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象、意”与英伽登的本文层次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窦可阳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年第10期34-36,共3页
"言、象、意"的本文层次理论本乎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它分别以"言"、"象"与"意"三个概念来对应文学本文的三个层次,一方面,这三个层次的"异质层递性"正对应着英伽登的文学... "言、象、意"的本文层次理论本乎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它分别以"言"、"象"与"意"三个概念来对应文学本文的三个层次,一方面,这三个层次的"异质层递性"正对应着英伽登的文学本体层次结构论;另一方面,所谓"得意忘言"的理论对应着现象学的"悬置"理念。中西方这两种本文层次观又都指向了直观的思维方式。虽然两种本文层次观产生于不同的话语背景,但它们的比较研究却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融会西方文艺学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象、意 英伽登 本文层次理论
下载PDF
浅析艺术作品中言、象、意的美学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韩若莱 《今古文创》 2022年第39期38-40,共3页
言、象、意是中国本体论哲学基础之上生长出的文学和哲学范畴,是中国文艺美学思想的独特建构。语言作为艺术作品的书写和实现方式,与其再现的形象一起为意义服务。在先秦到魏晋“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的影响下,对艺术作品的美学研... 言、象、意是中国本体论哲学基础之上生长出的文学和哲学范畴,是中国文艺美学思想的独特建构。语言作为艺术作品的书写和实现方式,与其再现的形象一起为意义服务。在先秦到魏晋“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的影响下,对艺术作品的美学研究一向偏重“意”的层面,并在和禅宗结合的过程中催生了独特的意境理论。然而,在后现代语境之下,语言的自足性和本体性空前膨胀,造成了对“意”的挤压和对言、象、意三层级关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象、意 不尽 论转向
下载PDF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中的言、象、意关系
3
作者 谢芳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期87-88,共2页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立象",为英语文本之言与意搭起一座桥梁,师生共同立象以尽意,寻象以观意,并通过大学英语情境教学促成学生实现"得意忘言""得意忘象",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习得英语语言能力。...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立象",为英语文本之言与意搭起一座桥梁,师生共同立象以尽意,寻象以观意,并通过大学英语情境教学促成学生实现"得意忘言""得意忘象",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习得英语语言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情境教学中无处不体现着言、象、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象、意关系 情境教学 大学英语
下载PDF
“言、象、意”理论与主题报道采写
4
作者 范步淹 《新闻前哨》 2020年第10期57-58,共2页
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和重大活动,围绕设定主题展开的报道,其主要功能是宣传政策、展示成就、凝聚共识、推动工作、引导舆论。做好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也是主流媒体彰显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 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和重大活动,围绕设定主题展开的报道,其主要功能是宣传政策、展示成就、凝聚共识、推动工作、引导舆论。做好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也是主流媒体彰显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报道 言、象、意”理论
下载PDF
“言、象、意”的本文层次观与中国接受美学本文批评的建构 被引量:3
5
作者 窦可阳 李小茜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5年第1期395-410,共16页
作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之一,尧斯与伊泽尔同为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但他们的接受理论在国内的接受与应用却不尽相同。尧斯作为接受史的首倡者,他在国内的影响远大于伊泽尔,其表现是,国内的接受研究普遍关注接受史的建构和接受史... 作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之一,尧斯与伊泽尔同为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但他们的接受理论在国内的接受与应用却不尽相同。尧斯作为接受史的首倡者,他在国内的影响远大于伊泽尔,其表现是,国内的接受研究普遍关注接受史的建构和接受史的铺叙,具体的接受现象研究相对来说并不多。此中原因在于,伊泽尔的'微观接受'可行性偏弱,而伊泽尔本身玩弄概念的文字游戏也不适宜中国接受研究的土壤。但从接受美学'中国化'的进程来看,伊泽尔的接受本文理论,或者说,微观接受研究确实应该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本文在梳理了伊泽尔接受论之后,主要以与接受美学关系较大的英加登的本文层次理论为参照系,系统阐述了中国文论传统言意观,尤其是'言、象、意'的本文理论,并以《周易》经传接受这一典型接受现象为例,分别在言、象、意三个层面上阐发了微观接受的方法论及其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本文层次观 言、象、意
原文传递
从“言象意”观探析中国小众文艺片思想内涵的表达方式--以《过春天》、《孔雀》为例
6
作者 王婷 《河北画报》 2020年第24期177-178,共2页
