正常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触液核中HDAC6的表达情况。通过侧脑室注射Tubastatin A观察拮抗HDAC6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最后通过侧脑室注射HDAC6过表达病毒及对照病毒,观察触液核HDAC6过表达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结果: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触液核HDAC6表达明显减少,Tubastatin A拮抗HDAC6后1 h大鼠痛阈明显降低(P <0.05),24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与以上结果一致的是,侧脑室注射了HDAC6过表达病毒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其疼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P <0.05)。结论:触液核HDAC6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HDAC6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触液核神经元蛋白激酶C磷酸化水平调制炎性痛大鼠的痛觉 被引量:4
8
作者 周芳 王家友 +1 位作者 田恩琪 张励才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1-59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触液核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用大鼠左侧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来建立炎性痛模型,用Western blot检测炎性痛模型大鼠触液核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磷酸化水平的变... 本研究旨在探讨触液核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用大鼠左侧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来建立炎性痛模型,用Western blot检测炎性痛模型大鼠触液核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用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检测来了解大鼠炎性痛觉情况。结果显示,炎性痛大鼠CFA注射后第1、3和7天TWL显著降低,注射CFA后24 h时触液核中p-PKC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大鼠;侧脑室注射PKC抑制剂GF109203X可降低炎性痛大鼠触液核PKC磷酸化水平并提高痛觉阈值。以上结果提示,阻断触液核中PKC通路的信号转导可能是减轻或消除炎性痛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蛋白激酶C 炎性痛
原文传递
神经病理性疼痛增强HCN2通道在大鼠触液核的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桐 曹静 张励才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331,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亚型2(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s subtype2,HCN2)在触液核的分布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条件下的表达变化,以期为揭示触液核的生物学功能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 本文旨在研究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亚型2(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s subtype2,HCN2)在触液核的分布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条件下的表达变化,以期为揭示触液核的生物学功能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以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实验动物,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法制作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用侧脑室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霍乱毒素B亚单位复合物(CB-HRP)特异性标记触液核神经元,用热缩足潜伏期及机械缩足阈值作为定量指标研究痛行为,用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触液核HCN2通道蛋白及c-Fos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大鼠相比,接受侧脑室CB-HRP注射的大鼠痛阈及触液核HCN2、c-Fos表达均无明显变化;而CCI术后第7、14天,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痛阈显著下降,且触液核神经元的HCN2通道蛋白及c-Fos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使用HCN2阻断剂ZD7288后,CCI致痛大鼠痛阈显著提高,触液核神经元HCN2通道蛋白及c-Fos蛋白的表达较相应时间点模型组显著降低,以术后第7、14天为明显。以上结果提示,触液核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制,且通过HCN2通道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超极化激活环苷酸门控通道亚型2 离子通道 C-FOS ZD7288 神经病理性疼痛
原文传递
触液核在大鼠慢性瘙痒维持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宿世玉 田恩琪 +2 位作者 党秀静 孔敏 张励才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07-809,共3页
目的 探讨触液核在大鼠慢性瘙痒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月龄,体重240~ 280 g.第一部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大鼠分为3组(n=14):生理盐水组(C组)、丙酮组(A组)和恶唑酮组(O组).O组于颈背部涂抹0.5%恶唑酮15μl,C组... 目的 探讨触液核在大鼠慢性瘙痒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月龄,体重240~ 280 g.第一部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大鼠分为3组(n=14):生理盐水组(C组)、丙酮组(A组)和恶唑酮组(O组).O组于颈背部涂抹0.5%恶唑酮15μl,C组和A组分别涂抹等容量生理盐水和丙酮,分别于给药后7、9、13、16、17、18、21、23 d重复上述处理,记录每次给药后30 min内搔抓次数,每组取6只动物,在最后1次涂抹恶唑酮后2h取脑组织,测定触液核c-Fos表达.第二部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鼠分为3组(n=8):正常对照组(C1组)、慢性瘙痒组(CI组)和慢性瘙痒+触液核毁损术组(CI+ KA组),CI组和CI+ KA组采用上述方法制备慢性瘙痒模型,触液核毁损术于第8次给药后6h实施,并记录第9次给药后30 min内搔抓次数.结果 第一部分 与C组比较,A组T4-8时搔抓次数增多,O组T1-8时搔抓次数增多,A组和O组触液核c-Fos表达上调(P<0.05);与A组比较,O组T1-8时搔抓次数增多,触液核c-Fos表达上调(P<0.05).第二部分 与C1组比较,CI组和CI+ KA组搔抓次数增多(P<0.05),而CI+ KA组搔抓次数少于CI组(P<0.05).结论 触液核参与了大鼠慢性瘙痒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瘙痒症 触液核
原文传递
