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诗之“触物起情”与画之“天机自张”——中国美学的感兴观念在诗画艺术中的呈现方式
1
作者
张晶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0,共12页
感兴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意义不限于创作发生的初始阶段,而是贯通于艺术创作的审美发生到艺术表现的基本路径,同时也是在深层体现中华美学特色的核心审美范畴。感兴不止于诗学,而且在画论、书论等艺术理论中也有广泛呈现。感...
感兴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意义不限于创作发生的初始阶段,而是贯通于艺术创作的审美发生到艺术表现的基本路径,同时也是在深层体现中华美学特色的核心审美范畴。感兴不止于诗学,而且在画论、书论等艺术理论中也有广泛呈现。感兴最基本的意涵是“触物起情”,其特征一在于偶然性,二在于艺术家与外物的互为主体性。感兴即是情感之唤起,而情感的客观化和思致的唯一化,使作品具有了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独特品格。画论中的“天机”,其实是感兴观念在绘画理论与实践中的呈现。“天机”是画家与自然造化的神遇,也即“应会感神”。无论是在诗学抑或在画论中,“感兴”的创作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彰显了中华美学的精神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物起情
天机自张
感兴
原文传递
兴而致情,情生诗歌——论中国传统诗歌美学创作主张
2
作者
张子程
《阴山学刊》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艺术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吟咏性情",而情的生发又离不开"兴"。兴而致情,情生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美学主张。由兴致情的诗歌艺术主张实际上代表着中国审美艺术创作中一种颇具积极意义和艺术原创价值...
艺术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吟咏性情",而情的生发又离不开"兴"。兴而致情,情生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美学主张。由兴致情的诗歌艺术主张实际上代表着中国审美艺术创作中一种颇具积极意义和艺术原创价值的理论,这种艺术创作主张也不单单地局限于诗歌艺术领域内,实际上它已扩展到整个艺术领域中,成为一种较为健康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欣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兴
触物起情
由兴致
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诗学“兴”与“兴会”之域的构成论意蕴
3
作者
李天道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0年第1期173-184,共12页
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兴"意指"感物兴情"与"触物起兴"。这种"兴",是创作者于当下、此在,因眼前景、目中物而感荡心灵,激发生命意识,从而于心中勃然升腾跃踊而出的一种生命冲动。它一触即发,不...
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兴"意指"感物兴情"与"触物起兴"。这种"兴",是创作者于当下、此在,因眼前景、目中物而感荡心灵,激发生命意识,从而于心中勃然升腾跃踊而出的一种生命冲动。它一触即发,不待忖度推敲,不假思量计较而直指当下景物。应该说,中国诗学对"兴"与"兴会"之域构成的推崇与道家哲人的"道"与"道法自然"的构成论影响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
触物起情
“兴会”之域
无心偶合
道法自然
原文传递
题名
诗之“触物起情”与画之“天机自张”——中国美学的感兴观念在诗画艺术中的呈现方式
1
作者
张晶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0,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ZD06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诗学基因研究”(项目编号19AZW0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感兴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意义不限于创作发生的初始阶段,而是贯通于艺术创作的审美发生到艺术表现的基本路径,同时也是在深层体现中华美学特色的核心审美范畴。感兴不止于诗学,而且在画论、书论等艺术理论中也有广泛呈现。感兴最基本的意涵是“触物起情”,其特征一在于偶然性,二在于艺术家与外物的互为主体性。感兴即是情感之唤起,而情感的客观化和思致的唯一化,使作品具有了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独特品格。画论中的“天机”,其实是感兴观念在绘画理论与实践中的呈现。“天机”是画家与自然造化的神遇,也即“应会感神”。无论是在诗学抑或在画论中,“感兴”的创作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彰显了中华美学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
触物起情
天机自张
感兴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兴而致情,情生诗歌——论中国传统诗歌美学创作主张
2
作者
张子程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阴山学刊》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文摘
艺术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吟咏性情",而情的生发又离不开"兴"。兴而致情,情生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美学主张。由兴致情的诗歌艺术主张实际上代表着中国审美艺术创作中一种颇具积极意义和艺术原创价值的理论,这种艺术创作主张也不单单地局限于诗歌艺术领域内,实际上它已扩展到整个艺术领域中,成为一种较为健康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欣赏方法。
关键词
诗歌
兴
触物起情
由兴致
情
Keywords
Poem
Xing
Touching Thing Arousing Feeling
Arousing Feeling by Xing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诗学“兴”与“兴会”之域的构成论意蕴
3
作者
李天道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
出处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0年第1期173-184,共12页
文摘
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兴"意指"感物兴情"与"触物起兴"。这种"兴",是创作者于当下、此在,因眼前景、目中物而感荡心灵,激发生命意识,从而于心中勃然升腾跃踊而出的一种生命冲动。它一触即发,不待忖度推敲,不假思量计较而直指当下景物。应该说,中国诗学对"兴"与"兴会"之域构成的推崇与道家哲人的"道"与"道法自然"的构成论影响分不开。
关键词
兴
触物起情
“兴会”之域
无心偶合
道法自然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诗之“触物起情”与画之“天机自张”——中国美学的感兴观念在诗画艺术中的呈现方式
张晶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兴而致情,情生诗歌——论中国传统诗歌美学创作主张
张子程
《阴山学刊》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诗学“兴”与“兴会”之域的构成论意蕴
李天道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