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朝名臣言行录》征引文献考略
1
作者 王海宾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7-34,共8页
《八朝名臣言行录》征引繁富,文献价值高,是研究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其征引文献总体概况、征引方法及存在的缺陷等进行考述,发现其主要采取了原文征引、增删征引、述义征引三种方法。其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部分征引文... 《八朝名臣言行录》征引繁富,文献价值高,是研究北宋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其征引文献总体概况、征引方法及存在的缺陷等进行考述,发现其主要采取了原文征引、增删征引、述义征引三种方法。其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部分征引文献未注明出处、出处含混、重复、出处错误等。但总体来说,《八朝名臣言行录》征引文献精审、可靠、得当,瑕不掩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八朝名臣言行录 征引文献
下载PDF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建本流传考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俐华 丁友兰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1-4,共4页
《八朝名臣言行录》是朱熹重要的史学著作之一,该书保存了大量罕见的史料,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为后世学者从事史学、文献学研究等提供极为丰富的史料。文章结合建本历史发展轨迹,对这部著作的建本流变过程进行考察和梳理,为今天从版... 《八朝名臣言行录》是朱熹重要的史学著作之一,该书保存了大量罕见的史料,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为后世学者从事史学、文献学研究等提供极为丰富的史料。文章结合建本历史发展轨迹,对这部著作的建本流变过程进行考察和梳理,为今天从版本学角度深入研究这部著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八朝名臣言行录 建本
下载PDF
希腊哲学精神的写照——读《名哲言行录》有感
3
作者 王晓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众多关于希腊哲学的文献中,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是一本独特的哲学史书,它采用了一种传记体的方式,记载了希腊哲人的种种轶事,因而显得比较零散。本文尝试以一种哲学分析的方法来解读这本书:首先选取了五个具有典型... 在众多关于希腊哲学的文献中,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是一本独特的哲学史书,它采用了一种传记体的方式,记载了希腊哲人的种种轶事,因而显得比较零散。本文尝试以一种哲学分析的方法来解读这本书:首先选取了五个具有典型性的哲人故事,分别对这五个故事进行论述,以求如实展现出五位哲人迥异的性格和思想特征;而后采取一种哲学分析的方法,滤去这些故事表层的差异,揭示出五位哲人的共性,即从古希腊延续至今的西方哲学的内在精神:哲学乃是对智慧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欧根尼·拉尔修 名哲言行录 哲学分析 希腊哲学 智慧
下载PDF
皎若列眉 洋洋巨观──评文白对照本《中国历代名臣言行录》
4
作者 张亚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名臣言行录 中国历代 司马迁 二十四史 《中国通史简编》 历史观 世道人心 城市出版社 思想性格 明末清初
下载PDF
《八朝名臣言行录》琐考 被引量:1
5
作者 裴汝诚 顾宏义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8年第2期277-295,共19页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传至今日,有单行的“八朝本”与收入《宋名臣言行录》的“十二朝本”两大系列之别,而“八朝本”中又有“乾道本”与“淳熙本”之别。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记载、文本比对,以探讨《名臣言行录》的著述主旨、撰写体例...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传至今日,有单行的“八朝本”与收入《宋名臣言行录》的“十二朝本”两大系列之别,而“八朝本”中又有“乾道本”与“淳熙本”之别。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记载、文本比对,以探讨《名臣言行录》的著述主旨、撰写体例、修订方式等,论证“十二朝本”不是“八朝本”之删节本,而是“八朝本”的修订本,指出“八朝本”更具史料价值,但如果研究朱熹对北宋八朝史事,特别是有关“教化”影响等观点,则应以“十二朝本”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八朝名臣言行录 考证
下载PDF
朱熹《宋八朝名臣言行录》初探 被引量:7
6
作者 叶建华 《史学月刊》 1988年第6期25-30,共6页