大鼠触液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的分布及其在抑郁状态下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萍 林清松 张励才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AP kinase phosphatase-1,MKP-1)在大鼠触液核(cerebrospinal fluid-contacting nucleus)的分布及其在抑郁状态下的表达变化,为探讨触液核的功能及其参与抑郁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以Sprague... 本文旨在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AP kinase phosphatase-1,MKP-1)在大鼠触液核(cerebrospinal fluid-contacting nucleus)的分布及其在抑郁状态下的表达变化,为探讨触液核的功能及其参与抑郁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以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实验动物,用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制作抑郁模型,用侧脑室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霍乱毒素B亚单位复合物(CB-HRP)特异性标记触液核神经元,用体重增长率、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行为学指标来评价大鼠抑郁模型的建立,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触液核MKP-1的分布,Image-Pro Plus计数目标神经元CB-HRP/fos和CB-HRP/MKP-1双阳性细胞的数目。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触液核神经元有MKP-1分布;经过28天强迫游泳后,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的体重增长率、糖水偏好、旷场得分明显降低,触液核中fos、MKP-1免疫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结果显示,触液核可能参与抑郁症发病的调制,且通过MKP-1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FOS 慢性强迫游泳 抑郁
原文传递
大鼠触液核MrgA的分布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状态下的表达增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玉凤 田恩琪 +2 位作者 王国平 周芳 张励才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3-358,共6页
本文旨在观察MrgA(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A)在正常大鼠触液核的分布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条件下的表达变化,为触液核通过MrgA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息传递或调节提供形态学依据。按照文献建立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c... 本文旨在观察MrgA(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A)在正常大鼠触液核的分布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条件下的表达变化,为触液核通过MrgA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息传递或调节提供形态学依据。按照文献建立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大鼠模型,用Von Frey电子测痛仪和热痛敏刺激仪监测大鼠痛行为,用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追踪和免疫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来检测并比较MrgA在正常和CCI大鼠触液核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CCI大鼠第5、7、10、14天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显著降低,MrgA在正常大鼠触液核有分布,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达到峰值时触液核Mrg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触液核可能通过MrgA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息传递或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MrgA 神经病理性疼痛
原文传递
触液核GluN2B-BDNF通路介导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13
作者 王溢文 张尧尧 +5 位作者 吴征元 程二登 陈燕琪 申文 张励才 张苏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触液核GluN2B-BDNF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应用侧脑室注射特异性触液核示踪剂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holera toxin subunit B conjugated with horseradish peroxidase,CB-HRP)的方法标记触液核... 本研究旨在探讨触液核GluN2B-BDNF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应用侧脑室注射特异性触液核示踪剂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holera toxin subunit B conjugated with horseradish peroxidase,CB-HRP)的方法标记触液核;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大鼠触液核GluN2B和BDNF的表达;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法(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建立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通过侧脑室注射GluN2B拮抗剂和BDNF中和抗体观察CCI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显示,GluN2B和BDNF均在触液核内表达,并且在CCI大鼠表达上调;侧脑室注射GluN2B拮抗剂或BDNF中和抗体能够减轻CCI大鼠的热痛觉过敏和机械性痛觉超敏;而且侧脑室注射GluN2B拮抗剂能够逆转CCI大鼠BDNF的表达上调。以上结果提示,大鼠触液核内有GluN2B和BDNF的表达,并且触液核GluN2B-BDNF通路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GluN2B CB-HRP BDNF 神经病理性疼痛
原文传递
红树族植物次生木质部附物纹孔的电镜观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传远 辛桂亮 +4 位作者 张万超 郭素枝 薛秋华 赖钟雄 叶露莹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9,共10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了红树族4属、10种、1变种植物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附物纹孔的分布和形态,应用Carnoy 2.0软件和扫描电镜下采集的照片,测定了管间梯状附物纹孔丰富度指标和管间梯状纹孔数量特征指标。结果显示,红树族植物次...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详细观察了红树族4属、10种、1变种植物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附物纹孔的分布和形态,应用Carnoy 2.0软件和扫描电镜下采集的照片,测定了管间梯状附物纹孔丰富度指标和管间梯状纹孔数量特征指标。结果显示,红树族植物次生木质部管状分子侧壁具附物纹孔。所观察的植物附物纹孔的分布和形态变化大。附物纹孔丰富度指标与管间梯状纹孔数量特征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导管侧壁附物纹孔丰富度随纹孔口面积百分比的增大而增大。据此推测,红树族植物附物纹孔丰富度与纹孔几何构造及数量特征有关。附物纹孔是红树族植物稳定存在的一个木材解剖性状。综合生态-系统演化的观点,红树族植物具附物纹孔可能是受系统演化关系控制的生态适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 FOS 慢性强迫游泳 抑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