从电影的题材、投资等角度,电影可以划分为商业片和文艺片两大派别。文艺片通常加入导演强烈的主观色彩,具有题材小众,投资低等特点。在观影过程中,传者与受众之间缺失共通的意义空间,导致影片传播时会产生一定的传播隔阂和偏差。本文... 从电影的题材、投资等角度,电影可以划分为商业片和文艺片两大派别。文艺片通常加入导演强烈的主观色彩,具有题材小众,投资低等特点。在观影过程中,传者与受众之间缺失共通的意义空间,导致影片传播时会产生一定的传播隔阂和偏差。本文利用“言、象、意”角度,以《过春天》、《孔雀》为例解析中国电影中文艺片的思想表达方式,为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提供文本地多角度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象、意 文艺片 《过春天》 《孔雀》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五条路向——兼论其对当代文学语言研究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汶成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在文学语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新时期文学语言研究大力吸取了西方的有关研究成果 ,但忽视了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研究成果的借鉴。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语言的论述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所论问题也非常广泛...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在文学语言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新时期文学语言研究大力吸取了西方的有关研究成果 ,但忽视了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研究成果的借鉴。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语言的论述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所论问题也非常广泛和深入 ,有些论点极富启发性 ,是当今文学语言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资源宝库。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丰富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五条路向 :文质论 ,“言、象、意”理论 ,“赋、比、兴”理论 ,文体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文学语研究 文质论“言、象、意”理论 “赋、比、兴”理论 文体学 诗歌音韵学
下载PDF
《周易》符号系统中的表意三分关系
8
作者 苏智 《符号与传媒》 2016年第1期71-79,共9页
《周易》的表意方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符号思想的源头,其符号系统大致由卦画、卦辞和《易传》三个部分组成。卦画作为符号进行表意,其指向的正是卦辞对对象的说明,《易传》又对符号的意义作出了相关阐释,这三个组成之间在文本的内部即完... 《周易》的表意方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符号思想的源头,其符号系统大致由卦画、卦辞和《易传》三个部分组成。卦画作为符号进行表意,其指向的正是卦辞对对象的说明,《易传》又对符号的意义作出了相关阐释,这三个组成之间在文本的内部即完成了一个符号的意义解读过程。在皮尔斯著名的表意三分式中,符号的意义解读可以划分出再现体、对象与解释项三个成分。《周易》符号系统中的卦画、卦辞和《易传》符合表意的三分的模式,与皮尔斯的三分式中的各个成分与功能分别类同,而在中国传统的言-象-意关系中,《周易》符号系统中的三个成分又与之对应。本文由此最终得出言象意与《周易》三项连同皮尔斯表意三分式之间的相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符号 皮尔斯 言、象、意
下载PDF
当代建筑创作中基于接受美学的线索设置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小东 吴奕帆 《新建筑》 2018年第5期98-101,共4页
接受美学属于文学诠释学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分支,它强调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再创作。在建筑创作中引入接受美学的观点,通过设置线索在建筑师、建筑和使用者之间建立关联与互动。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基于接受美学视角的"言、象、意&... 接受美学属于文学诠释学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分支,它强调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再创作。在建筑创作中引入接受美学的观点,通过设置线索在建筑师、建筑和使用者之间建立关联与互动。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基于接受美学视角的"言、象、意"层次理论中得到启示,将建筑创作划分为"言、象、意"三个结构层次,鼓励设计师"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并根据相应原则与方法设置线索,指引使用者更好地使用建筑,并逐渐引导其从单纯的使用发展至品味与鉴赏,从个体的鉴赏活动发展至社会性的精神活动。在创作过程中合理权衡线索的设置,为公众开启一个更高的文化视界,从而让建筑作品展现出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接受美学 言、象、意 线索设置 建筑创作
下载PDF
杨钧艺术观念的文化解读
10
作者 王沛然 《荣宝斋》 2023年第1期134-147,共14页
作为近世湖湘艺术家群体中的关键人物,杨钧阐发的系列艺术观念为鲁迅、徐梵澄等诸多学者所称道。“似杨而实墨,师孔而由庄”的人生信条赋予杨钧浓厚的儒、道交织的艺术底色。一方面,道家“白心”“自然”等思想构成了《草堂之灵》中杨... 作为近世湖湘艺术家群体中的关键人物,杨钧阐发的系列艺术观念为鲁迅、徐梵澄等诸多学者所称道。“似杨而实墨,师孔而由庄”的人生信条赋予杨钧浓厚的儒、道交织的艺术底色。一方面,道家“白心”“自然”等思想构成了《草堂之灵》中杨钧艺术观念的外在形式,即所谓的“言”与“象”。儒家“中庸”“贵识”等倾向则内化为其人艺术活动追求的整体目的与极则,即“意”;另一方面,杨钧在“引西释中”的时代风潮下并未盲目崇西,转而采取“得鱼忘筌”的诠释视角处理中西文明碰撞中传统艺术的自处问题,别具只眼。也正是基于“中、西”与“儒、道”两层“言、象、意”体系的互渗嵌套,杨钧艺术观念的面貌方才基本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钧 儒道 白心 贵识 言、象、意
原文传递
试论“新中式”园林情感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鹏鸣 严胡伟 刘一蓓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8年第5期51-53,共3页
文章主要针对目前社会上"新中式"园林作品缺乏深层次内涵,徒有表面形式这一问题,对"新中式"园林意境情感表达做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和查找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言、象、意三个层面试论"... 文章主要针对目前社会上"新中式"园林作品缺乏深层次内涵,徒有表面形式这一问题,对"新中式"园林意境情感表达做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和查找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言、象、意三个层面试论"新中式"园林的意境情感表达,园林情感表达是一个双向过程,是从设计师、园林作品、观者三者之间的互动中流露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式”园林 言、象、意 境情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