朱熹(1130—1200),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其于史学亦颇有成就。所编《宋八朝名臣言行录》(以下简称《言行录》)一书,为北宋当代史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是书采摭浩博,取舍精审,内容丰富,价值很高,却一直不为研究者们所重视。今特撰此文,为之... 朱熹(1130—1200),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其于史学亦颇有成就。所编《宋八朝名臣言行录》(以下简称《言行录》)一书,为北宋当代史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是书采摭浩博,取舍精审,内容丰富,价值很高,却一直不为研究者们所重视。今特撰此文,为之阐发,以示抛砖引玉。一保存文献有补世教史学发展到了南宋,出现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国史凡几修,是非凡几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传记 言行录 朱熹 王安石 评论 内容丰富 当代史 宋代理学 四库提要 北宋
下载PDF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文献学价值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鑫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9-70,共2页
朱熹是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一生著述甚丰,《八朝名臣言行录》是其史学著作之一,也是一部人物传记的资料汇编。它记载了北宋一百零四位名臣的言行事迹,征引了二百多种文献,包括当时的许多官、私著作,因而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并... 朱熹是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一生著述甚丰,《八朝名臣言行录》是其史学著作之一,也是一部人物传记的资料汇编。它记载了北宋一百零四位名臣的言行事迹,征引了二百多种文献,包括当时的许多官、私著作,因而具有很高的文献学价值,并为后世学者从事文献考证、校勘和辑佚等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它开创的“言行录”体例,更是对后来历史文献编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八朝名臣言行录 文献学价值
下载PDF
定友先生言行录要 被引量:1
8
作者 钱亚新 《图书馆论坛》 1984年第1期47-52,68,共7页
先生原名定有,后来改为“定友”,省了四笔。原来有好几个号:楚云、础云、云郎、寄尘、英等,后来都不用了,改号“又丁”。他的签名字式,把“定友”合一省了三笔。他的西文原名为Bis-mark Ding you Doo,后来改为DingU Doo。这些从简题名... 先生原名定有,后来改为“定友”,省了四笔。原来有好几个号:楚云、础云、云郎、寄尘、英等,后来都不用了,改号“又丁”。他的签名字式,把“定友”合一省了三笔。他的西文原名为Bis-mark Ding you Doo,后来改为DingU Doo。这些从简题名的思想根源在“节约”二字。他在图书馆学上的成就与此有关。图书馆学本来是千头万绪的,只有以简驭繁,才能有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工作者 图书馆事业 大学毕业论文 图书分类法 名字 思想根源 少年 言行录 杜定友
下载PDF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历史编纂学成就考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宾 孙赫男 《宋史研究论丛》 2020年第1期430-439,共10页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纂修开创了一种史书编纂新形式,即"言行录"体例。其可补正史之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对《八朝名臣言行录》撰述体例的起源及创立进行了详细考论,对其存传、校补、辑佚史籍等功用予以分析,并通... 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纂修开创了一种史书编纂新形式,即"言行录"体例。其可补正史之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对《八朝名臣言行录》撰述体例的起源及创立进行了详细考论,对其存传、校补、辑佚史籍等功用予以分析,并通过对宋至清代"言行录"体史书的发展状况的具体细致梳理,体现朱熹"言行录"的影响,以彰显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历史编纂学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名臣言行录 历史编纂学
下载PDF
企业报不是领导言行录
10
作者 洪汛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39,共1页
不久之前,宝钢集团董事长黎明在宝钢日报的一次通讯员表彰大会上讲话时强调,企业报“不要把报纸变成领导人的言行录。会议报道多,领导似乎成了开会迷。”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黎明办事是非常明智的,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 黎明的... 不久之前,宝钢集团董事长黎明在宝钢日报的一次通讯员表彰大会上讲话时强调,企业报“不要把报纸变成领导人的言行录。会议报道多,领导似乎成了开会迷。”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黎明办事是非常明智的,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 黎明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是有个别的企业的领导人,私心很重,不很自觉,常要企业报同志写这登那,为自己树碑立传,要是报纸把他们的发言稿,未能全文刊登,或把他们个人写的文章未能登在头版的显著位置,或把他们的照片刊登小了一点,就要给报纸的主编训话、吃牌头。他们这样做,其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报 言行录 企业领导 领导人 宝钢集团 通讯员 发言稿 会议报道 董事长 企业兴旺
下载PDF
臣道漫笔 (一)宋名臣言行录——中国首部记录名臣言行的著作
11
作者 叶钟灵 《电子产品世界》 2013年第7期86-86,共1页
花了若千年时间,淘淘幽幽,不着慌不着急地终于完成了《帝王学纵横谈》的编写,有挚友好事者劝勉我说,既写了“皇帝”就应该接着写“宰相”,“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君臣之道”是封建时代最最重要的关系,君明臣贤乃治国之至道... 花了若千年时间,淘淘幽幽,不着慌不着急地终于完成了《帝王学纵横谈》的编写,有挚友好事者劝勉我说,既写了“皇帝”就应该接着写“宰相”,“国不可无贤.无贤则衰”,“君臣之道”是封建时代最最重要的关系,君明臣贤乃治国之至道,有说君得其臣,臣遇其主,君臣遇合,如夫妇琴瑟之相和,国乃必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学纵横谈》 宋名臣 言行录 书评 书介绍
下载PDF
国家图书馆藏《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价值考述
12
作者 郭明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3,共10页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四十卷,虽系坊肆编刻的科举用书,但它处于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原本到《宋名臣言行录》版本演变过程的中间时期,展示了学界此前尚不了解的版本复杂性。《八朝名臣言行录》问世后不仅有“... 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四十卷,虽系坊肆编刻的科举用书,但它处于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原本到《宋名臣言行录》版本演变过程的中间时期,展示了学界此前尚不了解的版本复杂性。《八朝名臣言行录》问世后不仅有“纂要本”,更有如《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这样的坊间增补本,更已开启了续补南宋部分的先河。同时,它又是一部罕见的专门反映宋代史事的科举用书,其编纂过程与体例均体现了坊肆书商对科举考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透露了举子应考的心理特点,是研究南宋科举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 八朝名臣言行录 宋名臣言行录 科举用书
原文传递
《宋名臣言行録》在日本德川時期的流播
13
作者 張曉霏 《历史文献研究》 2023年第2期376-389,共14页
《宋名臣言行録》在中世傳入日本,在德川時期得到了較爲廣泛的傳播。不僅有各種版本從朝鮮和中國傳入,同時日本本土還刊刻了《宋名臣言行録》,形成了“和刻本”,而和刻本基本只翻刻朱熹獨著本,直到德川末期才出現李幼武增補的版本。在... 《宋名臣言行録》在中世傳入日本,在德川時期得到了較爲廣泛的傳播。不僅有各種版本從朝鮮和中國傳入,同時日本本土還刊刻了《宋名臣言行録》,形成了“和刻本”,而和刻本基本只翻刻朱熹獨著本,直到德川末期才出現李幼武增補的版本。在德川時期《宋名臣言行録》的研究本和模仿本都有一定數量的出現,表明在該時期日本人對於《宋名臣言行録》已經不再局限於閲讀和學習,而是有了獨立的思考和創作,即《宋名臣言行録》開始真正受容於日本社會。德川時期出版了《宋名臣言行録》的注釋本、糾錯本、評論本、模仿本等,但未有和譯本。將《宋名臣言行録》作爲教材的德川漢學塾比較少見,且主要集中在德川後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名臣言行录 德川时期 版本 教材 漢學塾
原文传递
何为“大学”——阅读《蔡孑民先生言行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平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共11页
所谓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以及大学管理,既是高深学问,也是日常生活;既要"做",也要"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1920年,作为北大"新潮丛书"之一出版的《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是一本颇为全面地收录了北京大... 所谓大学精神、大学文化以及大学管理,既是高深学问,也是日常生活;既要"做",也要"说",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1920年,作为北大"新潮丛书"之一出版的《蔡孑民先生言行录》,是一本颇为全面地收录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演讲及其言行传略的书。作为教育家和演说家的蔡元培,在各种场合反复阐明自己的大学理念:大学,不但传授学术,更有养成独立自由人格的义务。具体而言,即当以最基础的学术研究为中心,要在培养一批不以满足一己私利权欲为目的、真正潜心向学的专家学者,故强调高深学问、强调学与术的分别、强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认为这正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而这些演讲由"声音"录为"文字"的时候,又体现了蔡元培在语言方面,对实用文和美术文分别的主张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大学理念 演讲 《蔡孑民先生言行录
原文传递
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荆国王文公》征引文献探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宏义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4,共5页
对北宋名臣王安石的评价,自宋以来褒贬未定,其中南宋理学家朱熹所编《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荆国王文公》对后世影响犹为重大。因《三朝名臣言行录》系辑录他书和文而成,故对相关资料的选录取舍,亦很能反映朱熹的思想政治倾向。但相关研... 对北宋名臣王安石的评价,自宋以来褒贬未定,其中南宋理学家朱熹所编《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荆国王文公》对后世影响犹为重大。因《三朝名臣言行录》系辑录他书和文而成,故对相关资料的选录取舍,亦很能反映朱熹的思想政治倾向。但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故本文即通过考辨《丞相荆国王文公》征引文献的史料来源,以探析朱熹通过辑录史料来显示其思想政治倾向的方法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名臣言行录 王安石 史书编纂
原文传递
朱熹《名臣言行录》八百年历史公案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伟国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9-99,共11页
朱熹的《八朝名臣言行录》从南宋中期乾道八年 ( 1 1 72年 )问世开始 ,第二年就受到吕祖谦的责难 ,从此聚讼纷纭 ,而且争议的重心渐渐从取材、考订转移到“名臣”的涵义、《名臣言行录》的编撰宗旨以及朱熹的编法是否妥当等方面 ,中间... 朱熹的《八朝名臣言行录》从南宋中期乾道八年 ( 1 1 72年 )问世开始 ,第二年就受到吕祖谦的责难 ,从此聚讼纷纭 ,而且争议的重心渐渐从取材、考订转移到“名臣”的涵义、《名臣言行录》的编撰宗旨以及朱熹的编法是否妥当等方面 ,中间再加上详略两种版本的分别 ,一桩历史学术公案 ,变得复杂多彩。本文对这桩八百年公案作了梳理和论述 ,认为朱熹的编撰宗旨和实践并无矛盾和不妥 ,只是后人的理解各有不同 ,而且有些人的理解发生了严重偏差 ,有些人做学问又过于粗疏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名臣言行录 历史公案 编撰宗旨 版本
原文传递
论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编纂体例
17
作者 王海宾 孙赫男 《华夏文化论坛》 2020年第1期61-68,共8页
《八朝名臣言行录》开创了以记录"名臣"言行事迹为中心的"言行录"体例。朱熹"有补世教"的编纂目的及审慎的纂史态度,促成了《八朝名臣言行录》别具一格的体例。该书收录北宋"名臣" 104人,其以... 《八朝名臣言行录》开创了以记录"名臣"言行事迹为中心的"言行录"体例。朱熹"有补世教"的编纂目的及审慎的纂史态度,促成了《八朝名臣言行录》别具一格的体例。该书收录北宋"名臣" 104人,其以时系人,以人系事,提纲挈领,以叙人臣之迹,以寓"八朝"之史。该书的"体裁"源于正史列传,经朱熹改造后形成了新的史书体裁,每位"名臣"的传记由小传、正文、注文组成,体现了其不同于列传的编纂结构。《八朝名臣言行录》以"编纂"代"著述",直录原文,自注出处,取材浩博,考证精当,其内容上具备"征实"和"善叙"两个特点,兼具故事性和教育性,易于接受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八朝名臣言行录 体裁 义例
原文传递
《韩先生言行录》
18
《文学自由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韩先生言行录 韩石山 文学创作 性格
原文传递
近年日本政要否认侵略历史言行录
19
《海内与海外》 1996年第10期12-13,共2页
1985年,在任首相中曾根康弘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1986年,文部相藤尾正行在《文艺春秋》杂志上指责批判日本教科书事件的亚洲国家,说朝鲜对日本吞并朝鲜“负有责任”,日军在南京进行的屠杀是“为了排除抵抗”,并否认日本有战犯。
关键词 言行录 政要 日本侵略 自民党 参拜靖国神社 侵略战争 国会议员 日本吞并朝鲜 卢沟桥事件 南京大屠杀
原文传递
试论朱熹眼中的张方平
20
作者 李春梅 《宋史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86-105,共20页
张方平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对其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朱熹对张方平的评价整体上否定多于肯定,直言他是一个“秦不收魏不管”“为正人所恶”“又为王介甫所恶”之人。朱熹在《三朝名臣言行录》和《朱子语类》中,以范仲淹、王安石、司马... 张方平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对其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朱熹对张方平的评价整体上否定多于肯定,直言他是一个“秦不收魏不管”“为正人所恶”“又为王介甫所恶”之人。朱熹在《三朝名臣言行录》和《朱子语类》中,以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人的视角刻画出了不同形象的张方平,并加以评论,为我们呈现出他眼中的张方平。可以发现张方平在北宋虽然不像欧、苏等人那样个性鲜明或者作用突出,但是他却是一个联结点,成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其他人物和事件的重要窗口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方平 朱熹 《三朝名臣言行录 《朱子语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